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活素治疗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隋宁

关键词:新活素, 心功能不全, 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新活素配以康复护理干预在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科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30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治疗:强心、利尿、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类药物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以1.5μg/㎏静脉冲击疗法,再以0.0075μg/( kg·min)的速度持续泵入72 h,并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量、体重、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各指标明显趋于正常水平,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LVEF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新活素同时给予精心的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愈率,促进了临床康复。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新活素治疗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新活素配以康复护理干预在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科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30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治疗:强心、利尿、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类药物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以1.5μg/㎏静脉冲击疗法,再以0.0075μg/( kg·min)的速度持续泵入72 h,并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量、体重、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各指标明显趋于正常水平,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LVEF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新活素同时给予精心的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愈率,促进了临床康复。

    作者:隋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咪唑啉受体及其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咪唑啉受体不仅与血压调节、胰岛素分泌、神经元保护、肾脏排钠利尿、促进细胞增殖等重要生理功能相关,还参与了抑郁症、帕金森病、海洛因成瘾、亨廷顿舞蹈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精神神经疾病的发生过程。本文就咪唑啉受体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潘伟男;邓水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和观察组(注射百泌达),连续应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变化情况及影响血脂变化的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 BMI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BMI、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抗体水平均为影响GLP-1类似物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的因素。结论 GLP-1类似物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情况,降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但在临床中仍需要结合患者自身因素进行临床治疗,以取得理想疗效。

    作者:易建;魏娟;廖雨飞;万幼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增加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莹;马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氯霉素羊毛脂软膏中氯霉素含量和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建立HPLC方法测定氯霉素的羊毛脂软膏中氯霉素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安捷伦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0.01 mol/L 庚烷磺酸钠缓冲溶液-甲醇(68∶32),检测波长:277 nm,进样量:20μL。结果氯霉素在49.96~199.84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12%,RSD为0.51%(n=9),氯霉素与其他杂质的分离度良好。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地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能良好的控制氯霉素羊毛脂软膏的质量。

    作者:王晓青;贾燕花;高磊;马静;刘皈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rh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兔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对慢性心力衰竭( HF)模型兔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阿霉素诱导HF家兔模型(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连续治疗4周后,测试左心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AngⅡ的含量,应用RT-PCR检测心肌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左心室结构和收缩功能各项指标显著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模型组心肌Ⅰ、Ⅲ型胶原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心肌Ⅰ、Ⅲ型胶原含量的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血清中 AngⅡ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rhBNP能抑制HF家兔心肌中Ⅰ、Ⅲ型胶原含量表达,一定程度上能拮抗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的活性,改善心室重塑,缓解HF症状。

    作者:任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曲妥珠单抗对心肌细胞损害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6周龄SPF级SD大鼠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大鼠腹腔注射曲妥珠单抗,共计给药7d;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体积与注射时间同观察组。分别于给药前后用心脏超声检查大鼠心功能变化;采用TUNEL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检测大鼠心肌细胞Caspase-3活性。结果给药1周后,观察组大鼠LVEDd、LVESd显著扩大,LVP-WDd、LVPWSd明显变薄,LVEF、LVFS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给药1周后,观察组凋亡指数(AI)显著增加,Caspase-3活性显著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会导致心肌细胞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激活Caspase-3、促进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刘卫东;叶英响;杨洁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双硫仑样反应及临床药物治疗进展

    通过查询双硫仑样反应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引起双硫仑反应的因素以及临床药物治疗的进展,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熊建群;高晓波;何珍;韩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ABC分类与信息管理法在医院药库管理中的工作效率分析

    目的:比较医院药库管理中采用ABC分类和信息管理法的工作效率。方法利用我院药库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药品销售及库存数据信息进行分析,采用两种物流分类管理方法,即ABC分类法、信息管理法,分析每种分类管理方法所占资金、库存量等指标。结果两种方法年药品采购种类、采购周期、安全库存周期、年采购金额和年采购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信息管理法的年采购药品种类多于ABC分类法,其安全库存周期和年采购金额短于ABC分类法,年采购次数少于ABC分类法。两种方法的库存周转率、平均库存值、断货率、药品资金占用率、采购周期和盘点工作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信息管理法库存周转率大于ABC分类法,平均库存值、断货率和药品资金占用率低于ABC分类法,药品采购周期和盘点工作量短于ABC分类法。通过分析每月Q1(流入累计)与Q2(流出累计)所包围的面积,ABC分类法每月库存周转量低于信息管理法。结论应综合考虑影响药品合理库存的因素,以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原则,在减少药品和资金浪费的基础上满足患者和临床治疗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医院药库管理方法。

    作者:王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胰岛素泵脱敏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过敏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过敏的临床特点及脱敏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对多种胰岛素过敏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脱敏治疗情况,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于孕24周时外院初次产前检查发现血糖升高,经OGTT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先后给予诺和灵30R、优泌乐25/75、诺和锐30、诺和锐、诺和灵R及诺和灵N皮下注射后均在注射部位皮肤出现局部瘙痒性风团,转入我院后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小剂量诺和灵R脱敏治疗,再未出现过敏情况,并逐渐增加胰岛素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达标。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过敏较为罕见,临床处理棘手。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脱敏治疗方案。

    作者:晏益民;黄淑玉;邹毅;吴敏;刘峰;朱钊;李玲;廖世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埃索美拉唑预防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内镜止血后再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埃索美拉唑预防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内镜止血后再出血的效果。方法108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经肾上腺素粘膜下注射联合电凝或止血夹治疗成功止血后,随机分成2组。大剂量组给予埃索美拉唑80 mg静推+8 mg/h输注,维持72 h;标准剂量组给予埃索美拉唑80 mg静推+40 mg静推, q12 h,维持72 h。两组患者随后均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维持治疗27 d。结果大剂量组72 h、7 d、30 d再出血率分别为5.6%、9.3%、9.3%,与标准剂量组(7.4%、9.3%、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外科手术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埃索美拉唑预防高危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内镜止血后再出血的效果相当。

