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特点

张剑;孙毅;贺靖斐;张伊;梁延春;韩雅玲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肺运动试验, 心脏康复, 老年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PET)相关数据,探讨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CPET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诊断为冠心病并进行CPET测试的老年(年龄≥65岁)患者470例,其中,女性患者127例为老年女性组,男性患者343例为老年男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瑞士Schiller CS-200心肺运动试验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试,在静息状态下测定肺功能、心电图,而后连续动态监测记录进出气流、O2浓度、CO2浓度、全导联心电图、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实时变化.对两组患者CPET检测方案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女性组运动递增功率、运动持续时间均低于老年男性组,而因疲劳终止患者比例、无氧阈心率高于老年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分层中,两组高危人群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老年女性组无氧阈摄氧量、无氧阈公斤摄氧量、无氧阈负荷、峰值摄氧量、峰值公斤摄氧量、峰值负荷、用力肺活量(L)、第1秒用力呼气量(L)、大通气量均低于老年男性组,而呼吸频率高于老年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因心功能较差、高血压比例较高,导致在CPET中运动持续时间缩短、运动耐量明显下降,呼吸储备和呼吸功能也明显下降,需引起高度重视.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18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经口或经肛的进镜方法,其中,经口67例,经肛97例,双向进镜19例.若发现病变,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经口进镜67例,经肛进镜97例,双向进镜19例.阳性病变检出率为85.2%(156/183).其中,小肠溃疡占17.4%(32/183);小肠息肉占13.1%(24/183);克罗恩病占9.2%(17/183),小肠良、恶性肿瘤占8.7%(16/183),小肠非特异性炎性改变占6.0%(11/183).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后,65.3%(64/98)患者可明确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所有患者检查过程中及结束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有少数患者有咽部不适、轻微腹胀等,均可自行缓解.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阳性检出率较高,检查安全有效,是诊断小肠疾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田野;邵晓冬;任丽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撕裂不同形态患者临床特点及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撕裂不同形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2003年2月至2017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47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主动脉增强CT+三维重建将夹层撕裂形态分为螺旋形撕裂走行组(螺旋组)与非螺旋形撕裂走行组(非螺旋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围术期及36个月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胸闷痛、背痛、腹痛、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临床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组心胸比值、假腔大于真腔患者比例、破口数、累及肾动脉与髂动脉患者比例均高于非螺旋组,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15 mm患者比例低于非螺旋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组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比例明显高于非螺旋组,覆膜支架数少于非螺旋组,支架近、远端直径长于非螺旋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472例患者中,465例出院患者均获得36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疼痛、左上肢跛臂及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夹层撕裂走行形态不同对患者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及远期预后无影响.螺旋形撕裂的降主动脉夹层累及肾动脉与髂动脉多、破口数多、支架直径大、支架数少.

    作者:韩冰;王效增;刘艳杰;武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和结核抗体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和结核抗体(TB-Ab)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结核组,另选取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ADA、LDH水平及TB-Ab活性;计算3项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肺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结核组LDH、AD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LDH、ADA及TB-Ab单独检测肺结核的阳性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LDH、ADA及TB-Ab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2.9%(65/70),显著高于健康组的1.4%(1/7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ADA及TB-Ab联合检测肺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和98.6%,均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的敏感性(78.6%、81.4%及85.7%)和特异性(95.7%、94.3%及9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LDH、ADA及TB-Ab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肺结核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早期诊断与鉴别肺结核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张舒;董宇超;王海涛;范艳红;付佑辉;池峰;周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单中心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腹主动脉疾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单中心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腹主动脉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11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4例接受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的腹主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围术期指标和近、远期疗效.结果 14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平均近端支架直径为(23.79±2.45)mm,平均远端支架直径为(13.36±1.59)mm,平均支架长度为(93.93±17.75)mm.其中,6例患者在同侧髂动脉置入延长腿支架.患者围术期存活率为100.0%(14/14).平均住院时间为(16.57±10.03)d.平均随访时间为(39.11±25.06)个月,随访成功率为92.9%(13/14).随访期间,1例患者于术后19个月死于腹主动脉破裂.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冠心病、脑卒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 单中心置入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疾病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作者:张萍;刘艳杰;王效增;周铁楠;荆全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骶管麻醉联合咪唑安定、阿托品预处理在择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中应用

