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依从性观察

李勇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缬沙坦氢氯噻嗪, 治疗依从性
摘要:目的 探讨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依从性.方法 将20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口服,观察组患者接受缬沙坦氢氯噻嗪口服,疗程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0% vs.81.0%,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缬沙坦相比,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且安全性好,患者治疗依从性高.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羟乙基淀粉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静脉点滴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治疗 7、14 d后,对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进行评分,采用Rankin评分和Barthel 指数对两组治疗后3、6个月时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良好率为84.21%,对照组良好率为52.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对照组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试验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Rankin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郭莉丽;沈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91例用药差错的成因与对策

    目的 分析用药差错的成因并寻求降低差错的对策.方法 针对药剂科用药差错登记、门诊用药咨询记录和护理部临床护理质量检查记录中的用药差错,按差错来源、出现差错人员的工作年限、差错后果或严重程度进行分类汇总.结果 191例用药差错来源于医师的106例,占55.50%;药师46例,占24.08%;护士31例,占16.23%;患者8例,占4.19%.按差错后果或严重程度分类,尚未出现错误97例,占50.79%;出现错误但未造成伤害88例,占46.07%;出现错误并造成伤害6例,占3.14%;未发生致死性错误.结论 建立良好的用药安全文化、及时分析用药差错的根源,并寻求解决办法、降低用药风险非常必要.

    作者:张万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微创钻颅术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血肿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微创钻颅术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血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为降低脑血肿患者的残疾率及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 将82例脑血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0例,实施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42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采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表(SSS)及Barthel指数(BI)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 B组总好转率为88.10%,高于A组的67.50%(P<0.05);B组血肿完全清除率为35.71%,高于A组的15.00%(P<0.05);B组治疗20 d后SSS评分、BI值为(35.62±8.57)分、(62.78±11.36),均高于A组的(26.69±8.84)分、(54.69±10.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钻颅术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血肿,可促进血肿清除,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佳剂量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6例老年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40 mg/d辛伐他汀每晚顿服,对照组采用20 mg/d辛伐他汀每晚顿服,两组在治疗期间均给予健康指导,并行低脂饮食,且不再使用其他降血脂或调血脂药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血脂情况及有无心脏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血脂疗效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血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9.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心脏事件发生,也无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观察组6例(12.50%)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4例(8.33%)发生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40 mg/d)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与小剂量(20 mg/d)相比,调脂疗效更佳,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可靠.

    作者:董胜翔;牟宝华;韩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依托咪酯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老年颅脑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老年颅脑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颅脑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0~80岁,根据诱导时舒芬太尼的剂量不同分为2组:Ⅰ组30例,给予舒芬太尼0.3 μg/kg;Ⅱ组30例,给予舒芬太尼0.5 μg/kg.3 min后给予依托咪酯0.2 mg/kg,入睡后罗库溴铵0.8 mg/kg行气管插管.分别记录患者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即刻(T3)、气管插管后1 min(T4)和气管插管后5 min(T5)时刻的MAP、HR、BIS和SpO2.记录意识消失时间和诱导时间,记录有无呼吸抑制、注射痛、肌阵挛和胸壁僵直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年龄、体重指数、诱导时间、意识消失时间、各时点BIS值及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的MAP和HR在T0和T1时点上无显著变化,而Ⅰ组在T3、T4和T5时点的MAP明显升高,HR增快,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在T2时点MAP较诱导前明显降低,但与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结论 舒芬太尼0.5 μg/kg复合依托咪酯更适合用于老年颅脑手术的麻醉诱导.

