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制品和制药恒温室的设计及控制

王惟义

关键词:恒温, 设计, 控制
摘要:本文对生物制品和制药恒温室的设计及控制进行综述.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干预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史、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两组用药基本相似.方法 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一般高血压知识宣传指导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6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治愈率为40%明显高于对照组20%.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治疗高血压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满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6例脑卒中患者是否并发肺部感染者的年龄、住院天数、意识水平、吸烟、吞咽困难、进行手术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该组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76例占3.6%;有吸烟史的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率为5.4%显著高于不吸烟患者(2.25%);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率5.30%显著大于非手术患者(2.31%);脑卒中伴有意识不清的并发肺部感染率15.38%显著大于意识清醒患者(1.84%);脑卒中伴有吞咽困难的肺部感染率为5.04%显著大于未发生吞咽困难患者(3.14%);随着年龄的增大、住院时间延长,患者肺部感染率有增加的趋势.结论年龄大、住院时间延长、意识不清、吞咽困难、吸烟、进行手术是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尽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邱会芬;孙吉花;高绍会;赵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58例百草枯中毒的急救护理体会

    百草枯(paraquat)又称对草快、克芜踪,是速效触灭型除草剂.化学名称是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具有触杀作用和一定内吸作用,能迅速被植物绿色组织吸收,使其枯死.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具有除草作用,是目前人类急性中毒致死率高的除草剂.20%水剂5-15ml即可致死,较大剂量中毒导致肺、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迅速致死,临床病程进展快,而较小剂量的中毒时往往引起迟发性肺纤维化,病程相对较长,总死亡率很高.我院自20011年以来救治了百草枯中毒5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阮潇潇;何燕燕;章赛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医院质量管理的现状及措施探讨

    医院医疗优质服务在临床实践中直接影响和决定医疗质量.进行细化分解至基本的元素和便于医务人员的考核,其目的 在于查找影响诊疗质量的薄弱环节,以便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突出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作者:刘保平;郝杰兵;李海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及护理分析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排除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以我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的1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采用气管切开术进行如文中所述的临床护理.结果:非手术患者在接受如上所述的护理措施后,未出现肺部感染的现象.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中有4例发生肺部感染,占此类患者总数的5%.4例肺部感染患者在接受相应的临床处理措施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因此死亡的现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且变化较快,因此临床护理工作应在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基础上,系统性、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护理措施,做好基础护理、环境护理和管道护理,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从而在源头上遏制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小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生物制品和制药恒温室的设计及控制

    本文对生物制品和制药恒温室的设计及控制进行综述.

    作者:王惟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45例妊娠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因素

    目的:探讨诱使妊娠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因素.方法:从2009年9月-2011年7月来我院分娩的孕产妇中筛选出妊娠正常组(对照组)和妊娠高血压组(观察组),并从两组人群中对应的各抽取245位孕产妇,就两组孕产妇在平均年龄、家族史、心理情况、经济条件、产前检查、孕产次数、体重、子宫张力、受教育时间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年龄、体重、家族史、子宫张力上都较高,而在经济条件较差,产前检查上较少,且观察组孕产妇多伴有心理压力.讨论:孕产妇妊娠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因素较为复杂,往往是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诱使妊娠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因素,我们应该加强对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及监管范围,以保证妊娠高血压发病时母婴安全.

    作者:欧阳超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198例老年患者临床中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浅静脉流质针留置套管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在临床已被逐渐推广,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使用方便.由于老年患者血管纤维化,脉管质地硬且脆,弹性差,皮下脂肪层薄,易滑动,不易固定,为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和持续保留静脉通道,应用静脉留置针容易被护理人员和患者接受,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将该技术应用到196例老年患者中,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淑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伤害控制骨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伤害控制骨科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更加有效的骨科救治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救治技术,可以达到更高的救治率和更好的救治效果.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所在医院的三年间接收并治疗的八十六例案例的救治效果进行分析,以证实此观点.

