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智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单纯应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单纯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每日睡前应用1次地特胰岛素(Det)联合三餐口服二甲双胍(Det组,32例)、每日睡前1次中效胰岛素(NPH)联合三餐口服二甲双胍(NPH组,28例),治疗12周.对比治疗前后空腹血糖(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hour blood glucose,2h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变化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FBG、2hBG、HbA1c、BM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hBG、HbA1c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间FBG、2h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t组发生3例(3/32)低血糖,NPH组发生13例(13/28)低血糖.Det组低血糖发生情况及体重增加情况明显低于NPH组(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均可有效控制血糖,但地特胰岛素低血糖发生率低,在控制体重方面更有优势.
作者:邵洋;杜强;王艳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氨酚羟考酮胶囊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术前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7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LDH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患者于术前8 h、90 min口服1粒氨酚羟考酮胶囊;对照组35例,患者术前30 min注射80 mg盐酸哌替啶.术后两组均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切皮时(T1)、神经根显露时(T2)、摘除突出髓核时(T3)、缝合切口时(T4)、术后2 h(T5)的VAS评分分别为(1.8±0.6)、(4.9±1.2)、(2.5±0.3)、(1.5±0.4)、(4.2±0.8),均低于对照组的(2.3±0.4)、(6.5±1.3)、(3.2±0.6)、(2.2±0.5)、(5.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盐酸哌替啶援助镇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6%、8.57%,均低于对照组的22.86%、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酚羟考酮胶囊镇痛效果明显,用于LDH手术可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头孢硫脒联合蒙脱石对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住院的173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硫脒,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蒙脱石散.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血清NO、IgG、IgA、IgM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74.3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5.898,P<0.05);治疗组腹痛减轻有效率为86.32%,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8,P<0.05).治疗组止泻、退热以及体征好转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9、2.436、11.147,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4,P<0.05);血清IgG、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795、12.355,P<0.05).结论 头孢硫脒联合蒙脱石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确切,不仅能降低治疗时间,还能提高患儿的自身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爱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依托咪酯是非巴比妥类的静脉麻醉药,对呼吸和循环影响轻微,但是依托咪酯有注射痛、肌阵挛、术后恶心呕吐、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等不良反应,尤其肌阵挛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上有许多药物可用于抑制依托咪酯引起的肌阵挛,例如阿片类、苯二氮艹卓类,但易引起术后呼吸抑制和苏醒延迟.与以上药物相比,硫酸镁既不会引起呼吸抑制,也不会产生镇静作用,更不会引起苏醒延迟.硫酸镁是否能够降低依托咪酯引起肌阵挛的发生率以及合适剂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本研究就依托咪酯和硫酸镁各自的药理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探讨依托咪酯配伍硫酸镁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可能性.
作者:石佩;董有静;范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羟乙基淀粉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静脉点滴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治疗 7、14 d后,对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进行评分,采用Rankin评分和Barthel 指数对两组治疗后3、6个月时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良好率为84.21%,对照组良好率为52.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对照组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试验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Rankin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郭莉丽;沈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蓝科肤宁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急性阴囊潮湿(ASE)的临床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67例ASE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进行抗组胺治疗,治疗组34例给予蓝科肤宁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TH1/TH2比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及体征总评分(TSS)为(4.2±1.2)分,低于对照组的(5.8±1.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H1/TH2比值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科肤宁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ASE,可有效缓解瘙痒、疼痛、糜烂症状,使TH1/TH2比值趋于平衡,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作者:雷振春;林京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微创钻颅术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血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为降低脑血肿患者的残疾率及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 将82例脑血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0例,实施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42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采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表(SSS)及Barthel指数(BI)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 B组总好转率为88.10%,高于A组的67.50%(P<0.05);B组血肿完全清除率为35.71%,高于A组的15.00%(P<0.05);B组治疗20 d后SSS评分、BI值为(35.62±8.57)分、(62.78±11.36),均高于A组的(26.69±8.84)分、(54.69±10.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钻颅术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血肿,可促进血肿清除,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6例老年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40 mg/d辛伐他汀每晚顿服,对照组采用20 mg/d辛伐他汀每晚顿服,两组在治疗期间均给予健康指导,并行低脂饮食,且不再使用其他降血脂或调血脂药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血脂情况及有无心脏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血脂疗效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血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9.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心脏事件发生,也无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观察组6例(12.50%)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4例(8.33%)发生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40 mg/d)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与小剂量(20 mg/d)相比,调脂疗效更佳,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可靠.
作者:董胜翔;牟宝华;韩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多抗甘露聚糖肽胶囊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共计19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与干预组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炎、抗组胺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抗甘露聚糖肽胶囊.采用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评估患者症状体征,评价其临床疗效;同时检测血清TNF-α与IgE水平.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81.6%,干预组总有效率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风团数目、瘙痒程度、UAS评分均有所下降(P<0.01),血清TNF-α与IgE水平降低(P<0.01),但干预组显现出更好的疗效(P<0.05).结论 多抗甘露聚糖肽胶囊通过降低体内的炎症介质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余晶晶;王玉;吴方毅;孟祖东;汪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温阳止泻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以及对其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感染轮状病毒并导致肠炎的2个月~3岁小儿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轮状病毒性肠炎西医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一定剂量的温汤止泻散.对比两组患儿的腹泻时间、止泻疗效,测定心肌酶谱.结果 试验组患儿平均腹泻时间为(55±12)h,对照组为(102±1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止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心肌酶谱的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止泻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好,并能降低心肌酶谱的酶含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治疗中发挥药学服务的途径和方式,以改善治疗效果.方法 以1例住院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为例,根据支气管扩张症诊治指南,及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药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结论 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应不断总结和探索,对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进行合理处置.
