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银成;梁翀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根据检查结果按Whitmore-Jewett标准进行临床分期:B期3例,C期14例,D期7例,双侧睾丸切除术后1周开始服用Flutamide,剂量为250 mg,每8 h1次.每月复查血清PSA及前列腺体积.结果随访3个月~3年.1个月后PSA水平明显下降;6个月后B超显示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2例肺部转移,5个月后复查发现肺部肿块缩小;5例骨转移伴骨痛,1个月后骨痛明显缓解,6个月后ECT及CT显示骨转移灶缩小.结论去势加Flutamide是一种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根据PSA的水平来调节用药及预后监测.
作者:王小芹;杨静;郑航;李世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991年6月~2004年4月,我科采用改良Halsted法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16例,取得了很好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汉雄;祝峰;居丹桂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5年~2005年50例EPII患者的临床资料.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不难诊断EPⅡ;其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全肠外营养支持、肠胃减压、生长抑素和地塞米松的应用、大承气汤胃管注入等.结果50例病人均经保守疗法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6 d.结论采用保守疗法治疗EPⅡ效果良好.
作者:向鸣;江从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又称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和急性胃粘膜出血(AGMB),还可称急性胃粘膜血管收缩性综合征(AGTCS).该病是指在各种应激状态下,特别是病人遭受创伤、烧伤和重病并有休克、出血、感染或肝、肺、肾等脏器功能严重受损时,胃或十二指肠,食管发生急性粘膜糜烂和溃疡,临床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少数可发生穿孔,易危及病人生命.
作者:郑英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tiple organs dysfunction syndrom,MODS)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将40例老年MODS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20例)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监测血糖、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28天内死亡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肝肾功能、血糖、血电解质均趋于正常,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医院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28天内死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MODS患者及时应用肠内营养能改善病人的预后,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发生率.
作者:卢金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中药方剂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的疗效.方法对20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产妇术后均予西医常规处理,观察组予归附益母汤,对照组予生化汤口服,5d为1疗程.在服用1~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对血性恶露量及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乳汁分泌及产褥疾患发生等情况进行临床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归附益母汤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姣;周春;潘成平;周柏英;季哓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肝脏是人体重要器官,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脂肪、蛋白质重要的代谢场所,又是胆汁分泌的唯一场所,并具有良好的代偿功能.肝功不全常见的病因是:肝炎和各种肝病导致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肝功不全的病人由于肝脏的排泄、解毒和合成功能减弱而增加手术的风险性.
作者:刘斌;吴韬;李江;杨世昆;王雨平;梁红敏;陈明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期的常见疾病.它的症状除发热、呼吸困难外,以咳嗽、喘憋为突出表现,体征以喘鸣为主,并且容易反复.1999年10月~2001年10月,我科对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穿琥宁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导如下.
作者:涂菊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脑缺血性损害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穿线法阻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置于冰毯机上和常温操作台上,使其肛温分别保持在(34±0.5)℃和(37±0.5)℃.12h后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血区ICAM-1阳性血管数目.结果实验组ICAM-1的表达较对照组下降.结论亚低温可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ICAM-1表达,推测亚低温降低ICAM-1表达是亚低温减轻脑缺血性损害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
作者:李耀彩;张其梅;张永萍;张岚;秦觅;龚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在睾丸扭转复位后生殖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30只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扭转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建立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动物模型.术后24h取手术侧睾丸,采用TUNEL法检测生殖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Bax、Bcl-2的表达和观察NF-κB的移位;western blot法检测活化的NF-κB的核内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扭转组手术侧睾丸生殖细胞凋亡显著增多(P<0.01);NF-κBp65转位于生殖细胞核内并且表达增加(P<0.01).Bax表达显著升高(P<0.01),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1),Bax/Bcl-2比值升高(P<0.01).结论睾丸扭转复位后,生殖细胞凋亡与NF-κB的活化、调控Bax基因的表达、Bax/Bcl-2比值升高有关.
作者:刘辉;郑新民;杨志伟;郑航;李世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直径>7cm的纤维腺瘤称巨大纤维腺瘤[2].它多发生于青春期少女,绝经后妇女少见.现将我院2003年3月收治的绝经后乳腺巨大纤维腺瘤1例报告如下.
作者:汪宏;朱碧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血清脂蛋白(a)[Lp(a)]检测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检测高血压病患者(152例)、冠心病患者(121例)、糖尿病患者(71例)及正常对照组(200例)血清中Lp(a)水平.结果高血压病组、冠心病组、糖尿病组血清Lp(a)值与正常对照组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Lp(a)检测是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与血脂其他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诊断的阳性率,减少漏检.
作者:巫学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关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的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HLA研究推动了HLA与疾病关联的分子机理研究,而且对促进疾病发病机理、基因调控、诊断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提供了一个揭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mpatibility comlplex,MHC)功能及免疫调节机制的极佳切入口.
作者:沈长新;章晓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外科手术,尤其是胸、腹部手术后可减低肺生理功能,尽管近年来外科手术的操作技术和围手术期护理都有所提高,但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不张等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却相对较高,影响手术的预后.对合并肺功能异常的病人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测和处理,改善病人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宝华;牛会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戈舍瑞林及米非司酮用于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比较术后应用戈舍瑞林、米非司酮及未用药组的复发率和副反应发生率.结果戈舍瑞林组、米非司酮组复发率分别为3.3%、4.3%,低于未用药组的14.8%(P<0.05).戈舍瑞林组副反应发生率(20.0%)高于米非司酮组(13.0%),P<0.05.结论戈舍瑞林、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内异症半根治术后辅助治疗与未用药组相比复发率低,米非司酮组较戈舍瑞林组副反应少.
作者:廖红霞;吴绪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dlitus,GDM)的处理方法.方法将56例GDM(观察组)采用饮食和胰岛素治疗与6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有35例采用饮食疗法后血糖控制良好,21例饮食疗法加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终止妊娠的周数比对照组短(P<0.05),剖腹产率、新生儿体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感染、产后出血、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加强GDM患者孕期监护、饮食控制,并在必要时加用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作者:戚忠林;王慧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病人非心脏手术常伴有较高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外科手术要取得成功,必须依赖于内、外科及麻醉科医生的密切配合.
作者:严际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一种伴有胆汁淤积的外科胆道疾病,是胆道系统常见先天畸形.我科从1998年至2004年底手术治疗胆总管囊肿1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虞磊;李建平;金惠涵;胡明华;包嘉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而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结肠炎症,重者发生溃疡,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范围多自直肠与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1].
作者:苗来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0例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儿病初均表现为高热,血象3系或2系受累;8例治疗效果不佳终放弃治疗,仅2例临床治愈出院,其中1例近期随访无发病迹象,另1例女性患儿出院1周后又出现高热,后确诊为恶性淋巴瘤.结论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为罕见的致死性疾病,临床医师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王艳荣;邹典定;周东风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