学术投稿

硫酸镁联合速尿对体外震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排出的效果观察

喻春华;陈伟;曹炎生;谢放

关键词:体外震波碎石, 输尿管结石, 硫酸镁, 速尿
摘要:目的 观察体外震波碎石(ESWL)后硫酸镁联合速尿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的效果.方法 将137例ESWL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ESWL+中药+硫酸镁+速尿)73例及对照组(ESWL+中药)64例,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排石时间及排石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ESWL后硫酸镁联合速尿对促进输尿管结石,特别是输尿管上段和下段的结石排出有明显疗效.
医学新知杂志相关文献
  • 入住ICU重症肺炎的监护与诊治

    重症肺炎是呼吸ICU中常见的危重病症,ICU严密监护及对病原体、并发症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提高重症肺炎临床疗效的关键.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32例成人重症肺炎的临床资料,将其ICU监护及诊治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万志辉;施美君;刘珍莲;胡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症患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严重应激因素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时,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即下丘脑分泌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刺激垂体分泌促皮质激素(adrenal 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以促进肾上腺合成和释放皮质醇、雄性激素和醛固酮.这一系列改变是机体为维持细胞和器官的内稳态,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反应.然而在严重的应激因素刺激下,内稳态失衡时即出现器官功能损害.90年代末提出相对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relative adrenal insufficiency,RAI)的概念,此后相继报道重症患者伴发RAI发生率30%~70%.虽然小剂量激素作用的病理生理和药理学机制还不清楚,但是替代治疗可以逆转休克,明显降低伴RAI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由此引发了关于重症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的探讨.

    作者:周华;许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诊治体会(附14例报告)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在我国的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且确诊者多为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晚期病例,故本病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十分重要.现就我院外科1985~2005年收治的14例原发性甲旁亢的手术治疗情况及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程真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氧债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意义

    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及其相关的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当前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当代重症医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1、2].严重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以高心输出量和低外周血管阻力并导致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其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复杂性使复苏目标的实现较为困难.在感染性休克发生的早期,由于血管的扩张和通透性的改变,可出现循环系统的低容量状态.经过治疗干预后,血流动力学则表现为高动力状态.外周阻力下降、心输出量正常或升高,作为循环高流量和高氧输送的形成基础而成为感染性休克的主要特点[3],而这种氧输送正常或增高状态下的组织缺氧是我们要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于凯江;王洪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肾蒂的处理(附16例报告)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中肾脏血管的处理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腰部3个套管针穿刺入路,自制水囊扩张器扩张后腹腔,肾动、静脉分离尽量远离肾门,分别用Hem-O-Lok夹闭.注意肾动、静脉分离时沿血管纵轴即主干方向游离.结果 后腹腔镜下肾切除16例中14例肾动、静脉分离切断过程顺利,1例肾结核肾门严重粘连改为开放手术,1例输尿管癌虽然肾动静脉分离切断顺利,但因髂血管被肿瘤严重侵犯而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20~240 (平均150)min,术中出血30~80 (平均70)ml,术后无血管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用Hem-O-Lok夹闭肾动静脉安全有效.

    作者:王亦农;鲁成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Bancroft's法治疗难以切除的十二指肠溃疡临床分析

    1991年5月~2007年5月,我科采用Bancroft's法治疗难以切除的十二指肠溃疡66例,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汉雄;高小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附78例报告)

    目的 评价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阿托品化的影响.方法 长托宁联合氯磷定治疗78例AOPP(长托宁组);阿托品联合氯磷定治疗67例AOPP(阿托品组).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长托宁组的M样、N样及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持续的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均较阿托品组明显缩短(P<0.01);用药过量出现中毒发生率显著低于阿托品组(P<0.01);长托宁组尿潴留、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阿托品组(P<0.01);长托宁组住院时间(5.48 d)与阿托品组(9.13 d)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长托宁是一种比阿托品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抗胆碱药,可取代阿托品救治AOPP.

    作者:黄艳辉;朱艳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生物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治疗眼表疾病

    目的 观察生物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治疗眼表疾病的疗效.方法 对33例(39只眼)不同类型眼表疾病患者行生物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随访3~18 个月.结果 术后移植片全部存活,角膜上皮愈合.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随访期间,眼表稳定,无新生血管形成及复发.结论 生物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术能有效治疗眼表疾病.

    作者:张倩;李莹;黄丹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烟雾病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及有关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2002~2006 年期间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合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确诊的28例烟雾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烟雾病发病以中年女性多.大多数(71.4%)无特征性症状,临床表现以头痛、头晕、头昏、眼花为主;脑梗塞及脑出血表现为肢体无力或偏瘫或交替性瘫痪,可同时伴失语、智力下降、视力下降等.颅脑CT扫描未见特殊改变;TCD显示双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前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血管杂音以及多血管血流频谱同时存在;DSA显示颈内动脉虹吸末段和大脑前或中动脉近段狭窄或闭塞,并有脑基底部异常血管网及侧支循环形成.结论 烟雾病非特异性表现较多见,常规方法不易诊断,TCD能够发现更多轻症或非典型烟雾病患者.