作者:姚毅强;沈学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口腔炎喷雾剂与康复新口服液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48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3例给予口腔炎喷雾剂治疗,B组25例给予康复新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溃疡愈合及疼痛消失时间.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1.30%,B组总有效率为9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溃疡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4.8±1.2)d、(3.6±0.8)d,B组分别为(3.2±0.6)d、(2.8±0.5)d,B组均短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唾液SIgA水平、IgG水平分别为(64.8±11.4)g/L、(23.6±6.6)g/L,A组分别为(51.9±10.5)g/L、(35.4±7.6)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溃疡效果优于口腔炎喷雾剂,康复新液可增加SIgA水平,调节体液免疫,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胡丽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EICU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必净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血必净治疗组在常规冶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冶疗后第7天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4/CD8比值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7 d后,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血必净组CD3+、CD4+、CD4/CD8比值和IgG、IgA、IgM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 血必净能有效恢复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稳态,阻止病情恶化,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王煜;刘伟;赵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 mg/d,静脉滴注,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治疗后两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NO与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明显升高,ET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庞洲;查赣;许尔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卡孕栓联合催产素或单独使用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300例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3组,A组于胎儿娩出后给予催产素肌注,B组给予卡孕栓舌下含服,C组给予卡孕栓舌下含服联合催产素肌注,记录三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结果 C组产后出血率低于A、B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A、B组(P<0.05);C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A、B组(P<0.05).结论 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优于单独用药,联合用药可有效缩短第三产程,降低产后出血率,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兰杰军;钟秀萍;王芳艳;吴越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观察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对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丙泊酚组100例,采用丙泊酚镇静治疗;咪唑安定组100例,采用咪唑安定镇静治疗.两组患者均先给予镇静诱导,再给予微量泵持续滴注,采用Ramsay分级标准对两组患者镇静效果进行评估,其中Ⅰ级为镇静不够,Ⅱ~Ⅴ级为佳镇静,Ⅵ级为镇静过度;观察患者用药期间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气指标的变化,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达到镇静目标时间、停用镇静剂至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镇静总费用及ICU住院时间.结果 丙泊酚组95例(95.00%)达佳镇静程度,咪唑安定组93例(93.00%)达佳镇静程度,两组镇静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有4例(0.04%)发生平均动脉压下降,在停药后15 min左右循环稳定;咪唑安定组未见明显循环、呼吸系统等指标变化.丙泊酚组达到镇静目标时间、停用镇静剂至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分别为(25.3±4.5)s、(23.4±4.5)min、(2.9±0.4)h,咪唑安定组分别为(45.5±6.7)s、(56.4±10.3)min、(6.2±1.2)h,前者均明显短于后者(P<0.05).丙泊酚组镇静费用明显高于咪唑安定组(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与咪唑安定均有显著的镇静效果,但丙泊酚起效快,咪唑安定镇静作用持续时间长,且丙泊酚价格相对较贵,临床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
作者:胡碧蓉;张玲;金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依从性.方法 将20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口服,观察组患者接受缬沙坦氢氯噻嗪口服,疗程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0% vs.81.0%,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缬沙坦相比,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且安全性好,患者治疗依从性高.
作者:李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患者,女,42岁,因焦虑抑郁状态于2012年6月25日口服米氮平30 mg,1次/d,1周后症状明显好转.7月26日来我院就诊,原头痛、头晕等躯体症状完全消失,情绪稳定,不良反应仅诉轻度手足发胀感,体检无阳性体征,遂继续服用.1周后患者觉胃胀,对饮食无明显影响;双上肢难以形容不适感,对已改善的睡眠有影响;双下肢水肿,从双足起渐发展到腹股沟处,睡眠及卧床休息后减轻,站立及久坐后明显,症状持续.
作者:李坚;赵淑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为小儿哮喘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将10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2组.A组53例,给予止咳、祛痰、平喘、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及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B组5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氧驱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肺功能改变.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1.13%,B组总有效率为94.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喘憋、咳嗽、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分别为(2.9±0.6)d、(3.1±1.1)d、(3.6±1.1)d,短于A组的(3.7±0.4)d、(4.2±1.3)d、(5.1±1.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B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分别为(2.38±0.31)L、(192.5±24.2)L/min、(1.45±0.61)L,大于A组的(2.05±0.30)L、(176.8±25.3)L/min、(1.12±0.46)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可有效缓解喘憋、咳嗽等症状,改善肺功能.
作者:蒋红宇;邱根祥;宋海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病理及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2例慢性乙肝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扶正化瘀胶囊,观察两组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e抗原转阴率、血清转换率、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结果 观察组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e抗原转阴率及血清转换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程度分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化瘀胶囊能显著抑制HBV-DNA复制,促使ALT水平转归正常,在减轻肝组织炎症坏死和逆转肝纤维化方面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洪华;吴炜;金焕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