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星;宫喜明
目的 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睡眠质量的现状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Young的网络成瘾鉴别问卷,调查莆田学院471名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和网络成瘾现状及其网络成瘾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 大学生 PSQI 总分(5.43±2.79)分,睡眠障碍的大学生占20.9%.网络成瘾占5.7%,网络成瘾倾向占56.8%.不同网络成瘾组学生的PSQI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66,P=0.004),网络成瘾的程度与睡眠质量等级有关(χ2=8.334,P=0.015).结论 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睡眠质量问题,网络成瘾问题也颇为严重.网络成瘾越严重睡眠质量越差.
作者:黄力伟;黄文博;王剑平;许丽秀;郑建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鼻内镜经口应用切吸术切除小儿肥大腺样体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自2008年至2009年60例患者均采用电动吸切刀在鼻内镜下切除肥大腺样体.结果 60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切除,无残留及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疾病及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 鼻内镜下切吸肥大腺样体切除彻底、准确、安全、操作简单,疗效显著.
作者:李剑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种链球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基本表现.起病方式不同,病情迁延,缓慢进展,多年后受损加重,肾功能下降,后导致慢性肾衰.
作者:李志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内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转氨酶抑制剂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简写为SV)对戊四唑(Pentylentetrazol,PTZ)诱导的大鼠癫痫模型的作用.方法 健康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癫痫组和SV低中高 3个剂量组(5、10、20 mg/kg).观察大鼠腹腔注射PTZ前后癫痫发作的情况,按Racine分级标准记录,同时记录皮层脑电图(ECoG),观察癫痫样放电的潜伏期及1小时内癫痫样放电活动持续时间.应用Western blot电泳分析海马内CA1区P38MAPK及其上游MKK3,下游c-MYC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给PTZ后均出现癫痫发作,程度均为5级,丙戊酸钠组发作程度明显减轻.ECoG潜伏期延长,痫样放电1小时持续时间缩短.同时,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和SV 3个剂量组大鼠CA1区蛋白表达强度升高(P<0.05);与癫痫组相比,SV 3个剂量组大鼠CA1区蛋白表达强度降低(P<0.05).结论 SV对PTZ诱导的癫痫大鼠的发作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癫痫大鼠海马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P38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相关.
作者:朱锦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茎突过长症以手术治疗为主,绝大多数采用口内径路切除扁桃体后将茎突截短[1],其缺点是要切除正常扁桃体,存在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我院采用保留扁桃体的方法治疗茎突过长症患者1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华;杨怀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诊断策略心悸患者的诊断策略包括:①鉴别心悸的发生机制;②获得心悸发作时的心电图;③评价患者的基础疾病.所有心悸患者,都需要接受初始临床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图1).
作者:孙宝岩;刘仁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该地区儿童铅中毒问题及防治措施.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古塔区妇幼保健站正常体检的2 980例3~10岁儿童静脉血进行血铅水平测定.结果 发现铅中毒457例,铅中毒检出率为 15.34%.结论 通过对儿童血铅水平的筛查,能及早发现儿童铅中毒的情况,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作者:余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 对我院儿科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疗患儿的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诊断系统进行细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473份合格痰标本中共分离到320株致病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4株,占54.4%;革兰阴性菌134株,占41.8%,真菌12株,占3.8%.其中常见的前七位致病菌分别为肺炎链球菌(20.6%)、大肠埃希菌(13.4%)、金黄色葡萄球菌(13.1%)、铜绿假单胞菌(8.8%)、表皮葡萄球菌(8.1%)、肺炎克雷伯菌(6.3%)、鲍曼不动杆菌(5.0%).全部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均对亚胺培南敏感,全部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菌药敏感性较好,对头孢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 本地区小儿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同程度耐药,治疗应根据痰培养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作者:班洪芳;孙中厚;陶元勇;马洪美;姜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炎性假瘤和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要点.减少炎性假瘤和肺结核的误诊率.方法 通过对2例炎性假瘤被误诊为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体会,结合国内文献复习,提出两者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2例炎性假瘤均通过手术后病理证实诊断.结论 炎性假瘤和肺结核是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均各异的不同疾病,提高对炎性假瘤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水平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作者:王红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交通及建筑业的飞速发展,颈髓损伤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交通事故造成颈髓损伤比例在增加.颈髓损伤往往伴随呼吸功能的损伤.除现场死亡外约有55%的患者发生全瘫或者不全瘫,丧失了自主呼吸或丧失部分呼吸,须要长期的卧床.给家庭带来了护理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因此为了提高颈髓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本文对国内外医务工作者关于颈髓损伤呼吸并发症的治疗科研课题作一综述.
作者:张志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与经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胃肠道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80名胃肠道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46人),另一组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34人),比较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和经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在操作时间、并发症及舒适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舒适度优于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0.01,P<0.05,P<0.01).结论 在胃肠道手术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是建立静脉通路,预防静脉炎的有效途径.
