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烦躁为首发症状的外伤性迟发颅内血肿(附7例报告)

董立辉

关键词:首发症状, 外伤性, 颅内血肿, 烦躁不安, 颅脑损伤患者, 意识障碍, 临床症状, 昏迷患者, 病人, 标志, 血肿量, 预兆, 抢救, 检查, 复查, 病例
摘要:烦躁不安是颅脑损伤患者的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对于意识障碍较轻的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是病情转重的一个标志,而对深昏迷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则是病情好转的一个标志.对于入院时病情较轻、首次CT检查未发现血肿或血肿量很少的病例,出现明显的烦躁不安,常常是病员伤情恶化的预兆.如不注意病情、及时复查CT,往往贻误时机,失去抢救的佳时机,给病人造成严重的后果.现将我科近2年来收治的7例病人进行分析并讨论.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的临床价值

    近年来痔的治疗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肛垫下移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了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此术式2000年以来在我国沿海大城市较广泛的开展.本院自2001年在辽西地区率先采用PPH技术治疗Ⅲ、Ⅳ度痔病16例.现就其临床效果和术后情况做一些探讨.

    作者:孙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简易常压低氧舱系统的改进

    利用常压低氧舱可以成功复制小动物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为肺心病的防治提供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目前国内常用的低氧舱系统主要为郭胜祥[1]及薛全福等人设计的,其结构仍较复杂,我们在郭胜祥等设计的低氧舱系统基础上,加以改进和简化,制备了一套更为简易的低氧舱系统.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殿柱;李永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心动图在扩张型与缺血性心肌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1]为不明原因的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心室收缩功能受损,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 ICM)系1970年Burch等[2]命名,是冠心病的一个特殊类型,其临床特点是心脏变得僵硬,逐渐扩大,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因此亦被称为心律失常型和心力衰竭型冠心病.自1969年Raftery首次提出患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者可以有类似于DCM的表现以后,许多学者认识到DCM与ICM在临床方面具有许多交叉重叠,缺乏特异性,而超声心动图(UCG)从心脏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方面进行比较,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作者:李光;张玉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NGF对缺血性脑损伤引起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缺血性脑损伤引起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影响.方法采用Pulsinelli闭塞大鼠四动脉全脑缺血模型,应用光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法)观察模型组和NGF治疗组动物脑缺血30min再灌注7d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所得数据应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UNEL染色法显示模型组有大量凋亡细胞;给药B、C组的神经细胞凋亡数目接近正常组,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其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给予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能明显抑制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减少缺血再灌注对神经细胞的损害.

    作者:陆莹;赵宝东;赵春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蒙诺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8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病,在许多国家糖尿病肾病是导致慢性肾衰的首要原因,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糖尿病肾病日益增多,治疗糖尿病肾病延缓其发展至慢性肾衰是我们的当务之急.目前国内外均致力于寻找能够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的临床应用为糖尿病开拓了一个新的治疗前景,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用ACEL类药物蒙诺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岩;王玉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肾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反应性增强的探讨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RH)大鼠血管反应性增强的机制.方法体重为160~180g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二组:高血压(RH)组及对照(C)组.术后30d,用颈动脉直接插管法测定大鼠血压的变化并应用放射免疫等测定技术测定大鼠主动脉组织中ACE 及AII 的变化.结果肾性高血压大鼠的主动脉组织中ACE活性及AII含量均明显增高.结论肾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反应性增强与血管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有关.

    作者:吴秀香;李淑云;马克玲;夏桂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目的探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严重并发症的对策.方法总结3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及教训.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5±35)min,术后297例病人翌日可在扶助下下床活动和开始进食,术后住院3~5d.1例术中分离胆囊动脉断裂出血,失血量达1000ml,后经钛夹止血成功;1例急性胆囊炎术后钛夹脱落致胆汁性腹膜炎,二次手术治愈;1例因电灼伤致肝总管坏死而行胆肠吻合术痊愈.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和针对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原因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是关键.

    作者:陈晓峰;齐颖会;张剑;裴玉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GCIX玻璃离子用于窝沟封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GCIX玻璃离子用于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136名6~7岁儿童,对每个儿童选取左侧或右侧上下两个已完全萌出的第一磨牙共272只牙,使用GCIX玻璃离子进行窝沟封闭,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其对侧同名牙作空白对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封闭术后1、2、3年复查封闭剂保留情况,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龋情况.结果随诊3年发现GC IX玻璃离子在术后1、2、3年的完整保留率分别为81.3%,73.2%和58.1%,术后1、2、3年观察组龋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GCIX玻璃离子可作为一种可靠的窝沟封闭剂用于预防窝沟龋的发生,且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爱武;胡晓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移取尸体脑的方法与技巧

    脑组织质地柔软,结构复杂,内部核群和纤维束的位置、排列关系互相交织,毗邻紧密,形态各异,且脑颅坚硬.如果做出显示大脑复杂结构的标本,必须保证取出完整的脑.因此,脑的移取是制作脑标本的前提,是解剖学基本的操作.以下是移取尸体脑的几点体会.

