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长春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近年来其发生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着妇女未来的生育能力,大多异位妊娠发生在生育高峰年龄.因此,早期确诊并恰当处理对保留生育潜能十分重要.随着超声检查、血β-HCG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异位妊娠得以早期确诊,从而为保守性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就米非司酮、米非司酮配伍氨甲喋呤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
作者:王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普外科于1996~2002年间共收治结肠癌并发梗阻的病人共28例,结肠梗阻是结肠癌的常见并发症,也是结肠癌晚期症状之一,因而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对梗阻性结肠癌的处理意见尚不一致,尤其是急诊情况下做根治性切除的意见尚不统一,本文就一期切除和减少吻合口漏的情况加以重点论述.
作者:田景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HRI)辛伐他汀(simvastatin)对输尿管梗阻大鼠(UUO)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单侧输尿管造成大鼠肾间质纤维化,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术后9天处死各组大鼠,取梗阻侧肾做组织学检查,HE染色,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Ⅳ(COL-Ⅳ)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出现了明显的间质纤维化,给药组肾间质纤维化与模型组相比有所减轻,CTGF、α-SMA、COL-Ⅳ的水平也明显减低.结论辛伐他汀可以影响细胞因子、抑制细胞增殖、减轻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从而减轻间质纤维化,发挥肾保护作用.
作者:冯欣;周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病人女,48岁.2004年6月25在我院门诊化验室门前突然晕倒.查体:病人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之不应,压眶无反应,瞳孔等大,直径3mm,光反射无,胸廓无起伏,口鼻无气流,四肢松弛,血压测不到,心电图直线,经过急诊医务人员15min的抢救获得新生.
作者:胡庆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基因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上皮钙粘附素(epithelial-cadherin,E-cad)蛋白产物在上颌窦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5例上颌窦癌及20例正常鼻粘膜组织中基因Bcl-2、Vegf、E-cad蛋白产物进行检测.结果 1.Bcl-2在正常鼻腔粘膜组织中表达率为(10%).上颌窦癌中有较高表达(58.1%).Vegf在正常鼻腔粘膜组织中表达率(56.3%)明显高于上颌窦癌(30%)中表达;E-cad在正常鼻腔粘膜组织中表达率(80%)明显高于上颌窦癌(60%);Bcl-2、Vegf、E-cad阳性表达在鼻腔粘膜组织与上颌窦癌组织之间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2.Vegf蛋白阳性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其中Ⅲ~Ⅳ期阳性率(70.9%)明显高于Ⅰ~Ⅱ期(37.5%)Bcl-2和E-cad阳性率在Ⅰ~Ⅱ期(79.1%、75%)高于Ⅲ~Ⅳ期(41.9%、48.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Bcl-2、E-cad、Vegf基因参与了上颌窦的癌变及发展过程,其表达水平是判断病情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的敏感基因学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品;谷京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知母皂甙(SAaB)对Aβ25-35激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和iNOS表达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进行培养,用10μg/L 的Aβ25-35刺激细胞,对照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10μg/L、30μg/L、100μg/L)的SAaB共同孵育.采用ELISA法、Griess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检测TNF-α分泌量、iNOS表达、NO的生成量.结果 Aβ25-35能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使其分泌的 TNF-α增多、iNOS表达上调、NO的生成量增加.SAaB能有效地抑制此变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这一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激活的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有关.
作者:刘卓;刘魁元;姚素艳;金英;郑德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病人女,30岁,因与家人生气后吞服氯硝安定100片后昏迷4h入院,于急诊室经20000ml清水洗胃后送入病房,入院时查体:T 35.5℃,P 100次/min,R 18次/min,BP:13.3/8kPa(100/60mmHg),浅昏迷状态,压眶反射存在,双瞳孔等大正圆,光反射灵敏,直径1.5mm,颈软,双肺呼吸正常,未闻及干湿罗音,心音低钝、律齐,心率100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理诊无异常,各种生理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唐福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利用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检测他莫昔芬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体外培养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通过real-time PCR方法观测他莫昔芬处理后细胞抗氧化物酶:SODⅠ、SODΠ和CAT的变化,同时应用XTT测量细胞存活率.结果他莫昔芬提高SODⅠ、SODΠ和CAT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XTT测定结果显示在他莫昔芬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他莫昔芬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中具有抗氧化活性.