    目的 探讨骶管麻醉联合咪唑安定、阿托品预处理对择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中患者生命体征、牵拉反射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2017年行择期PPH术的104例重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2例.B组在PPH术前采用适量的咪唑安定、阿托品行预处理,A组给予相同量的生理盐水行预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牵拉反射症状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B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6.52±5.2)min,明显低于A组的(63.35±7.3)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PPH术中牵拉反射各症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PPH术时,两组患者的无创平均动脉压、心率均较术前降低,且B组术中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能力强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术前行骶管麻醉联合咪唑安定、阿托品预处理可降低术中牵拉反射发生率,有效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黄艺文;韦成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Notch2、Jagged-2在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大鼠心肌中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Notch 2、Jagged-2在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大鼠心肌中表达.方法 选取6~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DM)组、糖尿病假手术(DM-sham)组、心肌梗死(MI)组、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DM-MI)组,每组6只,建立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实验组大鼠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肌钙蛋白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大鼠心肌中Notch 2和Jagged-2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心肌中Notch 2和Jagged-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I组、DM-MI组CK-MB浓度、肌钙蛋白浓度与对照组、DM组和DM-sha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M-sham组及MI组三组Notch 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MI组与对照组、DM组、DM-sham组、MI组比较,Notch 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M-sham组、MI组、DM-MI组Jagged-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M-sham组、MI组Jagged-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纯糖尿病和单纯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组织中,Notch受体和配体的表达均升高的趋势,而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大鼠的Notch信号通路各指标反而呈降低的趋势.

    作者:伍放;张学民;陆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替米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呋塞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呋塞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2016年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住院的102例具有晨峰现象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51例.A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B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呋塞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24 h平均血压、醒后2 h血压、夜间睡眠时血压低值及晨峰血压.结果 治疗8周后,90.2%(46/51)的A组患者收缩压<150 mmHg,88.2%(45/51)的B组患者收缩压<150 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2.2%(47/51)的A组患者无晨峰血压,88.2%(45/51)的B组患者无晨峰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24 h平均血压、醒后2 h血压、夜间睡眠时血压低值、晨峰血压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呋塞米均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压晨峰,且耐受性良好.

    作者:曹禹;乔锐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肺运动试验对心外管道Fontan手术后心肺功能评估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心外管道Fontan手术后远期心肺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行心外管道Fontan手术的患者8例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至2018年行心外管道Fontan手术时间均>10年.通过CPET记录患者运动过程中的心率、血压、心电图和肺通气功能等数据,测定大耗氧(VO2 max)、峰值耗氧(VO2 peak)、无氧阀、摄氧率斜率、二氧化碳通气斜率(VE/VCO2)、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FEV1占FVC%的比值(FEV1/FVC%)等指标,对患者运动反应、心肺功能储备和受损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的VE/VCO2平均为(33.2±3.2),FEV1/FVC%平均为(77.00% ±0.09%).CPET结果显示,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外管道Fontan手术后患者的肺通气功能筛选正常或轻度下降,而心脏储备功能中、重度下降.结论 心外管道Fontan手术后远期心功能下降早于肺功能,尽早干预治疗调整心功能可改善远期预后.CPET可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安全、有效地评估心外管道Fontan手术后患者的心肺功能.

    作者:张春振;方敏华;王辉山;王宏伟;金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自身QRS波时限变化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自身QRS波时限(QRSD)变化与心脏解剖逆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CRT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RT术后6个月自身QRSD变化将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比较两组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起搏QRSD、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及CRT应答率等;根据CRT有无应答分为CRT应答组、CRT无应答组,比较两组自身QRSD缩短患者的比例.结果 术后6个月,Ⅰ组起搏QRSD明显短于Ⅱ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LVESV缩小明显大于Ⅱ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CRT应答率显著高于Ⅱ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7例CRT应答,13例CRT无应答,CRT应答率为78.3%(47/60).CRT应答组26例(55.3%)患者自身QRSD缩短,CRT无应答组2例(15.4%)自身QRSD缩短,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T术后自身QRSD变窄与心脏解剖逆重构具有相关性,QRSD变窄的患者CRT应答率较高.

