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飞;马鸣潇
目的 探讨芒果叶汁对肾上腺素所致高血糖模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实用性.方法 采用注射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小鼠动物模型及正常小鼠,分别以芒果叶汁不同剂量组进行灌胃,给药结束后测定血糖水平.结果 腹腔注射肾上腺素1.5 h后,阳性对照组和50%、33%、25%芒果叶汁剂量组能够能够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升血糖作用(P<0.05).100%芒果叶汁剂量组对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无作用(P>0.05).结论 芒果叶汁对多种动物模型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游丽萍;陈英;王惠玲;张苍竹;杨海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整体护理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手术患者86例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存在焦虑或恐惧心理者6例(14.0%),存在紧张和失眠现象者8例(18.6%),情绪异常者10例(23.3%),沉默或者异常多语者9例(20.9%),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观察患者术中平均心率(77.3±3.2)次,术中平均动脉压(96.1±2.8)mmHg,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波动(P>0.05),而对照组患者统计结果显示手术前后心率与动脉压波动较大(P<0.05).结论 整体护理与循证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患者压力,提高手术治疗预后效果.
作者:徐暕琳;罗丽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配戴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联合个性化弱视综合训练的疗效观察,探讨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矫治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方法.方法 将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断为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1人(91只眼)配戴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B组52人(92只眼)配戴框架眼镜.两组患儿根据屈光异常类型和注视性质分为两个亚组,同时进行个性化弱视综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分别在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视力、立体视的变化.结果 治疗1、3个月后A组有效率分别达92.3%,100%;B组有效率分别达54.3%,92.4%.6个月后A组治愈率达93.4%;B组治愈率达84.8%.6个月后A组立体视有效率65.6%;B组58.8%..结论 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联合弱视个性化综合训练矫正屈光参差性弱视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方法.尤其是对于立体视的建立尤为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苏敏;杜丽玲;何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方式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伴颅内血肿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行单侧开颅术,对照组行双侧开颅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及住院时间,神经功能损伤及回访患者意识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操作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嗅觉神经障碍、精神障碍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意识恢复情况,观察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侧开颅术用于治疗双侧额叶脑挫伤伴颅内出血操作简单易行,安全系数高且手术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能及时降低颅内压,将血肿对脑组织损伤降到低,且不适症状少,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海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血红蛋白及黄疸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研究分析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血红蛋白及黄疸的影响.结果 在顺产组中,等待脐带血管搏动消失后断脐组的血红蛋白值高于快速断脐组,而剖宫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同断脐时间组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剖宫产组等待脐带搏动自然消失的时间短于顺产组.结论 顺产接产时,等待脐带血管搏动消失后断脐可增加新生儿的血红蛋白值,减少贫血的发生;但对剖宫产的新生儿,此方法不增加也不减少血红蛋白值,而且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雪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凝血四项在临产孕妇中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产科门诊规律产检的健康临产孕妇(均为妊娠38周以后临产)157例(研究组),及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未孕妇女108例(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对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时间(thrombin time,TT)进行检测,并相互比较.结果 研究组PT、APTT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T:10.8±1.4/11.9±1.3,P<0.05;APTT:32.8±3.6/30.4±1.9,P<0.05),Fib含量明显增加(4.3±0.23/2.8±0.53,P<0.01),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晚孕妇女体内凝血时间、纤溶活性和抗凝成分均发生显著性改变,血液凝固性提高.因此产前及时检查凝血各项指标的变化对及时发现潜在的产科DIC意义重大.
作者:李关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联合药物治疗外伤性松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7例牙外伤松动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联合应用云南白药和止血敏组,对照组为正常操作组,对比来观察疗效.结果 经卡方检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应用云南白药和止血敏治疗组固定效果佳,是一种临床操作简单,易清洁,刺激性小的松动牙固定治疗有效方法.
