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亮;刘庆春;钟志凯;刘德传
近年来,随着泌尿腔内技术的发展,以及输尿管肾镜设计和制作的改进,输尿管肾镜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自2002年5月-2008年3月,临床应用硬性输尿管肾镜诊治上尿路疾病1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锡刚;王小红;宋举峰;李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盐酸倍他司汀粉针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眩晕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眩晕的患者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10 d.于治疗前后应用TCD观察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与用丹参治疗的对照组45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后TCD显示血流速度有明显改善.PI及RI值显著低于治疗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盐酸倍他司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眩晕有显著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常嵘;杜芳;赵钢;葛斯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研究覆盖义齿和全口总义齿的咀嚼功能.方法 19例半口覆盖义齿的患者和22例全口总义齿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测定义齿初戴当天、2周、6个月的咀嚼效率和大咬合力.结果 两组咀嚼效率和大咬合力不同,覆盖义齿组高于全口总义齿组.结论 应用覆盖基牙的半口覆盖义齿相比全口总义齿的咀嚼效率和大咬合力有明显提高,对口腔咀嚼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贾立辉;张亚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妇科和外科联合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22例腹腔镜妇科手术和普外科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及中转开腹,术后 3~7 d 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妇科联合普外科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作者:林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数字乳腺X线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PACS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对乳腺癌检出的敏感性可达68%~88%,特异性可从82%~93%,甚至高达98.5%[1],与传统非数字化模拟钼靶乳腺机相比,在精确诊断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使乳腺X线检查成为为主要而可靠的乳腺疾病的检查方法和乳腺癌的筛查方法.
作者:马虹;曹乐;生玉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6年10月-2008年6月,我院应用TRM-2D(A)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45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杨锡刚;王小红;李勇;宋举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其引起的进行性骨痛、骨关节功能障碍、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单发的骨转移可用局部放疗的方法,而多发的骨转移可用局部放疗、放射性核素、双膦酸盐等联合治疗.
作者:吴雷;付尚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有关骨肉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在基因治疗方法、基因载体、载体导入途径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骨肉瘤的基因治疗主要有免疫基因治疗、反义基因治疗、抑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及联合基因治疗等.基因载体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
作者:宋亮;刘庆春;钟志凯;刘德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pegα-2α-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pegα-2α-IFN 135 μg 皮下注射,每周1次,联合利巴韦林1 000~1 200 mg/d 治疗;对照组给予α-2b 干扰素300 MIU,每周3次,利巴韦林使用量同治疗组,疗程24周.治疗期间1、2、4、6、8、12周,之后每4周随访1次,停药后继续观察24周,治疗及随访期间观察肝功能的生化指标,血常规,肾功,HCVRNA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血清生理指标复常率,治疗终点应答率,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持续治疗的应答率分别为36.7%和63.3%有显著差异.结论 Pegα-2α-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能够提高持续治疗应答率,完全性好,可提高慢性丙型肝炎疗效.
作者:陈晓霞;杨海敏;姜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拓展训练对疗养基层军官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来院疗养的基层军官354人,随机分为两组.拓展训练组192人,传统疗养组162人.其中拓展训练组,除进行拓展训练外,其他均同于传统疗养组.两组在疗养前后分别进行SCL-90的测查,并与中国军人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拓展训练后的SCL-90得分均有下降,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强迫、精神病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传统疗养后SCL-90得分均低于疗养前,躯体化、焦虑、偏执、阳性项目数、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拓展训练后的SCL-90得分低于传统疗养后,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偏执、阳性项目数、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拓展训练改善疗养基层疗养军官心理健康状况效果显著.
作者:王红岩;王春岩;吴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激光磨削后32P敷贴对面部痤疮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激光机去除瘢痕组织,再进行激光磨削,而后将32P-磷酸氢盐溶液均匀滴在滤纸上,烘干后制成32P敷贴器,贴于病损灶行放射治疗.结果 42例男性面部痤疮瘢痕疙瘩患者经综合治疗后痊愈34例(80.9%),有效7例(16.7%),复发1例(2.4%),总有效率97.6%.结论 激光磨削后32P敷贴是治疗痤疮瘢痕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红;韩宝义;王广贤;刘兴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瘢痕子宫形成常见的原因是剖宫产手术后,其次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畸形矫治术后等.因瘢痕子宫易发生破裂,危及母婴安全,所以,对其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成为困扰产科医生的难题之一.
作者:陈婉红;卢昆林;庄小平;林淑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FQ)-PCR法测定TRAIL mRNA含量的方法,探讨其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的检测价值,并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免疫指标与TRAIL的相关性.方法 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以人基因GAPDH为内参照,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35例健康人和3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AIL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IgG、IgA、IgM、C3、C4.结果 与健康人比较,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AIL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隐脑患者血清中的 C3和IgG显著下降(P<0.01),且与TRAIL 的变化成正相关.结论 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TRAIL下降,提示TRAIL可能参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疾病进程,这为有效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提供了新的线索.
作者:周晔;邓安梅;陈燕;谷明莉;吴传勇;陈波;陈孙孝;仲人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凝血酶时间(TT)是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检测凝血系统是否存在缺陷的首选试验,但其检验前质量控制易被忽视,有文献报道,实验前误差占70%[1],即使好的仪器设备也难以弥补标本采集过程中的误差和错误,合格的标本是保证血液检验质量的先决条件.笔者检测了60例溶血标本FIB,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粤;王北宁;韩玲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病人,女,30岁.半年前发现左手无名指近节指骨掌侧有绿豆大小硬块,局部无红、肿及热痛感.指间关节活动自如.近2月明显增大,屈指受限,且有压痛.X线片示:左手无名指近节指骨掌侧软组织内有约2.5 cm×2.5 cm 稍高于软组织密度影,远侧端抵达中节指骨,近侧基底部,边缘清楚.
作者:林红兵;汪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2年10月-2007年2月我科在70°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会厌囊肿32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会厌囊肿患者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6岁.首次发病26例,复发6例.囊肿单发28例,多发4例.
作者:刘健民;张云高;何志刚;欧江勇;黄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有其特殊性及复杂性,超声心动图(echo)配合介入治疗也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1998年10月-2007年3月echo导引下介入治疗中老年ASD 93例,报告如下.
作者:邓亚安;邓东安;侯传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缺氧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VEC)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建立VEC缺氧损伤模型;实验设为空白对照组、缺氧组、Ang-Ⅱ作用组、缺氧加Ang-Ⅱ作用组等四组.细胞经过Rhodamine 123负载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VEC内Rhodamine 123的荧光强度代表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VEC分别经过缺氧及Ang-Ⅱ损伤后,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缺氧与Ang-Ⅱ联合作用可引起VEC线粒体膜电位较单纯缺氧或单纯Ang-Ⅱ作用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 缺氧及Ang-Ⅱ可引起VEC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造成VEC损伤.
作者:刘玉;胡建林;李鸣皋;马贵喜;韩磊;黄友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对兵员素质的要求,我们对按照<标准>体检合格的612名应征青年进行了心电图检查.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选择按照<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体检合格的应征青年612人.均为男性,年龄17~21岁.
作者:赵宝文;吴凯;杨庆辉;刘艳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子宫肌瘤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大多数肌瘤在患者绝经后会萎缩或停止生长,但少部分绝经后妇女出现子宫肌瘤,且症状不典型,常造成临床误诊误治.近5年来我院收治12例绝经后无典型临床表现的子宫肌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慧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