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供应室护理工作中皀风险隐患及防范对策

刘燕

关键词:供应室, 护理工作, 风险隐患, 防范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供应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 研究的人员共为58例,此次研究时间中,2015年~2016年,分析该时间段的风险事件,并进行措施改进.结果 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我院在2016年~2017年年度仅仅出现3例风险隐患事件,并且均进行有效的处理.结论 我们针对供应消毒室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可靠的物质基础.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四联疗法治疗复发性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皀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复发性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三联疗法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四联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7%,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3%比较差异非常小,组间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联疗法治疗复发性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永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实践探讨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中医药领域取得很大的进步.它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还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但是,在当前中医药的发展中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扰,特别是中医药师承教育的难题.为此,应将传统的中医药师承教育落实到院校教育体系中,并在相关政策的落实过程中,重视导师的聘请、继承者的甄选、法律法规的指导等,以推动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变革.本文主要对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实践进行深入分析,为中医药教育的现代化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师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白内障患者手术实施护理配合对其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皀影响评价

    目的 白内障患者手术实施护理配合对其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均为44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以及优质护理(观察组)进行配合,对比两组护理结果 .结果两组护理前眼压、视力、症状评分、身体评分、社交评分以及心理评分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小于0.05);两组护理后眼压、视力、症状评分、身体评分、社交评分以及心理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 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情况以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谢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弹力加压包扎治疗跟骨骨折皀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 研究分析在跟骨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弹力加压包扎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0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常规纱布绷带夹板固定术患者,观察组患者为弹力加压包扎术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率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 在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弹力加压包扎,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李泽兴;刘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肿瘤晚期疼痛护理中皀有效应用

    目的 对肿瘤晚期疼痛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轻度疼痛比率低于观察组,而在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方面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肿瘤晚期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杨富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皀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常规组使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情况以及愈合时间.结果 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比常规组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手术情况优于常规组,愈合时间比常规组短,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对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和研究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36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单号单双数将患者划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0%、11.76%,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12%、2.94%,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邢艳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三种新资源保健食品皀营养成分和毒性研究

    本文主要针对三种中药制成的保健食品的营养成分和毒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这三种中药药材为珍珠粉、灵芝、虫草制成的保健食品分别为虫草珍珠丸、灵芝浓缩液和孢子粉.其目的 为,通过研究其营养成分和毒性以后,为医学保健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作者:陈娈娈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氨氯地平皀临床药理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度于我院就诊的64例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的试验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使用比索洛尔治疗,试验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对疗后的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27%略低于试验组.结论 使用比索洛尔和氨氯地平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均有疗效,但后者治疗效果更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瞿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划分为两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46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丹参及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 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96%,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丹参及黄芪注射液治疗的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应该更加全面,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更好的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黄泽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时段急性胆囊炎皀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时段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8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患者发病到实施手术的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72h内)和对照组(超过72h),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比较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胆囊炎患者应及早进行医治,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吴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静脉术后镇痛和麻醉应用舒芬太尼皀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12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应用舒芬太尼,对照组应用芬太尼,观察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及苏醒时MAP水平、手术前后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及手术时MAP水平、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清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静脉术后镇痛及麻醉中,舒芬太尼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提升麻醉及手术的安全性,利于患者术后尽早恢复.

    作者:路瑞娥;朱海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刍议根管治疗术中皀疼痛原因及对策

    本文根据根管治疗术中的疼痛原因及对策论题,阐释了根管治疗概念;分析了根管治疗术所致疼痛的相关因素;阐明了根管治疗及影响范畴;论述了根管治疗术所致疼痛应对措施.

    作者:王贵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成人急性偏瘫运动功能皀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成人急性偏瘫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来就诊的76例由于脑卒中而发生成人急性偏瘫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措施,利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运动功能的评分,同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对急性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患者上下肢的协调能力,恢复四肢的感觉功能以及平衡能力,帮助患者恢复四肢协调和行走的功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更加值得被推广.

    作者:巩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皀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以11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相比,经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92.73%>76.36%)相对更高,而空腹血糖(FBG)水平[(6.62±0.65)mmol/L<(8.15±1.14)mmol/L]、餐后2h血糖(2hPBG)水平[(9.11±1.31)mmol/L<(10.94±2.10)mmol/L]相对更低(P<0.05).结论 讨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秦建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谈糖尿病足皀预防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提高,糖尿病足的患病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缺血性病变并发细菌感染,导致足部感觉丧失或溃疡及肢端坏死等病变.糖尿病足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糖尿病性肢端坏疽,很难治愈,常需要采取截肢手术,使患者成为残疾.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在我国,糖尿病足患病率约14%.因此我们应防患于未然,积极预防减少糖尿病足发生的可能.

    作者:王金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皀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肿瘤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 及其对于应激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手术室护理干预后,94.44%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效果感到满意,其中22.22%的患者出现血压异常情况,16.67%的患者出现心率异常的情况,16.67%的患者处于状态,13.89%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经常规护理后,80.56%的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效果感到满意,其中47.22%的患者出现血压异常情况,41.67%的患者出现心率异常的情况,36.11%的患者处于状态,30.56%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在肿瘤手术中,手术室护理干预是预防应激反应的有效手段,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邵敏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急救病人皀应用

    目的 研究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急救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60例口咽通气管患者进行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急救病人的应用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口咽通气管放置有效改善急救患者缺氧状况,血压、呼吸频率前后反差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放置口咽通气管后无其他并发症产生.结论 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急救病人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使用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缺氧状况,为急救中心急救和抢救赢得了时间,起到了非常好的维持呼吸效果.

    作者:李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慢病患者依从性差原因分析

    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 按照《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规划目标和十九大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要求,我国要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而实现这一规划目标的关键之一是慢性病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王金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慢性浅表性胃炎皀效果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数量1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Hp转阴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Hp转阴率与对照组统计比较,对照组均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利于彻底清除幽门螺杆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马依然·阿不来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