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各种管道的护理体会

张玮

关键词:脑血管病患者, 管道, 急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液循环障碍, 肢体瘫痪, 意识障碍, 留置尿管, 护理, 感觉障碍, 出血性, 总结, 吸氧, 死亡, 面积, 经验, 疾病, 病位, 病人, 鼻饲
摘要: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主要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因其病位的不同,轻则仅有感觉障碍,重则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甚至死亡.因此类病人吸氧、鼻饲、留置尿管者较多,各种管道的护理尤为重要.笔者在急性脑血管病各种管道的护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Shh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Shh蛋白的表达,探讨宫颈癌中Shh的异常激活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Shh蛋白的表达.结果 Shh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且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而与其分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中Shh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病,其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郑荣山;李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开腹手术术后应用抗凝药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普外科手术后的发生率为19%,由于静脉血回流受阻,可引起下肢水肿、疼痛、麻木,严重者可引起下肢坏疽,以致截肢,主要的危害是血栓脱落后如果嵌顿到肺动脉,可形成肺栓塞,导致肺动脉高压,从而引起右心衰竭,严重时出现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时,对血液进行检测会发现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蛋白C及蛋白S显著下降,而D-二聚体明显增高.

    作者:王峰;于江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PTCH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PTCH蛋白的表达,探讨宫颈癌中PTCH的异常激活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PTCH蛋白的表达.结果 PTCH 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且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而与其分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中PTCH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病,其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艾军辉;李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477例锦州市古塔区学龄前儿童血红蛋白分布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锦州市古塔区2010-2011年学龄前儿童血红蛋白水平状况与特征.方法 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测定1 477例学龄前儿童血常规,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光学显微晶镜(Olympus)对贫血儿童的血涂片进行检查.结果 1 岁儿童血红蛋白均值含量为(120.72±10.43)g/L,明显低于 2 岁、3 岁、4 岁、5 岁儿童(P<0.05);1 岁儿童贫血的检出率高(P<0.05),2 岁儿童血红蛋白含量低于3 岁和 5岁儿童(P<0.05).4 岁儿童血红蛋白含量低于5 岁儿童(P<0.05).贫血儿童以轻度为主,贫血儿童血涂片以小细胞低色素为主.结论 1~5 岁学龄前儿童中,血红蛋白含量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其中1 岁儿童的血红蛋白含量低,贫血率高.要重视儿童血红蛋白含量的监测,及早预防并纠正贫血.

    作者:余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分娩期疼痛与焦虑的心理护理

    妊娠是育龄妇女的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分娩又是妊娠的一个必经的生理过程.但现实生活中,分娩已经作为不寻常的事件,引起孕产妇的强大的心理应激.大量的的临床观察显示,多数的孕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由于忍受不了疼痛,产生了焦虑烦躁情绪,进而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等情况,使难产的机率增加.因此,做好孕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是使产痛减轻[1],产程进展顺利,安全分娩的有力保障.

    作者:徐玉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Z60全自动血液流变仪的临床应用

    血液流变是一门研究血液及其组分流动变形规律的科学.临床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血液特性的变化有关,血液流变不正常将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灌注不足,缺氧以及代谢障碍等.1 血液标本采集患者抽血前一天正常饮食、饮水,采血当日早晨禁止饮食、饮水.患者取坐姿,安静状态下抽取肘前静脉血.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宜过长,针头刺入血管后立即松开,稍作停留后开始采血.

    作者:桂晓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SMO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及正常肾组织中SMO 的表达,探讨RCCC中SMO 的异常激活与肾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RCCC 及正常肾组织中SMO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肾组织中SMO 轻微表达,而在RCCC中SMO 高表达,且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均无关.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中SMO 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RCC的发病,其在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梁毕科;李晓明;郭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胫后动脉的解剖学测量

