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菊;李刚
呼吸道疾病是我们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且病程长,药物治疗效果常不理想,配合物理治疗,如压力雾化吸入等有助于增强药物效果,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是使用专门的装置将药物溶液雾化为细小的雾粒或微粒,使之悬浮于气体中,随患者的吸气过程进入下呼吸道进一步沉积,达到治疗作用.压缩雾化吸入疗法是使痰液稀释、消除局部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减轻喉头水肿、使气道畅通较有效的手段.2011年1月-2011年8月,我院对200例呼吸道疾病患儿行雾化吸入治疗,其中部分患者出现烦躁、频繁刺激性咳嗽、咳痰、气促等不适症状,经耐心护理,取得很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存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静脉推注地西泮对于缩短第一产程,减缓阵痛以及促进宫口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份经过阴道生产的100例产妇分成地西泮组和对照组两组.地西泮组的50例产妇在第一产程的潜伏期静脉推注10mg的地西泮,而对照组的50例产妇在第一产程则不使用地西泮,观察两组产妇宫颈口的扩张速度、羊水的污染情况、胎儿宫内窘迫情况以及新生儿的窒息问题等.结果:地西泮组宫口开全的时间明显的比对照组短,而且剖腹产率也是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同时,新出生的孩子发生窒息的概率也比对照组低.至于产后出血的情况,地西泮组与对照组则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第一产程中静脉注射地西泮,有利于扩张宫口,降低产妇剖腹产概率以及新生孩子的窒息概率,并且对于产后是否会出血没有影响,静脉推注地西泮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且给产妇和新生孩子的安全带来一定的提高.
作者:韩艳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探讨唾液酸酶(SNA),β-氨基半乳糖苷酶(NAG)的检测在霉菌性阴道炎中的诊断价值,与镜检结合,是否可提高该病的诊断.结论 为提高了检测阳性率.
作者:姚力偀;刘建梅;欧仕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短期应用前列地尔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DN)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时效.方法 选择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氯沙坦钾组(CON)48例,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钾组(PGE1)48例,所有患者给予氯沙坦钾50mg/d,PGE1组应用两周前列地尔,10μg/d,观察48周,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变化.结果 基线时两组UACR(mg/g)水平无显著差异,2周至24周,PGE1组UA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6周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线值比较,PGE1组2周时UACR即显著下降,CON组12周时UACR才开始显著下降.结论短期应用前列地尔降低早期2型糖尿病DN患者UACR效果肯定,起效快,作用持续24周以上.
作者:杨正强;阮丹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护理工作都是一些细小的事情的重复,注重细节服务能促进医疗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优质护理工作的成功取决于细节服务.
作者:郁正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在治疗多发性神经炎方面疾病的疗效.方法 为患者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并根据患者病情将处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并随访一至两年,患者疾病均未复发.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有促进血液循环,抗血栓、抗炎作用.对脑血栓、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神经炎均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俭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生殖健康目前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对936位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的探讨,为开展婚前性教育、性病的传播和其他生殖道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于立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总结98例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的观察与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剂及病情观察,注意事项等.
作者:陈文;潘灵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阐述了妇幼保健事业在贫困山区乡(镇)村面临的困难,探索造成基层妇幼保健工作困难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李红菊;肖胜波;向久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满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需求.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饮食、药物、运动、预防并发症及出院等指导.结果:糖尿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血糖控制较前改善,依从性得到提高.结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减少或者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阮红芳;李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总结169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护理.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与输卵管妊娠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早期容易误诊,一旦发现应该及时处理.护理的关键在于正确的术前评估、病情的正确判断、积极进行急救护理、配合医生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正确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方赛娟;吴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用角膜裂隙灯镜面反射法对活体角膜内皮的观察.方法:用角膜裂隙灯镜面反射法对137例活体角膜内皮的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随年龄增加而下降,30岁以下均为4,000/mm2,30岁以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逐渐下降至2,000/mm2或1,000/mm2,男性89人平均为2792.13/mm2,女性48人平均3020.83/mm2,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用角膜裂隙灯镜面反射法研究一般的角膜内皮细胞情况是可取的.
作者:殷洪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基层医院护士的教育过多关注专业知识学习,忽略人文素质教育,为发展和谐教育,探究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实现护士全面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能力.
作者:王菊秀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实行人文关怀,确保病人及时获得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卵巢囊肿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整体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费用.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小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关察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奥硝唑组和对照组替硝唑组各45例治疗组口服奥硝唑药物,对照组口服替硝唑药物结果奥硝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2%(P<0.05)且两组植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替硝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爱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子宫剖宫产切口处妊娠的诊断和保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间经超声诊断为子宫切口妊娠的3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超声影像表现为孕囊型,14例表现为混合性肿块型.所有病例中22例经不同方法的预治疗后在超声引导下顺利行清宫术,且所有病例均找到绒毛组织证实.余下病例4例直接接受外科手术,1例自动出院.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剖宫产切口处妊娠的有效方法,它对该病的治疗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作者:郑洁怀;王彩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VLBWI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年3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分娩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的VLBWI(出生体重<1500g)109例,对不同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的VLBWI结局及并发症进行了分析.结果:⑴治愈率75.23%(82/109),83.49%的VLBWI合并多种并发症.位于前五位的并发症是:呼吸窘迫综合症62例,贫血56例,高碳酸血症52例,呼吸衰竭37例,新生儿肺炎、窒息各36例.⑵VLBWI结局与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无明显关系(χ2值分别为1.276、4.87、2.12、5.44,P值均>0.05);出现并发症多少与性别、体重有关(χ2值分别为8.22、7.917,P值均<0.05),而与胎龄、分娩方式无明显关系(χ2值分别为2.94、3.28,P值均>0.05).结论:VLBWI多并发症,高死亡率,对其必须密切监护,及时处理并发症,从而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方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47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细节组和常规组,细节组25例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常规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改善情况以及术后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对比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手术过程未发生意外情况,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引流管剪掉部分不慎掉落至腹腔,而引起二次手术,两组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缓解,情况对比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手术风险.
作者:孙园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结合医院消化内科护理的实际情况,探讨消化内科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防范对策,为消化内科护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杨汝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了临床使用抗菌素不合理的现状,提出了合理使用抗菌素建议,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参考.方法:总结了作者观察到的临床使用抗菌素不合理的现状,根据作者的认识提出合理使用建议.结果:抗菌素临床使用现状表明,由于滥用抗菌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长、菌群失调、二重感染,产生了对健康不利的后果.从选药品种、对症用药、给药疗程、给药方式、联合用药、滥用原因等方面总结了抗菌素使用不合理的现状.从正确选择药物品种、明确用药适应症、严格控制药物用量、选择合理的给药方式、认真设计联合用方案、建立抗菌素管理制度方面提出抗菌素合理使用建议.结论对科学使用抗菌素,减少抗菌素的滥用,保证抗菌素疗效,有参考价值.
作者:邓文地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