    作者:刘荣;梁延春;于海波;徐白鸽;高阳;焉晓蕾;许国卿;王娜;王祖禄;韩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经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行经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02年8月至2016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7例接受经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分析患者的基线资料、颈动脉狭窄病变特征及随访情况等.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0%(87/87).术中,有29例(33.3%)患者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接受升压药物治疗或暂时停止当前手术操作后,血压均可升至正常值;平均收缩压[(126.7±24.8)mmHg比(146.3±24.5)mmHg]和舒张压[(73.7±13.2)mmHg比(83.0±12.6)mmHg]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8%(32/87)患者出现心率下降.术后平均心率为(68.8±10.5)次/min,较术前的(75.0±11.3)次/min明显下降(P<0.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78个月,随访成功率为81.6%(71/87),患者术后肢体麻木、头晕、晕厥等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71例患者中,全因死亡5例(7.0%),其中,心源性死亡3例(4.2%),出血性脑卒中死亡1例(1.4%),肿瘤源性死亡1例(1.4%);颈动脉支架内膜增生2例(2.8%);对侧颈动脉狭窄2例(2.8%);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1.4%);新发缺血性脑卒中3例(4.2%).结论 经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手术操作成功率高,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周铁楠;王效增;傅文霞;杨霖;隋洪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复方黄柏液联合甲硝唑注射液治疗痔上黏膜环切术后肛门坠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甲硝唑注射液治疗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60例PPH术后出现肛门坠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PPH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B组采用复方黄柏液联合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肛门坠胀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7 d后,A组的总有效率为76.7%(23/30),明显低于B组的90.0%(27/3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肛门坠胀症状评分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黄柏液联合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PPH术后肛门坠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春红;樊平;许方方;石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收治的196例OS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n=97)和B组(n=99).A组给予曲安奈德治疗;B组给予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张口度、口腔黏膜病损面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TGF-β1及IL-6水平.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张口度、口腔黏膜病损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张口度、口腔黏膜病损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GF-β1、IL-6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IL-6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可有效降低OSF患者血清TGF-β1及IL-6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李君萍;陈章群;唐瞻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单中心左心耳封堵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LAA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自2014年7月至2017年11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LAAC的44例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患者置入LAmbre封堵器(A组),26例置入Watchman封堵器(B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术后3、6、12个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两组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率均为100.0%,A组18例患者全部一次性释放成功,B组术中有3例(11.5%)患者经历了回收封堵器.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封堵器表面血栓、心包积液、大出血及死亡事件.A组患者术后未出现心包积液,B组2例(7.7%)患者术后出现微量心包积液;A组有1例(5.6%)患者发现术后即刻残余漏,B组有4例(15.4%)患者发现术后即刻残余漏,两组患者封堵器残余漏大小均≤3 mm.A组患者全部完成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复查,残余漏仍为1例(5.6%);B组12例完成术后TEE复查,残余漏为4例(33.3%).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封堵器表面血栓、大出血、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体循环栓塞、死亡事件的发生.结论 应用LAmbre及Watchman封堵器行LAAC均具有较高的置入成功率,对预防NVAF所致的脑卒中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小的残余漏不增加卒中及栓塞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梁明;王英芝;杨桂棠;孙鸣宇;金志清;丁明英;张奇;吕洋;韩雅玲;王祖禄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时间段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后<12 h及12~48 h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864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发病<12 h行PPCI,n=747)和B组(发病12~48 h行PPCI,n=117),比较两组患者P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2级及院内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发病至就诊时间明显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KILLIPⅡ级(10.3%比5.0%,P<0.05)及KILLIPⅢ级(5.1%比1.3%,P<0.05)比例均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桡动脉入路(92.3%比79.4%,P<0.05)比例高于A组,单支病变(9.4%比16.8%,P<0.05)比例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IMI≤2级血流、TIMI 3级血流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为术后无复流(TIMI≤2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发病12~48 h的STEMI患者行PPCI并未明显增加术后TIMI≤2级的发生率,发病12~48 h行PPCI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关绍义;黄光华;李娜;刘美丽;李毅;韩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功能低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恢复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恢复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取自沈阳军区总医院2015年间收治的206例单纯行CABG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69例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恢复正常(LVEF≥55%)的患者为A组,137例术后LVEF未恢复正常(40%≤LVEF≤50%)的患者为B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年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直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E/Ea及左室Tei指数.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高血脂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LA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LVEDd、LVEDV、E/Ea、左室Tei指数均低于B组,LVPW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行CABG术后预后不良安全可靠,重复性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防止左室扩大和LVEF降低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于岩;王辉山;金岩;赵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康复中心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A组给予稳斑汤及西医规范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入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前列环素(PGI2)、一氧化碳(NO)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为90.0%(27/30),显著高于A组的76.7%(2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医症候有效率为90.0%(27/30),显著高于A组的83.3%(2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OD、VEGF、PGI2、NO水平均显著增加,且B组水平显著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肝、肾功能损害、心力衰竭、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稳斑汤联合EECP治疗能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及中医证候,上调SOD、VEGF、PGI2、NO表达水平,改善远期预后,为冠心病康复治疗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作者:陈用贵;宫丽鸿;杨柏松;汪雨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尼可地尔联合芪参胶囊治疗微血管病变性心绞痛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联合芪参胶囊治疗微血管病变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收治的微血管病变性心绞痛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尼可地尔组和联合组,每组59例.尼可地尔组应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尼可地尔基础上联合应用芪参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91.5%(54/59),高于尼可地尔组的79.7%(4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上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尼可地尔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低于尼可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一氧化氮显著上升,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一氧化氮高于尼可地尔组,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低于尼可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大聚集率、血浆粘度、同型半胱氨酸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大聚集率、血浆粘度、同型半胱氨酸低于尼可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联合芪参胶囊治疗微血管病变性心绞痛临床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控制血脂和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作者:严维力;高鹏;陆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低分子量肝素与普通肝素在心内科急诊患者救治中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与普通肝素在心内科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2016年青海省交通医院收治的98例心内科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分子量组(n=40)和普通组(n=58),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近期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低分子量组显效率明显高于普通组,好转率明显低于普通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低分子量组的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得分明显高于普通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ADL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肝素相比较,低分子量肝素救治心内科急诊患者的疗效更佳,药效更强,且治疗后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更优.

