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MO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

梁毕科;李晓明;郭敏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 SMO, 免疫组化
摘要:目的 观察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及正常肾组织中SMO 的表达,探讨RCCC中SMO 的异常激活与肾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RCCC 及正常肾组织中SMO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肾组织中SMO 轻微表达,而在RCCC中SMO 高表达,且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均无关.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中SMO 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RCC的发病,其在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NGF基因转染对牙周膜细胞成骨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基因转染对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PDLC)成骨性的影响.方法 运用基因转染技术将NGF基因通过质粒pcDNA3.1-NGF转入PDLC中,利用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记法鉴定转染细胞的表达并观察对其成骨性的影响.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证实,牙周膜细胞有NGF蛋白表达.转染NGF后的PDLC的OC含量较未转染NGF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转染NGF后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成骨性明显增强,为使牙周膜细胞成为牙周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奠定基础.

    作者:王冠楠;宋帼;高秀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人术前应用咪唑安定降低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咪唑安定因其强效的镇静作用有益于降低病人过度应激反应,将咪唑安定用作高血压病人的术前用药,对其降低应激反应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择期手术并伴有高血压病人60例,入手术室后分别给予咪唑安定0.06 mg/kg.iv(A组);生理盐水10 mL·iv(B组).记录用药前、用药后10、20、30 min各时段的SBP、DBP、HR、SpO2的变化.观察用药后的镇静效果、对麻醉的配合程度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用药前SBP、DBP、SpO2无显著差异,用药后B组SBP、HR明显高于A组;两组各时相DBP、SpO2变化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无明显副作用,对麻醉操作配合良好.结论 选用具有强效镇静作用的咪唑安定作为术前用药是保证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功能稳定的重要措施.

    作者:于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Shh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Shh蛋白的表达,探讨宫颈癌中Shh的异常激活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Shh蛋白的表达.结果 Shh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且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而与其分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中Shh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病,其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郑荣山;李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硫氰酸红霉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溶出度测定

    目的 采用固体分散技术提高硫氰酸红霉素的体外溶出度.方法 选用聚乙二醇6 000和聚维酮k30为载体材料,分别采用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硫氰酸红霉素固体分散体(ET-SD).采用X-射线衍射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对ET-SD进行鉴定,并对ET-SD进行体外溶出度的测定.结果 固体分散体的X-射线衍射及DSC图谱确定了硫氰酸红霉素以无定形态分散在载体中,体外溶出度实验表明其硫氰酸红霉素的溶出较原料药、物理混合物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固体分散技术可以提高硫氰酸红霉素的体外溶出度,这为更有效地利用硫氰酸红霉素等生物利用度低药物提供一种新的制剂手段.

    作者:王爽;赵文明;兆瑞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彩超对卵巢瘤样病变病因诊断价值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05例彩超诊断卵巢瘤样病变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增大的病因和彩超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本组为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105例门诊住院病人,年龄20~42 岁,均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临床症状为停经、不孕、痛经、月经不调和下腹痛,有的病人血尿HCG阳性.

    作者:亚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各种管道的护理体会

    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主要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因其病位的不同,轻则仅有感觉障碍,重则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甚至死亡.因此类病人吸氧、鼻饲、留置尿管者较多,各种管道的护理尤为重要.笔者在急性脑血管病各种管道的护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VEGF及CTGF在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表达及作用的观察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GTGF)在糖尿病肾脏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STZ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12 w后分别检测血清中血糖、尿素及肌酐水平、尿蛋白排泄率、肾脏质量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VEGF)及结(CTGF)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组比较,DM组尿蛋白排泄率明显增加(P<0.01),血清中血糖、尿素、肌酐水平升高(P<0.05),肾脏质量指数增加(P<0.01),肾组织中VEGF及CT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可能与VEGF及CTGF的过度表达有关.

    作者:孙丽娜;符丽娟;李洪秀;孟庆芸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产生及其对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概况

    本文通过对二噁英类物质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资料的搜索,了解到二噁英的污染普遍存在.二噁英是环境中毒性大的有机化合物之一,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具有致癌性、致畸性和内分泌毒性等.二噁英有多种来源,而垃圾焚烧是其主要的污染源之一.该文简要概述了垃圾焚烧产生二噁英的机理及其对人体健康各方面的影响.

    作者:石惠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开腹手术术后应用抗凝药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普外科手术后的发生率为19%,由于静脉血回流受阻,可引起下肢水肿、疼痛、麻木,严重者可引起下肢坏疽,以致截肢,主要的危害是血栓脱落后如果嵌顿到肺动脉,可形成肺栓塞,导致肺动脉高压,从而引起右心衰竭,严重时出现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时,对血液进行检测会发现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蛋白C及蛋白S显著下降,而D-二聚体明显增高.

