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王世平

关键词:干扰素α-2b, 保肝药物, 慢性乙型肝炎
摘要:目的 研究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相关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治疗组应用重组基因干扰素α-2b,对照组施行常规保肝药物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干扰素治疗组对比保肝治疗组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率比保肝治疗组均高,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干扰素治疗的优越性.应用干扰素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流感样症状、白细胞减少等,一般经对症处理后可很快恢复正常.结论重组基因干扰素α-2b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目前安全、有效的药物.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片配合桂枝茯苓丸保守治疗更年期子宫肌瘤34例疗效观察

    探讨用桂枝茯苓丸配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更年期子宫肌瘤的疗效.此方法针对"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彻底克服促性腺激素激动剂(亮丙瑞林)保守治疗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充分发挥"中西结合"的优势,使患者在达到治疗目的 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许朝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妇产科人性化护理模式

    开展妇产科人性化护理,了解住院病人的心理要求及人性化护理模式下指导相应护理措施,实施人性化护理,指导帮助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结论 护理人员只有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把自己置身于病人的角度,才能为病人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作者:杨柳;王爱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56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PCNL)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56例PCNL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结果 56例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7天.结论对PCNL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使患者平安顺利度过手术期.

    作者:顾盛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赛霉安散联合过氧化氢用于伤口换药

    笔者于2009年8~12月将赛霉安散粉剂、3%过氧化氢溶液用于110例(86例为外伤新鲜伤口,21例为外伤后感染伤口,2例褥疮,1例患糖尿病足;均不需缝合)患者伤口换药.浅小伤口换药2次愈合,较大伤口换药3~7次愈合.方法介绍如下.1 方法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赛霉安散撒在伤口处,用量以能覆盖伤口为宜,小伤口(长度3cm以内)不包扎,较大伤口或关节处伤口,用上法处理后再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作者:周素美;谢晓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护士心理健康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护士是人类身心健康的维护者,这一崇高的事业和光荣的使命,要求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技术,护士健康稳定的心理对病人的心理健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强烈的感染力.因此,临床护理中护士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护理模式不断转变,人们对于健康的定义也开始变化.护士的职业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还要协助已经恢复健康的人和健康人保持健康,护士群体承受着较大的职业压力.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过高的职业压力可使护士疲溃,产生工作倦怠.

    作者:葛道玉;陈华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43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甲胎蛋白(AFP)浓度水平变化.方法:连续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43例(胃癌组).同期住院非肿瘤患者32例(对照组),两组对象分别多次进行血清AFP浓度测定,胃癌组采样时间分别于术前1d、术后3d、10d,对照组采样时间为入选后1d、3d、10d.结果:胃癌组各次血清AFP浓度值均高于对照组,前者术后3d、10d血清AFP浓度值明显低于术前检测值(P<0.05或0.01).结论:胃癌患者血清AFP浓度值明显增加,手术病灶切除后可显著降低血清AFP的表达水平.

    作者:康维权;孙炜;王效勤;邓辉;凡威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有关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目的:探讨有关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护理方法,指导日后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2月到2012年2月共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30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正确体位摆放、功能训练、出院指导等护理.结果:对于3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均成功,术后均正常进行康复护理,其中有1例患者在手术后的第三天发生脱位现象,但经过主治医生的及时治疗,治愈,总的临床效果比较满意.出院后随访5~50个月,发现患者的髋关节的恢复情况都比较好,没有出现关节脱落的现象.结论:对于髋关节置换患者及时进行术后康复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郜辉;郭泳斌;朱元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0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分析

    目的:本文将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并分析疗效,以确定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所产生的作用.方法:给予对照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营养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对两组患者分别记录病程,治愈人数,病死人数以及并发症和后遗症等情况,并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在病程持续时间上远远大于营养组患者,且治愈率小于营养组患者,而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后遗症发病率却大于营养组患者.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加以肠内营养护理能够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疗效起到积极的作用,使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治愈率提高,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后遗症发病率减少,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肠内营养护理具有全面提供营养、安全、经济等特点,较肠外营养护理而言更有利于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神经系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灵飞;韩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47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细节组和常规组,细节组25例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常规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改善情况以及术后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对比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手术过程未发生意外情况,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引流管剪掉部分不慎掉落至腹腔,而引起二次手术,两组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缓解,情况对比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手术风险.

