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介绍一种组织蜡块防蛀的方法

楚广民;罗伟;刘华;魏冰

关键词:组织脱水, 蜡块, 防蛀, 氯氰菊酯杀虫剂, 病理组织, 回顾性研究, 原始资料, 浸蜡, 甲醛, 档案管理, 病理档案, 完整性, 制片, 蜡液, 处理
摘要:在档案管理及对病理组织蜡块的回顾性研究中,经常发现蜡块中组织有蛀噬现象.这样的蜡块不能重新制片,既影响正常工作,又使病理原始资料遭到破坏,不能保证病理档案的完整性.为此,我们在组织脱水及浸蜡过程中,加入甲醛和氯氰菊酯杀虫剂,用甲醛保证组织充分固定,用氯氰菊酯石蜡液对组织进行浸蜡处理,经过10年的观察,证实防止蜡块蛀噬的效果很好.
诊断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房乳头部腺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研究乳房乳头部腺瘤的形态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1991-2000年间15例乳头部腺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乳头部腺瘤好发于中年女性,多数患者伴乳头溢液,镜下导管上皮细胞增生,以乳头状或腺瘤样增生为主,外周肌上皮细胞免疫标记,如8MA、S-100对肌上皮辨别有帮助.结论乳头部腺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认识其临床及病理形态特点,对湿疹样癌、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汗腺样腺瘤和乳腺浸润性癌的鉴别很重要.

    作者:夏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卵巢放线菌病1例

    患者女性,35岁.因右下腹阵发性渐进性疼痛2个月,加重4天入院.宫内放置节育环4年.查体:子宫右后方可触及一直径8cm质硬包块,活动度差,与子宫右侧壁有分界,压痛(+).B超示:右侧卵巢囊实性包块,以实性为主.遂行右侧附件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卵巢及输卵管组织.卵巢呈椭圆形,5.2cm×3.6cm×2.3cm大小,被膜紧张,表面光滑、充血,切面中央有一直径1.5cm大小化脓灶,其中可见细小的硫黄颗粒,脓肿周围卵巢组织内还可见散在的粟粒大小脓点,周围卵巢组织水肿.

    作者:史红;张盛忠;杨冬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淋巴瘤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起病急、发展快、预后差.组织学亚型主要有三类: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ymphoblastic lymphoma)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uCL).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儿童淋巴瘤诊断研究的新方法、发病机制如生物致瘤、基因突变等方面的进展.

    作者:吕红波;杨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国内医院病理科的现状

    国内病理学科是20世纪20年代由病理界前辈胡正详、梁伯强、谷镜研、候宝璋和林振纲等教授从国外引进的.他们从西方国家回国后在各自的教学单位培植了数量不等承前启后的病理工作者,除病理教学外他们还开展了尸检和活检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医学院和医院的数量得到大幅度增长,国内病理学才有了较大的发展,病理医生和技术人员成倍增多,病理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当时只限于大城市的医学院校和大医院.

    作者:刘彤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110例胃镜活检印片与石蜡切片的对比分析

    对疑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取活检送病理,这是门诊、急诊病理工作的一部分.为使送检的小块组织也能快速准确地得到诊断,我科自1984.9-2000.7开展印片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1110例印片诊断结果与石蜡切片诊断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张智武;李莲花;郝树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宫颈恶性淋巴瘤2例

    例1女性,60岁.因白带量增多1个月就诊.妇检:右侧宫颈管组织增厚,接触性出血明显.活检病理报告:宫颈管B细胞淋巴瘤.例2女性,54岁.因绝经7年,阴道出血月余就诊.妇检:宫颈轻度糜烂,宫颈管见一绿豆大息肉.活检病理报告:宫颈管B细胞淋巴瘤.

    作者:王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

    患者女性,4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乏力2个月,伴腹痛发热2天人院.查体: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约3cm,表面光滑.B超:脾增大,可见14cm×2 7cm×9.6cm巨大不均匀的实性占位,腹膜后、胰周淋巴结肿大.CT:脾内低密度占位,侵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骨髓常规:骨髓增生活跃,骨髓象大致正常.超声引导下行脾穿刺活检术.

