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冉;刘崑
抽动症[1],又称抽动-秽语综合症,是由于脑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数量不足,使脑内神经递质浓度降低,削弱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症.本病症通常在3~15岁间发病,男性较多,比例为3~4:1.临床治疗无特效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我院儿科使用经络导平治疗仪治疗抽动症十余年,取得一定疗效.效果明显,复发率低.经络导平治疗仪的作用机理是根据生物电子动态平衡理论,结合古老的中医阴阳平衡理论和中医针灸理论采用全新电子技术,采用超高电压低频脉冲,通过对病理经络进行强制疏导平衡使病理经络的生物电流迅速达到平衡而治愈疾病的一种代替针灸既不用药,也不用扎针,无痛苦、无副作用的治疗仪器,便于患儿接受.
作者:方芳;方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严重危害广大女性的健康.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有效方法之一,大多乳腺癌根治术需配合放化疗,且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不同程度上肢功能障碍与淋巴水肿,乳腺癌术后配合随访护理工作以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乳腺癌综合治疗,并更好回归社会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护理工作的效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青霉素快速皮试仪在儿科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从440例做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患儿中,随机分成实验组220例和对照组220例,采用青霉素快速过敏试验法与采用传统青霉素过敏试验皮内注射法作对照,并观察记录.结果 两种皮试方法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皮试方法致患儿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霉素快速皮试仪准确性高,效果可靠,安全,无痛,省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超;郭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颈动脉体瘤临床少见,早期无显著临床症状,所以往往为临床医师在诊断和治疗上忽视.本文就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并发症,将近期相关文献综述以下,以飨同仁.
作者:刘京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幼儿园水痘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 每1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临床表现分典型、轻型典型和轻型不典型3型.结果 175幼儿中发病64例,占36.5%;大一班、大二班,中一班、中二班及小班发病数分别为83.3%、70.0%、33.3%、17.9%、6.7%.其中典型、轻型典型和轻型不典型水痘分别为7,18和39例.7例典型水痘经住院治疗.有水痘减毒疫苗接种史的14例中4(28.6%)例患病,其中2例为典型水痘,与未接种疫苗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恢复期.结论 本次水痘发病率以5~6岁儿童为高;临床表现以轻型不典型为多;发病早期可能伴白细胞受损;减毒水痘活疫苗接种者患病率(28.6%)与未接种者患病率(3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钟建玲;苏锦兴;谢波;刘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我所保健对象中确诊治疗的70例高血压病人,男49例,女21例,年龄65~90岁,平均年龄78.3岁,平均病程23.7年.其中Ⅰ级高血压15例,Ⅱ级高血压38例,Ⅲ级高血压17例.
作者:徐中银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颈部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是脂肪组织弥漫性、对称性沉积于颈胸部皮下浅筋膜间隙和(或)深筋膜间隙的良性疾病.患者以中年男性居多,长期的酗酒史及典型的临床表现对于该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但酗酒可能并非唯一病因.通过对该病临床症状、体征、术后处理及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作者:秦文芳;谷京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压热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并确定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热压法制备玉米抗性.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佳条件为:淀粉乳浓度为30%,压热温度为120 ℃处理60 min.结论 在佳条件制备抗性淀粉含量为11.37%.
作者:孙冉;刘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神经损伤与再生研究是当今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在众多研究方法之中,细胞移植为一种理想的研究治疗手段.选择的移植材料是否理想,直接关系到神经再生及其功能恢复.近年来,对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的研究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局面,对于神经损伤的修复及病变的治疗显示出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研究发现,OECs终身具有神经再生功能,还能够释放多种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粘附分子等,被认为是髓鞘化能力强的胶质细胞,它具有星型胶质细胞和雪旺细胞的特点,并迁徙于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具有促进损伤神经轴突再生的能力,还能帮助神经轴突穿越损伤的瘢痕区域到达损伤的靶细胞,帮助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本文就近些年OECs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8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处理注意事项以及护理经验.结果 86例患者中痊愈出院72例,未愈自动出院3例,死亡11例.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6例,肝性脑病引起肝肾综合征3例,肝性脑病合并感染2例.结论 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观察及针对性护理可以增加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和继发性感染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曹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对Ⅱ型糖尿病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α-硫辛酸低,中,高量剂量组(n=8).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饮食,实验组大鼠给予高脂高糖饮食1个月后腹腔注射小剂量的链尿佐菌素30 mg/kg,建立Ⅱ型糖尿病模型[1].α-硫辛酸低,中,高量剂量组,并分别按15、30、60 mg/(kg·d)灌胃12周.检测血糖及血脂;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光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糖及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增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1),血清和心肌组织中的SOD,和GSH-PX的活性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α-硫辛酸干预组各指标得到改善.尤以中剂量组改善明显,血糖及TG,TC,LDL-C明显降低(P< 0.05),HDL-C显著提高(P<0.05);SOD和GSH-PX的活性有所改善,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结论 α-硫辛酸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抑制氧化应激,进而降低细胞凋亡率有关.
