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中心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腹主动脉疾病疗效分析

张萍;刘艳杰;王效增;周铁楠;荆全民

关键词:腹主动脉疾病, 一体式支架,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单中心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腹主动脉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11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4例接受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的腹主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围术期指标和近、远期疗效.结果 14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平均近端支架直径为(23.79±2.45)mm,平均远端支架直径为(13.36±1.59)mm,平均支架长度为(93.93±17.75)mm.其中,6例患者在同侧髂动脉置入延长腿支架.患者围术期存活率为100.0%(14/14).平均住院时间为(16.57±10.03)d.平均随访时间为(39.11±25.06)个月,随访成功率为92.9%(13/14).随访期间,1例患者于术后19个月死于腹主动脉破裂.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冠心病、脑卒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 单中心置入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疾病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封堵术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耳封堵术(LAAO)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行LAAO的18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相关参数变化及封堵器封堵情况.结果 X线造影条件下测得的左心耳腰部直径高于135°条件下超声观测到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测量的左前降支、左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E峰及二尖瓣返流容积与术后随访期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者术后封堵效果较好.结论 左心耳封堵术作为一种预防房颤栓塞并发症新手段,效果理想,安全性高.超声心动图对左心耳封堵术前筛查患者、术中指导封堵器选择及引导封堵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隋仑;李雪;周薇薇;齐妙;王星懿;刘楠楠;焦小芳;王祖禄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CT诊断与外科治疗在严重闭合性肝外伤救治中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CT诊断并行手术治疗严重闭合性肝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2017年解放军113医院收治的42例严重闭合性肝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采用肝周纱布堵塞术、清创缝合术、清创性肝切除术等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42例严重闭合性肝外伤患者术前CT肝损伤分级与术中探查分级相符30例(71.4%);术中探查发现腹部合并伤19例,与术前CT发现腹部合并伤相符12例,占腹部合并伤63.2%.42例患者中,治愈38例(90.5%);死亡4例(9.5%).42例患者中,1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占38.1%.结论 术前CT检查及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治疗严重闭合性肝外伤的关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周建平;许平平;贺小武;谢鹏;王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介入封堵联合电转复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AF)患者先后进行介入封堵及心脏电转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取自2010年5月至2016年9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8例PDA合并持续性AF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先行PDA介入封堵术,术后3个月再行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AF.封堵术后1、3、6个月随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复律后1年电话随访AF复发情况及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封堵,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复查主动脉造影显示3例存在微量分流,其余均完全封堵.封堵后24 h及第1、3、6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发现,肺动脉收缩压、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复律后1年,患者NYHA心功能持续改善.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封堵器移位、残余分流、封堵器表面血栓形成以及栓塞事件.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AF电复律治疗,成功率100%.术后1年电话随访时,仅有1例左心房内径50 mm患者于复律后8个月再次出现AF,其余均维持窦性心律.结论 合并持续性AF的PDA患者,先后进行PDA介入封堵及AF电复律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肖家旺;王琦光;张端珍;韩秀敏;张坡;陈火元;崔春生;孟立立;朱鲜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33例军队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及防治研究

    目的 分析军人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发病特征及临床表现,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4—2017年收治的322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89例非军人患者为A组,33例军人患者为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发病前诱因、就诊时间及临床表现的特征,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同年龄段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发病季节主要为夏季,其余依次为春季、秋季及冬季,其中,春季、夏季、秋季发病患者比例高于冬季,春季、夏季高于秋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发病季节主要为春季,其余依次为秋季、夏季及冬季,其中,春季、夏季、秋季发病患者比例高于冬季,春季、秋季高于夏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季节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发病至住院时间为(3.58±5.32)d短于A组的(7.08±9.69)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前诱因及前驱症状方面,A组患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症状、腹泻病史,B组患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症状,两组患者均存在的主要发病诱因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预后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但有一定的规律,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尽早治疗,以减少吉兰-巴雷综合征患病率、残疾率及病死率.

