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志阳;赵楠;郭伟英
目的 探讨完璧式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8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外耳道重建的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外耳道重建的完璧式乳突根治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听力恢复状况,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气骨导差和气导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气骨导差和气导听阈均较对照组要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完成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要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应用外耳道重建的完璧式乳突根治术治疗的效果要比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更加显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听力恢复和破损鼓膜愈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锡坚;官树雄;朱水英;蔡建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穿刺术对高龄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6例脑出血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保守治疗的同时实施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价患者治疗后第3天、 第1周、1个月、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和ADL评分均基本相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1 w、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的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龄脑出血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临床疗效有积极意义.
作者:方丹东;石东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木樨草素和牡荆素的含量,考察同时测定木犀草素和牡荆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20 m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58:42,pH=4.0),检测波长35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结果 分别在38.5~4350 ng/mL和16.5~1860 ng/mL范围内,木樨草素和牡荆素的校准曲线呈线性相关,相关性系数r为0.9996和0.9994,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2.3% ~104.7%和93.82% ~101.4%,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小于7.9%和5.4%.结论 建立的高效相色谱方法稳定,结果可靠,可用于血浆中木樨草素和牡荆素浓度的检测.
作者:才志阳;赵楠;郭伟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子宫颈扩张球囊和欣普贝生运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引产的足月妊娠妇女共92例产妇,依据引产方式分为子宫颈扩张球囊为A组共48例,欣普贝生为B组共44例,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 母婴结局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产妇的第一、 第二和第三产程时间较B组的时间短(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A组24 h出血量低于B组(P<0.05),A组出生后1 min和5 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较欣普贝生相比能缩短产程时间,临床安全性运用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张亿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宫、 腹腔镜联合导丝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给予宫、 腹腔镜联合导丝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X线下导丝介入治疗,再对两组手术情况与妊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上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疏通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再次堵塞率为2.0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正常宫内妊娠率为67.35%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异位妊娠率为6.12%,未孕率为26.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 腹腔镜联合导丝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能够准确定位,显著提高疏通率与宫内妊娠率,安全性较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蔡艺玲;柯妙芳;曾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找到效率较高的新鲜气流量与蒸发罐刻度组合.方法 将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完成后5 min(T0),记录MAP、HR和BIS值,然后设置A组新鲜气流量2 L/min,七氟烷蒸发罐刻度为3%,B组为3 L/min和2%、C组为4 L/min和1.5%,每组30例,记录3组七氟烷呼气末浓度达到1.2%(即0.7 MAC)所需的时间(s),以及到达目标浓度后3分钟内(T1)MAP、HR和BIS的低值.结果 3组患者七氟烷呼气末浓度达到1.2%(即0.7 MAC)所需的时间,A组小于B组,B组小于C组(P<0.05);比较3组患者T1时的MAP、HR、BIS比T0时下降的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较低新鲜气流量联合较高七氟烷蒸发罐刻度,其效率优于较高新鲜气流量联合较低七氟烷蒸发罐刻度.
作者:张霞;朱跃坤;陈永喜;顾利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腰椎后路Quadrant通道下髓核摘除术联合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腰椎后路Quadrant通道下髓核摘除术联合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76例LDH合并腰椎不稳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下行腰椎融合术治疗的76例LDH合并腰椎不稳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 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ODI及JOA评分在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腰椎后路Quadrant通道下髓核摘除术联合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LDH合并腰椎不稳疗效确切,且具有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推荐.
