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倩
腹腔镜微创手术是新兴的一项先进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的特点.方法 对80例患者予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细心的护理.结果 79位患者临床疗效良好,一例发生因子宫收缩不良而阴道出血.结论 用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的优点,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术前的肠道准备和术后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腹腔镜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倪辉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论述了只有对HIV感染的母亲提供产前咨询和指导,对婴儿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和婴儿喂养方式的选择,婴儿HIV抗体检测和预防接种,儿童保健管理等工作,才能做好山区农村HIV感染妇女所生儿童的预防与保健.
作者:夏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路径式健康教育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观察组应用自编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对产科所有入院的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为缓解焦虑、恐惧、烦躁和依赖等问题,分别在入院、产前、产时、产后、出院时针对不同阶段孕产妇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技能.
作者:高悦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4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32例,每日3餐前口服瑞格列奈并在睡前皮下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对照组32例,于每日早餐和晚餐前半小时注射预混胰岛素,中餐前口服瑞格列奈.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人数.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所改善,联合组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但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对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减少了胰岛素日用量并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肖成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但腹部遭受创伤后引起阑尾炎发作,临床较为少见.创伤后阑尾炎虽然少见,但应引起重视.在创伤后急腹症的诊断中需要有较固定的有经验的普外科医师连续观察,要考虑到创伤后阑尾炎,及时行手术治疗,否则会贻误病情,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
作者:杨更新;杨有仙;胡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HCC)是世界上为常见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彻底治愈的难度很大,患病死亡率高.根据目前的研究报道,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复发转移.研究统计结果显示HCC病患处切除5年后的复发率为55% ~62%,切除肿瘤直径小于5cm的小肝癌复发率为44%,局部治疗的转移复发率则更高.因此抗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降低术后复发率是目前HCC治疗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作者:袁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近2年我科诊治的74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例.对护理进行总结分析观察其转归.结果:经有效的护理全部治愈出院.而护理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和24小时尿蛋白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严密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可预防控制并发症,利于维护母婴健康,促进康复.
作者:赫静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并评价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采用鼻空肠管提供肠内营养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急性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过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全部20例患者留置鼻空肠管平均时间为6.5±1.3d;12例(60.0%)患者治愈,7例(35.0%)患者好转,1例(5.0%)终死亡.结论加强护理措施可以保证鼻空肠管更好地发挥其营养功能,加快各消化器官功能之间的协调与恢复,提高胃肠功能,避免病人胃肠功能出现衰竭,降低发生全身炎性反应的风险.
作者:李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部骨折的标准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由于肢体功能活动受限,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生活和社会活动,而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和肢体活动功能康复起到积极作用,可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参加社会活动.我院骨科对5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菊香;黄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对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救治水平.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月急诊救治78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早期诊断及救治的重要性.结果 本组78例经早期诊断救治,75例治愈,占96.2%,3例死亡,占3.8%.结论早期正确的诊断及合理的救治是降低闭合性腹部损伤死亡的关键,尽早完善各项检查确定损伤部位,纠正休克,维持生命体征,及时急诊手术是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李金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进行优缺点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80例ASAⅠ级早期妊娠妇女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B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术中镇痛效果、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与芬太尼组相似;呼吸抑制、干咳比芬太尼组少.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起效快、麻醉镇痛效果好、循环呼吸抑制轻、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门诊人工流产麻醉方法.
作者:高尚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年龄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年龄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491,P<0.05,OR=1.76455),logistic模型也说明年龄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2618.结论:年龄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赵文菊;李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可必特(相当于异丙托溴铵0.5mg、硫酸沙丁胺醇3mg)联合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对93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随即分为对照组42例,治疗组51例,对照组采用吸氧、解痉平喘,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可必特、糜蛋白酶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治疗后喘息症状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喘息症状消失时间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必特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季茂珍;杨园园;贾荣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和降纤药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依达拉奉组30例,巴曲酶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每天2次,疗程14天;巴曲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巴曲酶,第1天生理盐水250ml+巴曲酶10BU静滴,第3天生理盐水250ml+巴曲酶5BU静滴,第5天生理盐水250ml+巴曲酶5BU静滴.结果 21天后观察,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巴曲酶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优于巴曲酶.
作者:宋素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100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0月期间采用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48例作为对照组,选择相同时间采用复方丹参滴丸与鲁南欣康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52例作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并且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4.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100例冠心病临床效果令人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安全可控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玉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探讨分析我院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61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1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及相关临床护理,治愈27例,好转31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4.91%.结论:在脑梗塞患者治疗期间加强心理、病情观察、肢体和语言的康复锻炼、饮食及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对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程瑞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胃炎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5型,以中药治疗为主,配合西药治疗,观察各证型间的疗效结果.结果:160例中,以脾虚肝胃不和及脾胃湿热型多见,且脾虚肝胃不和型之疗效优于气阴两虚型和气滞血瘀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中药为主配合西医辨治慢性胃炎疗效肯定.
作者:杨江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减少因新生儿护理问题引发的护理纠纷;方法:以出院时沟通为主、出院后电话随访沟通为辅的方式对新生儿全身情况、新生儿护理及观察要点实施标准化护患沟通,产妇或其委托人认同和理解掌握后签字并盖手印.结果:实施标准化护患沟通之后与实施前相比,护理纠纷明显减少.结论:将护患沟通标准化有助于规范沟通行为,提高沟通效果,可有效减少护理纠纷,密切护患关系,同时收集到有力的法律证据.
作者:牟建容;黄仲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观察及内科护理实践.方法:对2007年l0月~2009年10月选取245例COPD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临床表现,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实施相应的临床内科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严密的内科护理,COPD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症状减轻.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患者缓解和控制了症状,体力活动能力有所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计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药物中毒患者抢救护理措施.方法:对急诊科一例口服药物中毒患者抢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对于药物中毒患者,要熟练掌握抢救技术,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经过洗胃和血液灌流,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邹丹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