    目的 测量胫后动脉的内径、外径及血管壁厚度,为临床介入治疗下肢尤其膝下动脉闭塞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用体视显微镜分组测量30具标本,记录60侧胫后动脉的近端(内踝高点上5 cm)、中点(内踝高点)、远端穿踝管后(足底内、外侧动脉分支前)内外径及动脉壁厚度.按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年龄30岁以下,n=16);中年组(年龄30~50 岁,n=26);老年组(年龄50岁以上,n=18),并进行性别、年龄、侧别的比较.采用PEMS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胫后动脉中点的外径(2.74±0.51)mm,内径(1.29±0.47)mm,管壁厚度(0.62±0.18)mm,与近、远端比较,三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侧的远、中、近三处胫后动脉的内、外径及管壁厚度值无显著差异;男性管壁厚度大于女性;50岁以上者的外径及管壁厚度大于中、青年组.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胫后动脉解剖学相关资料及数据比较、分析,其结果为临床对胫后动脉穿刺置管术的开展与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韩洪武;李德华;刘学元;王盼;刘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木村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木村病又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常表现为头颈部无痛性肿块,是一种罕见的,病因未明的疾病,其病程进展缓慢,早期常因无症状而易被漏诊或误诊.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鉴别诊断都应是临床医师掌握的内容,尤应引起重视.

    作者:杨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彩超对卵巢瘤样病变病因诊断价值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05例彩超诊断卵巢瘤样病变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增大的病因和彩超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本组为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105例门诊住院病人,年龄20~42 岁,均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临床症状为停经、不孕、痛经、月经不调和下腹痛,有的病人血尿HCG阳性.

    作者:亚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NGF基因转染对牙周膜细胞成骨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基因转染对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PDLC)成骨性的影响.方法 运用基因转染技术将NGF基因通过质粒pcDNA3.1-NGF转入PDLC中,利用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记法鉴定转染细胞的表达并观察对其成骨性的影响.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证实,牙周膜细胞有NGF蛋白表达.转染NGF后的PDLC的OC含量较未转染NGF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转染NGF后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成骨性明显增强,为使牙周膜细胞成为牙周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奠定基础.

    作者:王冠楠;宋帼;高秀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剂量阿司匹林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影响.方法 对231个行冻融胚胎移植的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分为2组,对两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及移植胚胎数进行统计,比较分析2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 2组患者在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及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服用阿司匹林组的子宫内膜中A型内膜所占比例、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未服用组(P<0.05).结论 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准备子宫内膜时,加服低剂量阿司匹林,可有助于改善子宫内膜形态,从而有效地提高胚胎种植率,增加患者的妊娠率.

    作者:盛敏;任春娥;乔鹏云;姜爱芳;王桂丽;韩海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原花青素与阿司匹林对鼠栓塞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抗栓塞性脑损伤的效果及机制,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比研究.方法 通过静脉注射药物(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观察小鼠瘫痪或死亡情况;通过在体电刺激颈动脉制备大鼠血管栓塞模型,动态观察颈动脉血流变化及颈动脉栓塞形成程度和时间;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浆前列环素和血栓素的含量,与小剂量阿司匹林组对比研究不同剂量的原花青素对(脑)栓塞的作用和机制.采取双侧颈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测定脑水肿指数及脑血管通透性(伊文思蓝法)指标,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比研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原花青素和阿司匹林均使脑栓塞小鼠的瘫痪率降低、恢复率提高,使颈动脉栓塞程度明显减轻,明显对抗电刺激引发的血栓素升高和前列环素水平下降,减轻缺血性脑水肿和脑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抗颈动脉栓塞作用强度对比分析,9 mg/kg阿司匹林组强于9 mg/kg原花青素组,弱于18 mg/kg原花青素组.结论 原花青素具有抗脑栓塞和减轻缺血性脑损伤作用,原花青素抗栓塞作用效价强度低于阿司匹林,但剂量为小剂量阿司匹林2倍时,原花青素抗栓塞作用明显强于阿司匹林.

    作者:韩敬;刘义;闫艳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院噪音造成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噪音作为一种环境污染,能够对人体产生生理和心理影响.如同人体应对压力和超负荷工作一样,噪音也能够损害人体的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如果医院噪音超出正常的标准,那将导致病情恶化.然而,医院噪音对护士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仍然相当缺乏.本文试图探讨医院噪音对病人和护士的影响,分析噪音来源,有效的减少和控制噪音的措施.由于护士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医院度过的,所以她们不得不承受医院噪音造成的额外影响.因此倡议护士需要创造一个对病人和自身有利的健康的治疗环境.

