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10例亲子鉴定回顾性分析--探讨亲子鉴定与社会家庭问题的微妙关系

杨荣芝;杨庆恩;余纯应;陈慧

关键词:亲子鉴定, DNA分型
摘要:对1994年1月至1999年12月610例亲子鉴定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案例的数量、来源、鉴定事由、被鉴定人职业、年龄鉴定结论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案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1998年142例,比1997年上升67.06%,1999年185例,上升39.6%.案件来源以自诉为主,占67.7%.被鉴定人男性平均年龄36.6岁,女性为30.8岁,孩子为4.6岁.鉴定事由中,怀疑婚外性关系为主,占48.69%.610例中认定亲生关系539例,占71.97%,排除亲生关系占28.03%.亲子关系排除率低的是怀疑婚外恋,占9.43%,排除率高为超计划生育,占92.54%.
医学与社会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社区营养干预评价

    目的:用营养干预控制社区老年人的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方法:对血压、血糖或血脂等任一指标处于临界水平以上的88位社区老年人进行10周的营养干预试验,比较干预前后老年人的健康变化.结果:老年人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明显下降,同时,躯体活动功能改善,但心理功能恶化.女性生命质量变化较男性大.结论通过社区营养干预控制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是可行的,但生理与心理干预应同步进行.

    作者:刘朝杰;李宁秀;王治军;蔡晓东;黄承钰;袁鸿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浅析新世纪我国生物医学科技发展的趋势与重点

    我国生物医学科技的发展必须把握住历史的机遇,把我国生物医学研究推向发展的前沿,这对提高我国新世纪医学科技事业的国际地位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确立新纪我国生物医学科技发展战略应以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为指导,保护和促进人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必须依靠医学科技与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施忠道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口服农药自杀未遂者一般情况的病例对照研究

    采用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山东省某市中心人民医院和河北省某市中心人民医院为研究现场,通过1:1病例-对照研究,于1999年5~8月对119对口服农药自杀未遂者及对照者的个人一般情况及与家庭有关的一般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病例和对照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程度有显著性差异,文化程度和宗教信仰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经济状况差、社会支持程度低可能是口服农药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和宗教信仰可能不是口服农药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迟;何凤生;费利鹏;杨荣山;及惠玉;李献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口德与医疗保健服务

    医学模式转变和知识经济社会的进程中,医疗言语行为的重要性更为明显,文章强调这类口语中的口德问题,并对围绕口德问题的观念、规范、评价以及口语失误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作者:曾孔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克隆的意义及其价值取向

    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中,克隆技术作为生物医学工程的关键手段,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克隆等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应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和能源、环境与健康、粮食等问题提供了多种可能的途径和方法;与此同时,克隆技术应用又会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尤其是人的克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判断克隆等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应用的价值标准.

    作者:鲁蓉;李元建;贺达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试论医疗服务市场条件下的效率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现已进入重要阶段.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不同的是,医疗服务产业在诸方面有其特殊性.文章试图从经济学的层面,对医疗服务市场的一些个性加以剖析,同时比照发达国家资源配置的例子,对中国医疗服务市场效率的深化提出若干建议.

    作者:张学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妇女意外伤害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工业化,农村都市化的快速发展,新的生活节奏改变了以往长期以来的生活方式.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医学问题和社会卫生问题.

    作者:杜玉开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浅析口腔医学创新的切入点--1987~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口腔医学研究项目的分析

    通过对1987~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口腔医学研究项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项目的创新性、口腔医学的特色、交叉学科对医学创新的影响以及科学哲学观在医学创新中的应用,以期有助于寻找口腔医学创新的切入点,为进一步进行口腔医学创新提供思路.

    作者:周彬;程祥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610例亲子鉴定回顾性分析--探讨亲子鉴定与社会家庭问题的微妙关系

    对1994年1月至1999年12月610例亲子鉴定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案例的数量、来源、鉴定事由、被鉴定人职业、年龄鉴定结论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案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1998年142例,比1997年上升67.06%,1999年185例,上升39.6%.案件来源以自诉为主,占67.7%.被鉴定人男性平均年龄36.6岁,女性为30.8岁,孩子为4.6岁.鉴定事由中,怀疑婚外性关系为主,占48.69%.610例中认定亲生关系539例,占71.97%,排除亲生关系占28.03%.亲子关系排除率低的是怀疑婚外恋,占9.43%,排除率高为超计划生育,占92.54%.

