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洋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固本止喘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就诊于我院呼吸科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口服自拟中药膏方固本止喘膏,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68.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疗效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IgE、EO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哮喘平均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口服固本止喘膏治疗支气管哮喘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总IgE及EOS水平,并能大大降低发作次数,且中药膏方简便易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蒲春阳;石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影像学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关系.方法:将106例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后采用螺旋CT扫描的方法,尽量避开伪影及血管影,在肝右叶大层面用直径1 cm的圆形兴趣区测量肝脏CT值和同一层面脾脏CT值,以肝/脾的CT值比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06例患者中不同中医证型与CT分度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脂肪肝的影像学表现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脂肪肝的CT分型可作为区分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刘秉华;陶弘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弹力线自动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0例,采用RPH联合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两组术后均采用抗炎、坐浴、换药及对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术后疼痛指数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创面恢复时间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创面恢复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疼痛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较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术更合适,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作者:赵仑;柳越冬;貟登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原发性高血压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的各辨证分型来加强中医情志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均得到控制,中医情志护理与高血压常规内科护理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都有一定的改善,但在知识掌握、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血压监测上结果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情志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有着更明显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降压疗效.使其患者发病率降低,有效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钱冬;郭征楠;张颖;于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活血行气中药川芎赤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Notch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川芎赤芍组(实验组)、尼莫地平组(阳性对照组),采用“Longa线栓法”制成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GFAP,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otch1 mRNA表达.结果: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GFAP显示:给药后3、7、14 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GFAP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3、7、14d模型组与川芎赤芍组、尼莫地平组相比水平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受体蛋白的表达:给药3、7、14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Notch1 mRNA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7、14 d模型组与川芎赤芍组、尼莫地平组相比表达水平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赤芍可显著升高血清中GFAP水平及脑组织中Notch1 mRNA的表达,其治疗脑梗死可能对脑缺血后神经元的修复新生起作用,进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作者:马进;甘雨;袁媛;黄赫;焦富英;乔铁;刘曼玉;褚丽;田淼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通过对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采用自制沙袋实施有效的体位护理,结合常规护理方法,将其结果与现在手术后临床普遍结果比较,总结出预防髋内翻畸形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除了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根据中医学理论,补肝肾、壮筋骨、益脾胃的辨证施护,结合应用多个沙袋固定患肢可有效预防髋内翻,此种预见性护理干预临床有重要推广价值.
作者:唐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妇科就诊的40例肾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益肾化瘀法中药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治疗前后子宫大小、肌瘤大小及评分、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及总疗效.结果:治疗后子宫肌瘤明显缩小,肌瘤体积由(7.81±3.27) cm缩小至(4.31±3.2)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积评分由(6.40±2.13)分下降至(5.31±1.5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子宫大小明显缩小,由(87.21±13.56) cm缩小至(73.45±12.31)cm,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由(12.53±3.19)分下降至(6.34±2.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中痊愈1例,显效5例,有效2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结论:益肾化瘀法中药可明显缩小肾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大小,改善患者肾虚血瘀中医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志伟;刘晓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为常见的良性疾病.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该文从病因病机、证候证型、治则治法与方药、临床疗效研究4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赵凡;张春和;李焱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田振国,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擅长治疗多种肛肠科疑难杂症.在下消化道系统疾病的辨证论治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体会.文章初步总结了田教授对大肠下段,特别是直肠黏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辨证论治经验.田教授在辨证论治中重视五脏平衡,内外兼治,在遣方用药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后列举了典型病例.
作者:霍巨;李楠;田振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加味桂枝茯苓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43例,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进行治疗;实验组43例,给予加味桂枝茯苓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复诊统计疗效.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局部体征、中医证候积分及盆腔B超结果的改善情况,并计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①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经临床检测统计可知,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7.44%,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1);②两组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组内比较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外比较实验组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实验组在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③治疗后盆腔B超结果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桂枝茯芩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通过活血消瘢、清热利湿止痛的功效,起到抗炎抑菌、改善微循环、解痉镇痛的作用,中药保留灌肠可使药物通过渗透作用透过直肠黏膜,分解盆腔粘连,促进包块吸收.可从根本上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局部体征,疗效突出,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郭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抑郁症主要是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致,临床主要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临床特征的一类情感性精神障碍.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影响大众健康的常见疾患之一,因此,临床防治抑郁症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脾脏在郁证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德新教授研究郁证治疗多年,造诣颇深,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推广意义.