    作者:王淑芳;饶晓松;苏荣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核转录因子-κB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肾细胞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5例正常肾组织、18例癌旁肾组织和40例肾细胞癌组织中NF-κB的表达,并分析NF-κB表达与肾细胞癌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5例正常组织和18例癌旁肾组织均有NF-κB的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表达较强,肾小球毛细血管球和肾小球囊壁层细胞表达较弱.在40例肾细胞癌组织中,NF-κB主要表达于癌细胞的胞质和部分癌细胞的胞核.结论正常肾组织和癌旁肾组织中,NF-κB存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而癌细胞在胞质和/或胞核.肾癌细胞核中表达的是NF-κB家族p65/p50成员,它可能在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郭双平;翟宇强;王文亮;马福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膀胱癌中转录因子E2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转录因子 E2F 与膀胱癌发病及生物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膀胱癌和正常膀胱组织中E2F和PCNA的表达;应用原位凋亡 TUNEL 方法测定膀胱癌中细胞凋亡指数.结果膀胱癌中E2F阳性率为42.3%,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的22.2%(P<0.05).膀胱癌中E2F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和PCNA指数之间呈正相关(P<0.05),而与肿瘤复发和细胞凋亡指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2F异常参与膀胱癌的发病过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浸润深度.

    作者:谢庆祥;张闽峰;林福地;韩聪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7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例进行临床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7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男:女=3:4,平均43岁,肿瘤大小4.6~23cm,平均10cm.4例混合型,2例梭形细胞型,1例上皮样型.7例均HMB-45(+),3例desmin(+),5例actin(+).结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3种成分分布、比例及病理形态变化多样,并易见髓外造血,HMB 45阳性细胞是诊断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张宏图;孙耘田;邹霜梅;刘秀云;沈桂华;郭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免疫组化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

    介绍常用免疫组化标记在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基底细胞消失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形态学指标之一,高分子量CK(34βE12)是前列腺基底细胞特异性标记抗体,它用于判断有结构异常的腺体基底细胞是否已经消失,从而有助于鉴别腺癌和绝大多数良性增生性病变.但它不是鉴别腺癌和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的绝对指标,也无法鉴别基底细胞肿瘤的良恶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和雄激素受体(AR)标记用于确定肿瘤是否来源于前列腺,对于诊断特殊类型前列腺癌有重要价值,对诊断膀胱、骨骼和其他脏器内转移性前列腺癌也极有帮助.KP-1和低分子量CK合并应用,有助于将低分化前列腺癌、经放疗或激素治疗后空泡变性的残余前列腺癌与以上皮样组织细胞增生为主的良性病变相鉴别.S-100显示穿刺标本中的神经纤维,它和低分子量CK合并应用可提高神经周围癌浸润的检出率.神经内分泌标记Svn、CgA 与PSA、PAP合并应用,有助于鉴别前列腺癌与原发于前列腺或直肠的类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也有助于诊断恶性度较高的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前列腺癌.CD34、CD117则有助于诊断前列腺特异性间质细胞起源的间质肿瘤,并可与其他梭形细胞病变相鉴别.

    作者:陈洁晴;蒋智铭;张惠箴;周健华;刘亮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300例女性不孕症的子宫内膜病理分析

    不孕症的原因多种多样,较为复杂.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作为一项基础检查,在女性不孕症的病因分析及诊断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将不孕症的临床标准定为一年.本文就300例子宫内膜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董军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细胞腺瘤1例

    患者女性,15岁.因右上腹肿胀10天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查体:腹平软,肝肋下5cm,质硬,无触痛,叩诊呈鼓音,腹水征阴性.B超及CT示:肝右叶巨大占位.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功及酶谱均正常.AFP(-).临床诊断:肝占位.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肝右叶,约18cm×16cm×15cm大小,表面血管丰富,扩张充盈,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质硬.予以完整切除.

