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开兵;周树权
目的 探讨对甲亢患者进行术前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282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8例和对照组1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强术前心理行为干预、体位训练干预、眼睛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术前心理行为干预、体位训练干预、眼睛护理干预对患者术中的配合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莫子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可靠、彻底的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常规胃肠镜操作,找到息肉后在底部或亚蒂根部对称注射2~4ml生理盐水,使病灶隆起,退针后插入圈套器,套入息肉,收紧、电切.结果 30例患者,28例均一次切除息肉,2例分次切除.护理体会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切除息肉安全、可靠,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作者:冯金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原发性皮肤病,因其治疗过程长,服用的药物可对肾脏功能产生破坏,部分患者因此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本科通过一名寻常型银屑病肾功能衰竭的长期透析治疗及护理,总结了相应的治疗手段及护理方法,令患者在5年多的治疗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生存质量及精神状态,达到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肖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在社会工作中,每一种职业都担负着一种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由于各种职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热点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职业道德的基本职能是调节职能,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在手术过程中也是如此,她们所接触的对象更广泛,有手术病人;护理同事;有麻醉医师;手术医生;有后勤人员;医院领导等,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和要求人性化服务的现代社会,要如何把护理道德融合在工作中,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具有非常宽泛的人文意义.
作者:王爱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治疗COPD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我院从2006年2月到2011年1月所收治的90例COPD无创通气治疗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护理手段,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手段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人机对抗发生率间的差异.结果: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人机对抗发生率为17.8%,对照组为51.1%,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采取的心理护理手段有效,能有效地消除患者焦虑紧张心理、减少对无创通气治疗的对抗程度.适合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姚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即刻乳房再造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8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引流管护理、切口护理、功能锻炼、以及术后随访、健康指导.结果 本组病例均对手术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即刻乳房再造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李淑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临产后对产妇通过持续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7月-2010年12月对本院住院产妇进入临产后持续胎心监护.结果 300名产妇中发现重度变异减速18例(占6%),频发晚期减速12例(占4%),其中发生在潜伏期6例(占20%),活跃期22例(占73%),第二产程2例(占7%),无重度新生儿窒息发生,轻度新生儿窒息4例,全部复苏成功,无围产儿死亡.结论产时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时处理,能避免重度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
作者:华静亚;张裕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探讨先天性膈疝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1年11月16例先天性膈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16例先天性膈疝患儿手术均成功.结论 对先天性膈疝患儿,术前及时胃肠减压、减轻胸腔压力,有效的氧气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加强呼吸道,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观察患儿的腹胀、喂养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武春玲;耿利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9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和39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的总有效率低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结论:控制好血糖水平是提高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胡慧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对各时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不同的康复护理方法的预后情况.方法 对160例患者分别针对病情采取心理护理、急性期康复护理、肢体功能护理、恢复期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方法经行康复护理,并记录康复护理前后患者的病情.结果 患者皆能积极配合治疗,131例患者经康复护理后生活基本能自理,14位患者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仅15例患者生活尚部分或全部依赖他人.结论尽早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介入全面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异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彭安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随着性生活年龄的日趋提前,非意愿妊娠的妇女逐渐增多,这些妇女将面临采取终止妊娠的痛苦和恐惧的思想压力,为减轻人工流产手术给妇女带来的痛苦,我站对接受人工流产术的部分患者分别采用阿托品宫颈注射和利多卡因宫旁阻滞麻醉的镇痛治疗,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天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总结乳腺增生症临床诊疗的效果.方法 对436例乳腺增生症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临床症状不重,药物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余408病例进行手术治疗,22例有局灶性非典型增生.结论药物保守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明显,手术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梁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HP)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ICU收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5例)和血液灌流治疗组(灌流25例),对照组按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血液灌流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灌流治疗.结果 血液灌流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胆碱酯酶上升至50%的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疗法是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手段.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胆碱酯酶上升至50%的时间及病死率.
作者:阮潇潇;何燕燕;章赛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HCC)是世界上为常见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彻底治愈的难度很大,患病死亡率高.根据目前的研究报道,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复发转移.研究统计结果显示HCC病患处切除5年后的复发率为55% ~62%,切除肿瘤直径小于5cm的小肝癌复发率为44%,局部治疗的转移复发率则更高.因此抗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降低术后复发率是目前HCC治疗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作者:袁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可行的老年患者跌倒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对住院期间60岁以上发生跌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跌倒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自身因素、时间因素、心理因素.结论应针对老年跌倒危险因素开展预防及护理干预.
作者:苗晓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对健康妇女开展以细胞学检查为主要手段的宫颈癌筛查,可使宫颈癌的诊断提前到临床前癌,故西方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现了明显下降趋势.我国由于诸多原因,宫颈癌筛查的开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尚不够理想,宫颈癌仍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根据各地区宫颈癌发病和经济状况对合适人群采用合适手段进行宫颈癌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邹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咽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依据患者病程长短及病理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咽炎、慢性咽炎两类.本文以慢性咽炎为例,首先对慢性咽炎的病因、病理等进行介绍,随后叙述了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慢性咽炎患者的护理要点,以帮助缓解其痛苦.
作者:罗丹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导致患者不孕,的妇产科输卵管不孕症治疗方案.方法:全面回顾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妇产科输卵管不孕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其中,前一组患者口服抗生素,同时施行宫腔镜下插管输卵管通液术,后一组患者再加活血类中药通输卵管.结果:对照组病人39例有效,有效率为65.5%,治疗组病人56例有效,有效率为93.3%.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法,能够显著提升妇产科输卵管不孕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惠茹;王梅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并不是象网上有一些人议论的就是给病人端茶喂饭、倒屎倒尿做这类事情,也不是所说的护士就是打针的,吊水的,发药的,而是要求我们要以高素质、高质量服务于临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我们用心去体贴病人、用情去感受病人,热爱病人,尊重病人,维护病人,指导病人,尊重患者人格,即护士的守时、说话通情达理、随叫随到,认真负责等,给患者以一贯的感觉,使病人产生亲切感,加深其对护士的信任程度.
作者:张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静脉推注地西泮对于缩短第一产程,减缓阵痛以及促进宫口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份经过阴道生产的100例产妇分成地西泮组和对照组两组.地西泮组的50例产妇在第一产程的潜伏期静脉推注10mg的地西泮,而对照组的50例产妇在第一产程则不使用地西泮,观察两组产妇宫颈口的扩张速度、羊水的污染情况、胎儿宫内窘迫情况以及新生儿的窒息问题等.结果:地西泮组宫口开全的时间明显的比对照组短,而且剖腹产率也是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同时,新出生的孩子发生窒息的概率也比对照组低.至于产后出血的情况,地西泮组与对照组则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第一产程中静脉注射地西泮,有利于扩张宫口,降低产妇剖腹产概率以及新生孩子的窒息概率,并且对于产后是否会出血没有影响,静脉推注地西泮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且给产妇和新生孩子的安全带来一定的提高.
作者:韩艳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