作者:张欢;于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叶桂在精研《内经》及《伤寒论》的基础上,更加推崇李东垣的脾胃论.脾胃论中更重视升发脾阳,而略于滋养胃阴,叶桂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根据脾胃不同的生理、病理特性,提出脾胃分论,创立了胃阴学说.消中的主要病机为胃阴不足,燥热偏盛,而胃阴学说的思想充分阐释了消中的病因病机,并明确了治则及方药,对临床治疗消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对其治疗消中的学术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
作者:林芳菲;杨宇峰;石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通过分析大柴胡汤方证的要义,收集近年来有关此方的古今文献、现代临床药理学研究成果,以及探讨个人临证应用体会,对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
作者:方文岩;张琪;卢成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滋阴清热法治疗老年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慢性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实验组患者给予汤药竹叶石膏汤合二至地黄汤加减.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肌酐清除率(Serum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并比较经系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SCr、BUN、24h Upro均降低,Ccr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SCr、BUN、24 h Upro较低,Ccr及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滋阴清热法治疗老年慢性肾病积极有效,推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SCr、BUN、24 h Upro,提高Ccr水平有关.
作者:张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经穴红外热成像的特征.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至我院进行慢性胆囊炎切除术后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同年龄段至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无身体疾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ATIR-M301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对所有参与研究人员所研究穴位进行检测.观察两组参与研究人员双侧上述穴位的经穴红外温度,对两组研究人员本身双侧穴位温度进行比较和两组研究人员同侧的穴位温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参与研究人员所选7处穴位双侧红外温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参与研究人员风池、肩井、京门、带脉、阳陵泉、丘墟6处穴位双侧红外温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日月穴两侧温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参与研究人员左右两侧风池、肩井、京门、带脉、阳陵泉、丘墟6处穴位红外温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侧日月穴温度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日月作为足少阳胆经的募穴在慢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呈现低温性改变,且双侧温度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特异性改变,可以作为中医临床辨证取穴的参考依据.
作者:朴明姬;高允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从情志致病角度,通过分析下丘脑γ-氨基丁酸及尿液代谢组学表达的影响,探究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方法:选用48只SPF级Wiste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针刺组.建立夹尾法伴辅助刺激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实验第15到第28天,电针组选取足三里穴、肝俞穴刺激;假针刺组在距尾尖1/3、2/3处电针刺激.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计算胃内残留物率和小肠推进率检测胃肠道动力功能;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下丘脑中γ-氨基丁酸的表达情况;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尿液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分析尿液样本中小分子物质波峰面积的改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γ-氨基丁酸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且尿液代谢组中柠檬酸、琥珀酸、苯丙氨酸、α-酮戊二酸、天门冬氨酸、肉豆蔻酸的峰面积有上升的趋势(P<0.05),假针刺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肝俞穴对治疗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胃肠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功能,对γ-氨基丁酸有正调节作用,并可以改善尿液样本中小分子物质的代谢含量.
作者:张可;任路;李丹;林卉;付沈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108例脑瘫患儿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综合组患儿接受康复护理,1个月为1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干预效果、PALCI评分和患儿家长对护理干预满意水平的差异.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综合组治疗后PALCI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综合组家长对护理干预满意度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脑瘫患儿护理中实施,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几姿势位置、日常生活动作、移动能力、语言能力和智力的改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满意水平,对改善临床护患关系有重大意义.
作者:初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应用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均5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500μg日1次肌肉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1袋日3次温水冲服治疗.疗程4周.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4%,较对照组(74%)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增加,但是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的木丹颗粒可以有效治疗DPN.
作者:王英娜;于世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PRf对骨肉瘤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是否具有细胞凋亡和DNA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系(MG-63,U-2OS,HOS和SAOS-2)和人成纤维细胞;利用MTT法检测人参皂苷-Rf对骨肉瘤细胞系和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再用彗星电泳和γ H2AX焦点实验检测人参皂苷-Rf诱导MG-63和U-2OS细胞的DNA损伤作用;后利用DNA梯度实验观察人参皂苷-Rf对受损人成纤维细胞的修护作用.结果:MTT显示人参皂苷-Rf对骨肉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人参皂苷-Rf诱导骨肉瘤MG-63、U-2OS细胞凋亡和DNA损伤,随浓度和处理时间增加而显著增加;进一步发现人参皂苷-Rf可修复和保护发生DNA损伤和凋亡(MNNG诱导)的人成纤维细胞.结论:人参皂苷-Rf可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同时保护和修复受损的正常细胞.因此人参皂苷-Rf不仅可以作为抗癌药物使用,同时与其它抗癌药物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抗癌药物对正常细胞的副作用,保护正常细胞,使抗癌药物更好的发挥作用.
作者:周青;项光刚;刘超群;刘春风;陈豪;刘进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提高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减轻症状,延缓或消除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根据高血压病理特点及中医的常见证型,对患者进行起居护理、膳食护理、情志护理、康复锻炼护理、辨证施护护理、兼证护理.结果:通过以上各项护理,有效的改善了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病率.结论:为高血压病的中医临床护理提供借鉴与参考模式.
作者:刘书宇;王树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