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全;王晓峰
“文章合为时而著”,这既是古训,亦是当代学者的责任与使命.“为时而著”,意味着对时代的关注,对科学决策、促进社会进步的学术良心.由李恩昌、郭继志、张杲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健康观与健康型社会》即是这样一部力作,更是做好卫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作.著名医学家吴孟超院士在给该书作的序中说道:“本书提起的观点不但具有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将会对我国卫生事业和人民健康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杨同卫;陈晓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安乐死的研究者往往强调死得“安乐”,但是安乐死首先面对的问题仍然是“生”与“死”的问题,本文从儒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来探讨安乐死问题,儒家世界观认为“天人一体”,在死亡面前,应该坦然接受死亡,这为安乐死研究提供了一个逻辑起点.儒家人生观认为,并非存在持续性的痛苦的患者都可以申请安乐死,只有疾病已阻止到了对人格理想的追求时才可以申请安乐死,并且痛苦不包含精神上的痛苦.生命权的地位问题是安乐死的一个热点问题,儒家价值观认为,生命权并不是绝对神圣的,还对安乐死所附带的功利主义效果予以肯定,虽然这种功利主义效果不能作为实行安乐死的理由.
作者:田甲乐;罗会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前,公务员由于工作压力日趋增大,其身体和心理状况正面临着危机.本文通过剖析当前公务员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家庭生活负担,造成的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危机,提出各级政府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公务员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高其整体心理素质.
作者:陈庆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通过比较分析湖北省中医药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途径与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适宜技术的使用率;积极改进中医药服务补偿方式;完善中医药在新农合制度中的各项惠民政策;提高对中医药参与新农合工作的认识;建立完善三级中医药服务机构网络建设;加强监管力度并建立考核机制.
作者:朱文轶;杨晓鹏;王绚璇;黄明安;龚勋;张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采取文献回顾方法,全面系统回顾中国医学伦理学状况.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学伦理学发展可以划分为阶段明显的3个时期,每个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明显;并从学科的独立、学术组织、刊物出版、领域的拓展、制度化实践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医学伦理学的发展仍需本土化理论、更多的实践研究以及向生命伦理学的转化等.
作者:董灿;张东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SWOT方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评估,将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竞争优势定位.通过介绍SWOT概况,对医疗社会工作介入医患纠纷调解机制进行了SWOT分析,对优势劣势共存,机遇威胁并重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探讨了4种发展策略,其目的在于推动医疗社会工作介入医患纠纷调解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郭永松;方雅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围绝经期是女性从生育期进入老年期的重要的过渡阶段.由于这一时期女性生理功能逐渐衰退,伴随而来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健康问题会严重影响到女性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女性围绝经期主要症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究如何帮助女性平稳度过这一特殊时期,同时对女性围绝经期保健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科学的建议.
作者:辛艳芳;曹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为促进城市独居老人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采用户外活动干预方式,增强城市独居老人主观幸福感.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对长春市独居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进行研究.结果:长春市独居老人主观幸福感水平不高.通过户外活动干预,长春市独居老人的抑郁心情、焦虑水平降低;对健康的担心降低;加强了对生活的体验、提高了集体认同感;增强了对情感行为的控制.结论:参与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城市独居老人主观幸福感水平.
作者:王祥全;王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现有补偿机制和相关政策的分析,引导制定适宜的基本药物制度补偿模式.方法:文献法.结果:基本药物补偿相关政策推动了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发展;我国主要有以奖代补、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全额补贴、多渠道补偿等基本药物补偿模式.结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经济补偿应以政府为主导,合理划分各级财政补助比例,采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建立绩效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等措施.
作者:杨春艳;向小曦;张新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某小区一起二次供水污染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确定病例定义和暴发区域,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病例发生情况和可能存在的传播因素;采用平皿倾注、多管发酵、RT-PCR等方法对人体排泄物和水样进行检测,确定传染源和致病因素.结果:本次疫情从2011年12月7日发现首例病例开始,临床诊断病例109人,确诊病例16人,到12月16日所有水样检测诺如病毒阴性结束,其中12月8日至9日是发病高峰期.结论:本次事件是地下水池被诺如病毒污染,居民饮用污染水而导致的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停止饮用污染水,并对其采取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
作者:吴浩生;旷翠萍;张风雷;陈伟红;林奕嘉;陈戊申;许宇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贵州省大方县乡镇卫生院合理用药信息公开状况.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大方县3个乡镇卫生院,对其合理用药信息公开内容数目、公开对象、公开方式进行分析.结果:3家卫生院合理用药信息公开的内容很少,均公开的数目和均未公开的数目分别占所需要公开内容总数的5/17和4/17;同时具有公开对象和公开方式的分别只有2、8、9项;同一公开内容,3家卫生院采取的公开对象和公开方式各不相同.结论:贵州省大方县乡镇卫生院合理用药信息公开状况不理想,透明程度低.
