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任晓飞

关键词: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哮喘, 雾化吸入,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β2 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疗法, 用于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以及护理注意事项. 方法 将60例确诊为轻、 中度儿童哮喘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患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及沙丁胺醇雾化溶液混合后用射流雾化方式雾化吸入治疗, 并且在雾化治疗的前、 中、 后予以具体的护理指导;对照组患儿用常规剂量氨茶碱及地塞米松静脉点滴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疗效, 包括咳嗽、 喘息、 呼吸困难、 肺部哮鸣音及大呼气峰流速 ( PEFR) 的改善情况. 结果 两组患儿与治疗前相比, 均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 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P<0. 05). 两组间比较, 除咳嗽症状的改善两组无显著差异 (P>0. 05) 之外, 其余对比项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P<0. 05). 结论 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体征及患儿肺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护理指导, 能够提高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 快速缓解病情.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64层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原发性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本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 采用64层螺旋CT检查, 为研究组; 另52例, 采用双层螺旋CT检查, 为对照组, 分析64层螺旋CT检查病灶特征, 比较两组不同肝癌类型诊断正确率及病灶显示率. 结果 研究组阳性诊断率96. 15%, 结节型、 巨块结节型、 弥漫型诊断准确率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动脉期、 静脉期病灶显示率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 05 ). 结论64层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戴谦;刘兆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生率为5. 88% (5/85),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60岁, 手术时间≥160 min, 引流时间≥2 d, 长期应用激素, 合并糖尿病, 具有髋关节手术史, 血清清蛋白<35 g/L 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明显增高 ( P<0. 05), 而不同性别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P>0. 05),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 长期应用激素、 合并糖尿病与髋关节手术史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OR=6. 541、 6. 312、 6. 401,均P<0. 05). 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与多种临床因素具有明显相关性, 根据多种危险因素采用积极预防与早期临床干预措施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生风险.

    作者:李宗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CT灌注成像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CT灌注成像应用在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资料选取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3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的对象, 对所选患进行放化疗前后的CT扫面, 之后对治疗有效及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相关的灌注参数分析. 结果 治疗后, 有效组灌注值、 强化幅度及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低于治疗前 (P<0. 05); 但无效组治疗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 P>0. 05 ); 且有效组BV、 BF、 PS低于无效组 ( P<0. 05 ); 有效组 MTT高于无效组 ( P<0. 05). 结论 肺肿瘤CT灌注能够有效反应患者血流供应、 肿瘤周边的高灌注区和肿瘤的生物行为,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雷苑麟;刘红艳;陈建初;曾庆千;赖碧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治疗小儿烧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烧伤皮肤再生医疗 ( MEBT/MEBO) 技术对小儿烧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2 年4 月至2015年4月收治住院治疗的烧伤患儿98例的临床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98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9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给予MEBT/MEBO技术治疗. 结果 观察组患儿创面面积、 愈合时间、 植皮数及瘢痕愈合例数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5 ). 观察组创面感染5例 ( 10. 2%) , 对照组创面感染13例(26. 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 356, P=0. 037<0. 05). 结论 MEBT/MEBO技术能够缩小创面面积、 加快创面愈合时间、 减少植皮数及瘢痕增生, 可有效预防局部感染的发生, 是小儿烧伤的理想治疗方案.

