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平;潘喜鹏;朱金香;方锦祥;陈友恩
目的 探讨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至2010年12 月收治的22例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肝毛细胆管和副肝管损伤14例,胆总管损伤2例,胆囊管残端瘘2例,T管早期脱落1例,拔T管后胆瘘2例,T管堵塞致T管旁漏1例.保守治疗16例,再手术治疗5例,除1例转院外其余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胆漏多发生在胆囊切除术,胆道手术及拔T管后,主要与解剖变异,炎症粘连,操作不当及患者全身情况等因素有关.大部分胆漏可经非手术方法治愈,少数须再手术治疗.胆漏重在预防.
作者:吴根信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钛是对人体生物安全性较高的金属材料之一,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进步及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纯钛应用于口腔烤瓷修复工艺正一步步走向成熟.由于钛特殊的理化特性,其加工工艺有异于传统金属烤瓷,具体表现在预氧化处理、表面结构处理,钛-瓷热膨胀系数匹配等方面.近年来,中外学者们对钛烤瓷的材料和方法上进行不断地改进,以期更好的提高钛瓷间结合强度,对钛瓷更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晟宇;刘兵;谭晓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8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处理注意事项以及护理经验.结果 86例患者中痊愈出院72例,未愈自动出院3例,死亡11例.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6例,肝性脑病引起肝肾综合征3例,肝性脑病合并感染2例.结论 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观察及针对性护理可以增加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和继发性感染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曹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伤后大鼠进行远红外线干预,探讨远红外线干预对创面愈合影响的免疫及细胞因子等机制.方法 选择SPF级8周龄30只健康SD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健康安静组(A)、受伤+安静组(B)、受伤+红外+安静组(C)3个组.采用付氏改良造模方法,在动物造模治疗后第3、10、17天进行断尾取血,离心取血清,ELISA法测IL-1β、TNF-α、TGF-β1.结果 在造模后,受伤大鼠的IL-1β和TNF-α含量均明显上升,其中C组大鼠的IL-1β和TNF-α含量升高相对较小,与B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C组的TGF-β1则相对较高,与B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远红外线干预能改善受伤后大鼠免疫应激能力,减少创面持续的炎症反应,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免疫反应变化与TGF-β1变化基本吻合.
作者:李国君;黄治官;张晓辉;谢单洁;李裕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昏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对83例昏迷的气管切开患者行病房管理、体位、吸痰、气管套管和气囊护理等.结果 83例患者均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未发生脱管、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良好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白莉莉;于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病,以冬春季居多,如果治疗不彻底,容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的发育,从发病率到死亡率都居小儿科疾病的首位.小儿肺炎具有病情重,疾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征,众所周知,有效地护理是配合小儿肺炎治疗的关键措施.现总结我院儿科对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经验如下.
作者:张孟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小型猪Ⅰ型糖尿病模型.方法 以巴马小猪为实验对象,联合应用链尿佐菌素和四氧嘧啶,以静脉推注的方式给药,给药总量相同,一组分2次给药,另一组分3次给药,检测体重、血糖、胰岛素水平及C肽含量的变化.结果 两种给药方式都可造成小型猪血糖的迅速升高,但是分3次给药组血糖升高持续时间较长,模型比较稳定.结论 静脉推注链尿佐菌素和四氧嘧啶可制备小型猪糖尿病模型,且小剂量多次给药方法制备的模型稳定性好.
作者:穆天驰;穆长征;田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评价硝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研究对象在分层的前提下再随机分为3组,其中2组为对照组,患者分别单独口服硝苯地平(圣通平)缓释片和依那普利,研究组则同时服用上述2种药物,对比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的临床效果.结果 单独口服硝苯地平(圣通平)缓释片和依那普利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7.17%,74.24%,其效果不如联合用药的95.08%,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联合应用硝苯利平与依那普利的疗效比单独分别用药效果更好,且临床副作用更少.
作者:叶家骏;罗崇彬;毕惠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严重危害广大女性的健康.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有效方法之一,大多乳腺癌根治术需配合放化疗,且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不同程度上肢功能障碍与淋巴水肿,乳腺癌术后配合随访护理工作以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乳腺癌综合治疗,并更好回归社会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护理工作的效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青霉素快速皮试仪在儿科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从440例做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患儿中,随机分成实验组220例和对照组220例,采用青霉素快速过敏试验法与采用传统青霉素过敏试验皮内注射法作对照,并观察记录.结果 两种皮试方法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皮试方法致患儿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霉素快速皮试仪准确性高,效果可靠,安全,无痛,省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超;郭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囊膜染色剂在治疗白色白内障中,是否有助于连续环形撕囊的顺利进行及白内障手术的顺利完成.方法 将157例(160眼)随机分为2组,染色组79例(80眼),对照组78例(80眼),染色组使用囊膜染色剂,对照组不使用囊膜染色剂,比较2组术中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晶状体后囊破裂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情况,术后视力、前房炎症反应、角膜、人工晶状体有无被染色及后囊混浊情况.结果 染色组的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率均为97.5%,均高于对照组(χ2=32.107,32.107,P=0.000,0.000),晶状体后囊破裂率2.5%,低于对照组的18.8%(χ2=11.123,P=0.001).染色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视力优于对照组.2组的前房炎症反应、晶状体后囊混浊等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染色组术后角膜、人工晶状体未见被染色,未见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囊膜染色剂目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技术,手术中可以看清前囊,使连续环形撕囊顺利进行,人工晶状体稳定地位于囊袋内,增加了白色白内障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杨金桂;林洪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压热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并确定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热压法制备玉米抗性.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佳条件为:淀粉乳浓度为30%,压热温度为120 ℃处理60 min.结论 在佳条件制备抗性淀粉含量为11.37%.