作者:熊玉琦;张小鹏;张新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医学生对心肺复苏术技能的掌握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同济医学院研究生176人,在心肺复苏模型上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通过观察表记录学生的具体操作情况,通过监测仪记录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的有效率.结果:154人进行了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87.5%),但启动急救反应(EMS)系统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有效率较低,分别为25.6%、53.4%和24.4%,男生胸外按压的有效率为60.8%,女生为39.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男生胸外按压手法正确率、人工呼吸手法正确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3%、71.1%、24.7%,女生分别为70.7%、73.0%、21.3%,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医学研究生心肺复苏技能整体水平不高,应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系统的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提高心肺复苏水平.
作者:祝伟;何惠君;陈华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研究国内外历史上医德规范的形成和发展,借鉴其积极作用,服务于当今的医德规范建设,对医疗卫生工作发展所具有的社会现实意义,医德规范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适应了医学科学的发展,确保了医务人员行为的正确性.
作者:张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分析胆囊切除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新医改的有效性.方法:使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住院天数、医保类型和药品比例为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提升医院内部管理水平,优化服务流程,引进微创技术以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并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实施在院实时结算;控制以药养医,降低药品比例,是缓解患者“看病贵”的有效措施.
作者:郑双江;陈登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网络依赖(IA)中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校中学生1200名,以Young设计的网络依赖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和SCL-90自评量表选取100名IA者为研究组,选取100名非IA者为对照组,以家庭干预和学校干预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干预前EMBU评分比较显示,母亲在过分干涉保护、惩罚严厉上,研究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父亲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上,研究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前SCL-90评分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在心理行为干预后SCL-90各因子分的评分除躯体化、强迫因子外,其它因子分均有明显减退(P<0.05).结论:研究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确实有一定的差异,IA学生有较多的偏执、敌对倾向,主要表现出高焦虑、抑郁情绪,对人际关系敏感;IA学生干预后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改善,心理行为治疗可纠正IA行为.
作者:张晓;田国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可以对产妇实施针对产后抑郁的干预措施并对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400名符合条件的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0人.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干预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还接受产后行为健康教育,其内容包括产后抑郁危险因素或行为的识别以及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和管理的强化.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在随机分组前、分娩后3周、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产妇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3次调查结果分别为:8.6%vs16.3%,8.2%vs15.7%,8.8%vs16.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行为健康教育能降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危险性,产后3周、3个月和6个月的OR值分别为:0.35、0.44、0.52.结论:行为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
作者:文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社会学将信任分类为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或过程信任、特征信任和制度信任.据此,医患信任可分为基于医患交流互动产生的人际信任、基于医疗制度性约束产生的制度信任和基于医学文化产生的特征性信任.信任源理论及其信任分类对构建医患信任机制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德玲;吴燕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湖北省某三甲医院住院病人的服务需求与满足情况,为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湖北省某三甲医院105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服务需求与年龄、婚姻、月家庭人均收入及平素身体健康状况有关(P<0.05),患者的需求与满足存在差距.住院病人对知情权、医疗安全及合理收费的需求排在前3位;住院环境、知情权及办理出入院流程的满足排在前3位.需求分值高的子项目分别为知晓疾病预后、合理用药、一日清单、输液一针见血、病房有晾晒衣服处、饮食指导、告知需提供的证件及知晓科室的电话.结论:住院病人的需求率高于满足率.医院应以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和充实服务内容,形成患者所需求的服务体系,满足住院患者的服务需求.
作者:刘克英;王义梅;蔡明红;朱定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新医改对我国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医学教育应帮助学生树立服务基层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创业精神,以及帮助学生实现就业观念的转变.为此,医学院校应以学生为本,要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社会活动、就业需要等情况;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围绕新医改的发展要求开展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择业观,以提高医学生就业竞争力.
作者:叶利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深圳市农民工医疗保险状况,探讨医保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深圳市社会保险管理局统计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指标包括基本特征、医疗服务利用和医保基金.结果:农民工医保人数占医保总人口的50.60%;参保的农民工中,选择农民工医保险种的有60.75%.参保人就医人次总数和人均次数明显增长;门诊医疗人次数远多于住院人次数,均次费用均呈降低趋势.总诊疗费高于总药品费,两者增长趋势合理.农民工医保筹资水平低,基金结余近年减少.结论:深圳市参保农民工就诊意识提升,就医状况改善.医疗费用增长中,诊疗费比例较高.医保基金结余率呈降低趋势,筹资与支付平衡有待进一步合理控制.
作者:王玮玮;吴静;熊光练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