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莲花;沈立军;朱莹;邱玉华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眼内注射联合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5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78眼).对照组给予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康柏西普眼内注射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7% vs.88.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眼的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患眼视网膜厚度为(198.44±26.30)、(196.39±21.94) μm,治疗后两组视网膜厚度增加至(235.33±19.42)、(218.44±20.56) μm,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眼的眼底动脉PS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眼的眼底动脉PSV、EDV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柏西普眼内注射联合胰激肽原酶能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底血流动力学状况,增加视网膜厚度,从而提高患者的视力,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岚;代海燕;帅天姣;张召弟;陈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我国部分地区药学科普志愿者工作现状及其需求.方法 2018年1-2月,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我国大部分省市药学科普志愿者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46份.结果 受访者平均年龄34.81岁,女性稍多.志愿者多为医药(医学、药学、医技)专业(92.6%),64.1%的志愿者有临床药学背景;多数志愿活动(占80.5%)均由单位或学校组织;院内组织科普讲座(占71.1%)是应用广的科普志愿服务形式,74.9%的志愿者参与了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65.7%的受访者出于社会责任感以及帮助他人的成就感进行志愿活动,在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满足;84.3%的受访者接受过药物专业知识的培训,65.7%的受访者接受了服务沟通规范的培训,但定期化的培训仍较少;大多数志愿者(62.8%)并未与机构签订相关协议,85.2%的受访者未取得适当的交通等补贴,对此志愿者普遍满意度较低.多数志愿者对于提升自身能力、促进团队建设方面有所需求,其中对于远程科普系统(43.9%)和去往其他单位进行学习交流的需求为迫切(39.9%).结论 药学科普志愿者总体素质及奉献意识较强,需要明确相关的制度,对志愿者队伍加以规范化管理,并配备相应的资源,给予志愿者基本保障以及自我提升的机会.
作者:边原;冯双;胡明;龙恩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且伴有软骨下骨硬化和增生为病理特征的慢性骨关节病.OA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用于治疗OA的药物有双膦酸盐、非类固醇类抗炎药、透明质酸、氨基葡萄糖等.虽然这些药物具有一定的疗效,但至今没有一种药物能够阻断OA的进程.因此,根据OA发病机制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疗法是今后研究的方向.本篇综述旨在阐述OA潜在的发病机制及现阶段药物治疗进展,以期为OA的诊疗提供参考.
作者:许颖;范凯健;王婷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B7-1、B7-2单克隆抗体分别通过阻断或削弱B7/CD28协同刺激分子信号通路对SLE小鼠模型的免疫干预效应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C57BL/J6×BALB/c杂交F1代小鼠,取60只雌性F1代小鼠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B7-1干预组,B7-2干预组.B7-1干预组在淋巴细胞注射完后的第1、3、5、8、15、30、60天,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B7-1单抗(克隆4E5),每只小鼠注射抗体量为8 mg/kg,B7-2干预组在相同时间给予B7-2单抗(克隆1D1),模型组相同时间给予等剂量的小鼠Ig同型对照.分析自身抗体、尿蛋白、免疫复合物和肾脏组织改变情况等指标.结果 模型组小鼠第2周就能检测到dsDNA的表达,4周能检测到ANA的表达.B7-1干预组、B7-2干预组能检测到dsDNA和ANA的时间晚于模型组,而且抗体滴度都低于模型组.第12周,模型组小鼠均出现蛋白尿.B7-1干预组和B7-2干预组分别有50%、40%的小鼠出现蛋白尿,蛋白量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小鼠肾脏组织HE染色可见肾小球组织病理病变明显,结构紊乱,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肾小球部位可见颗粒状或线性的荧光.电子显微镜扫描可见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存在大量电子致密物,基底膜节段性增厚.B7-1干预组、B7-2干预组肾小球病理改变较轻,肾小球部位可见少量荧光,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可见少量电子致密物,基底膜厚度也没有明显增厚.结论 B7-1、B7-2单抗干预都能阻断或削弱B7/CD28共刺激信号通路,减少自身抗体的生成,从而能减轻免疫复合物对狼疮小鼠肾功能的损伤.B7-2单抗能更特异性地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因此对SLE小鼠肾炎的发生发展有更好的延缓作用.提示阻断协同刺激分子的方法有望为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高效低毒的生物疗法.
