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元美;沈红云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49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胆管癌病例行常规MRI平扫、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结果 MRI及MRCP对胆管癌的定位诊断率100%,定性诊断率89.8%.49例胆管癌均获得了具有诊断价值的MRCP图像.结论 MRI及MRCP对胆管癌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安全快捷,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能为胆管癌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石珍;魏佃生;宋冬梅;何文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术前肺功能正常的肺切除术患者在单肺通气(OLV)期间,术侧肺采用定压控制通气模式(PCV)和定容控制通气模式(VCV)对气道压力和动脉血气值的影响.方法 选择57例术前肺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进行肺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肺通气采用VCV模式30 min后转换为PCV模式.B组:单肺通气采用PCV模式30 min后转换为VCV模式.分别在单肺通气期间每种模式结束后测量气道压力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A组和B组在单肺通气期间动脉血氧分压(PaO2)分别为(206.1±62.4)mmHg和(202.1±56.4)mmHg,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534),A组高气道压力比B组低(24.43±3.42)cmH2O和(34.16±5.21)cmH2O,(P<0.001).结论 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在OLV期间,PCV模式与VCV模式比较并不能提高氧合作用,但PCV模式气道压力低,有利于减少气道损伤.
作者:程先进;温莉;张苏迅;刘韧;陈东生;吴晓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肝硬化和肝癌后肝性脑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4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但对治疗组同时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等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肯定.
作者:欧阳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病人,男,16岁.两年半前无诱因感双膝关节痛,活动不便,常摔倒,继而双下肢瘫痪.体检:意识清,被动体位,查体欠合作,脊柱侧弯,后凸,双下肢萎缩,肌力0级.神经反射检查:提睾反射左、右(+),肱二、三头肌反射左、右(+),膝腱反射左、右(+++),跟腱反射左、右(++),巴宾斯基征左(+)、右(-).
作者:毛利剑;赵书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探讨高原部队士兵在野外驻训期间的心理状况,我们于2006年6-8月份对在海拔3 650 m以上野外驻训为期两个月的763名军人进行了心理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志中;沈定芝;晏明义;胥全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病人,女,36岁.外院诊断周围神经炎,予以肌注维生素B1、B12,第2次治疗即来我院,当肌注维生素B150 mg后约2 min,患者出现头晕、胸闷、呼吸急促,四肢无力,遂平卧,低流量吸氧.
作者:喻善兵;潘月健;程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路路通,别名九孔子,又名枫果.味苦,微涩,性平.入肝、胃经.功能行气宽中,活血通络,利水消肿[1].乳胀即乳房肿痛,是产后常见症状,常出现在产后3~7 d,多因早产儿吸吮能力差、新生儿疾病治疗期、剖宫产术后伤口疼痛及分娩后的疲劳等未按需哺乳或未及时进行有效的吸吮引起.
作者:卢元美;沈红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斜视患者多数在青少年时就进行了手术治疗,所以老年人斜视手术较少.2006年1-12月我们收治9例老年超大度数斜视,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科;石淑英;张宝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4年10月卫生部颁发的《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中显示,成人血脂异常率为18.6%,其中高胆固醇症7.4%,高三酰甘油症11.9%,低密度脂蛋白增高2.9%.
作者:果分析;熊耀林;沈准斌;胡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小血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CAS-R-2无框架立体定向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小血肿48例(微创手术组).与同期非手术治疗的在出血部位、出血量、入院时意识状况相匹配的45例病人(非手术组)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 生存病例出院时用Barthel 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估ADL(active daily liver)能力.得分61~100分(生活自理)病例数,微创手术组为37例,占本组总病例数的77.08%,非手术组为22例,占本组总病例数的4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91,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小血肿,CAS-R-2无框架立体定向血肿碎吸引流术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微创手术.