    作者:龙波;吴晓蕾;柴军;赵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硝酸益康唑克霉唑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研制硝酸益康唑克霉唑乳膏,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以硝酸益康唑、克霉唑为主药制备乳膏,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所制制剂为白色均匀细腻乳膏.克霉唑的含量为标示量的90%~110%,硝酸益康唑的含量为标示量的90%~11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7%、101.11%,RSD分别为1.4%、1.8%.结论 该乳膏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作者:高松田;徐兴亚;周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米氮平致严重下肢水肿一例

    患者,女,42岁,因焦虑抑郁状态于2012年6月25日口服米氮平30 mg,1次/d,1周后症状明显好转.7月26日来我院就诊,原头痛、头晕等躯体症状完全消失,情绪稳定,不良反应仅诉轻度手足发胀感,体检无阳性体征,遂继续服用.1周后患者觉胃胀,对饮食无明显影响;双上肢难以形容不适感,对已改善的睡眠有影响;双下肢水肿,从双足起渐发展到腹股沟处,睡眠及卧床休息后减轻,站立及久坐后明显,症状持续.

    作者:李坚;赵淑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抗甘露聚糖肽胶囊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及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多抗甘露聚糖肽胶囊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共计19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与干预组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炎、抗组胺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抗甘露聚糖肽胶囊.采用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评估患者症状体征,评价其临床疗效;同时检测血清TNF-α与IgE水平.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81.6%,干预组总有效率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风团数目、瘙痒程度、UAS评分均有所下降(P<0.01),血清TNF-α与IgE水平降低(P<0.01),但干预组显现出更好的疗效(P<0.05).结论 多抗甘露聚糖肽胶囊通过降低体内的炎症介质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余晶晶;王玉;吴方毅;孟祖东;汪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的用药分析与用药监护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治疗中发挥药学服务的途径和方式,以改善治疗效果.方法 以1例住院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为例,根据支气管扩张症诊治指南,及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药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结论 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应不断总结和探索,对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进行合理处置.

    作者:姚毅强;沈学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温阳止泻散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及心肌酶谱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温阳止泻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以及对其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感染轮状病毒并导致肠炎的2个月~3岁小儿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轮状病毒性肠炎西医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一定剂量的温汤止泻散.对比两组患儿的腹泻时间、止泻疗效,测定心肌酶谱.结果 试验组患儿平均腹泻时间为(55±12)h,对照组为(102±1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止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心肌酶谱的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止泻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好,并能降低心肌酶谱的酶含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葡萄糖酸锌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3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418例,对照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①联合组的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大便次数以及平均治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82.3%)(P<0.05);③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2%)明显低于对照组(17.7%)(P<0.05).结论 葡萄糖酸锌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明显,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了小儿秋季腹泻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国珍;寿淑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8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3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治疗(泮托拉唑组),3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奥美拉唑组),均治疗3~6 d.其中常规治疗主要包括禁饮食、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输血及营养支持等治疗.仔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每日呕血次数、黑便次数及出血量,仔细记录两组患者停止出血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观察并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发生情况.结果 泮托拉唑组治疗第1天、第3天时出血量明显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泮托拉唑组平均停止出血时间为(1.5±0.4) d,奥美拉唑组为(2.4±0.6)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泮托拉唑组显效率高于奥美拉唑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36% vs.48.72%,P<0.05);泮托拉唑组、奥美拉唑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44% vs.94.87%,P>0.05).结论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应用于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相当,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但泮托拉唑显效快,可明显缩短出血时间,提高显效率.

    作者:李兴丰;陈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吡柔比星不同灌注方法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吡柔比星不同方法 膀胱内灌注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灌注前少量饮水,均于术后1周开始行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40 mg吡柔比星+80 mL蒸馏水进行膀胱内灌注治疗,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8周.对照组患者前8次灌注同观察组,在治疗8周以后每1个月行灌注治疗1次,连续治疗10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1年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年内膀胱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2年术后膀胱癌复发率为14.28%,对照组为11.4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6例(17.14%)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15例(42.86%)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吡柔比星进行为期8周的膀胱内灌注治疗,控制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满意,而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何非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对母婴安全的影响