    作者:王雪笠;朱艳霞;余鹏霄;王丽;周毅;李波;高利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个体化华法林抗凝治疗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基于个体化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自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32例行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华法林稳态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以及高剂量组,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特征以及两种基因表型多态性.结果 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年龄、体质量、身高及体表面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性别、吸烟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上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VKORC1-1639、CYP2C9各基因型的分布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VKORC1-1639各基因型的分布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基于年龄、体质量、身高等一般资料与患者基因表型的个体化信息的华法林抗凝治疗具有可行性.

    作者:赵龙;冯涛;王宗社;舒端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冠心病合并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处理策略和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处理策略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5例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随访每例患者,评估术前和术后的心血管危险、出血、血栓风险,并进行非心脏外科手术危险分层.结果 15例患者中,14例代谢当量(MET)<4,1例MET在4~10之间.6例患者先行外科肿瘤手术治疗,并于6个月内择期或因心脏事件入心血管内科治疗,其中,4例患者为中危,2例患者为高危;9例患者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择期行非心脏外科手术,其中,6例患者为中危,3例患者为高危.患者在行介入治疗前,均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术中抗凝药物应用比伐卢定者12例,普通肝素者3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单支病变者3例,多支病变者12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者14例,行单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者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87 d,无院内新发脑卒中、心律失常、院内死亡、院内再发心肌梗死、新发心力衰竭或原有心力衰竭进一步恶化事件出现;出现6例院内出血事件,其中,5例为BARC 2型胃肠道肿瘤患者,未输血.中位随访时间为18.1个月.随访中,2例患者病死,均为非心源性死亡;2例出血;3例无计划再次血运重建,其中,2例为单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发心绞痛;无栓塞事件发生.结论 冠心病合并肿瘤患者具有更高的出血和血栓风险,以及更高的院内和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需进行心血管风险和非心脏外科手术风险评估,选择非心脏外科手术时间和处理策略,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翟恒博;韩雅玲;关绍义;李娜;黄光华;马颖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实时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研究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67例心肌梗死合并二尖瓣返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肌梗死程度将38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二尖瓣返流患者分为A组,29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二尖瓣返流患者分为B组,同时选取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C组.二维超声测量二尖瓣返流的流颈宽度及二尖瓣返流面积与左房面积之比,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左室各节段射血分数,比较各组间相关参数.结果 A组患者二尖瓣返流面积与左房面积之比为(24.90% ±2.34%),显著高于B组的(18.20% ±6.68%),A组患者的流颈宽度为(4.60±1.04)mm,显著高于B组的(3.00±2.2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节段射血分数较B、C两组均减小,其中,前侧壁基底段、中间段,下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后间隔中间段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后间隔基底段、中间段较C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技术可无创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准确评估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信息.