    作者:王宇;刘煜敏;洪艳;章军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TLR4与非特异性尿路感染

    非特异性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s)是人类常见的细菌感染,其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的菌尿到症状明显的肾盂肾炎.虽然肾盂肾炎在青少年较常见,但经常导致严重的甚至永久性的肾损害[1].尿源性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UPEC)所致的非特异性尿路感染占整个尿路感染的80%,其他菌属,如Proteus mirabilis、Klebsiella和Enterococcus菌属所致的尿路感染发病率较低[2].目前,对尿路感染的研究进展较慢,对尿路感染的治疗研究基本停留于抗生素阶段.因此,深入探讨尿路感染的机制和开发治疗尿路感染的新药成为众多科学研究者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近研究显示天然免疫反应是抵御感染的一道强有力的早期屏障.TLR4(Tolllike receptor4)是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家族的一员,而Toll样受体家族是触发天然免疫反应的关键所在,在非特异性尿路感染中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罗耀雄;蒲小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复方樟柳碱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的疗效.方法 AION 48例50只眼,25例26只眼为观察组,接受复方樟柳碱治疗;23例24只眼为对照组,接受溶栓抗凝及血管扩张剂治疗.14d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视力、眼底血管及视野的变化,综合判断疗效.结果 观察组平均视力0.75±0.23,对照组0.47±0.24;观察组中24只眼(92.3%)视野好转,2只眼(7.7%)无明显改善,对照组中12只眼(50%)视野好转,10只眼(41.6%)无明显改善,2只眼恶化,无法检查视野,观察组视力及视野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24眼视盘充盈明显改善(92.3%),2眼(7.7%)还存在充盈不良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10眼视盘充盈明显改善(41.7%),14眼(58.3%)还存在充盈不良的状况(P<0.01).结论 复方樟柳碱治疗AION疗效好,无副作用,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程实;张分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症肺炎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

    目的 了解入住ICU的重症肺炎患者病原体构成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入住ICU的重症肺炎患者,采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痰培养阳性的病原菌,纸片法检测细菌的体外抗生素药物敏感性.结果 共分离出致病菌166株,其中69.9%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占30.1%;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不动杆菌为主,而革兰氏阳性球菌中则以葡萄球菌为主.所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有着基础性疾病的重症肺炎与无基础疾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构成明显不同(P<0.05).结论 早期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应当履盖常见病原菌.

    作者:施美君;胡春花;胡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硫酸镁联合速尿对体外震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排出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体外震波碎石(ESWL)后硫酸镁联合速尿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的效果.方法 将137例ESWL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ESWL+中药+硫酸镁+速尿)73例及对照组(ESWL+中药)64例,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排石时间及排石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ESWL后硫酸镁联合速尿对促进输尿管结石,特别是输尿管上段和下段的结石排出有明显疗效.

    作者:喻春华;陈伟;曹炎生;谢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疗现状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又称为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驰,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ance,SUI)等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PF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正常妇女PFD的发生率为11%,有预测30年后PFD的发病率将增加1倍.因此,PFD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就其诊治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张军;钱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糖尿病心肌病研究现状及回顾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是一种以心力衰竭为表现,且与冠心病和瓣膜疾病无关的特异性糖尿病相关性心脏疾病[1].近年来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病理学以及实验研究的结果均证实糖尿病心肌病是一类独立的病理生理状态,作为糖尿病的独立并发症而存在.

    作者:柯浩亮;张莹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肺癌肾上腺转移36例临床分析

    肾上腺是肺癌的常见转移部位之一.多个尸检研究显示终末期支气管肺癌患者远处转移的总发生率高达93%,累及的主要部位包括肝脏(30%~40%)、肾上腺(18%~38%)、脑(15%~43%)、骨骼(19%~33%)等[1].尽管支气管肺癌肾上腺转移的发生率较高,但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很多患者甚至无相关症状,往往未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笔者收集1995年1月~2006年12月有完整CT及临床资料的肺癌肾上腺转移36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小红;高敏;王志鑫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厄贝沙坦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目的 在高胆固醇饮食致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基础上,研究厄贝沙坦对AS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18只雄性家兔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A组)饲喂普通饲料,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饲喂高胆固醇饲料,治疗组(C组)饲喂高胆固醇饲料并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对已形成AS的主动脉作病理学检查并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脂质过氧化指标.结果 厄贝沙坦使AS斑块面积减小,动脉内膜厚度减低,同时使AS家兔血清及动脉组织MDA降低、SOD升高.结论 厄贝沙坦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发挥防治AS的作用.

    作者:干学东;巢升平;任江华;曹茂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23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周)突然下降、代谢紊乱、体内氮质产物潴留为特征的临床急症.如能及时抢救,肾功能大部分可完全恢复,但有一小部分可能发展构为不可逆性的慢性肾功能衰竭.2000年~2006年对我院23例ARF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操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培养阳性87例副伤寒(乙)的临床分析

    副伤寒是由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此病发生,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多见.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卫生状况的改善,其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近年来,虽然我国副伤寒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散发病例时有发生,部分地区偶见爆发流行.2001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共收到副伤寒161例,其中,经血培养阳性,证实为副伤寒(乙)者87例,现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汤银江;张春梅;陈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5例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位于胰头10例(66.7%),胰体、尾部5例(33.3%).15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恶性5例在术后行腹腔动脉介入化疗.结论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良恶性病理难以区分,术后介入化疗可能提高病人的生存期.

    作者:孟建彬;崔桂敏;马金海;左方;孙红;于长游;王成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医学新知杂志

医学新知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主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