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米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呋塞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疗效观察

曹禹;乔锐

关键词:替米沙坦, 氨氯地平, 呋塞米, 高龄, 血压晨峰
摘要: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呋塞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2016年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住院的102例具有晨峰现象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51例.A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B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呋塞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24 h平均血压、醒后2 h血压、夜间睡眠时血压低值及晨峰血压.结果 治疗8周后,90.2%(46/51)的A组患者收缩压<150 mmHg,88.2%(45/51)的B组患者收缩压<150 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2.2%(47/51)的A组患者无晨峰血压,88.2%(45/51)的B组患者无晨峰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24 h平均血压、醒后2 h血压、夜间睡眠时血压低值、晨峰血压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呋塞米均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压晨峰,且耐受性良好.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乌司他丁联合盐酸纳布啡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免疫功能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盐酸纳布啡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12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W组)、盐酸纳布啡组(N组)及乌司他丁联合盐酸纳布啡组(WN组),每组各40例.W组于切皮前、手术结束时分别给予乌司他丁;N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盐酸纳布啡;WN组于切皮前、手术结束时分别给予乌司他丁,麻醉诱导前给予盐酸纳布啡.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入室前(T0)、手术结束时(T1)、手术结束后6 h(T2)、手术结束后24 h(T3)及手术结束后72 h(T4)的外周血CD3+、CD4+、CD8+含量、CD4+/CD8+值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 与T0时比较,W组、N组在T1~T4时的CD3+、CD4+含量及CD4+/CD8+值明显降低,WN组在T2~T4时的CD3+、CD4+含量及CD4+/CD8+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N组在T2~T4时的CD3+、CD4+含量及CD4+/CD8+值均明显大于W组、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盐酸纳布啡能够明显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蒋留琴;靳乐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时间段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后<12 h及12~48 h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864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发病<12 h行PPCI,n=747)和B组(发病12~48 h行PPCI,n=117),比较两组患者P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2级及院内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发病至就诊时间明显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KILLIPⅡ级(10.3%比5.0%,P<0.05)及KILLIPⅢ级(5.1%比1.3%,P<0.05)比例均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桡动脉入路(92.3%比79.4%,P<0.05)比例高于A组,单支病变(9.4%比16.8%,P<0.05)比例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IMI≤2级血流、TIMI 3级血流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为术后无复流(TIMI≤2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发病12~48 h的STEMI患者行PPCI并未明显增加术后TIMI≤2级的发生率,发病12~48 h行PPCI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关绍义;黄光华;李娜;刘美丽;李毅;韩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诊治不同程度急性肺栓塞价值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治不同程度急性肺栓塞的价值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肺栓塞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77例中低危患者为A组,43例高危组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患者的死亡影响因素.结果 与A组患者比较,B组患者的肺动脉干内径、肺动脉收缩压较高,右心相关指标较差,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敏肌钙蛋白Ⅰ水平、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Tei指数、右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超声心动图方便、快捷,临床可用于评估急性肺栓塞的病情程度及预后状况,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Tei指数、右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旭;陆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介入封堵联合电转复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AF)患者先后进行介入封堵及心脏电转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取自2010年5月至2016年9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8例PDA合并持续性AF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先行PDA介入封堵术,术后3个月再行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AF.封堵术后1、3、6个月随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复律后1年电话随访AF复发情况及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封堵,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复查主动脉造影显示3例存在微量分流,其余均完全封堵.封堵后24 h及第1、3、6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发现,肺动脉收缩压、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复律后1年,患者NYHA心功能持续改善.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封堵器移位、残余分流、封堵器表面血栓形成以及栓塞事件.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AF电复律治疗,成功率100%.术后1年电话随访时,仅有1例左心房内径50 mm患者于复律后8个月再次出现AF,其余均维持窦性心律.结论 合并持续性AF的PDA患者,先后进行PDA介入封堵及AF电复律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肖家旺;王琦光;张端珍;韩秀敏;张坡;陈火元;崔春生;孟立立;朱鲜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室壁瘤对左心室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室壁瘤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形成的4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NYHA)将140例NYHAⅡ级患者分为A组,185例NYHAⅢ级患者为B组,90例NYHAⅣ级患者为C组.对3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并比较心功能参数及室壁瘤参数.结果 3组左心室舒张功能均不同程度减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C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及室壁瘤瘤体基底部横径、高度、面积、容积均显著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室壁瘤瘤体基底部横径、室壁瘤瘤体面积及室壁瘤瘤体容积均呈正相关.结论 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后左心功能与室壁瘤范围相关,超声心动图可精准测量心功能参数及室壁瘤范围,对后续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阳;周微微;韩雅玲;徐凯;王艳秋;焦晓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和结核抗体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和结核抗体(TB-Ab)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结核组,另选取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ADA、LDH水平及TB-Ab活性;计算3项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肺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结核组LDH、AD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LDH、ADA及TB-Ab单独检测肺结核的阳性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LDH、ADA及TB-Ab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2.9%(65/70),显著高于健康组的1.4%(1/7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ADA及TB-Ab联合检测肺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和98.6%,均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的敏感性(78.6%、81.4%及85.7%)和特异性(95.7%、94.3%及9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LDH、ADA及TB-Ab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肺结核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早期诊断与鉴别肺结核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张舒;董宇超;王海涛;范艳红;付佑辉;池峰;周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诊断肋骨骨折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自安康市中心医院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64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取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及DR平片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的差异,并分析曲面重建法(CPR)与容积再现技术(VRT)图像处理CT三维重建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64例骨折患者经临床及手术确诊共计发生91处肋骨骨折,其中单发性肋骨骨折患者47例(47处),多发性骨折患者17例(44处).肋骨骨折78处,肋软骨骨折13处.DR片诊断肋骨骨折的准确率为79.5%(62/78),显著低于CT三维重建诊断的94.9%(7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平片确诊肋软骨骨折0处,显著低于CT三维重建诊断的100.0%(1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R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肋软骨骨折的准确率均显著高于VRT三维重建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肋骨骨折准确率明显优于DR平片,对肋软骨骨折诊断优势更为明显,同时选择合适CT三维重建技术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穆晓俊;王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PVB)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行PCNL治疗的200例肾或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将患者分为PVB组和全麻组,每组各100例.比较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中不同时间点,两组心率(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麻醉后10 min,平均动脉压(MAP)较麻醉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PV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VB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PVB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B组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PVB用于PCNL,麻醉镇痛效果较好,能有效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勤;谢敏;魏新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复方黄柏液联合甲硝唑注射液治疗痔上黏膜环切术后肛门坠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甲硝唑注射液治疗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60例PPH术后出现肛门坠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PPH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B组采用复方黄柏液联合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肛门坠胀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7 d后,A组的总有效率为76.7%(23/30),明显低于B组的90.0%(27/3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肛门坠胀症状评分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黄柏液联合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PPH术后肛门坠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春红;樊平;许方方;石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33例军队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及防治研究