    作者:孙记燕;赵贤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耳廓毛母质瘤伴慢性肉芽肿性炎1例

    目的 耳廓毛母质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方法 通过1例耳廓毛母质瘤伴慢性肉芽肿炎病例, 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等. 结果 手术切除达到治愈目的, 无复发. 结论 耳廓毛母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误诊率高, 病理组织切片是准确的诊断方法, 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石彬;吴昌竹;张志明;乔健;赵臻;马秀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症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跟骨骨质增生症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8例, 对照组给予25 mg泼尼松龙和1 mL 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痛点注射, 观察组给予40 mg曲安奈德和1 mL 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痛点注射, 治疗4 w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AOFAS踝-后足评分. 随访1 年后, 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 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 6%) 高于对照组 (81. 8%),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 05); 两组患者治疗后AOFAS踝-后足疼痛、 功能、 总分均高于治疗前,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 05); 且观察组治疗后AOFAS踝-后足疼痛、 功能、 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差异(P<0. 05); 随访1 年, 观察组复发率为5. 4%, 对照组为7. 3%, 两组患者复发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P>0. 05). 结论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较好, 可缓解跟骨骨质增生症患者的疼痛, 复发率较低,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梁程亮;陈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到我院住院的140例处于中风恢复期的患者, 并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70例. 对照组患者只进行手法按摩的基本治疗和护理; 观察组则除进行手法按摩的基本康复治疗外, 还根据患者的性格、 心理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 试验组的焦虑评分为41. 85±3. 73, 抑郁发生率为24. 29%, 对照组的焦虑自评分为45. 14±6. 87, 抑郁发生率为54. 29%,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手法按摩配合情志护理对处于中风期患者来说, 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降低抑郁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群梅;黄益军;黄彤;陈汝文;李小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眼科术后俯卧位患者非手术眼眼压升高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眼科术后俯卧位患者非手术眼眼压升高的病因, 并总结临床护理对策. 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患者100例, 根据眼压、 前房角情况、 前房深度、 屈光情况、 眼轴直径、 角膜直径等标准,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连续7d观察并记录患者非手术眼眼压, 分析高压眼的发生率. 结果 手术前, 两组患者的非手术眼眼压值之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术后1 w之内的数据显示, 观察组患者非手术眼眼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观察组患者非手术眼眼高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术后取俯卧位患者, 容易患高压眼, 因此术后早期观察及临床护理对于预防眼压升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小花;谢美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 探讨建立适合妇科肿瘤患者治疗的延续护理服务模式, 使有效的护理服务由院内延伸到院外, 真正体现其内涵与效果并对其评价. 方法 遵循 Cochrane 干预措施评价手册, 严格制定文献检索策略, 依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将应用延续护理服务模式50例患者与未进行此项护理的48例患者进行效果对比及评价. 结果 两组患者效果评价采用自制的妇科肿瘤相关问题知晓率、 治疗后副反应发生例数比较 (χ2=4. 23、 3. 56, P<0. 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功能状态评分 (Karnofsky)、 生活质量指数 (PQLI) 比较 (t=5. 66、 5. 45, P<0. 05, 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对妇科肿瘤患者进行有效的延续护理服务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减低死亡率, 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徐华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21例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方法 分析112例维吾尔族单纯2型糖尿病和109例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程、 DBP、 TC、 TG、 LDL-C、HbA1c、 HCy、 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 (P<0. 05);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 TG、 TC、 DBP、 HCy、尿微量白蛋白、 吸烟史是维吾尔族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OR值>1 ). 结论 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 TG、 TC、 DBP、 HCy、 尿微量白蛋白、 吸烟史与并发冠心病之间有相关性.

    作者:高静;王晨菲;王敏哲;苟静;张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心肌桥与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走行心肌中被心肌纤维包绕, 这段心肌纤维称为冠状动脉心肌桥; 以往认为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良性解剖变异, 近年研究发现, 心肌桥可导致急性心肌缺血, 进而引起心绞痛、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 本文就心肌桥与心肌缺血的有关问题予以概述.

    作者:穆林;刘仁光;高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PICCO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 ( 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 PICCO) 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住院治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 分为行PICCO组和常规组. 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特征参数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 GEDVI )、 胸腔内血容积指数 ( ITBVI ) 及心脏功能指数 ( CFI ) 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机械通气时间、 ICU监护时间、 APACHE-II评分及再次住院率等指标. 结果 PICCO组患者心血流动力学特征参数均优于常规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5 ). PICCO组机械通气时间、 ICU监护时间、 APACHE-II评分及再次住院率均优于常规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5 ). 结论 PICCO指导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范小龙;黄永鹏;庞荣锋;伍增龙;廖飞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枸杞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索枸杞多糖 ( LBP) 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 血脂的影响. 方法 取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各50只, 对照组采用常规饲料喂养, 模型组通过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45只大鼠造模成功,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LBP干预, 其中, 未干预组11只 (未用LBP干预), 低剂量组11只 (100 mg/kg), 中剂量组12只 (200 mg/kg), 高剂量组11只 (400 mg/kg). 未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LBP干预4 w后, 检测大鼠血清中空腹胰岛素 (FINS)、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空腹血糖 (FBG)、 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 (LDL-C) 和高密度脂蛋白 (HDL-C) 水平. 结果 (1) 与未干预组相比, 对照组及高、中、 低剂量组大鼠的FBG和HbA1c水平明显下降 (P<0. 05), FINS水平显著升高 (P<0. 05), 血糖水平与LBP剂量存在相关性; (2) 与未干预组相比, 对照组及高、 中、 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C和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 (P<0. 05), HDL-C水平显著升高 (P<0. 05), 血脂水平与LBP剂量呈现相关性. 结论 LBP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和血脂水平,存在量效关系, 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米氮平联合不同剂量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米氮平联合不同剂量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120例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组 (n=60) 和对照组 (n=60). 对照组给予氨磺必利 (50 mg/d) +米氮平 (15 mg/d), 研究组给予氨磺必利 (100 mg/d) +米氮平 (15 mg/d). 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 (HAMD-17) 评分及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HAMD-1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对照组和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 0% ( 15/50 )、 12. 0% ( 6/50 ) ,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5). 结论 100 mg/d氨磺必利联合15 mg/d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效果优于50 mg/d氨磺必利联合15 mg/d米氮平, 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作者:温全球;郑朝盾;黄淑仪;程榕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抗CCP抗体及3种血清型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CCP抗体) 及3种血清型类风湿因子 ( RF) IgM-RF、 IgG-RF、 IgA-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 ( RA)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 对60例RA患者及55例非RA患者的血清进行抗CCP抗体、 IgM-RF、 IgG-RF、 IgA-RF检测, 并结合其RF、 免疫球蛋白、 补体、 CRP、 ESR、 血常规及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RA组患者抗CCP抗体及3种血清型RF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R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单项检测抗CCP抗体、 IgM-RF、 IgG-RF、 IgA-RF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 3%、 83. 3%、70%、 65%和94. 9%、 76. 4%、 81. 8%、 78. 2%; 联合检测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 IgM-RF+IgG-RF为53. 5%、81. 8%; IgM-RF+IgA-RF为46. 7%、 87. 3%; 抗 CCP抗体+IgM-RF 为56. 7%、 96. 4%; IgM-RF+IgG-RF+IgA-RF 为43. 3%、 90. 9%; IgM-RF+IgG-RF+抗 CCP 抗体为38. 3%、 96. 4%; IgM-RF+IgG-RF+IgA-RF+抗 CCP 抗体为20%、100%; 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在ESR、 RF滴度值和晨僵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 05 ). 结论 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价值优于IgM-RF、 IgG-RF、 IgA-RF; 抗CCP抗体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RA的病情判断和活动性的监测;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对RA的诊断特异性.