    作者:吴秋钦;黄爱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硫氰酸红霉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溶出度测定

    目的 采用固体分散技术提高硫氰酸红霉素的体外溶出度.方法 选用聚乙二醇6 000和聚维酮k30为载体材料,分别采用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硫氰酸红霉素固体分散体(ET-SD).采用X-射线衍射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对ET-SD进行鉴定,并对ET-SD进行体外溶出度的测定.结果 固体分散体的X-射线衍射及DSC图谱确定了硫氰酸红霉素以无定形态分散在载体中,体外溶出度实验表明其硫氰酸红霉素的溶出较原料药、物理混合物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固体分散技术可以提高硫氰酸红霉素的体外溶出度,这为更有效地利用硫氰酸红霉素等生物利用度低药物提供一种新的制剂手段.

    作者:王爽;赵文明;兆瑞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曲马多超前镇痛对阑尾切除术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曲马多超前镇痛对阑尾切除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接受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20例,A组患者入手术室后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B组患者入手术室后静脉注射曲马多50 mg,C组为对照组,3组患者术毕均不使用镇痛药物.观察3组患者术后30 min、60 min、2 h、6 h、12 h、24 h的VAS评分.结果 3组患者术后30 min、60 min、24 h时点VAS评分没有差异,C组在术后2、6、12 h 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3组恶心、呕吐、嗜睡等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曲马多50 mg或者100 mg可以有效减轻阑尾切除术后的疼痛,50 mg与100 mg比较没有差异.这种方法有镇痛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黎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20例脑卒中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120例脑出血及脑梗塞病例的临床观察,了解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卒中部位、年龄等之间的关系.方法 调查脑出血及脑梗塞各60人,精神障碍的诊断采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Ⅲ),并与国内SCL-90问卷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120例脑卒中患者中出现精神障碍57例、神经症样综合症21例、人格改变12例、精神病状态7例、遗忘综合症4例.结论 脑血管疾病的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均可产生多种精神症状,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临床特征与卒中部位、年龄等有关系,卒中患者早期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心理干预有意义.

    作者:于开军;崔志;马福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产生及其对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概况

    本文通过对二噁英类物质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资料的搜索,了解到二噁英的污染普遍存在.二噁英是环境中毒性大的有机化合物之一,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具有致癌性、致畸性和内分泌毒性等.二噁英有多种来源,而垃圾焚烧是其主要的污染源之一.该文简要概述了垃圾焚烧产生二噁英的机理及其对人体健康各方面的影响.

    作者:石惠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VEGF及CTGF在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表达及作用的观察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GTGF)在糖尿病肾脏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STZ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12 w后分别检测血清中血糖、尿素及肌酐水平、尿蛋白排泄率、肾脏质量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VEGF)及结(CTGF)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组比较,DM组尿蛋白排泄率明显增加(P<0.01),血清中血糖、尿素、肌酐水平升高(P<0.05),肾脏质量指数增加(P<0.01),肾组织中VEGF及CT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可能与VEGF及CTGF的过度表达有关.

    作者:孙丽娜;符丽娟;李洪秀;孟庆芸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预防脑血肿清除术后渗血和再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局部应用预防脑血肿清除术后渗血的疗效.方法 脑内血肿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6~24 h 内行脑内血肿清除术,全身麻醉下根据影像学定位,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用双极电凝常规止血,再填以脑棉,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对照组用明胶海绵蘸0.9%氯化钠注射液后填于血肿腔内,留置引流管缝合.治疗组则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2-4 KU)填于血肿腔内.其他常规治疗相同.术后7天CT观察血肿腔渗血情况,酶凝固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以及凝血酶时间(TT).结果 治疗组术后血肿腔渗血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无凝血纤溶功能障碍.结论 术后及时应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能够有效预防血肿腔壁渗血或者二次出血且无凝血纤溶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杨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