作者:贺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为评价中青年患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关联.方法 利用Meta分析对国内外7篇符合要求文献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合并分析,通过Z检验分析合并意义,并进行异质性及敏感性检验.结果 检索到相关合格文献7篇,包括1 007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者,1 474例对照组.Meta分析研究发现,高血脂合并的OR值及95%的CI(可信区间)是1.76(1.39~2.24),P<0.000 01.发表性偏倚和敏感性分析显示各种危险因素在不同效应模型下的合并效应值结果较接近,表明结果较为稳定.结论 高血脂是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维维;蒋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值,分析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空腹血糖(FBG)、糖尿病病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收录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40~65岁,男女各45例;正常对照组90例,年龄40~60岁,男50例,女35例.采集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比例、吸烟比例、饮酒比例、空腹血糖.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空腹血糖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均呈正相关.结论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对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杜精睛;马跃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3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LC组)作为研究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各组血清TIMP-1及肝纤维化四项(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水平.结果 (1)CHB组、LC组血清TIMP-1水平分别为(139.7±13.1)μg/L、(280.6±18.4)μg/L均高于对照组(85.6±11.2)μg/L(P<0.05);(2)血清TIMP-1水平从CHB组到LC组呈递增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TIMP-1与HA、PC-Ⅲ、Ⅳ-C、LN呈显著正相关(P <0.05).结论 TIMP-1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肝纤维化四项检测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沈慧杰;褚瑞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总结防范措施,为提高急诊护理安全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急诊科护士42名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关于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分析调查对象对影响安全因素的认识情况,总结对急诊护理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急诊科护士专业知识水平、法律意识、心理素质是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大部分护士认为护士心理压力大、与患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对急诊护理安全有重要影响.讨论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因素多种多样,护士自身与护理安全有紧密联系,提高急诊护理安全性应对护士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与护理服务水平,掌握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有助于避免医疗纠纷,同时加强制度管理,规范护理工作,保证急诊护理安全有序开展.
作者:周秀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渐进式放松训练对减轻食管癌手术应激的作用.方法 选取80例食管癌择期手术的病人,按收治病区随机分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放松训练.分别于术前3 d及术前1 d,术后1 d,3 d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检测病人焦虑程度,并检测生理指标血压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病人的焦虑程度,血压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渐进式放松疗法能减轻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程度,降低患者血压,减少应激反应,对促进病人尽快康复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刘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静脉炎的发生因素,为临床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发生的静脉炎60例.结果 静脉炎的发生与药物本身、机械刺激、穿刺针的粗细、抗生素的使用、感染因素、留置时间、氯化钾的使用等因素相关.结论 了解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对预防静脉炎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诸家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STAT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属于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是由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多肽类配体激活的一种转录因子,因其可介导细胞的恶性转化和肿瘤的生成而被确认为癌基因.目前的研究表明,STAT3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介质作用,并且与胰腺癌的耐药有关.因此,阻断STAT3及其参与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刘小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肝源性糖尿病是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发生的糖尿病.由于肝脏是体内葡萄糖代谢非常重要的器官,肝脏功能受到严重损伤时影响糖的正常代谢,发生糖耐量减低或出现糖尿病.该病发病较缓慢,后果严重,如不及时治疗,加重肝损害甚至发生肝癌几率增大.因此,肝源性糖尿病是需要临床引起重视及积极治疗的疾病.现就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刘会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α-L-岩藻糖苷酶(AFU)及甲胎蛋白(AFP)三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HCC)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原发性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健康人群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GP73、AFU及AFP的含量,并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AFP、GP73及AFU水平均明显高于后3组,原发性肝癌组AFP、GP73及AFU阳性率分别为64.58%、83.33%、75.00%,三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HCC阳性率达95.83%,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73、AFU及AFP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HCC诊断价值.
作者:马丽敏;贾德兴;冯静;李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TURP的患者190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比较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膀胱痉挛、疼痛和满意度的差异比较,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理念对TURP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爱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典型病例确诊并不困难;但以肺部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时确诊比较困难,容易误诊误治.现报道以肺部病变为首发表现的SLE患者误诊为肺结核1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作者:康立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5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的临床预防及治疗.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诊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病情进展分为手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对患者进行GCS、NIHSS、GOS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及随访进行生存率、GCS、NIHSS、GOS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早期发现及手术治疗,对合理救治并发脑梗患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峰;张继伟;闫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生产的产妇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观察组给予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统计比较两组产前、产后的生理指标,产后出血率,产后30 min、2 h和24 h的累积出血量,常规时间指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前产后血压、心率、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出血率及产后30 min、2 h、24 h的累积出血量明显下降(P<0.01),持续宫缩时间明显延长(P<0.01),第三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和恶露出血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结论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可增强宫缩,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少芬;扶梦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