    目的 探讨κ-阿片肽受体激动剂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产妇,均足月、头位、单胎,19~38岁,ASA Ⅰ~Ⅱ级,一般情况良好,自愿要求实施分娩镇痛.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按布托啡诺用药浓度的不同分为3组.A组:0.06%;B组:0.08%;C组:0.1%)和对照组(D组:不选择分娩镇痛,未经任何镇痛药物干预),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VAS(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不良反应,同时抽取母体外周静脉血和新生儿脐带动脉混合血检测布托啡诺血药浓度及β-内啡肽(β-EP)的浓度.结果 布托啡诺组VAS评分在整个产程进展中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组内比较,B、C组VAS评分低于A组(P<0.05);布托啡诺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啡诺组产妇镇静表现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A、B组镇静表现低于C组(P<0.05);布托啡诺组新生儿脐带动脉混合血的血药浓度明显低于母体静脉血的血药浓度(P<0.05);布托啡诺组外周静脉血β-E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酒石酸布托啡诺因其独有的κ受体激动与μ受体拮抗作用,在完善镇痛的同时,避免了很多阿片类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0.08%布托啡诺用于静脉分娩镇痛,镇痛效果好,对母婴安全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作者:房先杰;彭艳红;陈新艳;牛世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复方氨酚烷胺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复方氨酚烷胺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2例复方氨酚烷胺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多与患者超量用药有关,其次与患者高龄、饮酒相关.结论 应重视复方氨酚烷胺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加强对该类药物监管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潘小玲;陈红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射频消融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术(RFA)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8例实施RFA治疗,B组50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GSH,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变化.结果 两组完全损毁率及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LT、AST及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FA联合GSH治疗肝癌可促进病灶清除,改善肝功能.

    作者:胡刚;虞伟星;范晓松;陈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为小儿哮喘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将10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2组.A组53例,给予止咳、祛痰、平喘、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及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B组5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氧驱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肺功能改变.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1.13%,B组总有效率为94.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喘憋、咳嗽、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分别为(2.9±0.6)d、(3.1±1.1)d、(3.6±1.1)d,短于A组的(3.7±0.4)d、(4.2±1.3)d、(5.1±1.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B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分别为(2.38±0.31)L、(192.5±24.2)L/min、(1.45±0.61)L,大于A组的(2.05±0.30)L、(176.8±25.3)L/min、(1.12±0.46)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可有效缓解喘憋、咳嗽等症状,改善肺功能.

    作者:蒋红宇;邱根祥;宋海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蓝科肤宁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急性阴囊潮湿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蓝科肤宁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急性阴囊潮湿(ASE)的临床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67例ASE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进行抗组胺治疗,治疗组34例给予蓝科肤宁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TH1/TH2比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及体征总评分(TSS)为(4.2±1.2)分,低于对照组的(5.8±1.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H1/TH2比值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科肤宁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ASE,可有效缓解瘙痒、疼痛、糜烂症状,使TH1/TH2比值趋于平衡,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作者:雷振春;林京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及对人流术后宫缩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及对人流后宫缩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自愿接受无痛人流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芬太尼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静注丙泊酚(1.5~2.0 mg/kg)前3 min,分别输注舒芬太尼(0.1 μg/kg)和芬太尼(0.5 μg/kg).术中若出现体动或呻吟,酌情追加丙泊酚0.5 mg/kg.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术中、术后苏醒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及血氧饱和度(SpO2);丙泊酚用量、麻醉苏醒时间、离院时间、醒后宫缩痛的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满意程度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与麻醉前基础值相比,所有患者在术中及麻醉苏醒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幅度减弱,其中对照组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中MAP均降低,其中对照组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麻醉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丙泊酚用量显著多于观察组(P<0.05).5~45 min内,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药物用量少,并能有效抑制人流术后宫缩痛,效果优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

    作者:张德春;赵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EICU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必净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血必净治疗组在常规冶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冶疗后第7天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4/CD8比值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7 d后,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血必净组CD3+、CD4+、CD4/CD8比值和IgG、IgA、IgM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 血必净能有效恢复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稳态,阻止病情恶化,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王煜;刘伟;赵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