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宝坻县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论证

张颖;朱向军;罗云秋;高志刚;吕杰;陈维胜

关键词:麻疹, 强化免疫, 估算接种率, 麻疹IgG抗体
摘要:为论证宝坻县是否有必要开展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于2001年初对该县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宝坻县近几年麻疹疫情、MV接种率及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该县1996~2000年MV平均估算接种率73.04%,每年约有近30%的出生儿童免疫空白;该县近5年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7~14岁,占55%,而调查的135名3~14岁儿童中麻疹IgG抗体滴度达到1∶800的占62.22%.分析后认为,该县MV免疫工作存在很大漏洞,确实有必要开展强化免疫,应以7~14岁在校学生为主.同时加强基础免疫工作,提高接种率.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相关文献
  • 竹溪县1999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1 地区分布我县位于大巴山脉东段北侧,1999年报告麻疹发病99例(无死亡),发病率27.43/10万.全县辖20个乡(镇,下同),其中9个乡有麻疹病例报告,占45%.发病率高的乡是泉溪,发病率为194.86/10万.

    作者:陈军;朱依武;徐世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国产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在儿童中应用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免疫程序研究

    为了评价国产甲型肝炎(甲肝)灭活疫苗在儿童中应用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免疫程序,在河北省某地山区农村筛选5~15岁的甲肝易感儿童275人,以村为单位,随机分为4组,分别接种1 000U/剂和500U/剂(0、3个月和0、6个月程序),观察初种和加强免疫后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检测免疫后1、3、4、6、7个月的血清抗甲肝病毒抗体(抗-HAV)阳转率和滴度.结果显示:国产甲肝灭活疫苗无严重的局部及全身反应,1 000U/剂和500U/剂初免后1个月抗-HAV阳转率分别为93.8%和90.6%,抗体滴度分别为174mIU/ml和146mIU/ml;全程免疫后1个月各组抗体阳转率均为100.0%,1 000U组和500U组抗-HAV滴度分别为7 540mIU/ml、4 535mIU/ml;500U组0、6个月和0、3个月程序免疫后抗-HAV滴度分别为4 535mIU/ml和3 269mIU/ml,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表明国产甲肝灭活疫苗在儿童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500U/剂适用于儿童,免疫程序以0、6个月为佳.

    作者:刘崇柏;任银海;张玉成;吴文婷;李胜平;康文学;韩连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全球1998~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进展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麻疹发病年龄有向两极移动的趋势

    石家庄市的麻疹监测系统已运行2年多了,通过监测发现麻疹发病有向大年龄和小年龄移动的趋势。截止到2001年6月20日,石家庄市共报告麻疹82例,其中有4例由于各种原因如家长不配合等未采血,有78例采血检测了血清麻疹IgM抗体,采血率为95.12%。其中54例阳性,阳性率为69.23%。

    作者:马丽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安徽省2000~2001年麻疹爆发的原因分析

    为探讨安徽省麻疹爆发的原因,将麻疹控制在较低水平,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方法研究麻疹疫苗(MV)的效力.2000~2001年安徽省麻疹爆发病例数平均占病例总数的62%,爆发病例主要集中在7~14岁儿童,其构成占70%以上.调查156例麻疹,309名对照,MV的效力为68%(95%可信区间为50%~86%).发生麻疹爆发到报告疫情时间为6~49d.中小学生中MV效力较低和疫情报告不及时是发生麻疹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必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1次MV接种工作.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的灵敏性.

    作者:余文周;吴跃飞;郭银华;何维宽;周淑洁;戴振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内蒙古自治区麻疹、风疹流行的实验室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1997年以来发生了多起发热、出疹性疾病.为明确诊断,了解麻疹、风疹的流行情况,我们对上报的8个盟(市)中20个疫区的发热、出疹病例进行了调查,并随机采集部分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南立娟;石艳茹;顾苏仪;武贵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北京市2000年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开展人群免疫水平监测是麻疹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有重要意义.选择本市人口为监测对象,分为10个年龄组,男女比例接近1∶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共监测309人,抗体阳性率为84.5%,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671.6.<1岁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均低,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有显著性差异.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有协同变化的趋势,而年龄对其无显著影响.麻疹低发病水平使人群接触麻疹病毒的机会减少,引起麻疹抗体反射性增高的可能随之降低,婴幼儿获得的母传抗体水平也随之下降.