    作者:王星懿;周微微;王效增;刘楠楠;焦晓芳;李雪;李贵申;于春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艾司洛尔联合尼可地尔对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联合尼可地尔对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30例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艾司洛尔组应用艾司洛尔进行治疗,联合组在艾司洛尔基础上联合应用尼可地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左室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为95.4%(62/65),高于艾司洛尔组的81.5%(5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艾司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T段压低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心肌缺血负荷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艾司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A峰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艾司洛尔组,而两组患者的E峰、E/A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艾司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N端脑钠肽前体、丙二醛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艾司洛尔组,而两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艾司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洛尔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10/65),高于联合组的4.6%(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洛尔联合尼可地尔可有效改善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作者:林雪;孙海清;姚俊秀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全军心血管介入诊疗管理系统数据库中自2010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8878例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患有糖尿病,将患者分别纳入糖尿病组(n=1587)和非糖尿病组(n=7291).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特点,以及围术期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中,女性,有冠心病家族史和心肌梗死史,心功能≥Ⅲ级,患有高血脂症、高血压病、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血管病变、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的患者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单支血管病变、桡动脉入路、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的患者比例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死亡、院内死亡、急/亚急性支架血栓的发生比例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合并糖尿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重,围术期病死率更高,需要更加优化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邓宇阳;刘海伟;徐凯;荆全民;王效增;向定成;袁明远;姜铁民;赵仙先;杨丽霞;韩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尼可地尔联合芪参胶囊治疗微血管病变性心绞痛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联合芪参胶囊治疗微血管病变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收治的微血管病变性心绞痛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尼可地尔组和联合组,每组59例.尼可地尔组应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尼可地尔基础上联合应用芪参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91.5%(54/59),高于尼可地尔组的79.7%(4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上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尼可地尔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低于尼可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一氧化氮显著上升,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一氧化氮高于尼可地尔组,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低于尼可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大聚集率、血浆粘度、同型半胱氨酸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大聚集率、血浆粘度、同型半胱氨酸低于尼可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联合芪参胶囊治疗微血管病变性心绞痛临床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控制血脂和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作者:严维力;高鹏;陆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曲美他嗪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63例,均随访1~2年,失访3例.终纳入研究患者60例,其中,13例患者未给予曲美他嗪治疗为A组,47例患者给予曲美他嗪治疗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心脏结构及功能学指标.结果 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的心功能分级评估心功能,A组心功能Ⅱ级患者2例,心功能Ⅲ级患者6例,心功能Ⅳ级患者5例;B组心功能Ⅰ级患者4例,心功能Ⅱ级患者23例,心功能Ⅲ级患者17例,心功能Ⅳ级患者3例.B组患者年龄、收缩压及使用硝酸甘油患者比例明显高于A组,使用利尿剂及洋地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高于A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左室射血分数差值、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差值、每搏输出量差值及B型脑钠肽下降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常应用于病情较轻的老年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有改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趋势.

    作者:乔锐;李超;乔峰;李春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功能低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恢复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恢复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取自沈阳军区总医院2015年间收治的206例单纯行CABG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69例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恢复正常(LVEF≥55%)的患者为A组,137例术后LVEF未恢复正常(40%≤LVEF≤50%)的患者为B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年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直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E/Ea及左室Tei指数.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高血脂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LA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LVEDd、LVEDV、E/Ea、左室Tei指数均低于B组,LVPW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行CABG术后预后不良安全可靠,重复性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防止左室扩大和LVEF降低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于岩;王辉山;金岩;赵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收治的196例OS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n=97)和B组(n=99).A组给予曲安奈德治疗;B组给予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张口度、口腔黏膜病损面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TGF-β1及IL-6水平.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张口度、口腔黏膜病损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张口度、口腔黏膜病损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GF-β1、IL-6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IL-6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可有效降低OSF患者血清TGF-β1及IL-6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李君萍;陈章群;唐瞻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诊断肋骨骨折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自安康市中心医院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64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取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及DR平片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的差异,并分析曲面重建法(CPR)与容积再现技术(VRT)图像处理CT三维重建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64例骨折患者经临床及手术确诊共计发生91处肋骨骨折,其中单发性肋骨骨折患者47例(47处),多发性骨折患者17例(44处).肋骨骨折78处,肋软骨骨折13处.DR片诊断肋骨骨折的准确率为79.5%(62/78),显著低于CT三维重建诊断的94.9%(7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平片确诊肋软骨骨折0处,显著低于CT三维重建诊断的100.0%(1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R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肋软骨骨折的准确率均显著高于VRT三维重建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肋骨骨折准确率明显优于DR平片,对肋软骨骨折诊断优势更为明显,同时选择合适CT三维重建技术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穆晓俊;王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指导希氏束起搏患者房室间期优化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优化希氏束起搏患者房室间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希氏束起搏器置入的20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为研究对象.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术后不同房室间期的参数变化.结果 术后3 d调节80~160 ms房室间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均有所减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室间机械延迟、左心室充盈时间占心动周期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房室间期120 ms时,左心室充盈时间长.结论 希氏束起搏可以改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脏运动同步性,超声指导优化房室间期简便可行,可获得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作者:李雪;王星懿;刘楠楠;高越;焦晓芳;李贵申;梁延春;于海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诊治不同程度急性肺栓塞价值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治不同程度急性肺栓塞的价值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肺栓塞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77例中低危患者为A组,43例高危组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患者的死亡影响因素.结果 与A组患者比较,B组患者的肺动脉干内径、肺动脉收缩压较高,右心相关指标较差,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敏肌钙蛋白Ⅰ水平、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Tei指数、右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超声心动图方便、快捷,临床可用于评估急性肺栓塞的病情程度及预后状况,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Tei指数、右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旭;陆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45岁以下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目的 探讨45岁以下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连续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5年8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确诊为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青年(年龄≤45岁)患者297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性别将患者分为男性组(n=2768)与女性组(n=208).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男性组患者年龄及脑血管病家族史患者比例低于女性组,而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以及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脂血症、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均高于女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患者肌酐清除率、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小板计数低于女性组,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红蛋白高于女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比例高于女性组,其中,下后壁梗死患者比例高于女性组,前壁梗死患者比例低于女性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比例高于女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其他类型冠心病患者比例高于男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经桡动脉路径患者比例低于女性组,应用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及低分子肝素患者比例高于女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单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患者比例低于女性组,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比例高于女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5岁以下冠心病患者以男性为主,女性平均年龄大于男性.男性体质量、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多于女性组.男性患心肌梗死、住院期应用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及围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患者比例均高于女性.男性中多支病变患者比例高于女性,而女性左主干病变患者比例高于男性.

