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疗效观察

袁海滨

关键词:单侧开颅术, 双侧开颅术,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 颅内血肿
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方式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伴颅内血肿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行单侧开颅术,对照组行双侧开颅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及住院时间,神经功能损伤及回访患者意识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操作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嗅觉神经障碍、精神障碍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意识恢复情况,观察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侧开颅术用于治疗双侧额叶脑挫伤伴颅内出血操作简单易行,安全系数高且手术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能及时降低颅内压,将血肿对脑组织损伤降到低,且不适症状少,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RGP联合个性化弱视综合训练矫正屈光参差性弱视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对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配戴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联合个性化弱视综合训练的疗效观察,探讨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矫治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方法.方法 将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断为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1人(91只眼)配戴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B组52人(92只眼)配戴框架眼镜.两组患儿根据屈光异常类型和注视性质分为两个亚组,同时进行个性化弱视综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分别在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视力、立体视的变化.结果 治疗1、3个月后A组有效率分别达92.3%,100%;B组有效率分别达54.3%,92.4%.6个月后A组治愈率达93.4%;B组治愈率达84.8%.6个月后A组立体视有效率65.6%;B组58.8%..结论 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联合弱视个性化综合训练矫正屈光参差性弱视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方法.尤其是对于立体视的建立尤为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苏敏;杜丽玲;何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开展月经健康教育及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用自制量表对816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痛经发病率达71.2%,伴随症状多见,单因素分析显示,女大学生痛经与节食减肥、吃早餐习惯、经期食生冷或辛辣食物、经期受寒、平均每日运动时间、睡眠质量、精神压力及痛经家族史8个因素有关(P﹤0.05).结论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发病率较高,痛经大学生经期生活质量较差,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心里因素可诱发痛经的发生,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张丽凡;郑丽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生产的产妇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观察组给予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统计比较两组产前、产后的生理指标,产后出血率,产后30 min、2 h和24 h的累积出血量,常规时间指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前产后血压、心率、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出血率及产后30 min、2 h、24 h的累积出血量明显下降(P<0.01),持续宫缩时间明显延长(P<0.01),第三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和恶露出血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结论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可增强宫缩,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少芬;扶梦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睾丸扭转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睾丸扭转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以一侧阴囊疼痛为主诉,术前均行睾丸鞘膜穿刺液化验及阴囊彩超检查,穿刺液细胞计数均提示红细胞明显增多,白细胞无增加,多普勒彩超表现为患侧睾丸肿大,睾丸血流消失23例,减少3例.结果 26例患者中患侧复位1例,患侧复位并对侧固定4例,仅行患侧切除11例,患侧切除并对侧固定10例.结论 睾丸鞘膜穿刺液化验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快速、简便和可重复的临床检测方法.尽早手术探查可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降低睾丸切除风险.

    作者:王啸;黄后宝;程庆水;沈群山;姜书传;卓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钾血症:临床关注的心电图问题

    心电图是诊断高钾血症、判定程度和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我们临床心电图资料和文献复习,简述高钾血症临床心电图分析困惑的问题:高钾致窦室传导阻滞、引起酷似急性心肌梗死和Brugada样改变、可影响持久性房颤、心脏起搏和旁路传导等复杂心电图改变.

    作者:陈娟;刘仁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凝血四项检测在临产孕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凝血四项在临产孕妇中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产科门诊规律产检的健康临产孕妇(均为妊娠38周以后临产)157例(研究组),及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未孕妇女108例(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对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时间(thrombin time,TT)进行检测,并相互比较.结果 研究组PT、APTT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T:10.8±1.4/11.9±1.3,P<0.05;APTT:32.8±3.6/30.4±1.9,P<0.05),Fib含量明显增加(4.3±0.23/2.8±0.53,P<0.01),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晚孕妇女体内凝血时间、纤溶活性和抗凝成分均发生显著性改变,血液凝固性提高.因此产前及时检查凝血各项指标的变化对及时发现潜在的产科DIC意义重大.

    作者:李关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芒果叶汁对肾上腺素所致高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芒果叶汁对肾上腺素所致高血糖模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实用性.方法 采用注射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小鼠动物模型及正常小鼠,分别以芒果叶汁不同剂量组进行灌胃,给药结束后测定血糖水平.结果 腹腔注射肾上腺素1.5 h后,阳性对照组和50%、33%、25%芒果叶汁剂量组能够能够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升血糖作用(P<0.05).100%芒果叶汁剂量组对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无作用(P>0.05).结论 芒果叶汁对多种动物模型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游丽萍;陈英;王惠玲;张苍竹;杨海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肢体循环治疗糖尿病下肢微血管病变的护理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身体末端微血管病变常引起营养物质的缺乏,终可能引发感染甚至坏疽,一般以位于身体远端的足部多见.下肢微血管病变轻者表现为肢体末端皮肤发凉而皮温不低;继续发展表现为动脉搏动减弱、间歇性跛行;重者出现皮肤充血发红、静息痛[1];严重的将发展为糖尿病足,对糖尿病患者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2].我院采用肢体循环仪治疗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患者,在治疗前、中、后进行系统化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勇飞;马鸣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其临床表现并对其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具体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A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组(B组),每组各60例.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措施予以护理干预后,A组患者的脑功能的评分情况、感染发生率等方面都要明显的优于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 对急性重症脑外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很好的促进患者脑功能、神经功能的恢复,对患者全面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静脉炎60例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炎的发生因素,为临床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发生的静脉炎60例.结果 静脉炎的发生与药物本身、机械刺激、穿刺针的粗细、抗生素的使用、感染因素、留置时间、氯化钾的使用等因素相关.结论 了解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对预防静脉炎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诸家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腮腺肿瘤切除术面神经保护的研究进展