    作者:杨荣芝;杨庆恩;余纯应;陈慧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浅析法律法规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医患之间对医疗行为和后果产生分歧而引发纠纷的情形时有发生,使得医疗纠纷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医疗纠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避免.对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是保护医患双方合法利益,有利社会安定和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卫生界和司法界共同面临的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作者:张颖;何向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在心理学课堂教学中体现现代教学思想的探索

    1 问题的提出教育思想是教育工作的灵魂,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是不可否认的.物理学家劳厄曾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当把学到的知识都忘掉时所剩下的东西.其要义无非是指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作者:张黎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中国青少年口腔保健优化对策的AHP模型

    口腔疾病是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如龋病、牙周病、牙列不齐、口腔恶性肿瘤等,目前在我国仍是发病率很高的疾患,其中龋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继心血管、恶性肿瘤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非传染性慢性病.

    作者:徐冬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深化医院改革的思考

    2000年,中国医药卫生事业,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新举措正在或即将出台.我们的改革必须以此作为指导思想.

    作者:叶国成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网络化、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大背景下,大学负有新的使命,在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方面面临新的挑战.

    作者:彭艳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医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

    采用匿名问卷的方法,收集259名医学生对作弊行为的态度,以及自己有无作弊的行为.分析结果显示,作弊发生率为26%,男生多于女生,作弊学生中有67%在初、高中阶段有过作弊行为;作弊方式以抄袭、夹带和交换答案为主;多数学生认为作弊行为对自己和他人是一种伤害,但作弊学生多持宽容态度,而非作弊学生持严厉和否定态度.对作弊行为发生原因和对策作了分析.

    作者:叶方立;王丽梅;刘波;邓宜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医学文化人类学与中国老人及其疾病

    医学文化人类学是医学与文化人类学的交叉学科,把文化人类学引入医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及群体生、老、病、死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的学科.西南居民嗜辣,江浙居民嗜甜,广东人嗜老火汤,中医主张吃什么补什么,西医主张长什么割什么,过去贵州有句谚语:吃不得辣椒上不得高坡,穿不得长衫讨不得老婆,这就有医学文化人类学的气息.

    作者:何兆雄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屈光手术前后的社会医学和心理学调查

    目的:研究屈光手术前后的社会医学和心理学问题.方法:用自制问卷表格,就4100例屈光手术(PRK,LASIK)后患者中,随机对10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35岁以下占91.2%,35岁以上占8.8%;选择主要原因:广告4.8%;就业42.7%;不愿戴眼镜57.3%;手术前后关心的问题的排序和内容均有不同.术后自感满意度低于医师客观满意度.结论:应重视屈光手术过程中的社会和心理学问题.

    作者:刘磊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医疗过失的认识与责任

    医疗过失是指在为患者诊治疾病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它背离了医学科学实践活动的目的,扭曲了医疗行为的意图,从根本上说它是医疗行为的负性结果.本文旨在认识医疗过失的表现形式、发生的根源和特点,并探讨医疗过失的责任问题.

    作者:宋咏堂;项红兵;罗五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比较中西医学推进素质教育

    中西医比较学开设3年以来,学生选修之踊跃,听课场面之火爆、课堂学习之认真,不能不令人感动.限选180人,教务科不得不放宽到230人,等到第一节课课间休息,授课教师又不得不在众多学生的强烈要求下放宽到260人.每次上课座无虚席,有时甚至出现站着听课的现象.一次讲座偶而火爆不足为奇,一门学科堂堂爆满却令人深思.爆满的原因是什么呢?既无媒体炒作,又无明星登场,原因在于学科本身的价值,在于这门学科适应了医学发展的需要,适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应了医学人才的内在需要.

    作者:冯泽永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人口老龄化与社会老年学的发展

    老年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老年期是人生发展全过程的一个自然阶段.自人类社会产生后就有老年人及有关老龄问题的存在.但把老年问题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开始的.

    作者:杨宗传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医学与社会杂志

医学与社会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