作者:王志强;秦志勇;王和功;扬惠东;郑华煜;张健;刘喜文;王子寿;王友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按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宣教,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周末,用汉米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HAMD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杨大梅;魏秋菊;闫玉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催产素为垂体后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口服无效,必须注射给药.它能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常用于引产、催产和产后子宫出血,不良反应少见,已广泛用于临床.但2005年以来我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2例过敏反应.
作者:薛玲;任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病人,男,22岁,浙江某大学学生.5年前双眼上睑逐渐下垂,不能自如上提,近2年出现眼球运动受限,复视,伴视力下降,无晨轻暮重,休息后无缓解,无吞咽困难,无四肢无力感,无眼红头痛,无恶心呕吐.
作者:章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面听神经根压迫综合征48例的手术治疗经验,并对病因进行探讨.方法 经乙状窦后入路进入桥小脑角区,在手术显微镜下对面听神经根及周围进行仔细检查,寻找病因,对相关病灶给予相应微血管减压、粘连分解及面神经梳理等处理.结果 术中发现48例面听神经根均有责任血管压迫,其中16例伴有明显的蛛网膜增厚、粘连.术后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随访1~15年,有2例耳鸣症状复发,4例面肌痉挛症状复发,但均较术前轻,无耳聋者.结论 面听神经压迫综合征48例,其致病因素以责任血管压迫为主,部分伴有蛛网膜粘连.
作者:徐兆水;赵可;唐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病人,男,43岁,渔民(从事潜水作业).潜水史25年,多次患过轻型减压病,均治愈.本次入院行常规健康加压锻炼.查体:心肺功能好,血压正常.面色潮红,自述30min前饮啤酒约300 ml.治疗方案采用中国海军加压Ⅳ氧方案[1].
作者:杨弘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海拔3 700 m高原口服西地那非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驻守海拔3 700 m高原半年的10名志愿者,在其口服西地那非前、后0.5 h分别检测其肺功能.检测指标包括FVC,FEV1,FEV1%,MMEF,PEF和MVV.结果 服药后与服药前0.5 h,肺功能指标分别为,FVC[(4.05±0.35)L vs(3.55±0.36)L],FEV1[(3.79±0.32)L vs(3.29±0.43)L],MMEF[(4.33±0.39)L/s vs(3.90±0.45)L/s],PEF[(5.77±0.79)L/s vs(4.80±0.92)L/s],MVV[(150.64±13.40)L vs(133.10±11.59)L].服药后各指标显著高于服药前(P<0.01,或P<0.05),但FEV1%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在高原口服西地那非能提高移居者的肺通气功能.
作者:李彬;张西洲;朱国斌;崔建华;王宏运;哈振德;马广全;高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诊超早期应用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意义.方法 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时期分为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每组32例,均行脑出血血肿钻孔引流术.结果 超早期手术组患者死亡率为6.25%,早期手术组为34.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超早期手术组24例中生活自理的有20例,占83.3%;早期手术组17例中生活自理的有7例,占4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手术适应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在发病6 h内急诊行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
作者:彭森;陈忠庆;唐忠志;郭亮;程青;杨剑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探讨正常体检对机关干部保健的意义,我们对某机关2007年度的体检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毛晓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病人,男,25岁.5个月来右下胸痛,重时呈刀割样剧痛,咳嗽,深呼吸时加重.同时发现右胸壁肿物,大小如鸽卵,有明显压痛.体检:右胸壁腋前线第9肋间处有一约2cm×2 cm大小的隆起,触之较硬,不活动,有压痛.
作者:彭华;毛利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病儿,女,出生26 d,发热伴咳喘、气促10 d,加重伴呼吸困难5 d.体温在38℃以下,咳喘呈阵发性进行性加重并出现气促,渐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查体:精神极差,烦躁不安,张口呼吸、哭声嘶哑,对外界刺激反应差,脉搏160次/min,呼吸66次/min,颜面发绀,口唇及指甲发绀,三凹征明显,双肺可闻及喘鸣音、吸气性喉鸣及湿性啰音,心音低钝无杂音,肝右肋缘下约1.5 cm.
作者:任永社;王庆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