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爱宝疗浓缩液治疗宫颈糜烂治疗后残留病灶出血的疗效探讨(附30例临床分析)

袁江英;李琴芳;杜和春

关键词:爱宝疗浓缩液, 宫颈糜烂, 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爱宝疗浓缩液对宫颈糜烂治疗后残留病灶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宫颈糜烂微波术后、宫颈管炎及宫颈糜烂药物治疗后反复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小棉签浸爱宝疗浓缩液插入宫颈管2 min后取出,再以该药浸棉块贴敷糜烂及出血处,48 h复查,取出棉块,连续用药3次停药2~3 d,开始下一周治疗.对照组30例,在月经干净后3~7 d内给予一次微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爱宝疗浓缩液是治疗宫颈糜烂治疗后残留病灶出血的一种有效药物,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在妇科贫血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妇科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妇科贫血应用rHuEPo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对由妇科疾病引起的贫血,每3天皮下注射rHuEPo3 000IU,观察临床症状和用药前后RBC、Hb、HCT、PLT和肝肾功能.结果rHuEPo对妇科贫血患者RBC、Hb、HCT有明显提高,对P LT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rHuEPo可以有效改善妇科贫血,避免或减少异体输血.

    作者:楼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用的手术.其中根据术式可分为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AH)、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1].LAVH较TAH损伤少、排气快、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但手术时间较长[2].LAVH属于微创范畴,将成为发展趋势.本院自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共实施LAVH 33例,现将手术中的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素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脉管内平滑肌瘤病护理体会

    脉管内平滑肌瘤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肌瘤,近年来在临床上也有所出现.它是一种子宫肌瘤向管腔内生长或由脉管壁本身的平滑肌组织增生后突向管腔内的肿瘤,除静脉外淋巴管也可受累.由于其肿瘤生长部位的特殊性,造成了手术难度大、术后易出血、并引起动静脉栓塞及复发等症状出现,因此对脉管内平滑肌瘤病的发生及治疗应该予足够的重视和了解.我院从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共收治子宫肌瘤患者695例,其中脉管内平滑肌瘤病患者6例,占子宫肌瘤症患者总数0.1%,在对此病的临床观察及在术后护理中发现,该病具有一定的特点及规律性,现将该病典型病例及其该病的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沈陆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令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严重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目前尚无特殊疗效.我们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令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头孢曲松(罗氏芬)在小儿外科重症疾病中的应用

    我科自2003年2月至2004年2月对部分重症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罗氏芬治疗,按20~80 mg/(kg.d)静脉给药,获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之彬;王维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软袋输液使用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输液使用经历了玻璃瓶、塑料瓶和软袋的过程,随着软袋输液的推广,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有些是瓶装输液时代所未曾出现过的.我们使用软袋输液后,出现以下问题并总结出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玉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门诊药房投药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门诊药房是医院的一个直接面对患者的、开放性的服务窗口,肩负着就诊患者的处方调配及门诊各科室所需药品的供应工作.门诊药房是门诊患者在医院就诊的后一站,其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医疗效果及医院的形象.故对门诊药房投药差错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利于药师们防微杜渐,有的放矢地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江爱玲;高振洲;袁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剂量甘露醇、脑活素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8例临床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常见的颅内病变,是新生儿早期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自1998年10月起,我科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甘露醇、脑活素综合治疗中、重度HIE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症32例临床观察

    新生儿由于胃肠功能不完善,胃肠动力功能低下,易出现腹胀、胃潴留、呕吐等喂养不耐受体征,促胃肠动力药可改善喂养.红霉素对胃肠有促动力作用,国内报道较少,我们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雪玲;蔡冰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注射用头孢唑啉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通过试验剂,进行干扰试验,研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结果用灵敏度0.125 EU/m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没有出现干扰作用.结论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的热原检查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作者:韩莹旻;崔升佐;宋丽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抗病毒药物在儿科的应用

    病毒是目前所知的为简单的生命单位,相对于细菌感染来说,抗病毒药物发展缓慢,且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病毒也是对人类健康威胁大的病原体,如艾滋病、甲肝、乙肝、丙肝、疯牛病及非典等.在儿科常见的一些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轮状病毒等也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人类同病毒的斗争将是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作者:刘春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门诊降糖药物的应用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原因众多,但主要的失调是胰岛素分泌或生成异常.据估计,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2 000万人,为了解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我们抽取本院门诊处方进行分析.

    作者:赵肖霞;曹天高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误静脉输入大剂量氨茶碱致多脏器衰竭抢救成功1例

    我院儿科于2003年12月7日收治1例静脉误输入大剂量氨茶碱1.5 g致多脏器衰竭患儿,经10 d抢救成功救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军;孙文;殷佟;曲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住院药房药师在医院临床药学工作中的作用

    当今医院药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与内容是药学服务.有计划地开展与推广临床药师制度,是保证医院做好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治愈率和诊断准确率的当务之急[1].目前我国各级医院,尤其是中小医院,临床药师缺乏,即使有为数不多的临床药师,因受条件、环境等的限制,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吴永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儿发热及解热药的合理应用

    发热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中,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高热惊厥等多种并发症,给儿童的身心带来一定影响.WHO建议,当小儿肛温高于38.5℃时,应采用安全的解热药治疗,对发热患者除对病因进行治疗外,选用安全有效的解热药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此,本文就发热的概念及解热药的合理应用做一介绍.

    作者:蔡栩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天门冬氨酸洛美沙星与更昔洛韦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在5℃,20℃,37℃下考察天门冬氨酸洛美沙星与更昔洛韦注射在5%葡萄糖及0.9%氯化钠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双波长-等吸收点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各自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配伍液在上述各温度下,0~6 h内其外观、浊度、pH值、含量及吸收光谱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上述两种注射液在6 h内稳定,可配伍使用.

    作者:陈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苦碟子研究进展

    苦碟子别名满天星,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等地[1],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民间常作为野菜食用.近年来随着对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的逐步展开,发现其活性成分丰富,提取和制剂方便,疗效确切,已日益显示出宝贵的药用价值,现将苦碟子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袁汀;刘蕊;黄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5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金洛片)对心力衰竭的治疗疗效.方法患者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57±18)岁.心功能(NYHA)Ⅱ级20例,Ⅲ级32例,Ⅳ级4例.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均使用强心等抗心衰药物,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10 mg/d.治疗3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57.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卡维地洛是治疗心衰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刘雅丽;杨选影;刘玉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宫内妊娠复合宫外妊娠破裂的抢救及护理

    宫内外同时妊娠是罕见的一种异位妊娠,其发生率约为1:15 000~1:30 000[1],近年来,随着辅助生育技术在临床应用后,宫内外同时妊娠的发生率约占辅助生育技术妇女的1%~2%[1].宫外妊娠一旦破裂,易发生腹腔内大出血,既可危及患者生命,又可影响宫内胎儿,在抢救与护理上有其特殊性.本院自2002年12月~2004年2月共收治3例,除其中1例要求人流外,余2例保胎成功,现将抢救与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谢卫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消乳增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消乳增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Shimpack C18;流动相: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 mL/min;柱温:室温;灵敏度0.1 AUFS.结果芍药苷在0.16~0.64μg范围线性良好,γ=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57%(n=5),RSD=2.09%.结论本方法可靠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消乳增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文莉;许爱霞;葛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