    作者:于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他汀联合氟桂利嗪防治出院后椎-基底动脉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他汀联合氟桂利嗪防治出院后椎基底动脉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已经缓解出院并愿意接受继续治疗和观察的椎基底动脉性眩晕病人39例,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20mmg每日1次或者普伐汀10mmg每日1次和氟桂利嗪10mmg每晚1次,观察组除治疗合并病外不予药物治疗,观察两组2年内眩晕复发情况.结果 经过24个月服用他汀与氟桂利嗪,没有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供血不足(TIA)和晕厥,再次发生眩晕3例,复发均为2次以下,但是眩晕症状都比服药前明显减轻.复发率为14.3%,而观察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33.3%.结论他汀联合氟桂利嗪能有效控制椎-基底动脉性眩晕发作,同时长期服用还能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作者:冯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方萘普生栓联合利多卡因应用在初孕患者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萘普生栓联合利多卡因在初次妊娠患者进行人工流产方面止痛效果,以减轻初孕妇女承受人工流产方面的躯体疼痛.方法:将初次怀孕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288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设计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38例),研究组则在术前15~30分钟肛门塞入复方萘普生栓,在扩宫前1~3分钟进行宫颈注射盐酸利多卡因3~5ml;对照组则不用任何的术前用药,观察两组的宫口扩张情况、病人的疼痛指数、手术时间、人流综合症、手术出血量等.结果:研究组宫口松弛效果良好、病人的疼痛程度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人流综合症发生率低(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而人流后出血量则是(P>0.0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孕患者人工流产前应用复方萘普生栓和利多卡因有效减轻人流带来的痛苦、有效松弛宫颈口、缩短手术时间、人流综合症发生率低等作用;且无存在出血量增加的不良影响,本研究为初孕患者进行人工流产时提供更好的选择.

    作者:叶素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对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行保留生育功能腹腔镜手术者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病率低.结论:多数情况下腹腔镜手术应为内异症的首选治疗方法.且联合药物治疗复发率降低、妊娠率升高.

    作者:孟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诊断心源性脑梗死中尿常规检查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尿常规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临床上选取80例患有脑梗死的患者作为临床的研究对象,按照TOAST类型将脑梗死患者分为心源性组45例,非心源性组35例,患者均进行尿常规、尿血细胞、尿白细胞以及血肌酐检测,对两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尿蛋白以及尿比重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两组患者在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肌酐的平均指数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通过对尿红细胞、尿白细胞以及血肌酐水平的测定有助于临床上对心源性脑梗死的治疗与诊断.

    作者:范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标准化护患沟通减少新生儿护理问题引发纠纷的探讨

    目的:减少因新生儿护理问题引发的护理纠纷;方法:以出院时沟通为主、出院后电话随访沟通为辅的方式对新生儿全身情况、新生儿护理及观察要点实施标准化护患沟通,产妇或其委托人认同和理解掌握后签字并盖手印.结果:实施标准化护患沟通之后与实施前相比,护理纠纷明显减少.结论:将护患沟通标准化有助于规范沟通行为,提高沟通效果,可有效减少护理纠纷,密切护患关系,同时收集到有力的法律证据.

    作者:牟建容;黄仲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议金银花的临床应用

    金银花又名双花,茶叶花,为忍冬科缠绕灌木忍冬的花蕾.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轻宣疏散,止痢之功效.现代药理分析证明,其茎含有皂素羁鞣酸,其花含有纤维糖1%.具有消炎清热解毒、收敛利尿等作用.因此临床应用越来越广,现浅述如下.

    作者:李洪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两种方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和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2月期间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组(30例)和解剖钢板固定组(30例),术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 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解剖钢板固定组,两组优、良率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显著,与解剖钢板固定法治疗相比,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冰;王子星;闫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卵巢癌患者高频热疗的护理

    总结了52例高频热疗应用于妇科卵巢癌的护理经验,包括热疗护理指导、热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处理,热疗后的观察和处理.认为作好热疗护理,可预防热疗副反应发生,确保热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孙晓波;王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蓝光照射时长对新生儿黄疸治疗影响

    目的:观察蓝光照射时长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2月收治入院的新生儿黄疸患者200例,并将所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间歇蓝光照射)和对照组(持续蓝光照射)各100例.对两组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在黄疸消退例数上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经x2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式相比,间歇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可取得与持续蓝光照射相同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以内置式棉球干预排便失禁病人的尝试

    大便失禁常见于急危重症、中毒、昏迷、颅脑外伤及脊髓损伤等患者,大便常为稀烂便或小便样便,刺激病人的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红肿、湿疹、皮肤溃烂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护理工作的难度[1].因潮湿及细菌感染,还可成为压疮及泌尿系感染的契机.传统的护理方法是臀下置垫,便后擦洗肛门周围皮肤更换床单.为减轻病人的痛苦,满足排便舒适的基本生理需求,我们自制棉球干预护理大便失禁患者4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氰化物的危害及检测方法概述

    氰化物是剧毒物质,一旦发生泄漏,会给人体及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氰化物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氰化物测定的主要手段进行了阐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马晓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