作者:韩莲花;沈立军;朱莹;邱玉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SDF-1/CXCR4轴调控骨髓间充质千细胞(BMSCs)定向分化的效果及定向分化后BMSCs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60只SD大鼠分为3组,分别为移植组、正常对照组和调控移植组,采用CXCR4阻断剂对BMSCs进行作用,然后移植至构建成功的SD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在各组大鼠建模前及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6、12周,分别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和运动诱发电位的检测,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DF-1、CXC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调控移植组大鼠在移植SDF-1/CXCR4轴调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6、12周后,SDF-1、CXCR4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控移植组、移植组大鼠移植前运动功能评分、诱发电位潜伏期差值(移植后6、12周)、诱发电位波幅差值(移植后6、12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控移植组、移植组大鼠移植后6、12周,运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后6、12周,调控移植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诱发电位潜伏期差值、诱发电位波幅差值与移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F-1/CXCR4轴调控可以促进BMSCs定向分化,并且定向分化后的BMSCs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何宁;曾云;王志勇;韩珩;唐冰;熊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米氮平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抑郁症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口服米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评分、PSQI评分和各睡眠结构因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11%vs.73.33%,P=0.02).治疗后,观察组的MADRS评分和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实际睡眠时间、NREM中S3+s4时间、REM时间均较对照组延长(P<0.01),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NREM中S1+ S2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氮平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睡眠质量,纠正睡眠结构,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燕朋;周进涛;连俊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Fib、D-二聚体在下肢骨折术后检测的意义,探究其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下肢骨折术的84例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阳性结果作为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分为DVT组和非DVT组;选取同时期26例体检的健康者设置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d、术后7d检查所有研究对象血浆D-二聚体、Fib水平,比较三组检测结果,探讨血浆Fib、D-二聚体作为快速简便诊断试验的真实性和预测值.结果 术前DVT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高于对照组;DVT组术后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且高于非DVT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作为筛检标准,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3%、85.3%、0.57、0.95;血浆Fib浓度作为筛检标准,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2.5%、88.2%、0.55、0.91;D-二聚体联合Fib作为筛检标准,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8%、91.2%、0.71、0.98;D-二聚体/Fib联合检测不仅真阳性率高于单独检测,且其漏诊率(1-真阳性率)也显著降低.结论 血浆D-二聚体、Fib检测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且联合检测血清D-二聚体、Fib水平能够提高DVT早期诊断灵敏度,降低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振巢;王明鑫;陈秋;周威力;孟德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休克是组织灌流不足引起的代谢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与低血压相关.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一种有效的血管升压药,可以升高成人脓毒性或其他分布性休克患者的血压.本文从AngⅡ的作用机制和药物结构、药动学、临床研究、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李艳娇;董雷;韩腾飞;陶娌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miRNA-17/92a基因簇、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测定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50例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T值将全部研究对象分为OP组、骨量降低组和对照组.检测全部研究对象的miRNA-17/92a基因簇表达水平和骨代谢指标P1NP、β-CTX的变化.比较OP组、骨量降低组和对照组的血清miRNA-17/92a、P1NP和β-CTX水平.分析血清miRNA-17/92a与患者年龄、绝经后时间、BMI、P1NP、β-CTX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浆中miRNA-17/92a基因簇含量、P1NP、β-CTX对PMOP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OP组的血清miRNA-17/92a基因簇含量显著低于骨量降低组和对照组,OP组的血清P1NP、β-CTX水平显著高于骨量降低组和对照组.miRNA-17/92a基因簇含量与年龄、绝经后时间、P1NP和β-CTX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BMI无显著相关性.血清miRNA-17/92a、P1NP、β-CTX指标联合诊断PMOP效果佳,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93.5%和90.2%.结论 miRNA-17/92a、P1NP、β-CTX三者联合检测对PMOP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检测.
作者:鲍锋元;徐继平;吴鸣;田红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格列苯脲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水平及母婴围生结局改善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GDM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格列苯脲治疗,两组治疗均持续至分娩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标水平,记录两组母婴围生期不良结局.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中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FBG、HbA1c、FINS、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先兆子痫、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等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胎儿/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GDM患者的治疗中,格列苯脲的优化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优于二甲双胍,但可增加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胎儿/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何泉江;卢白玉;卢宗杰;卢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血必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ICU重症肺炎患者血清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急性蛋白指标[α1抗胰蛋白酶(α1-AT)、α1酸性糖蛋白(α1-AG)、铜蓝蛋白(CER)]、应激激素指标[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12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d的感染、急性蛋白、应激激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 vs.81.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PCT、α1-AT、α1-AG、CER、Cor、AngⅠ、An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清感染指标、急性蛋白和应激激素指标,进而抑制患者全身感染与应激状态,控制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车晓宇;陈冰;宋洋;陈海青;苏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黄秋葵醇提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60 mg/kg 6周后,检测小鼠的空腹血糖(FBG),小鼠以高脂饲料进行喂养.将FBG≥11.1mol/L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7 g/kg),黄秋葵醇提物0.2、0.4、0.8 g/kg组,每组10只.另设10只昆明小鼠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灌胃给药14 d,每天1次.末次给药前禁食不禁水12h,检测小鼠FBG;末次给药1h后摘眼球法取血,分离血清.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中空腹胰岛素(FNS)含量,并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瘦素(Leptin)、脂联素(APN)、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肝脏组织中PPARα、PEPC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黄秋葵醇提物治疗组的小鼠FBG均降低(P<0.05),ISI、APN含量升高(P<0.05);血清中TNF-α、IL-6、Leptin、FFA含量均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PPARα的表达增加,PEPCK的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 黄秋葵醇提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具有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可能与通过调节PPARα、PEPCK蛋白的表达,影响血清中的炎症因子、FFA、Leptin、APN的表达有关.