作者:彭小勇;李挺;丁立林;徐庆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用综合吞咽功能训练后的料喉.方法 随机抽取60例符合条件患者,为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我院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年龄60~90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与实验组(n=30),两组在性别、 年龄、 文化、 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给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实验组给予综合吞咽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吞咽功能、 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吞咽功能评分高于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综合吞咽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既可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生化指标,又可提高认知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惠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平均动脉压(MAP)维持水平感染性休克患儿急性肾损伤情况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7年4月我院8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参照患者MAP水平分组,将给予血管活性物质后MAP水平(MAPb)<75% 平均动脉压平时水平(MAPa)者46例分为A组,75%MAPa≤MAPb<90%MAPa者24例分为B组,90%MAPa≤MAPb0.05);3组病死率对比,A组30.43%(14/46)与B组20.83%(5/24)、C组16.67%(2/1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平均动脉压维持水平对其肾血流指标及肾功能具有明显影响,将其维持于患者平时水平可有效降低急性肾损伤发生风险,且乳酸清除率较高,不会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预后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邓松青;梁汉锐;黄增辉;何萍;陈日胜;林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护理干预用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出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止血时间、 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7.56%比对照组患者的80.49%高,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患者的止血时间、 住院时间长短,且并发症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的17.17%,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快速止血,提高抢救效果,并且对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婷婷;谭庆红;师瑞月;严健芬;张海洋;姚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亚砷酸联合反应停、 维生素C治疗难治性、 复发性、 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难治性、 复发性、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MP(马法兰联合泼尼松)方案治疗(对照组26例)以及亚坤酸联合反应停、 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26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象等临床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1.54%,高于对照组的30.77%(P<0.05);治疗后,观察组RBC(红细胞计数)、Hb(血红蛋白)、WBC(白细胞计数)、 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及肿瘤细胞百分数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砷酸联合反应停、 维生素C治疗难治性、 复发性、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吕征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远志抗老年痴呆活性部位,并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远志提取物中的不同成分进行富集,用不同梯度的乙醇水进行梯度洗脱,采用NaNO2-Al(NO3)3-NaOH法对其黄酮类成分进行测定及对其皂苷类成分进行了测定,所富集馏分分别给予东莨菪碱诱导的记忆障碍小鼠150 mg/kg,连续给药21 d,采用Morris水迷宫及Y迷宫实验对其认知能力进行测定,采用ELSIA试剂盒分别测定皮质和海马中的ROS、MDA、SOD、CAT、GSH-Px的水平.结果 远志粗提物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后,50%洗脱馏分的黄酮类成分高,达42.0%,而70%的则是远志总皂苷类成分含量高,为70.6%,在动物实验中,50%和70%洗脱馏分能明显降低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的逃避潜伏期,增加小鼠的穿过平台的次数;增加在Y迷宫中的自发交替率,而其它富集的洗脱馏分则没有显著性差异.对其海马和皮质中的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50%和70%洗脱馏分改善小鼠的认知障碍可能与清除多余ROS、MDA,增加SOD、CAT、GSH-Px活力有关.结论 远志中的皂苷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是其神经保护的药效物质,经过D101大孔树脂富集后,远志皂苷的纯度更高,为今后远志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孟磊;庞月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心绞痛患者臂踝脉搏波速度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首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病情将其分为3组,A组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40例,B组为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共40例,C组为无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的疑似冠心病患者共40例.再根据不同年龄组比较A组与B组患者的臂踝脉搏波速度.将患者分为四个年龄组:60岁以下(<60岁),60~69岁(60岁~),70~79岁(70岁~)和80岁以上(80岁~),对比各组间的臂踝脉搏波速度.结果 各组之间在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状况方面没有显着差异(P>0.05).B组的年龄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C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B组臂踝脉搏波速度显着高于A组(P<0.05).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诊断、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为臂踝脉搏波速度的影响因素(P<0.05),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诊断及吸烟为臂踝脉搏波速度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在≤60,60岁~和70岁~年龄组的患者中,B组的臂踝脉搏波速度显着高于A组(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斑块破裂,其可能独立于冠状动脉硬化而发生.劳力性心绞痛可能与全身动脉硬化成比例地发生.臂踝脉搏波速度适用于筛查劳力性心绞痛,但不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
作者:孙志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持续输注对结肠癌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静—躁动评分影响.方法 80例择期结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S组)和丙泊酚组(PS组).DS组诱导前1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术中以0.5μg/(kg·h)速度持续输注,PS组诱导前10 min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4 mg/(kg·h),术中两组患者均吸入七氟烷,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为45~55.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T0)、 诱导前(T1)、 诱导后(T2)、 插管后即刻(T3)、 插管后3 min(T4)、 手术开始(T5)、 拔管时(T6)血压及心率变化,记录手术时间、 苏醒时间及术后镇静—躁动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PS组血压、心率T1到T5各时点先明显下降后明显升高(P<0.05),DS组变化不明显;与PS组相比,DS组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躁动评分DS组显著低于PS组(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术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术后躁动发生,提高患者苏醒质量.