    目的 分析军人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发病特征及临床表现,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4—2017年收治的322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89例非军人患者为A组,33例军人患者为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发病前诱因、就诊时间及临床表现的特征,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同年龄段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发病季节主要为夏季,其余依次为春季、秋季及冬季,其中,春季、夏季、秋季发病患者比例高于冬季,春季、夏季高于秋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发病季节主要为春季,其余依次为秋季、夏季及冬季,其中,春季、夏季、秋季发病患者比例高于冬季,春季、秋季高于夏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季节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发病至住院时间为(3.58±5.32)d短于A组的(7.08±9.69)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前诱因及前驱症状方面,A组患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症状、腹泻病史,B组患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症状,两组患者均存在的主要发病诱因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预后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但有一定的规律,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尽早治疗,以减少吉兰-巴雷综合征患病率、残疾率及病死率.

    作者:王雪笠;朱艳霞;余鹏霄;王丽;周毅;李波;高利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艾司洛尔联合尼可地尔对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联合尼可地尔对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30例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艾司洛尔组应用艾司洛尔进行治疗,联合组在艾司洛尔基础上联合应用尼可地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左室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为95.4%(62/65),高于艾司洛尔组的81.5%(5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艾司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T段压低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心肌缺血负荷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艾司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A峰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艾司洛尔组,而两组患者的E峰、E/A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艾司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N端脑钠肽前体、丙二醛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艾司洛尔组,而两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艾司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洛尔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10/65),高于联合组的4.6%(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洛尔联合尼可地尔可有效改善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作者:林雪;孙海清;姚俊秀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特点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PET)相关数据,探讨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CPET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诊断为冠心病并进行CPET测试的老年(年龄≥65岁)患者470例,其中,女性患者127例为老年女性组,男性患者343例为老年男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瑞士Schiller CS-200心肺运动试验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试,在静息状态下测定肺功能、心电图,而后连续动态监测记录进出气流、O2浓度、CO2浓度、全导联心电图、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实时变化.对两组患者CPET检测方案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女性组运动递增功率、运动持续时间均低于老年男性组,而因疲劳终止患者比例、无氧阈心率高于老年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分层中,两组高危人群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老年女性组无氧阈摄氧量、无氧阈公斤摄氧量、无氧阈负荷、峰值摄氧量、峰值公斤摄氧量、峰值负荷、用力肺活量(L)、第1秒用力呼气量(L)、大通气量均低于老年男性组,而呼吸频率高于老年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因心功能较差、高血压比例较高,导致在CPET中运动持续时间缩短、运动耐量明显下降,呼吸储备和呼吸功能也明显下降,需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张剑;孙毅;贺靖斐;张伊;梁延春;韩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CT诊断与外科治疗在严重闭合性肝外伤救治中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CT诊断并行手术治疗严重闭合性肝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2017年解放军113医院收治的42例严重闭合性肝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采用肝周纱布堵塞术、清创缝合术、清创性肝切除术等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42例严重闭合性肝外伤患者术前CT肝损伤分级与术中探查分级相符30例(71.4%);术中探查发现腹部合并伤19例,与术前CT发现腹部合并伤相符12例,占腹部合并伤63.2%.42例患者中,治愈38例(90.5%);死亡4例(9.5%).42例患者中,1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占38.1%.结论 术前CT检查及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治疗严重闭合性肝外伤的关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周建平;许平平;贺小武;谢鹏;王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18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经口或经肛的进镜方法,其中,经口67例,经肛97例,双向进镜19例.若发现病变,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经口进镜67例,经肛进镜97例,双向进镜19例.阳性病变检出率为85.2%(156/183).其中,小肠溃疡占17.4%(32/183);小肠息肉占13.1%(24/183);克罗恩病占9.2%(17/183),小肠良、恶性肿瘤占8.7%(16/183),小肠非特异性炎性改变占6.0%(11/183).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后,65.3%(64/98)患者可明确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所有患者检查过程中及结束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有少数患者有咽部不适、轻微腹胀等,均可自行缓解.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阳性检出率较高,检查安全有效,是诊断小肠疾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田野;邵晓冬;任丽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封堵术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封堵术(LAAO)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行LAAO的18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相关参数变化及封堵器封堵情况.