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宋约荣;黎宗飞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 人工流产,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 阴道后穹窿, 放置
摘要:①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②方法?:?分试验组、对照组,将100例妊娠6~10周,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0例用米索前列醇0.2%于人工流产术前4h置于阴道后穹窿;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用常规方法作人工流产.观察宫口松弛、术中反应及疼痛情况、手术用时长短、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率.③结果:两组妇女宫颈软化程度、术中对疼痛耐受程度、手术用时长短、及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手术前4h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人工流产术中宫颈软化、宫囗松驰、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避免了扩张宫颈造成的机械性刺激,有效减少或消除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女性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但由于手术时对宫颈牵拉、扩宫及宫壁刺激而导致人工流产综合反应.为解除受术者在人工流产时的痛苦,我站应用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的方法,收到良好宫颈松弛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被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均给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上腹部灼痛、胀痛、食欲不振、恶心、消瘦等症状出现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症状出现率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中中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莫沙必利+铝碳酸镁综合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布洛芬对小儿发热退热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布洛芬的作用特点和疗效.方法 对262例病人分别口服布洛芬糖浆和肌注复方氨基比林.结果 服布洛芬组降热效果明显优于肌注复方氨基比林组.结论布洛芬糖浆可作为小儿解热镇痛的首选药物,可用来代替注射退热针剂为高热患儿降温.发热为儿科疾病中的常见症状之一,持续发热可引起机体功能紊乱,出现精神及食欲不振、呕吐等,特别是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高热常易致惊厥而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引起患儿及家长高度紧张.

    作者:李玉侠;刘登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利用螺旋CT对早期急性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利用螺旋CT对早期急性胃肠道穿孔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于2009年1月到2011年1月来我院进行早期急性胃肠道穿孔治疗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情都经过手术以及病理得到证实,并存有完整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中有胃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28例;急性阑尾炎并穿的有8例;腹部受外伤导致的消化道穿孔患者有10例,这10例患者中有空肠破裂患者6例、结肠破裂患者4例.经CT检查患者的主要表现是有23例患者腹、盆腔积液,有32例患者腹腔内有游离气体;28例患者的腹膜炎改变,16例患者胃肠道壁改变局、部包块11例.结论利用螺旋CT对早期急性胃肠道穿孔进行扫描,可以更早且更准确的做出诊断,使患者能够更早的得到治疗,值得在临床使用.

    作者:罗中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大鼠脑组织石蜡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体会

    脑组织石蜡切片的染色结果,易出现切片染色不清楚,脱片、假阳性,假阴性出现.免疫组化这些结果的出现,与组织固定,抗原修复,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灭活,抗体质量,显色试剂质量,苏木素质量,时间上的把握及技术人员熟练程度有关,得出了免疫组化的过程的很多细节及各个步骤的主要的注意事项,提高脑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技术.

    作者:蔡何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32例儿童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16例)和常规皮下注射组(16例),进行胰岛素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血糖变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经胰岛素治疗和合理进行饮食运动治疗,两组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结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能更好地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张玉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耗氧,同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病因.完全或几乎完全地消除心绞痛发作.结论:缓解心绞痛症状和发作频率以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齐晓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004-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卫生工作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之一,为掌握我县5年5下儿童死亡情况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死因结构及动态变体规律,找出相关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死亡率,这是我们妇幼保健工作的终目标.现就2004-2008年鄯善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沙代提汗.吾拉音;扬挂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益口含漱液在气管插管病人口鼻冲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口含漱液在气管插管病人口鼻冲洗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气管插管病人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行口鼻冲洗,而观察组在生理盐水冲洗后加益口含漱灌洗,每日两次,共一周.比较两组对口鼻异味及感染的疗效.结果 两组冲洗液的疗效经X2检验(X2=6.67P<0.01),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口腔异味治愈率90%,感染率为0;而对照组口腔异味治愈率60%,感染率20%.结论益口含漱液能彻底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防止口腔感染,去除口臭,提高护理质量,满足口腔护理新需要.

    作者:钟红艳;陈热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43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甲胎蛋白(AFP)浓度水平变化.方法:连续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43例(胃癌组).同期住院非肿瘤患者32例(对照组),两组对象分别多次进行血清AFP浓度测定,胃癌组采样时间分别于术前1d、术后3d、10d,对照组采样时间为入选后1d、3d、10d.结果:胃癌组各次血清AFP浓度值均高于对照组,前者术后3d、10d血清AFP浓度值明显低于术前检测值(P<0.05或0.01).结论:胃癌患者血清AFP浓度值明显增加,手术病灶切除后可显著降低血清AFP的表达水平.