作者:袁霞;马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钻孔冲洗引流术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首选方法,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疗效可靠.但仍有个别病人术后复发,需再行手术治疗.本院自1997年~2003年间共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病人33例,复发3例,复发率为11%.本文报告3例并就复发的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张东林;赵卓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应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根据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2001年1月~2004年10月在我院不孕不育门诊、妇科门诊、痛经门诊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120人,随机分成丹莪妇康煎膏治疗组和内美通治疗组两组,丹莪妇康煎膏治疗组60例,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8.5岁,病程1~10年,平均7年,病情轻度23例,中度29例,重度8例,其中原发不孕11例,继发不孕20例.内美通治疗组60例,年龄21岁~43岁,平均年龄30岁,病程0.5年~8年,平均5年,病情轻度24例,中度25例,重度11例,其中原发不孕7例,继发不孕21例.两组病例的年龄、病程、病情以及不孕的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幺家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临床上常见因牙未萌前来就诊的病人,但多数牙埋伏相对少见,通过正畸方法矫治此类错牙合畸形,达到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病例上颌两颗或两颗以上埋伏牙共3例,其中男1例,女2例,年龄11~13岁.
作者:赵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2002~2004年从收治的病人中筛选出资料齐全者68例复治肺结核病人,使用卷曲霉素与其他敏感的抗结核药物组合,四联和五联的化疗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应用生化方法制备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方法以猪皮为原料在硫酸介质中水解分离得氨基乙酸,再经乙酸酐酰化、与乙二胺成盐制备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结果本法制备的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质量符合药用标准.结论本法收率91%(以氨基乙酸计),可深化水解氨基酸的综合应用,操作简单易行,适于生产.
作者:刘玉梅;杜海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4年6月,我们对黑山县内二所高级中学的2483名学生进行了结核病普查.共查出结核病人17名,并对他们采取治疗控制措施,有效地防止了疫情在校园内爆发流行.
作者:杨菊;祖伟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头痛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症状.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取得了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大者52岁,小者26岁,病程长为7年,短为5个月.
作者:衣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二磷酸果糖钠(FDP)对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对小鼠肝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对小鼠连续灌胃FDP 3天后,采用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造成小鼠急性肝损害,研究各组小鼠间肝损害的差异,衡量FDP的肝保护作用.同时检测FDP对小鼠生化指标(ALT、T-BIL、AST)的影响.结果 FDP对肝损伤模型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降低血液中ALT、AST和T-BIL的水平.结论 FDP能防止化学物质造成的肝损伤,保护肝功能.
作者:池志宏;穆长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达90%.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但以感觉神经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与代谢紊乱,维生素缺乏,微血管病变引起的缺血缺氧有关[1].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用胰激肽原酶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类粪口传播的传染病,目前应用ELISA捕获法检测抗HAV-IgM抗体,实验结果假阳性率偏高,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类风湿因子对该实验影响大,为此我们选择甲肝病人、部分类风湿性疾病病人和正常体检者,并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以研究其影响因素.
作者:张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本文观察了高血压病病人应用蒙诺和辛伐他汀治疗后对血压和血脂浓度的影响,旨在探讨二者合用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玉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病人女性,23岁,口服心律平3500mg(50mg×70片),服后约3h,家人发现病人意识不清、抽搐,送往医院.急诊查体:血压8/5.3kPa(60/40mmHg),意识不清,时有抽搐,瞳孔等大正圆,心界不大,心率50次/min,心音弱,肺无罗音.心电图示窦性停博,室性自博心律,室率43次/min.当即给予清水1000ml洗胃,多巴胺20mg静注,继以5%葡萄糖500ml+多巴胺100mg,阿拉明20mg快速静点,阿托品20mg,安定10mg,静注.20min后再次描记心电图示加速室性自博心律,室率70~80次/min,分次静注利多卡因2mg后窦性心博渐增多.经4h抢救,病人情况逐渐平稳,次日晨心电图完全恢复窦性心律,3天后痊愈出院.
作者:安素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