    作者:韩日成;张家明;冼观秀;李艳;黄妙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莆田学院445例大学生对家庭常备药的认知及安全使用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家庭常备药的认知情况、 使用状况、 不恰当使用家庭常备药的原因,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善措施, 为合理使用家庭常备药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44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用SPSS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445例调查对象中, 只有33. 5%的人对家庭常备药有所了解, 有66. 5%的人对家庭常备药完全不了解; 当使用家庭常备药治疗却疗效不佳时, 只有73. 26%的人选择去医院或诊所就诊; 在药物的储备上只有56. 5%的家庭配有家庭常备药. 结论 需要对大学生普及家庭常备药知识及正确使用方法, 注重家庭常备药的管理,避免出现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反应, 保障人体健康.

    作者:郑燕萍;田红梅;吕小丰;苏彩红;黄巧映;陈玉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β2 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疗法, 用于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以及护理注意事项. 方法 将60例确诊为轻、 中度儿童哮喘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患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及沙丁胺醇雾化溶液混合后用射流雾化方式雾化吸入治疗, 并且在雾化治疗的前、 中、 后予以具体的护理指导;对照组患儿用常规剂量氨茶碱及地塞米松静脉点滴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疗效, 包括咳嗽、 喘息、 呼吸困难、 肺部哮鸣音及大呼气峰流速 ( PEFR) 的改善情况. 结果 两组患儿与治疗前相比, 均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 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P<0. 05). 两组间比较, 除咳嗽症状的改善两组无显著差异 (P>0. 05) 之外, 其余对比项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P<0. 05). 结论 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体征及患儿肺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护理指导, 能够提高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 快速缓解病情.

    作者:任晓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 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内科89例慢性牙髓炎、 根尖周炎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 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33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采用传统多次法根管充填, 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疼痛消失时间、 治疗时间、 治疗后用药时间、 就诊次数等指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 86%,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 94%,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在疼痛消失时间和治疗后用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但观察组就诊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 完成治疗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 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与传统多次法根管充填治疗相当, 两种方法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 且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疗程短,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易志明;于江源;王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PGI、PGⅡ及G-17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索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I (PGI)、 胃蛋白酶原Ⅱ (PGⅡ) 及胃泌素-17 (G-17) 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自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接收的肝硬化患者97例, 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同期未患胃病的肝硬化患者92例, 作为对照组. 采用ELISA法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清中PGI、 PGⅡ及G-17的水平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PGI、 PGⅡ和G-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 05 ). 另外, 与Child-Paugh A级相比, Child-Paugh C级患者血清中PGI、 PGⅡ和G-17的水平显著升高; Child-Paugh B级患者血清中PGI和G-17的水平明显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中PGI、 PGⅡ及G-17可以作为指标来表征胃部疾病, 且三个指标的水平与Child-Paugh 分级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周晓蕾;吴春晓;李慈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2-脱氧葡萄糖 (2-deoxyglucose, 2-DG) 诱导的内质网应激 (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 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组)、 脑缺血/再灌注组 ( I/R组)、 2-DG诱导的ERS预处理组. 采用TUNEL法检测CA1区凋亡细胞, 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在海马CA1区的表达变化. 结果 与I/R组比较, ERS预处理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 凋亡细胞数目亦明显减少 (P<0. 05); Bcl-2蛋白表达细胞数明显增加 (P<0. 01), Bax蛋白表达的细胞数明显减少 (P <0. 01).结论 ERS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影响Bcl-2和Bax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闵鹤鸣;贾玉洁;程雪;包翠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