    作者:方毅;李毅;王贺阳;王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单中心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腹主动脉疾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单中心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腹主动脉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11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4例接受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的腹主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围术期指标和近、远期疗效.结果 14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平均近端支架直径为(23.79±2.45)mm,平均远端支架直径为(13.36±1.59)mm,平均支架长度为(93.93±17.75)mm.其中,6例患者在同侧髂动脉置入延长腿支架.患者围术期存活率为100.0%(14/14).平均住院时间为(16.57±10.03)d.平均随访时间为(39.11±25.06)个月,随访成功率为92.9%(13/14).随访期间,1例患者于术后19个月死于腹主动脉破裂.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冠心病、脑卒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 单中心置入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疾病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作者:张萍;刘艳杰;王效增;周铁楠;荆全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室壁瘤对左心室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室壁瘤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形成的4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NYHA)将140例NYHAⅡ级患者分为A组,185例NYHAⅢ级患者为B组,90例NYHAⅣ级患者为C组.对3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并比较心功能参数及室壁瘤参数.结果 3组左心室舒张功能均不同程度减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C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及室壁瘤瘤体基底部横径、高度、面积、容积均显著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室壁瘤瘤体基底部横径、室壁瘤瘤体面积及室壁瘤瘤体容积均呈正相关.结论 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后左心功能与室壁瘤范围相关,超声心动图可精准测量心功能参数及室壁瘤范围,对后续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阳;周微微;韩雅玲;徐凯;王艳秋;焦晓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特点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PET)相关数据,探讨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CPET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诊断为冠心病并进行CPET测试的老年(年龄≥65岁)患者470例,其中,女性患者127例为老年女性组,男性患者343例为老年男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瑞士Schiller CS-200心肺运动试验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试,在静息状态下测定肺功能、心电图,而后连续动态监测记录进出气流、O2浓度、CO2浓度、全导联心电图、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实时变化.对两组患者CPET检测方案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女性组运动递增功率、运动持续时间均低于老年男性组,而因疲劳终止患者比例、无氧阈心率高于老年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分层中,两组高危人群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老年女性组无氧阈摄氧量、无氧阈公斤摄氧量、无氧阈负荷、峰值摄氧量、峰值公斤摄氧量、峰值负荷、用力肺活量(L)、第1秒用力呼气量(L)、大通气量均低于老年男性组,而呼吸频率高于老年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因心功能较差、高血压比例较高,导致在CPET中运动持续时间缩短、运动耐量明显下降,呼吸储备和呼吸功能也明显下降,需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张剑;孙毅;贺靖斐;张伊;梁延春;韩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