    作者:丁世华;郭海建;吴东海;曾理;刘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克霉唑栓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目的:探讨克霉唑栓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45℃1%吐温80的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备供试液,采用薄膜过滤法。结果各菌的回收率达到70%以上。结论该方法适合不同基质的克霉唑栓微生物限度方法检查。

    作者:张亚茹;陈莉莉;曹佳茜;赵肖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苏灵注射液与邦亭注射液对结直肠癌术后止血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苏灵注射液与邦亭注射液对结直肠癌术后临床止血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结直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分成A组(苏灵注射液组)和B组(邦亭注射液组),每组30例。 A组给予苏灵注射液2 U用生理盐水2~4 mL稀释后静脉注射,1次/d;B组给予邦亭静脉注射2 U用生理盐水20 mL稀释后静脉注射,2次/d。连用3 d后比较两组药物的临床止血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93.3%,B组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灵注射液止血效果优于邦亭注射液,具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作者:赵阳;杨东辉;马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柚皮苷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研究

    目的:研究柚皮苷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使用平衡透析法模拟柚皮苷在体内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过程,并建立测定柚皮苷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HPLC-MS/MS)方法,测定低、中、高3个浓度(100、600、3600 ng/mL)的柚皮苷在透析袋内血浆中和透析袋外缓冲液中的浓度,计算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低、中、高3个浓度的柚皮苷在体外与大鼠的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1.5%、90.5%和96.3%,3个浓度之间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柚皮苷与大鼠血浆蛋白高度结合。

    作者:李季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索拉非尼联合塞来昔布在体外对肝癌HepG2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索拉非尼联合塞来昔布在体外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索拉非尼和塞来昔布分别组成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作用于HepG2细胞,MTT法检测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1、Cyclin D3、CDK4蛋白的表达。结果索拉非尼、塞来昔布单药与联用均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效应,两药联用有协同效应( P <0.05)。药物组与空白组相比, 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联合用药组高。联合用药组与单药及空白对照组相比,HepG2细胞中Cyclin D1、Cyc-lin D3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索拉非尼联合塞来昔布可能通过下调Cyclin D1、Cyclin D3表达,增强G0/G1期阻滞,发挥协同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周善学;叶小磊;赵亚荣;应福明;冯雪峰;范天逸;李贤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持续输注小剂量舒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输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 S组)和非舒芬太尼组( NS组),每组20例。两组诱导给予舒芬太尼0.3μg/kg,依托咪酯0.3 mg/kg,罗库溴铵0.6 mg/kg。麻醉维持时S组给予持续输注小剂量舒芬太尼[0.1μg/(kg·h)]和瑞芬太尼,起始剂量为0.25 mg/(kg·min)复合吸入七氟烷1%~2%;NS组持续输注瑞芬太尼,起始剂量为0.25 mg/( kg·min)复合吸入七氟烷1%~2%。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拔管时间、拔管后呼吸抑制情况及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结果麻醉恢复期舒芬太尼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明显低于非舒芬太尼组( P<0.05)。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平均为1.95±0.22,非舒芬太尼组为1.7±0.4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术中持续输注小剂量舒芬太尼[0.1μg/(kg·h)]能够有效抑制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应激反应,并且不增加拔管时间及呼吸抑制的发生。

    作者:高春丽;张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对注射剂合理用药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注射剂合理用药的干预项目和内容,促进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临床药师对中心ICU的注射剂的用药干预记录,按照干预项目、涉及的药物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干预的主要项目是注射剂的给药途径、给药剂量、药物的选择,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6.2%、21.4%、20.6%,干预涉及的药物种类主要为抗感染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药物,其所占比例分别为44.4%、19.8%。结论临床药师对注射剂的干预项目和内容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以充分的依据为基础,提高干预的成功率,保证注射剂的合理应用。

    作者:韩芙蓉;赵环宇;李荔;王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西格列汀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西格列汀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5例,试验组34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予二甲双胍、西格列汀治疗,1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 FPG )、餐后2 h 血糖( PP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ins)。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PPG、HbA1c、BMI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FPG、PPG、HbA1c降低更明显(P<0.05),Fins、Pins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西格列汀能明显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

    作者:卓凤婷;张丽婷;高旭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聚乙二醇IFN α-2 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IFN 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102例,筛查自身抗体,分为自身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均给予IFN 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治疗前HCV RNA载量、治疗过程中血ALT和AST水平变化、病毒学应答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102例慢性HCV感染者中,共检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31例,其中,抗线粒体抗体( AMA)阳性18例,抗平滑肌抗体( SMA)阳性10例,抗1型肝肾微粒抗体( LKM1)阳性3例。治疗前,阳性组和阴性组 HCV RNA载量,以及治疗后快速和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0~20周,两组患者ALT和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阳性组高于阴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聚乙二醇IFN α-2a联合利巴韦林可有效治疗自身抗体阳性和阴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的存在与否对治疗安全性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钦波;谢静文;李书芬;唐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估缬沙坦或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效价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9-11月我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缬沙坦组(缬沙坦80 mg,氨氯地平5 mg,1次/d)和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40 mg,氨氯地平5 mg,1次/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效价比。结果治疗8周后,缬沙坦组总有效率为94%,替米沙坦组总有效率为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药物经济学价值高于缬沙坦组。结论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降压效果满意,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更能节约用药成本。

    作者:吴宝刚;杨泽宇;李乃静;李岩;白雪;阚亮;周勇;李丽;王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