    整理2006年以来关于腮腺肿瘤切除、围手术期面神经保护的文献资料,就解剖、手术方法、术中监护、面神经修补、吻合,术后处理等方面作以介绍.

    作者:梁艳;张永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GP73、AFU及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α-L-岩藻糖苷酶(AFU)及甲胎蛋白(AFP)三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HCC)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原发性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健康人群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GP73、AFU及AFP的含量,并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AFP、GP73及AFU水平均明显高于后3组,原发性肝癌组AFP、GP73及AFU阳性率分别为64.58%、83.33%、75.00%,三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HCC阳性率达95.83%,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73、AFU及AFP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HCC诊断价值.

    作者:马丽敏;贾德兴;冯静;李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3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LC组)作为研究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各组血清TIMP-1及肝纤维化四项(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水平.结果 (1)CHB组、LC组血清TIMP-1水平分别为(139.7±13.1)μg/L、(280.6±18.4)μg/L均高于对照组(85.6±11.2)μg/L(P<0.05);(2)血清TIMP-1水平从CHB组到LC组呈递增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TIMP-1与HA、PC-Ⅲ、Ⅳ-C、LN呈显著正相关(P <0.05).结论 TIMP-1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肝纤维化四项检测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沈慧杰;褚瑞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Meta分析

    目的 为评价中青年患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关联.方法 利用Meta分析对国内外7篇符合要求文献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合并分析,通过Z检验分析合并意义,并进行异质性及敏感性检验.结果 检索到相关合格文献7篇,包括1 007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者,1 474例对照组.Meta分析研究发现,高血脂合并的OR值及95%的CI(可信区间)是1.76(1.39~2.24),P<0.000 01.发表性偏倚和敏感性分析显示各种危险因素在不同效应模型下的合并效应值结果较接近,表明结果较为稳定.结论 高血脂是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维维;蒋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STAT3及其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STAT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属于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是由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多肽类配体激活的一种转录因子,因其可介导细胞的恶性转化和肿瘤的生成而被确认为癌基因.目前的研究表明,STAT3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介质作用,并且与胰腺癌的耐药有关.因此,阻断STAT3及其参与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刘小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气道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 观察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的气道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我院收治老年颅脑损伤患者52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术后持续滴入湿化气道护理的26例资料为观察组,间断雾化湿化气道护理的26例资料为对照组,护理后统计两组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碱剩余和肺部感染情况,后讨论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氧气分压(74.5±4.8),二氧化碳分压(37.2±3.3),碱剩余(1.5±1.2),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资料(P<0.05),另外,观察组有6例出现肺部感染情况(23.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给予氧气面罩吸氧基础上采取持续滴入湿化气道护理方法具有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莎;安瑞;陈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肺结核1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典型病例确诊并不困难;但以肺部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时确诊比较困难,容易误诊误治.现报道以肺部病变为首发表现的SLE患者误诊为肺结核1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作者:康立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乙醇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乙醇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将30只家兔随机分成3组: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注射25%和60%乙醇溶液为实验组.通过颈总动脉放血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并采用玻片法测量模型建立前后凝血时间的差值.结果 生理盐水组的凝血时间加快(43±15.70)s,25%乙醇组的凝血时间延缓(16±13.80)s,较生理盐水组的凝血时间显著延长;60%乙醇组的凝血时间加快(60±13.08)s,较生理盐水组的凝血时间缩短.结论 低浓度乙醇可延缓失血性休克家兔的血液凝固,而高浓度乙醇浓度可促进失血性休克家兔的血液凝固.

    作者:王凤;林丽琳;陈文兴;杨裕;方梦寒;陈秀娇;徐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左卡尼汀对血清饥饿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对血清饥饿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不同剂量左卡尼汀(20、40、80 μg/mL)治疗组.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Wsetern blot 法检测心肌细胞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左卡尼汀明显抑制血清饥饿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表现为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率下降,caspase-3表达降低.结论 左卡尼汀对血清饥饿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焦洪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总结防范措施,为提高急诊护理安全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急诊科护士42名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关于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分析调查对象对影响安全因素的认识情况,总结对急诊护理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急诊科护士专业知识水平、法律意识、心理素质是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大部分护士认为护士心理压力大、与患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对急诊护理安全有重要影响.讨论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因素多种多样,护士自身与护理安全有紧密联系,提高急诊护理安全性应对护士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与护理服务水平,掌握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有助于避免医疗纠纷,同时加强制度管理,规范护理工作,保证急诊护理安全有序开展.

    作者:周秀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