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红岩
目的:观察重楼醇提物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A,ConA)介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0.150 g·kg-1)、重楼醇提物低(1.3 g·kg-1)、中(2.6 g·kg-1)和高剂量组(3.9 g·kg-1).采用ConA尾静脉注射法制作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组每日分别给予重楼醇提物、联苯双酯溶液灌胃,连续14 d.末次灌胃给药后1h,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按照15 mg· kg-1体重尾静脉注射ConA造模,造模给药后8h处死动物取血或组织标本检测ALT、AST、SOD、MDA、GSH-Px含量;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重楼醇提物能降低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ALT、AST和MDA含量(P<0.05或P<0.01);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升高SOD、GSH-Px活性(P<0.05或P<0.01).结论:重楼醇提物对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洪燕;韩燕全;桂洁;姜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通过查阅近年来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的研究文献,探讨叶天士对单味药和方剂的运用规律及特点,概括叶天士对疾病的病机及分型的认识,总结叶天士临证运用的各种辨证方法,发现叶天士的临证思维是决定其临床疗效的关键.加强《临证指南医案》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的研究,对更好的传承叶天士的学术思想、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突发性耳聋患者73例,其中观察组37例,给予中医特色护理等,包括保健按摩治疗、中药沐足、耳穴埋籽;对照组36例不实施中医特色护理部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的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683,P<0.001).结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周晓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文章主要利用市场营销学中的7Ps营销理论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使医院全体人员在工作中树立营销的理念,从而促使医院有效开展药学服务,提高患者对医院满意度,推动医院发展.
作者:李程程;冯夏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从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论治(气滞血瘀)论述刘宇新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经验.
作者:刘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蛋白尿(proteinuria)是以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及功能异常为主要病理基础,肾脏对血液正常超滤作用受损以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的结果.蛋白尿是肾损害的标志物,也是肾衰发生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之一.西医治疗肾性蛋白尿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此类治疗方法虽有较满意的疗效,但同时亦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深入探寻肾性蛋白尿的发病机制,中医药为主治疗肾性蛋白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进展.
作者:吕恩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介绍中药熏蒸、塌渍、拔罐、封包等特色疗法在银屑病中的应用.本病应在内服药物基础上,积极辅以中医特色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一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王瑞平教授对于乳腺癌有着系统独到的见解,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乳腺癌的治疗不离肝脾肾,针对目前治疗现状,将乳腺癌分为肝郁气滞、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余毒未清四型,吾师治疗乳腺癌灵活用药,随症加减,颇受疗效.
作者:刘包欣子;邹玺;周锦勇;王瑞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电针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针药组.常规治疗组46例,采用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针药组47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共治疗1周 采用临床有效率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为观察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药组的总有效率达91.5%,并且针药组在肛门排气排便、解除禁食的.时间上优于常规治疗组(均P<0.01).结论:电针能缩短病程,并能快速地改善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成;赵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的中医药研究思路.方法:从中医药对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抗高血压中药实验研究以及临床有效方剂的研究四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同时,对研究近况进行了认真分析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重视对高血压病中医相关病证的理解与研究.(2)必须加强中医方药文献的系统研究.(3)重点突出中医降压特点的研究.(4)不可忽视现代基础研究.结论:高血压病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提高,关键环节是如何辨证、怎样去寻找有效的降压方药.
作者:季丹丹;孙世发;吴承艳;柴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风痛宁颗粒中粉防己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风痛宁颗粒中粉防己碱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0.3%二乙胺(80∶20);流速:1 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80 nm.结果:粉防己碱进样量在0.0314~0.376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38%,RSD为0.76%.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粉防己碱含量,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秀琴;吕佳;赵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导师孙桂芝教授在乳腺癌的中西医诊疗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主张乳腺癌宜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佳,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应及早手术治疗,术后可在放化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扶正祛邪,防止其复发转移,常可取得较好疗效.根据“乳腺”在肝胃经之所过,晚期常“烂开如翻花石榴”,借鉴“疡科”诊疗思想,予以“清上扶下”为指导原则,通过疏肝和胃、健脾养血、益肾填精、抗癌解毒、祛腐生肌等法取得长期疗效.
作者:顾恪波;王逊;何立丽;孙桂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野木瓜丙酮粗提物水溶液对大鼠浅Ⅱ度烧伤感染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取24只大鼠,在其背部建立浅Ⅱ度烧伤创面感染模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野木瓜组、美宝组.对大鼠进行皮肤刺激实验和治疗实验,通过检测创面面积变化、愈合率、脱痂率、完全脱痂时间,观察野木瓜丙酮粗提物水溶液(100 mg/mL)对烧伤感染创面的影响.结果:三组连续给药后,野木瓜组与生理盐水组、美宝组比较,创面红肿消退快、结痂快、渗出液少、完全脱痂时间短.结论:野木瓜丙酮粗提物水溶液(100 mg/mL)对大鼠烧伤感染有治疗作用.
作者:金李芬;邱顺华;钱民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采用合适的分离方法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甘露醇与酚酸类物质分离后,用HPLC-ELSD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甘露醇的含量.方法:采用Prevail Carbohydrate ES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以乙腈-四氢呋喃(100∶2)为流动相A,0.1%乙酸水为流动相B,A∶B=83∶17进行等度洗脱;流速:0.8 mL·min-1;以ELSD检测器进行检测,参数设置为:增益10,气压25 psi,漂移管65℃,Neb heater 60%;柱温:30 ℃.结果:甘露醇峰面积的自然对数值与浓度(μg·mL-1)的自然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甘露醇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3986x+2.3695,R2=0.9991,线性范围为59.84~598.40 μg·mL-1,平均回收率为102.86%(RSD 2.48%).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且重现性好,可用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甘露醇的含量测定.
作者:薛静;叶正良;李德坤;岳洪水;李兵;周大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为我国疫苗Ⅳ期临床监管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利用文献搜集法,通过对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具有疫苗Ⅳ期临床监管成功经验国家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再结合我国疫苗监管实际情况,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国外Ⅳ期临床监管在数据库建设、专家队伍、信息反馈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我国可学习借鉴.
作者:钱小慧;王越;王高玲;史长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崩漏是妇科的常见病,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临床主要以塞流、澄源、复旧为根本治法,同时应注重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作者:庞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以治血为主、疏风为辅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病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证属血虚风燥证之银屑病、荨麻疹、湿疹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结果:养血和血为主,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病,获得了理想效果.结论:以当归饮子为主方,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病,疗效满意,可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法则.
作者:周宝宽;周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加降脂汤),观察两组的血脂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血脂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能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临床疗效.
作者:姜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以中医脏腑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心肝的生理病理联系论述心脏神经官能症从肝论治,并阐述心脏神经官能症从肝论治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方法.
作者:矫增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以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煎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7例,无效1例,新生儿黄疸未发生,治愈率73.33%,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13例,无效10例,新生儿黄疸发生4例,治愈率23.33%,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IgG抗A(抗B)抗体效价比值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治疗母婴血型不合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新生儿ABO血型不合引起的黄疸发病率.
作者:金红岩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