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梅;余晓敏;严海辉;王晶
目的:应用二阶因子模型研究北京市三甲医院职工工作满意度。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北京市城区6家三甲公立医院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应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一阶因子模型,分析调查问卷中与职工工作满意度相关的5个维度间的相关性,再利用二阶因子模型建立职工工作满意度综合评价指标。结果:一阶因子模型中,职工工作满意度问卷5个维度间有较强的关联性,进一步建立的二阶因子模型拟合较好(RMSEA=0.063)。二阶因子模型中,不同教育背景、岗位、工龄和职称的职工工作满意度综合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教育背景、岗位、工龄和职称可能是医院职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二阶因子模型能直观和准确地评价的职工工作满意度,可以作为评价职工工作满意度的有效工具。
作者:卓滋泽;孙鑫;吕春梅;董碧莎;余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直接经济负担现况,寻找减轻高血压直接经济负担的途径。方法:通过对1998-2008年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二步模型法,分城乡、分年龄对高血压直接经济负担进行对比和趋势分析。结果: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35-44岁以及65岁以上人口高血压直接经济负担快速增长,尤其是城市和65岁以上人口高血压直接经济负担增长快。结论:高血压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危害和经济负担,政府、卫生机构以及全社会都应该采取行动降低高血压患病率,减轻高血压患者就诊负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作者:郭莉娜;刘琰;杜丽红;孔军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测量长春市企业员工的心率变异性,了解其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状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企业员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自填式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企业员工的基本信息,采用SUN-8800健康检测系统对长春市两家企业427名员工进行心率变异性测定。结果:调查人群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偏低的检出率为75.2%,调节功能异常的检出率为63.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企业性质、BMI指数、吸烟、饮酒对该人群的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市企业员工中普遍存在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减低和调节功能失衡的现象,男性、大龄、超重与肥胖、吸烟、饮酒是企业员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危险因素,其中,超重与肥胖、吸烟、饮酒是应进行干预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赵璐;张秀敏;刘红箭;李晶华;吴方园;刘妍妤;刘莹圆;王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长春市朝阳区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知信行三者的关系,并确定健康教育重点人群,为相关部门制定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400个调查户,通过近生日法确定400个调查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长春市朝阳区居民食品安全知识全部回答正确者占6.3%,各知识点知晓率为37.5%-92.5%;食品安全正确态度全部持有者占23.0%,各态度持有率为51.2%-93.2%;食品安全正确行为全部具有者占4.3%,各行为正确率为29.5%-87.0%。相关性分析显示,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之间呈正相关性。四象限分析法显示,落入第Ⅰ(知识行为均正确)、Ⅱ(知识不正确行为正确)、Ⅲ(知识行为均不正确)、Ⅳ(知识正确行为不正确)象限人群的比例分别为41.75%、19.00%、14.75%、24.50%。结论:长春市朝阳区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整体水平偏低。四象限分析法确定了重点人群,应根据不同象限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作者:刘妍妤;张秀敏;李为群;张天梅;吴方园;刘莹圆;赵璐;李晶华;刘红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2014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为克州卫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基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对克州卫生人力资源指标(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配置的人口和地理面积分布进行评价。结果:2014年克州每万人口卫技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0.53、0.12、0.19,卫生人力配置与人均卫生人力资源拥有量低于全疆总体水平。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均小于0.3,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介于0.370-0.472之间,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不平均。结论:克州市县之间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需引起重视,执业(助理)医师的配置急需优化。
作者:艾尼法·海米提;古丽巴哈尔·卡德尔;吾曲孔·买买提肉孜;努尔顿·买买提;阿迪力·哈德尔江;古丽艾塞丽·阿布都热西提;阿迪力江·木斯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潜在需求不断加大,中医药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点建设的必要性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点建设由于受重视程度不够、国家政策调整制约、学科方向分散、科研水平不高、学科团队力量薄弱、梯队结构不健全等原因,面临着硕士点设置数量少、招生规模小的困境。因此,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夯实师资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提升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作者:李维宇;杨基燕;罗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新疆某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现状的调查,探讨医学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选取新疆某高等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和中医专业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3.3%的医学生对自身人文知识和素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满意,且不同年级学生存在有差异性。医学生对目前医学人文教学模式和考核形式意见较大,62.7%医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内涵及意义的认识不足。结论:医学人文教育需结合学生的需求,联系地方特色,创新教学模式,注意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作者:孙子君;佟晓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三甲医院人员编制核定上存在的问题,为科学核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方法:对人员配置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比现有政策文件分析该院的人员编制情况。结果:经核定测算,医院总编制应配备6077人,缺编现象严重,编外用工占全部用工数量的50%以上;医疗业务扩展、工作量激增的现状与现有编制标准不匹配,现有编制标准落后于医疗卫生发展。结论:在缺编情况下医院编制要向一线和重点学科倾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修订现行的编制标准。
作者:景秀红;刘霞;王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我国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现状进行测量与评价,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优化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法评价9个样本省的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各地区及各省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的差异。结果:基本医疗服务经济可负担性和服务可获得性存在缺陷;东、中、西部的Ci值分别为0.6714、0.4168、0.2937,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东部均等化优,中部次之,西部低。结论:国家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发展与缺陷并存,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着重改善西部地区的经济可负担性和服务可获得性。