    作者:沈海宁;郭珺;陆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因多态性及血小板高反应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事件影响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高反应性(HTPR)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接受了CYP2C19基因检测及PCI治疗的1016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标准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100 mg/d+负荷剂量氯吡格雷600 mg)治疗,测定CYP2C19?2、?3多态位点携带情况及血小板聚集率,分析CYP2C19基因各基因型及血小板聚集率在ACS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与临床复合缺血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和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1016例患者中,A组携带2个多态位点的患者共140例,B组未携带或仅携带1个多态位点患者共876例.A组术后血小板聚集率、HTPR发生率、临床复合缺血事件发生率以及各缺血事件发生率(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及缺血性卒中)均高于B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CYP2C19基因2个多态位点且PCI术后合并HTPR患者临床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29.5%(23/78),显著高于未携带或仅携带1个多态位点且Non-HTPR患者的2.1%(14/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携带CYP2C19基因2个多态位点且合并HTPR可能是PCI术后临床缺血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梁振洋;李毅;王斌;王效增;李晶;韩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个体化华法林抗凝治疗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基于个体化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自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32例行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华法林稳态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特征以及两种基因表型多态性.结果 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年龄、体质量、身高及体表面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性别、吸烟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上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VKORC1-1639、CYP2C9各基因型的分布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VKORC1-1639各基因型的分布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基于年龄、体质量、身高等一般资料与患者基因表型的个体化信息的华法林抗凝治疗具有可行性.

    作者:赵龙;冯涛;王宗社;舒端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