    作者:王峰;于江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原花青素与阿司匹林对鼠栓塞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抗栓塞性脑损伤的效果及机制,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比研究.方法 通过静脉注射药物(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观察小鼠瘫痪或死亡情况;通过在体电刺激颈动脉制备大鼠血管栓塞模型,动态观察颈动脉血流变化及颈动脉栓塞形成程度和时间;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浆前列环素和血栓素的含量,与小剂量阿司匹林组对比研究不同剂量的原花青素对(脑)栓塞的作用和机制.采取双侧颈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测定脑水肿指数及脑血管通透性(伊文思蓝法)指标,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比研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原花青素和阿司匹林均使脑栓塞小鼠的瘫痪率降低、恢复率提高,使颈动脉栓塞程度明显减轻,明显对抗电刺激引发的血栓素升高和前列环素水平下降,减轻缺血性脑水肿和脑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抗颈动脉栓塞作用强度对比分析,9 mg/kg阿司匹林组强于9 mg/kg原花青素组,弱于18 mg/kg原花青素组.结论 原花青素具有抗脑栓塞和减轻缺血性脑损伤作用,原花青素抗栓塞作用效价强度低于阿司匹林,但剂量为小剂量阿司匹林2倍时,原花青素抗栓塞作用明显强于阿司匹林.

    作者:韩敬;刘义;闫艳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预防脑血肿清除术后渗血和再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局部应用预防脑血肿清除术后渗血的疗效.方法 脑内血肿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6~24 h 内行脑内血肿清除术,全身麻醉下根据影像学定位,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用双极电凝常规止血,再填以脑棉,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对照组用明胶海绵蘸0.9%氯化钠注射液后填于血肿腔内,留置引流管缝合.治疗组则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2-4 KU)填于血肿腔内.其他常规治疗相同.术后7天CT观察血肿腔渗血情况,酶凝固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以及凝血酶时间(TT).结果 治疗组术后血肿腔渗血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无凝血纤溶功能障碍.结论 术后及时应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能够有效预防血肿腔壁渗血或者二次出血且无凝血纤溶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杨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654-2过敏抢救及护理1例

    我门诊于2011年收治急性胃痉挛患者1例.在肌肉注射654-2 7 mg,10 min后发生过敏反应.经过及时抢救患者脱离危险,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男,22 岁,于2011年 9月28日因腹痛来我院就诊.该患者既往健康,无药物及食物过敏使.门诊检查T 36.5 ℃,P 80次/分,R18次/分,BP120/80 mmHg,主诉腹痛难忍.经医生检查排除阑尾炎等急腹症.诊断为急性胃痉挛.遵医嘱给654-2 7 mg肌肉注射.10 min后患者出现周身瘙痒、发红、寻麻疹融合成片,继而出现心慌、胸闷.

    作者:赵亚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95例腹腔镜阑尾切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95例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因为粘连分离困难,无法显露阑尾而改开腹手术,其余手术均采用三孔法完成手术,术后穿刺口I期愈合93例;穿刺口化脓性感染2例,经积极局部清创处理后在2周内痊愈.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刘志国;孙振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研究现状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改变,起搏和传出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缓慢心律失常,伴有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的一组综合征.本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病因及分型、临床及心电学表现、诊断及治疗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郭燕;刘仁光;赵凤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手术前、中、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收集我院24例产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而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病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24例患者均获有效止血术后15 min阴道出血即明显减少或停止,栓塞手术均一次成功.所有病人随访1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有效而迅速,创伤小,恢复快,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作者:顾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观察及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胸闷等先兆子痫自觉症状,甚至可发生抽搐致子痫,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1],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及护理非常重要,可降低孕妇及胎儿的病死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按其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本病多见于初产妇、双胎、羊水过多者.我科于2001-2011年10年共收治该病40例,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无1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及产妇死亡,获得满意的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朱野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鼻出血62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鼻出血病人三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选择.方法 对本科2010-2011年治疗的鼻出血患者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进行治疗,硝酸银烧灼法、无菌油纱条填塞法、鼻内镜止血法.结果 62例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未再出现鼻出血而达到治愈.结论 选择正确的止血方法低限度的减轻了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张爱华;胡新楠;胡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难治性青光眼引流阀植入25例临床分析

    难治性青光眼是指虽然经常规滤过手术或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甚至进行睫状体破坏手术以及辅以大耐受量的抗青光眼药物的联合治疗,而依然难于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的青光眼[1].常规的滤过性手术成功率仅为 11%~33%[2].由于眼部情况复杂,难于建立有效的滤过通道而致手术失败,高眼压是患者失明并且影响正常生活的重要原因.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德刚;徐威;刘勇;唐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PTCH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PTCH蛋白的表达,探讨宫颈癌中PTCH的异常激活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PTCH蛋白的表达.结果 PTCH 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且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而与其分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中PTCH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病,其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艾军辉;李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SMO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及正常肾组织中SMO 的表达,探讨RCCC中SMO 的异常激活与肾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RCCC 及正常肾组织中SMO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肾组织中SMO 轻微表达,而在RCCC中SMO 高表达,且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均无关.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中SMO 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RCC的发病,其在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梁毕科;李晓明;郭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