    作者:刘东磊;王文胜;卢莉;辜荫华;董淑兰;刘洪喜;王宝兰;刘秀军;黄德林;万建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一起风疹爆发的调查及IgM抗体检测结果报告

    为加速麻疹控制工作,按照<山东省麻疹监测方案>,东营市从1999年开始,对麻疹疑似病例纳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对发现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通过IgM抗体检测确定是否为麻疹或风疹病例.1999年4、5月,在局部乡(镇,下同)发生了一起麻疹疑似病例的爆发,共报告37例,现将流行病学调查及IgM抗体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乐友;王朝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停止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的条件和决策程序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宝坻县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论证

    为论证宝坻县是否有必要开展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于2001年初对该县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宝坻县近几年麻疹疫情、MV接种率及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该县1996~2000年MV平均估算接种率73.04%,每年约有近30%的出生儿童免疫空白;该县近5年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7~14岁,占55%,而调查的135名3~14岁儿童中麻疹IgG抗体滴度达到1∶800的占62.22%.分析后认为,该县MV免疫工作存在很大漏洞,确实有必要开展强化免疫,应以7~14岁在校学生为主.同时加强基础免疫工作,提高接种率.

    作者:张颖;朱向军;罗云秋;高志刚;吕杰;陈维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一起高校麻疹、风疹混合流行的调查分析

    2001年3月1日~5月25日,西安市某高校发生出疹性疾病的流行,市卫生防疫站于3月20日接到报告后,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为一起麻疹、风疹混合流行,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诊断标准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试行)>要求,对现症病人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查阅患者住院病历,采集血标本进行血清学诊断.由市卫生防疫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捉法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麻疹按<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试行)>中标准麻疹定义判定.风疹按<传染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要求判定.

    作者:张选民;金耀申;李劲松;李一航;李风;陈志军;马文华;张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脊髓灰质疫苗衍生病毒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麻疹监测资料中有关免疫几个问题的探讨

    为充分利用监测资料指导加速麻疹控制工作,本文就麻疹监测资料中有关免疫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1 资料与方法 收集全市上报的所有疑似麻疹病例完整的个案调查表。这些个案调查表是由经省卫生防疫站统一培训的各县级卫生防疫站计划免疫工作人员调查和填写。病例的诊断由市卫生防疫站根据疑似病例急性期血清抗体的检验结果判定。利用EPI info软件统计不同情况下麻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免疫接种率(有免疫史病例数/报告病例数×100%)。用χ2检验判断其差异是否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作者:李雷;朱谦;杨奇春;王庭柱;刁琳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血清流行病学及疫苗免疫效果研究

    为了解儿童中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免疫情况,观察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选取516名2~9岁儿童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血清HI抗体.抗体阴性者进行接种疫苗,接种后48h内观察人体副反应,并分别在免疫后1个月、12个月、36个月采血测定HI抗体.516名2~9岁儿童中,腮腺炎HI抗体阳性者171人,总阳性率为33.1%,2~3岁、4~6岁和7~9岁3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7.1%、28.2%和45.9%.345名抗体阴性儿童接种了腮腺炎减毒活疫苗,1个月后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1.61%、76.55%和81.42%(总阳转率为79.42%),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则分别达到1∶13.42、1∶14.39和1∶12.29(平均为1∶13.40),无一例出现严重的副反应.免疫后12个月、36个月抗体阳性率及抗体GMT均有所降低,但仍维持在保护水平.

    作者:王玲;吕宏亮;王世文;王玉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非洲2001年脑膜炎流行地区的流行情况

    作者:马丽莉;冯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伽师县麻疹流行的调查报告

    伽师县2000年11月15日~2001年2月19日发生麻疹流行,现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概况 伽师县辖13个乡(镇,下同),300个村,1491个村民小组,61808户,295000人。0~7岁47172人,8~15岁67928人。本次流行共报告麻疹516例,发病率174.91/10万,无死亡。

    作者:吐尔逊玉买尔;艾力达吾提;阿克木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西藏自治区2001年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评价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要求,西藏自治区按照统一时间、统一接种对象,统一技术标准,完成了2001年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为总结经验,指导今后工作,现对OPV强化免疫活动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雄辉;郁晓峰;白玛;贡扎;雅西;多吉欧珠;黄明文;李书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与预防

    作者:李天舒;杨超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山东省1999~2000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为了解山东省麻疹流行状况,更好地指导今后加速麻疹控制工作,对山东省1999年和2000年麻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两年全省共报告麻疹2 138例,2000年报告发病率为0.62/10万,比1999年下降65.75%,为历史低水平.病例分布广泛,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流行病学模式,以爆发为主,局部爆发影响着全省的发病强度.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其中1999年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占44.34%;2000年以学龄儿童为主,占51.46%.麻疹发病主要与免疫失败有关,其次与实际接种率不高有关.今后在抓好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工作的同时,适时开展大年龄组儿童的强化免疫,进一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麻疹爆发.

    作者:许青;徐爱强;宋立志;张丽;肖作奎;王常银;王同展;李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消灭脊髓灰质炎——后、艰巨的1%

    作者:何滨;冯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主管:中国计划免疫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