结果 X线造影条件下测得的左心耳腰部直径高于135°条件下超声观测到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测量的左前降支、左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E峰及二尖瓣返流容积与术后随访期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者术后封堵效果较好.结论 左心耳封堵术作为一种预防房颤栓塞并发症新手段,效果理想,安全性高.超声心动图对左心耳封堵术前筛查患者、术中指导封堵器选择及引导封堵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隋仑;李雪;周薇薇;齐妙;王星懿;刘楠楠;焦小芳;王祖禄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收治的196例OS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n=97)和B组(n=99).A组给予曲安奈德治疗;B组给予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张口度、口腔黏膜病损面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TGF-β1及IL-6水平.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张口度、口腔黏膜病损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张口度、口腔黏膜病损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GF-β1、IL-6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IL-6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可有效降低OSF患者血清TGF-β1及IL-6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李君萍;陈章群;唐瞻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个体化华法林抗凝治疗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基于个体化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自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32例行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华法林稳态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特征以及两种基因表型多态性.结果 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年龄、体质量、身高及体表面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性别、吸烟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上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VKORC1-1639、CYP2C9各基因型的分布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VKORC1-1639各基因型的分布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基于年龄、体质量、身高等一般资料与患者基因表型的个体化信息的华法林抗凝治疗具有可行性.

    作者:赵龙;冯涛;王宗社;舒端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因多态性及血小板高反应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事件影响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高反应性(HTPR)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接受了CYP2C19基因检测及PCI治疗的1016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标准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100 mg/d+负荷剂量氯吡格雷600 mg)治疗,测定CYP2C19?2、?3多态位点携带情况及血小板聚集率,分析CYP2C19基因各基因型及血小板聚集率在ACS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与临床复合缺血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和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1016例患者中,A组携带2个多态位点的患者共140例,B组未携带或仅携带1个多态位点患者共876例.A组术后血小板聚集率、HTPR发生率、临床复合缺血事件发生率以及各缺血事件发生率(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及缺血性卒中)均高于B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CYP2C19基因2个多态位点且PCI术后合并HTPR患者临床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29.5%(23/78),显著高于未携带或仅携带1个多态位点且Non-HTPR患者的2.1%(14/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携带CYP2C19基因2个多态位点且合并HTPR可能是PCI术后临床缺血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梁振洋;李毅;王斌;王效增;李晶;韩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Notch2、Jagged-2在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大鼠心肌中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Notch 2、Jagged-2在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大鼠心肌中表达.方法 选取6~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DM)组、糖尿病假手术(DM-sham)组、心肌梗死(MI)组、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DM-MI)组,每组6只,建立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实验组大鼠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肌钙蛋白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大鼠心肌中Notch 2和Jagged-2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心肌中Notch 2和Jagged-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I组、DM-MI组CK-MB浓度、肌钙蛋白浓度与对照组、DM组和DM-sha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M-sham组及MI组三组Notch 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MI组与对照组、DM组、DM-sham组、MI组比较,Notch 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M-sham组、MI组、DM-MI组Jagged-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M-sham组、MI组Jagged-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纯糖尿病和单纯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组织中,Notch受体和配体的表达均升高的趋势,而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大鼠的Notch信号通路各指标反而呈降低的趋势.

    作者:伍放;张学民;陆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替米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呋塞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呋塞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2016年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住院的102例具有晨峰现象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51例.A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B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呋塞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24 h平均血压、醒后2 h血压、夜间睡眠时血压低值及晨峰血压.结果 治疗8周后,90.2%(46/51)的A组患者收缩压<150 mmHg,88.2%(45/51)的B组患者收缩压<150 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2.2%(47/51)的A组患者无晨峰血压,88.2%(45/51)的B组患者无晨峰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24 h平均血压、醒后2 h血压、夜间睡眠时血压低值、晨峰血压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呋塞米均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压晨峰,且耐受性良好.

    作者:曹禹;乔锐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