    作者:孙园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原单位近10年来收治的126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的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 出血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71例,占56.34%,胎盘因素30例占23.8%,子宫切口撕裂17例,占13.49%,凝血功能障碍8例,占6%.影响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切口撕裂和凝血功能障碍.结论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与许多因素有关,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及胎盘因素,术中加强宫缩、搔净宫腔、及时缝合裂口、凝血酶及加压止血的运用及全身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预后减少子宫切除及术后贫血的发生.

    作者:钱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之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特异性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儿95例.结果:长期发热和刺激性干咳及肺外表现是其主要临床特点.结论:红霉素及其序贯疗法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郑大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改良子宫背带缝合术在剖宫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新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技术(B-Lynch)在剖宫产顽固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难治性出血的患者采用新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止血.结果:18例剖宫产后出血患者止血全部成功,既避免了术中大量输血,又保留了子宫,均痊愈出院;在随访中,18例患者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结论:新改良子宫背带缝合技术治疗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顽固性剖宫产后出血,效果显著,方法简单,容易掌握,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朝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外科学教学改革实践性探索

    外科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助理医师执业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闫慧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手术室内子宫切除术护理探析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可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必将导致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变化,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全部为女性患者,她们本身生理及心理均存在一些变化,而手术创伤无疑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生理及心理的变化更为突出.而手术室护理在整个手术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进而产生了很多手术室护理的新理念和新内容,出现多种整体的、个性化、创造性、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 是使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和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作者:刘改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小儿性早熟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性早熟的临床诊治方法与高危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50例小儿性早熟患者的高危因素调查和诊治方法,通过总结汇总分析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50例小儿性早熟与环境污、日常饮食、保健品滥用、成人化妆品接触及不良媒体刺激间有着密切关联,经针对性的防治,临床治愈32例(P<0.05).结论针对引起小儿性早熟的各项高危因素展开综合防治是临床诊治该病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玲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肺动脉栓塞误诊2例分析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肺栓塞误诊病例.结果:1例肺栓塞误诊为心力衰竭,另1例肺栓塞误诊为肺炎.结论:肺栓塞易漏诊、误诊,应提高诊断意识,仔细询问病史及查体,提高诊断率.

    作者:韩立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固体脂质纳米粒技术及其应用探析

    固体脂质纳米粒属于亚微粒给药系统,制备方式和给药途径相对较多,虽存在载药量、稳定性等问题,但发展前景仍然非常广阔.本文在简单介绍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基础上,从制备、给药、存在问题等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原长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健康教育和饮食护理

    目的:根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细心交流,因人施于健康教育,辅一饮食调理,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进行生活习惯的改正.做好手术前后心里护理,减少手术的风险,加快术后康复.方法:悉心交谈,疼痛的心里护理,饮食调整.结果:本组14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医护人员加强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和饮食护理,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康复快的基础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周登卫;路玉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胃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幽门螺杆菌胃溃疡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和枸橼酸铋钾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进行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9.36%,内镜疗效总有效率为85.11%;对照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65.96%,内镜疗效总有效率为61.7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疗法用于幽门螺杆菌胃溃疡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家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预防措施.方法:观察我院手术室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点,参考相关文献,手术室常见护理隐患有,术前患者意外坠床、物品遗漏等,术中物品准备不齐致慌乱、核对不清致治疗有误、患者体位等因素造成的意外损伤、感染,术后有患者意外坠床、标本丢失等.结果:健全手术室管理流程,提升人员素质,规范用品管理,加强责任制,落实执行的各个环节.结论:加强手术室管理,不仅要做到制度完善,执行严格,还要加强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个人专业技能与素质,加强每项工作记录管理,做到流程顺畅,责任到人.

    作者:郑俐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