    作者:谷学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铸造桩钉嵌体冠修复短冠磨牙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桩钉嵌体冠修复的适应证、牙体预备、制作方法,观察短冠磨牙的桩钉嵌体冠修复的固位效果.方法对30例患者32颗经完善根管治疗的龋损短冠磨牙行桩钉嵌体冠修复,随访观察5个月~1年6个月.结果 32颗经修复的磨牙,无1例脱落失败,达到了良好的固位、功能使用良好.结论桩钉嵌体冠能较好地解决短冠磨牙的固位问题.

    作者:周茂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视神经管骨折手术治疗1例报告

    随着视神经管检查技术的提高,发现颅损伤患者中并发视神经管骨折的并非少见,此类病人多数就诊于神经外科或眼科而耽误病程,随着耳鼻喉科的发展,对于此种疾病的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术手并发症较少的优势.

    作者:王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细胞培养方法之比较

    目的比较子宫肌瘤细胞消化法和贴块法培养的异同之处.方法采用消化法及贴块法进行体外子宫肌瘤细胞培养.结果两种方法均可获得大量子宫肌瘤细胞,消化法建系时间短,细胞富含肌丝,亚细胞器较少;贴块法建系所需时间长,细胞内肌丝较少,亚细胞器较多.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建立子宫肌瘤细胞有限细胞系.

    作者:曹爽;薛晓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PLA、PGA及其共聚物支架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应用

    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兴起,用生物可降解材料作为细胞支架材料的研究已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在国内外均有应用于临床的报道.由Kulkarni RK于1966年将PLGA聚合物用于狗下颌骨内固定实验研究开始,掀起了对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并具有良好生物力学特性的PLGA家族临床应用研究的高潮.

    作者:王艳华;李曦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广泛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提高广泛脑挫裂伤病人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4月~2002年7月收治的100例广泛脑挫裂伤病人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结果 100脑挫裂伤病人中,康复良好54例,中度残废15例,重度残废17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2例.结论早诊早治是治疗关键,特别是GCS积分较低、有严重挫裂伤、水肿及较大颅内血肿的病人,均应及早开颅.

    作者:翟旭;张弘;任晓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更昔洛韦对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血中胆红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控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所致黄疸患儿血中胆红素水平的优越性.方法分别应用GCV和利巴韦林对30例因CMV感染所致黄疸患儿进行治疗,并监测治疗前后上述患儿血中胆红素水平,以判断二者的不同疗效.结果 GCV可以通过直接控制CMV感染而有效降低患儿血中胆红素水平,利巴韦林对CMV感染所致黄疸患儿血中胆红素水平的控制效果不如GCV疗效明显.结论 GCV是CMV感染所致黄疸患儿有效治疗药物.

    作者:梁云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离子导入法应用于慢性感染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离子导入法应用于慢性感染性根管治疗的近期临床反应和1年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颗慢性感染性根尖炎患牙,随机分为2组,其中34颗患牙在根管治疗的同时并用离子导入法治疗,30颗患牙以普通根管治疗作为对照.结果离子导入法应用于慢性感染性根管治疗组急性反应明显低于普通根管治疗组;术后1年疗效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离子导入利用电解原理,达到了快速有效地治疗慢性感染性根管的作用.

    作者:李芳;王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巯基-5-甲氧基-1H-苯并咪唑的合成工艺的改进

    目的对2-巯基-5-甲氧基-1H-苯并咪唑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方法以对氨基苯甲醚为原料,经氨基保护后硝化得2-硝基-4-甲氧基乙酰苯胺,然后酰胺基水解得2-硝基-4-甲氧基苯胺 ,再将硝基还原为氨基得4-甲氧基-1,2-苯二胺,后环合得2-巯基-5-甲氧基-1H-苯并咪唑.结果此法得到的2-巯基-5-甲氧基-1H-苯并咪唑质量、收率高,成本低.结论此法简化了操作,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张艳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银量法测定奥美拉唑中间体的含量

    奥美拉唑是一种新型的胃酸分泌抑制剂,临床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1,2]等疾病,副作用小,治愈率高,很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奥美拉唑及其类似物的含量测定有报道用HPLC法[3,4],但其合成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体α-巯基-5甲氧基苯骈咪唑的含量测定,作者尚未见有报道.

    作者:孔欣;卢静华;王亚娟;于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3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病例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该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施行早期合理的经验性、综合性、预防性治疗.能够充分认识HFRS早期表现,尽早诊断是早期急救治疗的前提.本文搜集发病4d内HFRS病例130例,对HFRS早期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经验共享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以期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胡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来观测高浓度葡萄糖在细胞的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MTT(四唑氮盐)法及3H -TDR掺入法研究高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结果内皮细胞在含高糖(28、40 mmol/L)DMEM培养基及不同培养时间(2d、7d)下MTT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生理浓度葡萄糖,5.5 mm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H -TDR掺入法研究结果显示高糖对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亦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损伤细胞.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有显著的损伤作用.

    作者:王大江;方伯言;伍刚;刘学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