作者:崔文杰;刘国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的耳鸣临床疗效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到我院治疗且诊断为突发性聋伴耳鸣76例(82耳)患者的资料,统计患者年龄、 耳别、 听力损失程度、 听力曲线类型、 听力损失疗效,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组,比较出这6大因素对耳鸣疗效的影响.结果 耳鸣疗效在不同年龄段与不同耳别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疗效与听力损失程度有相关性(P<0.05),极重度聋患者的耳鸣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程度听力损失(P<0.05);耳鸣疗效与听力曲线有相关性(P<0.05),听力曲线为全聋型患者的耳鸣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其他各听力曲线类型者(P<0.05);听力损失疗效为无效者明显低于听力损失疗效为痊愈、 显效、 有效者耳鸣总有效率(P<0.05),但其余听力损失疗效为痊愈、 显效、 有效分级之间的耳鸣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听力损失疗效较耳鸣疗效差;耳鸣疗效与不同耳别、 各年龄段无关,与听力损失程度、 听力曲线类型、 听力损失疗效有关;极重度听力损失、 听力曲线为全聋型患者、 听力损失治疗无效者的耳鸣疗效差.
作者:庄光波;倪伟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日间手术患者心里应激在早期护理干预后的反应情况更加完善该类患者整体治疗模式.方法 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行日间手术患者200例,按照是否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简单随机分法分为对照组90例与观察组110例,分别采用状态调查形式来进行术前焦虑水平来分析、 统计日间手术患者焦虑例数,同时通过类试验性研究收集两组患者焦虑评分、 脉率、 血压、 满意度、 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 日间手术患者入室后焦虑评分(S-AI)高于入室,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入室前后焦虑、 脉率、 血压分值比较无显著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室后两组患者焦虑、 脉率、 血压分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头痛、 呕吐等不良反应、 延期出院发生方面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日间手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前焦虑程度,稳定其生命体征同时对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和护理满意度,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患者再出血发生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老年高血压保守治疗患者360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和非再出血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可疑危险因素,采用统计学软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老年高血压保守治疗患者再出血发生危险因素.结果 360例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再出血38例,发生率为10.56%.单因素分析得出,再出血组和非再出血组患者在入院时收缩压、 入院时舒张压、 凝血功能异常、 烦躁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入院时收缩压、 入院时舒张压、 凝血功能异常、 烦躁为影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患者再出血发生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患者再出血发生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针对合并有相关危险因素患者应积极进行预防和干预,以降低患者再出血发生风险.
作者:陈同;赖永东;陈庚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行I期切除治疗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疗效及预后差异.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I期传统或改良Dudley法切除术,患者进行常规的术中灌洗、 术后胃肠减压、 放置等操作,其中16例患者立即实施I期切除吻合术,49例患者8~12 h保守治疗后实施I期切除吻合术,11例则在2~3 d保守治疗后实施I其切除吻合术,对比3组患者的疗效差异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保守治疗8~12 h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立即手术组与保守治疗2~3 d患者(P<0.05);并且保守治疗8~12 h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2~3 d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守治疗观察病情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有利于进行充足、 完善的术前肠道准备工作,对提升手术治疗效果以及降低术后病死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佟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产褥期心理辅导及健康教育对产妇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产科收治的10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产褥期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心理辅导及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产妇干预后褥期健康知识知晓率、 焦虑(HAMA)及抑郁(HAMD)、 产褥期并发症率及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褥期健康知识知晓率高达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82.69%,P<0.05;观察组产妇干预后HAMA、HAMD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并发症率为0.00%,低于对照组7.69%,干预满意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84.6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褥期心理辅导及健康教育对产妇影响具有积极影响,产妇产褥期健康知识知晓率提升,产妇心理状态佳,产褥期并发症率低,干预满意率高,可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应用消化内镜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进行诊断治疗的120例疑似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60例)给予传统诊疗,观察组患者(60例)给予消化内镜进行诊断治疗.对比两组的诊断影像质量评分、 治疗相关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胃小凹分型影像评分(3.93±0.23)分、 形态影像评分(4.08±0.70)分、 毛细血管影像评分(3.99±0.3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胃小凹分型影像评分(2.00±0.20)分、 形态影像评分(2.10±0.40)分、 毛细血管影像评分(1.60±0.11)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85.63±10.73)mL、 手术时间(68.73±9.88)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117.52±11.54)mL、 手术时间(83.94±10.1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可较为精确诊断出消化道早癌,并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文斌;谢琼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