作者:吴勇梅;韦玉燕;梁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17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分析,为临床药师参与癌症化疗监护质控提供参考.方法 每月随机抽取化疗病例50份,全年排除同一患者不同化疗周期的相同化疗方案后,纳入377份病例,对化疗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按照建立的标准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有62份病例不合理,化疗总体合理率为83.55%,合理率较低,问题主要为化疗药物剂量不适宜、溶媒不适宜、化疗药物预处理不适宜、使用蒽环类药物未监护心脏毒性等.结论 我院化疗点评总体合理率不高,但化疗方案基本合理,存在问题经点评反馈后易改正,药师在化疗药物的持续改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立;许双临;林敏华;黄维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易坦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及阿奇霉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静滴甲基泼尼松龙联合口服易坦静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镇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退热时间、镇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观察组的血清CRP、TNF-α、D-二聚体水平,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易坦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良好且能减轻患儿典型的细菌感染征象,改善顽固性剧烈咳嗽.
作者:李银洁;胡青青;朱玉霞;李林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腺苷蛋氨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肝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14例IC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此外,对照组、治疗组分别接受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指标水平、胎盘组织中IκB-α、NF-κB表达情况,以及两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分布范围、严重程度、发作频率、睡眠干扰情况评分以及患者血清TBIL、DBIL、TBA、ALT、AST、ALP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胎盘组织中IκB-α表达水平升高,而NF-κB表达水平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总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腺苷蛋氨酸可明显改善ICP患者胎盘组织中NF-κB/IκB-α表达失衡,缓解ICP患者瘙痒症状,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作者:胡虹宇;王丽萍;栗凤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检测法,并对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TDM)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为药师完善个体化药学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对万古霉素HPLC检测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并依据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指南和专家共识,对肾脏内科万古霉素的临床用药和TDM应用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肾脏内科万古霉素用药患者平均年龄(70.35±10.41)岁,60岁以上占92.86%,75%为CKD 5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万古霉素TDM率为35.71%,但CKD 5期血液透析患者的TDM率仅为10%.结论 临床存在血透患者送检比率偏低、采血时间点不合理等问题;药师应充分利用医院HIS系统的功能,及时把握万古霉素用药患者的临床信息,提供契合临床的万古霉素TDM药学服务.
作者:李允武;顾方;王婷玉;吴飞华;原永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比卡鲁胺联合戈舍瑞林间断性治疗对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106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试验组患者应用比卡鲁胺联合戈舍瑞林进行间断性治疗,对照组持续性给药,两组用法用量相同.随访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排尿梗阻症、骨转移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6、12个月后,两组的血清PSA、f-PSA水平降低(P<0.05),排尿梗阻症、骨转移例数减少(P<0.05),但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性功能障碍(39.6%vs.64.2%,P=0.011)及潮热(13.2% vs.30.2%,P=0.034)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比卡鲁胺联合戈舍瑞林间断性治疗对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与持续性治疗相当,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露霜;臧志军;黄崇梅;张艳丽;许婷;张颖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常伴有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其发病机制复杂,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s,VGCC)已成为疼痛研究中的一大热点.第一个应用于临床治疗疼痛的多肽类钙通道阻滞剂ziconotide,已被美国FDA批准可经蛛网膜下腔给药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本文介绍了VGCC的基本特点及其在镇痛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温爽;孙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MEI)行介入治疗患者的炎性因子、血小板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8例STE-MI患者,两组均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应用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术后2h无复流情况,治疗前及治疗7d后的血小板功能、炎性因子、心功能,以及随访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h,观察组的心肌无复流率低于对照组(5.36% vs.19.23%,P<0.05).治疗前,两组血小板功能、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血小板功能、炎性因子、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两组均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顽固性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发生,且观察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STMEI行PCI治疗者的效果确切,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提高血小板水平及心脏功能,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鲁叶弘;王雅心;付强;王占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基于全肠外营养(TPN)审核系统分析TPN用药医嘱的临床应用情况,从合理性和安全性来保障临床TPN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2月接受营养支持治疗的13 327张TPN用药医嘱,观察TPN审核系统拦截的情况,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有541张(占4.06%)处方的能量供给不足,糖脂比不合理处方469张(占3.52%),热氮比不当导致的不合理处方有633张(占4.75%),其中,热氮比<100∶1的处方有306张(占2.30%),>200∶1的处方有327张(占2.45%),电解质用量不合理总处方数180张(占1.35%),液体量不在规定计算范围内的处方有349张(占2.62%).每月对各临床科室不合理的医嘱进行处方点评,将点评结果反馈临床.结论 TPN系统可以快速统计出不合理医嘱,较以往未应用TPN审核系统时,拦截的不合理率提高.临床医生应加强TPN知识的学习,临床药师收集汇总不合理医嘱,协助临床医生更合理地开立TPN用药医嘱,提高临床肠外营养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关丁越;赵明沂;杨跃辉;刘广宣;郭向阳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