    作者:康维权;孙炜;王效勤;邓辉;凡威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浅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结肠炎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肛肠科2011年收治20例结肠炎病人采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得出护理体会.

    作者:周海英;李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和降纤药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依达拉奉组30例,巴曲酶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每天2次,疗程14天;巴曲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巴曲酶,第1天生理盐水250ml+巴曲酶10BU静滴,第3天生理盐水250ml+巴曲酶5BU静滴,第5天生理盐水250ml+巴曲酶5BU静滴.结果 21天后观察,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巴曲酶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优于巴曲酶.

    作者:宋素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淡妊娠糖尿病产妇产后的饮食

    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妊娠的1% ~14%[1],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包括两种类型:①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生的任何程度的糖调节受损(IGR),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治疗,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占妊娠合并糖尿病总数中的80%以上,一部分妇女分娩后血糖恢复正常,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均逐渐消失,在以后的妊娠中又出现,分娩后又恢复,这部分患者在数年后可发展为显性(临床)糖尿病.常发生在妊娠中、后期且多见于肥胖和高龄产妇.②妊娠前以被确诊的糖尿病妇女合并妊娠或妊娠前糖调节受损(IGR),妊娠后发展为糖尿病,分娩后6周血糖仍未能控制到正常范围者,临床诊断为糖尿病,该类型者不足20%.现对妊娠糖尿病产妇产后的饮食指导报告如下:

    作者:韩玉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析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通过手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医院308例行玻璃体切除术的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分析.结果:体会到术后应做到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训练正确体位,辅助心理护理,以利于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结论:术后严密观察、精心护理,保持正确体位,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康复时间,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作者:荆永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32例临床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以长期咳嗽、气喘、咳出粘痰为特征,是一种支气管粘膜与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病变,由于本病反复发作,逐渐形成支气管粘膜增厚,萎缩,纤维增生而导致支气管狭窄,加上腺体分泌增多,分泌物储留,使气管被痰液阻塞而痉挛,以致发生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本病属于中医咳嗽、喘证范畴.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简称老慢支)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早中期老年性痴呆病人的家庭健康指导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性痴呆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目前,我国己成为老年痴呆症的高危国家.本文针对老年性痴呆症的定义、发展趋势、临床表现、家庭健康指导方法进行较为详细的建议,以期对老年性痴呆症康复有所裨益.

    作者:杜光萍;张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谈压疮护理新进展

    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压疮(Pressureuleerpressuresore),也称褥疮)是指局部组织受压造成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皮肤损害.从病因和病理上也反映出是由于受压而引起的病理学改变.美国1999年有超过100万人患有压疮[1].我国尚无确切的统计数据报道护理单元的压疮发生率及与压疮治疗护理相关的医疗费用,而在英国国家卫生事业局估算表明,每年用近20亿英磅来预防、治疗和监测压疮[2].压疮已成为普通关注的健康问题,并于2000年提出了2010年压疮预防的目标为:以1997年患病率16%为基线,至2010减少到8‰以下病因及危险因素.

    作者:刘成兰;张文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6例脑卒中患者是否并发肺部感染者的年龄、住院天数、意识水平、吸烟、吞咽困难、进行手术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该组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76例占3.6%;有吸烟史的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率为5.4%显著高于不吸烟患者(2.25%);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率5.30%显著大于非手术患者(2.31%);脑卒中伴有意识不清的并发肺部感染率15.38%显著大于意识清醒患者(1.84%);脑卒中伴有吞咽困难的肺部感染率为5.04%显著大于未发生吞咽困难患者(3.14%);随着年龄的增大、住院时间延长,患者肺部感染率有增加的趋势.结论年龄大、住院时间延长、意识不清、吞咽困难、吸烟、进行手术是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尽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邱会芬;孙吉花;高绍会;赵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术后的护理

    总结105例鼻内窥镜术后的护理,均取得了好的效果.认为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是手术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药品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药品招标采购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实施药品招标采购制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原有的一些腐败现象,大部分药品价格有所降低,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但目前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下面从几方面对药品采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阐述.

    作者:张泽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湖南粉葛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目的 测定湖南粉葛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湖南粉葛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在0.1~1.0mg/ml范围内,葛根素浓度与吸光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线性回归方程为y=2.886x+0.094.总黄酮含量为3.11%.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作为湖南粉葛药材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道道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