作者:于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预激综合征掩盖心肌梗死,预激综合征合并心肌梗死是心电图诊断的难点.本文分析1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预激波一度消失的心电图演变,讨论预激综合征并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和心肌梗死对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的影响.
作者:余莉;刘仁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V1(TRPV1)在正常小鼠耳蜗中的定位观察.方法 选择10只健康成年BALB/c小鼠,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TRPV1在耳蜗中的定位与表达,同时结合电生理指标听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测试小鼠的听力.结果 TRPV1在小鼠耳蜗螺旋器的内、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和血管纹边缘细胞等都有表达,且主要定位于细胞膜;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亦显示小鼠耳蜗中有TRPV1的表达.结论 TRPV1在正常BALB/c小鼠耳蜗的多种细胞中均有表达,这为深入TRPV1在内耳听觉生理和病理生理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作者:才岩;王爱梅;于利;林宇涵;付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及正常肾组织中PTCH 的表达,探讨RCCC中PTCH的异常表达与肾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RCCC 及正常肾组织中PTCH 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肾组织中PTCH微量表达,而在RCCC中PTCH高表达,且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均无关.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中PTCH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RCCC的发病,其在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梁波;李晓明;郭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即负压封闭引流,自上个世纪90年代,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首创以来,为临床的各种创伤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创面的被动愈合,促进了创伤治疗的新进展.1994年,裘华德[1]率先将这一新型引流技术引进国内.近些年来VSD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使用,带来了很好的临床效应和经济价值.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就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的各种损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以利于改技术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王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航天科技人员的成人牙本质敏感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对象是1000名中国航天五院的航天科技人员,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内容包括牙本质敏感的临床检查和问卷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调查的科技人员中,23.2%的受检者有牙本质敏感的自觉症状,结合气枪吹气诊断并排除龋齿等其他引起疼痛的疾病,航天科技人员的牙本质敏感的患病率为20.7%.第一前磨牙是好发牙位,牙颈部是好发的部位.女性,新鲜水果,牙周刮治,刷牙力量过大,是导致牙本质敏感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航天科技人员的牙本质敏感发病率是20.7%广泛存在,应该进行口腔宣教并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饶姝彦;宫琳;高秀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降纤酶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无溶栓禁忌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降纤酶静滴5天,同时加用血塞通静滴10天;对照组在降纤酶治疗5天同时加用丹参静滴10天;两组同时加用基础治疗10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流变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6.7%(P<0.01).结论 降纤酶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较单用降纤酶效果好.
作者:刘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s,GBE)对血栓栓塞的作用及机制,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比研究.方法 通过在体电刺激颈动脉制备大鼠血栓栓塞模型,动态观察颈动脉栓塞形成程度同时观察血管栓塞显微照片,研究评价在相当人临床用量的GBE和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血栓栓塞的抑制作用;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栓形成大鼠血浆前列环素和血栓素的含量,研究探讨GBE抑制血栓形成的机制.采取冷应激法制备大鼠血液流变学病理模型,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和细胞压积指标,研究和评价GBE和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6.7 mg/kg GBE、20 mg/kg GBE和9 mg/kg阿司匹林均使大鼠颈动脉栓塞程度明显减轻,明显对抗电刺激引发的血栓素升高和前列环素水平下降;20 mg/kg GBE和9 mg/kg阿司匹林均明显减轻应激状态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细胞压积指标的增高,6.7 mg/kg GBE仅能抑制细胞压积的增高.通过对比分析,9 mg/kg阿司匹林抑制血栓栓塞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增高作用,强于6.7 mg/kg GBE组,与20 mg/kg GBE组基本相当.结论 相当人临床用量的GBE对大鼠血栓栓塞有抑制作用,明显弱于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对抗血浆前列环素和血栓素的异常变化,对多种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增高的影响不明显;剂量提高3倍的GBE,对抗大鼠血栓栓塞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增高作用,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基本相当.
作者:闫艳秋;刘义;韩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68例,应用微波烧灼双侧下鼻甲,术后鼻腔换药,并常规口服抗生素5 d,用麻黄碱液滴鼻,防止黏连.随访1个月至1年.结果 2 w后绝大多数患者症状消失或改善.治愈32例,治愈率47.1%;显效30例,显效率44.1%;改善1例,改善率1.5%;无效者5例,占7.4%.结论 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效果显著.
作者:张亚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硝苯地平缓释片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效果好.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d和厄贝沙坦150 mg/d治疗,另一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d治疗.在治疗4 w和8 w结束时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硝苯地平缓释片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组比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组的进一步下降,达标率提高.治疗8 w结束时平均坐位收缩压多降低38.7%.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组降压有效率及达标率优于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组.
作者:李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