    作者:张伟;司君圣;武青;胡延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肺嗜酸细胞类癌2例病理学观察

    目的探讨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例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瘤细胞胞质内有多量嗜酸性细颗粒.免疫组化:角蛋白、NSE、CgA、Syn 呈阳性表达,S-100呈阴性表达.电镜:瘤细胞胞质内见多量神经内分泌颗粒和增多的线粒体.结论肺嗜酸细胞类癌具独特的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和电镜结果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陆鸣;陈书媛;宋红梅;张长淮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24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 24 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临床资料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均为经产妇,年龄24~48岁,以乳晕外肿块就诊,临床及辅助检查均易误诊为癌.结论肉芽肿性乳腺炎确定诊断必须依靠病理,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是重要的方法.

    作者:冯敬;于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16 例先天性巨结肠的几种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是否存在能准确识别先天性巨结肠病变肠段神经节细胞的特异性抗体.方法结合HE染色、普通光镜下肠壁神经节细胞的形态特征,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31例临床拟诊为HD的病变肠段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N8E、S-100蛋白染色,比较它们的染色结果和分布特点.结果光镜下有116例确诊为HD,其肠壁神经丛cathepsin D表达阴性.余15例肠壁神经丛内的个别细胞虽不具备神经节细胞的典型形态特征,但cahep sin D表达阳性.而N8E、S-100只在神经纤维或神经鞘膜(施万)细胞及周围细胞中表达阳性.结论在肠壁神经丛中,cathepsin D只标记神经节细胞,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故可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用于鉴别HD的可疑病例.

    作者:伏利兵;何乐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介绍一种组织蜡块防蛀的方法

    在档案管理及对病理组织蜡块的回顾性研究中,经常发现蜡块中组织有蛀噬现象.这样的蜡块不能重新制片,既影响正常工作,又使病理原始资料遭到破坏,不能保证病理档案的完整性.为此,我们在组织脱水及浸蜡过程中,加入甲醛和氯氰菊酯杀虫剂,用甲醛保证组织充分固定,用氯氰菊酯石蜡液对组织进行浸蜡处理,经过10年的观察,证实防止蜡块蛀噬的效果很好.

    作者:楚广民;罗伟;刘华;魏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对病理检查报告规范化的几点看法

    病理检查报告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文件.它关系到疾病的诊断、进一步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的判断,及时、准确和简练的病理报告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信息.病理报告应集中描写与疾病诊治及预后有关的内容.随着医患矛盾的逐年增多,病理报告也是医疗纠纷及法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法律文件.病理医师在书写每一份病理报告时,都应该非常认真严谨,尽量避免和减少因病理诊断所造成的医疗纠纷.

    作者:沈丹华;阚秀;回允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输卵管结扎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患者女性,54岁.生育2胎.1973年2月在外院行人工流产及绝育术,术后经量增多约一倍,伴有痛经,但疼痛无进行性加剧.此次因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发现子宫肌瘤,于1999年12月人院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双侧输卵管缴端游离,浆膜面光,峡部见结扎痕迹,结扎部闭锁呈盲端,两端分开,结扎处近端切面管壁厚3~5mm;管腔狭窄,远端切面管壁厚2mm;全子宫标本见肌壁间多发性平滑肌瘤及颈管息肉1枚,1.5cm×0.5cm×0.2cm大.

    作者:孙剑英;刘伯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氯乙酸酯酶方法的改良

    氯乙酸酯酶(CE)属特异性酯酶,它是在萘酚AS-D-氯化醋酸酯为底物时,酯酶活性主要出现于中性粒细胞系中.故萘酚AS-D-氯化醋酸酯酶(简称AS-D-CE)又称中性粒型酯酶[1].除了在肥大细胞见到活性外,其他细胞成分如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巨核细胞、红细胞系基本阴性.其反应原理为底物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物与重氮盐结合,引起偶氮偶联,使其形成不溶性沉淀-偶氮染料,以此标识酶的定位.

    作者:钟梅;王芳;吕亚莉;李向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诊断病理学杂志

诊断病理学杂志

主管: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北京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