作者:孙冉;刘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量安博诺片中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的含量.方法 安博诺片中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的HPLC同时测定方法:采用Venusil XBP-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是乙腈-0.1 mol·L -1 磷酸盐溶液(加入0.1%三乙胺,磷酸调pH值5.0)(60:4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安博诺片中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的HPLC同时测定方法: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分别在1.5~30 μg·mL-1 和1.2~25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4%和100.3%;精密度实验RSD分别为0.23%和0.15%;供试品在12小时内稳定.结论 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郑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临床检验结果,总结该病的临床救治经验,评价临床检验指标对该病的辅助诊断意义.方法 统计临床14例确诊病例例检验结果,并与正常人群比较.结果 所有病例均进行了三大常规、生化,临床检验,免疫,胸片、心电图等检查,主要表现白细胞数量总体正常或下降,多数病例出现异型琳巴细胞,同时合并有心肌及肝受损,IgE免疫复合物及CRP增高和支气管炎.结论 除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可以确诊该疾病,临床常规检验既可早期提示甲型H1N1流感,临床医生可进行反复检查辅助临床诊断,动态观察病情及其预后.
作者:杨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上消化道息肉是指上消化道粘膜表面的隆起型病变,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绝大部分上消化道息肉是在内镜检查中偶然发现的.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开展和消化内镜的普及,目前多首选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行息肉摘除.高频电凝切除术主要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以达到息肉切除、止血等治疗目的[1].这一治疗技术是目前应用为广泛,行切割的同时可进行止血,具有快速、简便、安全、成功率高等优点,为患者免除了手术的痛苦,是临床上公认可以代替手术的治疗方法.
作者:何美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颈动脉体瘤临床少见,早期无显著临床症状,所以往往为临床医师在诊断和治疗上忽视.本文就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并发症,将近期相关文献综述以下,以飨同仁.
作者:刘京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幼儿园水痘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 每1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临床表现分典型、轻型典型和轻型不典型3型.结果 175幼儿中发病64例,占36.5%;大一班、大二班,中一班、中二班及小班发病数分别为83.3%、70.0%、33.3%、17.9%、6.7%.其中典型、轻型典型和轻型不典型水痘分别为7,18和39例.7例典型水痘经住院治疗.有水痘减毒疫苗接种史的14例中4(28.6%)例患病,其中2例为典型水痘,与未接种疫苗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恢复期.结论 本次水痘发病率以5~6岁儿童为高;临床表现以轻型不典型为多;发病早期可能伴白细胞受损;减毒水痘活疫苗接种者患病率(28.6%)与未接种者患病率(3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钟建玲;苏锦兴;谢波;刘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早餐就餐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早餐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不同年级抽取共273名学生,用自填问卷调查法收集其早餐情况资料,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早餐质量好的比例仅占25%,其就餐质量与有无医护人员、母亲学历、早餐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关.结论 大学生早餐质量不佳,早餐营养知识缺乏,很有必要给大学生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早餐的认识,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早餐质量.
作者:张丽平;潘喜鹏;朱金香;方锦祥;陈友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膀胱逼尿肌及前列腺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建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40只,以30只正常大鼠作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大鼠膀胱组织及前列腺中P75的变化情况.结果 无论是在膀胱组织还是在前列腺组织P75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的表达降低与脊髓损伤有关.
作者:刘浩;邹练;李航旭;张晓毅;张子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神经损伤与再生研究是当今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在众多研究方法之中,细胞移植为一种理想的研究治疗手段.选择的移植材料是否理想,直接关系到神经再生及其功能恢复.近年来,对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的研究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局面,对于神经损伤的修复及病变的治疗显示出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研究发现,OECs终身具有神经再生功能,还能够释放多种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粘附分子等,被认为是髓鞘化能力强的胶质细胞,它具有星型胶质细胞和雪旺细胞的特点,并迁徙于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具有促进损伤神经轴突再生的能力,还能帮助神经轴突穿越损伤的瘢痕区域到达损伤的靶细胞,帮助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本文就近些年OECs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