作者:安珊珊;王国贤;李瑞芳;康雅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我校医学院学生患龋齿的现况以及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我校医学院1~4年级266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 医学院学生总的患龋率为36.5%,男生患龋率为35.29%,女生患龋率为37.14%,男女生的患龋率无显著差异(χ2=0.084,P>0.05).城市学生患病率为9.1%,城镇学生患病率为20.0%,农村学生患病率为63.5%.调查结果每天刷牙的次数、刷牙方式、喝碳酸饮料与龋齿发生无显著相关,而换牙刷的频率、吃甜食、睡前吃甜食、早晚用同一根牙刷等因素与龋齿发生显著相关.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医学院学生龋齿患病率较低.男、女生患龋齿无显著差异.针对分析所得影响因素,进一步认识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及生活习惯均与龋齿的关联,做好相关预防.
作者:张秀华;张丽平;潘喜鹏;叶小芳;陈友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临床检验结果,总结该病的临床救治经验,评价临床检验指标对该病的辅助诊断意义.方法 统计临床14例确诊病例例检验结果,并与正常人群比较.结果 所有病例均进行了三大常规、生化,临床检验,免疫,胸片、心电图等检查,主要表现白细胞数量总体正常或下降,多数病例出现异型琳巴细胞,同时合并有心肌及肝受损,IgE免疫复合物及CRP增高和支气管炎.结论 除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可以确诊该疾病,临床常规检验既可早期提示甲型H1N1流感,临床医生可进行反复检查辅助临床诊断,动态观察病情及其预后.
作者:杨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腹水是肝硬化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约有10%的患者终发展为难治性腹水.难治性腹水并发症多,临床疗效差,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远期的存活时间有很大影响.本文就国内外关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英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处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16例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患者,采用延长持续引流时间、间断夹闭引流管的方法进行处理.9例患者,术后3天常规拔除引流管.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延长持续引流时间间断夹闭引流管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为12~18 d,平均为14 d.常规拔除引流管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为14~24 d,平均为20 d.两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延长持续引流时间并间断夾闭引流管的方法,对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再德;董明岩;曹阳;王晓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至2010年12 月收治的22例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肝毛细胆管和副肝管损伤14例,胆总管损伤2例,胆囊管残端瘘2例,T管早期脱落1例,拔T管后胆瘘2例,T管堵塞致T管旁漏1例.保守治疗16例,再手术治疗5例,除1例转院外其余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胆漏多发生在胆囊切除术,胆道手术及拔T管后,主要与解剖变异,炎症粘连,操作不当及患者全身情况等因素有关.大部分胆漏可经非手术方法治愈,少数须再手术治疗.胆漏重在预防.
作者:吴根信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膀胱逼尿肌及前列腺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建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40只,以30只正常大鼠作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大鼠膀胱组织及前列腺中P75的变化情况.结果 无论是在膀胱组织还是在前列腺组织P75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的表达降低与脊髓损伤有关.
作者:刘浩;邹练;李航旭;张晓毅;张子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肺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高糖、高脂饮食加以60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一次性注射建立大鼠Ⅱ糖尿病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糖尿病+α-硫辛酸组.糖尿病模型建立后,检测血糖、血脂及体重的改变.检测肺组织中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组织TGF-β1、Smad2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糖、血脂值、NO、MAD含量明显增高、SOD含量明显降低(P<0.01).TGF-β1、Smad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糖尿病+α-硫辛酸组血糖、血脂、NO、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含量明显增高(P<0.01);TGF-β1、Smad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α-硫辛酸对糖尿病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参与糖尿病肺病发病中的转化生长因子及Smad家族异常有关.
作者:李英;王国贤;康雅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对妊娠结局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1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按照治疗是否有效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妊娠期间并发症和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有效组患者在妊娠期间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剖宫产发生率均低于治疗无效组(P<0.05);巨大儿、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及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率也低于治疗无效组(P<0.05).结论 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治疗,积极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可有效减少妊娠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妊娠结局的安全性.
作者:李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囊膜染色剂在治疗白色白内障中,是否有助于连续环形撕囊的顺利进行及白内障手术的顺利完成.方法 将157例(160眼)随机分为2组,染色组79例(80眼),对照组78例(80眼),染色组使用囊膜染色剂,对照组不使用囊膜染色剂,比较2组术中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晶状体后囊破裂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情况,术后视力、前房炎症反应、角膜、人工晶状体有无被染色及后囊混浊情况.结果 染色组的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率均为97.5%,均高于对照组(χ2=32.107,32.107,P=0.000,0.000),晶状体后囊破裂率2.5%,低于对照组的18.8%(χ2=11.123,P=0.001).染色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视力优于对照组.2组的前房炎症反应、晶状体后囊混浊等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染色组术后角膜、人工晶状体未见被染色,未见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囊膜染色剂目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技术,手术中可以看清前囊,使连续环形撕囊顺利进行,人工晶状体稳定地位于囊袋内,增加了白色白内障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杨金桂;林洪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