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R在急诊外伤摄影中的应用

蒋宇宏;谭辉;梅海清;姚强华

关键词:急诊外伤, 放射摄影, 应用价值, 计算机, 收集, 拍摄, 临床, 大同
摘要:计算机放射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应用于临床以来,它的优势已为广大同行认可.但其在急诊外伤中的应用价值却少有报道.现收集2004年7月~2005年5月拍摄的急诊外伤70例CR片,以探讨其在急诊外伤摄影中的优势.
医学新知杂志相关文献
  • NF-κB在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生殖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在睾丸扭转复位后生殖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30只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扭转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建立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动物模型.术后24h取手术侧睾丸,采用TUNEL法检测生殖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Bax、Bcl-2的表达和观察NF-κB的移位;western blot法检测活化的NF-κB的核内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扭转组手术侧睾丸生殖细胞凋亡显著增多(P<0.01);NF-κBp65转位于生殖细胞核内并且表达增加(P<0.01).Bax表达显著升高(P<0.01),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1),Bax/Bcl-2比值升高(P<0.01).结论睾丸扭转复位后,生殖细胞凋亡与NF-κB的活化、调控Bax基因的表达、Bax/Bcl-2比值升高有关.

    作者:刘辉;郑新民;杨志伟;郑航;李世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穿琥宁注射液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60例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期的常见疾病.它的症状除发热、呼吸困难外,以咳嗽、喘憋为突出表现,体征以喘鸣为主,并且容易反复.1999年10月~2001年10月,我科对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穿琥宁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导如下.

    作者:涂菊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2例报告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一种伴有胆汁淤积的外科胆道疾病,是胆道系统常见先天畸形.我科从1998年至2004年底手术治疗胆总管囊肿1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虞磊;李建平;金惠涵;胡明华;包嘉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6例高能量开放性Pilon骨折急诊处理

    严重波及关节的胫腓骨下端Pilon骨折是旋转、外展和压缩等多种暴力所致的粉碎性骨折,常伴有腓骨下段骨折和内踝骨折,治疗往往比较困难(尤其是伴有软组织损伤的病例).2000年~2005年8月我院共收治此类患者26例,对其中16例行清创、有限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固定,获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管孟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心功能不全病人非心脏手术术前处理

    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病人非心脏手术常伴有较高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外科手术要取得成功,必须依赖于内、外科及麻醉科医生的密切配合.

    作者:严际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应激性溃疡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又称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和急性胃粘膜出血(AGMB),还可称急性胃粘膜血管收缩性综合征(AGTCS).该病是指在各种应激状态下,特别是病人遭受创伤、烧伤和重病并有休克、出血、感染或肝、肺、肾等脏器功能严重受损时,胃或十二指肠,食管发生急性粘膜糜烂和溃疡,临床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少数可发生穿孔,易危及病人生命.

    作者:郑英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外科手术,尤其是胸、腹部手术后可减低肺生理功能,尽管近年来外科手术的操作技术和围手术期护理都有所提高,但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不张等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却相对较高,影响手术的预后.对合并肺功能异常的病人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测和处理,改善病人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宝华;牛会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附50例报告)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5年~2005年50例EPII患者的临床资料.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不难诊断EPⅡ;其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全肠外营养支持、肠胃减压、生长抑素和地塞米松的应用、大承气汤胃管注入等.结果50例病人均经保守疗法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6 d.结论采用保守疗法治疗EPⅡ效果良好.

    作者:向鸣;江从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改良Halsted法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附16例报告)

    1991年6月~2004年4月,我科采用改良Halsted法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16例,取得了很好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汉雄;祝峰;居丹桂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指肾功能的急剧恶化导致体内氮代谢产物[肌酐(Cr)、尿素氮(BUN)]的蓄积.多数学者将血清Cr作为肾功能恶化的标志.对于以Cr水平作为ARF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多数学者认为,血清Cr浓度比基线水平升高25%~50%即可诊断为ARF.Chertow报道心脏手术患者中ARF的发生率为1.1%,美国退伍军人事务中心外科危险因素研究报道一般手术患者的ARF发生率为0.6%[2].