作者:刘浩然;汤少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江苏省某医院员工心理契约结构维度,为医院了解员工心理需求提供依据。方法:以275名医院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信效度检验、结构方程建模等统计分析和编程方法,对心理契约问卷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员工责任问卷Cronbach’a信度系数为0.938,KMO=0.922;组织责任问卷Cronbach’a信度系数为0.944,KMO=0.928。员工心理契约的员工责任和组织责任均由交易维度、发展维度、关系维度3个维度构成。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员工心理契约的三因子模型拟合佳。结论:医院管理者通过医院员工心理契约的3个维度,有效了解员工心理需求,为开展管理工作提供一定指导。
作者:李妍辰;吕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疗机构是我国卫生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诊疗安全和群众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在安全管理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医务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医务人员法律观念薄弱,缺乏沟通技巧;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培训;医疗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医疗器械存在安全隐患;医疗纠纷数量增多。因此,提出了完善医疗安全管理的对策,包括完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医疗安全隐患的预警和监控机制;开展医疗安全查房,排除医疗安全隐患;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医疗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王锐;申俊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回顾国内外医院社会责任的定义与测量、医院声誉的定义与测量、患者忠诚的定义与测量几个方面的研究文献,在理论分析和大量国内外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医院社会责任、医院声誉和患者忠诚三者之间的概念关系模型,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建立框架和基础。
作者:张倩;徐爱军;袁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并对规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方法:根据规培基地分布与地区经济状况,选取广东省4个有代表性的住院医师规培基地,采用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住院医师进行无记名调查。将调查内容分为报名招录、住院医师对规培的整体认知、临床实践及科研能力培训、住院医师对规培的满意度4个模块。结果:93.25%的住院医师认为医院的招录过程合理或基本合理;92.83%的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经济压力是主因;8.86%的住院医师不能按计划完成培训,28.27%的科室不注重出科考核,不同学历人群对规培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轮转培训教学工作、制定具体的科研考核和逐步提高住院医师的薪酬待遇是提高住院医师规培质量的保证。
作者:孙加强;黄凤茜;申玉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但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存在供需不平衡、政府管理机制不健全,筹资机制不完善、服务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准入标准难统一、专业人员缺乏,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管理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完善资金筹集机制,规范机构准入标准,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发展。
作者:倪语初;王长青;陈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医患双方对医疗纠纷的认知情况,分析医疗纠纷的成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30名医务人员和13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医患双方均对医患现状持乐观态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双方对医患信任程度、医患关系性质、医疗纠纷责任主体、法律法规认同和医疗纠纷解决途径的认知差异有显著性(P<0.01),医方、患方分别认为医疗体制改革滞后和医务人员医德缺失是引发医疗纠纷的首要原因,对于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均看重调查是否中立。结论:防范医疗纠纷,增进医患信任是前提,有效的医患沟通是必要条件,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外部保障。
作者:覃英华;陈宣朗;潘红潮;王前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养结合是我国当前老龄化背景下一种将养老与医疗有机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该模式能够实现老年人生活照料与医疗服务的无缝对接,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质量和老年人健康水平。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发现我国三类医养结合模式存在政府多重管理、医护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覆盖人群结构性失衡、医保报销无统一规范等问题。从政府、社会和养老机构3个层面提出建议,为完善医养结合,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提供思路。
作者:刘稳;李士雪;徐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的认知,为完善双向转诊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26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6.08%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制度仅是部分了解;71.67%的医务人员没有接受过转诊指南或规范的相关培训;康复期患者未下转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不愿下转、基层医疗机构条件有限、转诊通道不顺畅及转诊手续复杂;影响双向转诊的主要因素是缺乏统一的转诊标准、各级医院之间的利益冲突、转诊程序和费用问题。结论:强化医患双方的培训和宣传提升对双向转诊制度的认知;合理调整医疗机构间的利益分配促进双向转诊制度的长远发展;优化转诊流程、简化转诊手续推进双向转诊的顺利进行;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能力保障双向转诊制度的有效落实。
作者:马培云;方鹏骞;乐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吉林省城乡居民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居民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吉林省22731名长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市居民吸烟率和饮酒率(19.2%、6.6%)明显低于农村居民(32.5%、10.8%),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率和每天刷牙率(52.6%、98.4%)明显高于农村居民(15.3%、91.6%),城市居民健康行为总体形成率明显高于农村。不同性别、年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的居民4项健康行为形成率均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女性、老年人、高经济水平、高文化程度、参保人群的健康行为总体形成率相对较高。结论:吉林省城乡居民不健康行为仍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农村居民的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健康行为的形成与个人的社会经济、教育水平、性别、年龄密切相关。各相关部门应建立协同机制,构建促进公民健康的社会支持环境,促使居民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作者:王平平;李晶华;孔璇;王竞;张秀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临床本科实习生对岗前培训效果的评价,以改进岗前培训的课程设置。方法:以匿名的形式,对240名来院实习的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岗前培训结束后,83%的学生认为安排岗前培训非常必要,93.6%的学生认为培训合理,68.3%的学生认为岗前培训对树立实习信心有较大帮助,66.2%的学生建议增加临床技能操作学时,13.2%的学生建议增加中医基本操作。结论:岗前培训需要增加临床技能操作培训学时,有针对性开设中医内容培训,提高培训质量。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开展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评审的34家北京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34家非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5年1月问卷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相关负责人。结果:96.88%的中心设置了中医科,93.75%的中心设置了中药房,54.69%的中心中医药科室设置不少于4个;中心均至少拥有6种中医药设备,76.56%的中心中医药设备配备达10种以上;近97%的中心中医药服务项目开展种类不少于6种,56.25%的中心开展种类达10种以上,但中医药服务项目的开展频度偏低;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方面,大多数中心都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中医药保健,85.94%的中心开展基层常见传染病中医药预防服务,82.81%和75%的中心开展中风后遗症和肢体残疾康复服务;中医药参与慢性病管理主要体现在糖尿病、高血压和脑卒中3个项目上。结论:中医药相关科室建设和设备配备良好,中医药服务项目得到推广,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取得成效。
作者:赵凤丹;李莹颖;欧阳亚楠;尹爱宁;佘靖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