    作者:郑新民;罗仪;张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炎症性肠病的CT诊断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而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结肠炎症,重者发生溃疡,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范围多自直肠与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1].

    作者:苗来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3例困难子宫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困难子宫切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23例困难子宫切除患者的疾病分布、术中困难情况等,并比较其与简单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副损伤等.结果重度子宫内膜异位所致的盆腔粘连是困难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巨大子宫肌瘤、肌瘤位置特殊所致的解剖关系异常;与简单子宫切除相比,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副损伤有明显差异.结论术前正确评估及术中的灵活操作是困难子宫切除的关键.

    作者:陶珍桂;李少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CR在急诊外伤摄影中的应用

    计算机放射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应用于临床以来,它的优势已为广大同行认可.但其在急诊外伤中的应用价值却少有报道.现收集2004年7月~2005年5月拍摄的急诊外伤70例CR片,以探讨其在急诊外伤摄影中的优势.

    作者:蒋宇宏;谭辉;梅海清;姚强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外科病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处理原则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围手术期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严重创伤、感染、休克及老年病人术后易出现MODS.该综合征过去称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或多系统器官衰竭(multiple system organ failure,MSOF),20世纪90年代后为强调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将MOF改称为MODS.现在有部分文献将MODS译成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及时、正确地诊断和处理MODS,是降低围手术期病人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金殷植;郑泽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根据检查结果按Whitmore-Jewett标准进行临床分期:B期3例,C期14例,D期7例,双侧睾丸切除术后1周开始服用Flutamide,剂量为250 mg,每8 h1次.每月复查血清PSA及前列腺体积.结果随访3个月~3年.1个月后PSA水平明显下降;6个月后B超显示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2例肺部转移,5个月后复查发现肺部肿块缩小;5例骨转移伴骨痛,1个月后骨痛明显缓解,6个月后ECT及CT显示骨转移灶缩小.结论去势加Flutamide是一种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根据PSA的水平来调节用药及预后监测.

    作者:王小芹;杨静;郑航;李世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妊娠晚期胎儿宫内状况的评价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评分法预测妊娠晚期胎儿宫内状况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77例孕妇产前进行多项指标联合监测,并综合评分.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综合评分法,选取佳临界点(4分),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与单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综合评分法的敏感度(78.8%)、特异度(97.6%)、准确度(96.5%)、阳性预测值(66.7%)、阴性预测值(98.7%)均高于单项指标.结论综合评分法是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丹;郭瑞强;周克力;彭祥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0例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儿病初均表现为高热,血象3系或2系受累;8例治疗效果不佳终放弃治疗,仅2例临床治愈出院,其中1例近期随访无发病迹象,另1例女性患儿出院1周后又出现高热,后确诊为恶性淋巴瘤.结论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为罕见的致死性疾病,临床医师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王艳荣;邹典定;周东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绝经后巨大乳腺纤维腺瘤1例

    直径>7cm的纤维腺瘤称巨大纤维腺瘤[2].它多发生于青春期少女,绝经后妇女少见.现将我院2003年3月收治的绝经后乳腺巨大纤维腺瘤1例报告如下.

    作者:汪宏;朱碧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两组中药方剂促剖宫产术后恢复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不同中药方剂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的疗效.方法对20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产妇术后均予西医常规处理,观察组予归附益母汤,对照组予生化汤口服,5d为1疗程.在服用1~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对血性恶露量及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乳汁分泌及产褥疾患发生等情况进行临床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归附益母汤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姣;周春;潘成平;周柏英;季哓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HLA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关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的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HLA研究推动了HLA与疾病关联的分子机理研究,而且对促进疾病发病机理、基因调控、诊断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提供了一个揭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mpatibility comlplex,MHC)功能及免疫调节机制的极佳切入口.

    作者:沈长新;章晓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医学新知杂志

医学新知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主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