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齐河县白喉免疫状况监测

张文彬;王吉仁;王建华;朱永泉;葛乐双;贾效伟;路秀珍;刘强;王建

关键词:齐河县, 白喉,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免疫预防, 病例报告, 发病率
摘要:白喉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免疫预防白喉发病率显著下降,齐河县自1971年报告后1例白喉,至今无病例报告.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相关文献
  • 国产BRDⅡ株风疹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为观察国产风疹疫苗的免疫效果,在两个乡抽取235名2~39岁的健康人接种国产BRDⅡ株风疹疫苗,并对其中的220人在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及1、2、3年采血,用半对数回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风疹抗体,观察疫苗的免疫成功率及免疫持久性.结果表明:该疫苗的免疫成功率为51.4%,免疫后1月血清抗体阳转率为99.5%,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01.37;免疫后3年血清抗体阳性率为94.3%,GMT为1∶60.40,且接种疫苗后反应轻微.说明国产BRDⅡ株风疹疫苗不但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而且安全、稳定,可在人群中普遍推广使用.

    作者:郑春早;丁昌惠;邵荣标;陈昌标;李承慧;姜仁杰;严建国;汤权;胡高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全球麻疹实验室网络

    1背景麻疹是一种传染性极高的呼吸道传染病.感染麻疹病毒后IgM抗体出现较早,在出疹后7~10d达到高峰,之后迅速下降.所以IgM抗体的出现通常被作为早期麻疹感染(包括野病毒和疫苗株)的证据。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北京流行的麻疹野病毒的核蛋白基因特点

    为了解北京流行的麻疹野病毒的基因型别,2001年开展了麻疹流行毒株的基因特点分析.在北京儿童医院收集了18例1~15岁可疑麻疹患儿的18份咽喉拭子标本,其中16份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麻疹病毒核蛋白(N)基因碳末端146个核苷酸片段.通过对扩增产物的序列测定和分析,提示该16株病毒属于麻疹病毒H1基因型.该16株病毒和A基因型的代表株Edmonston相比,基因变异在6.16%~7.53%;与H2基因型的基因变异在7.53%~8.90%;和H1基因型内参考株相比,型内变异在0~4.79%.16株病毒146个核苷酸之间的基因差异在0~4.10%,提示此16例患儿有不同的病毒传播来源,为不同省份输入引起.开展麻疹的病毒监测和建立麻疹病毒基因库,对北京和全国加速控制乃至消除麻疹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谢正德;朱贞;许文波;申昆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上海市部分地区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检测

    为了解上海市部分地区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自然感染情况及腮腺炎IgG抗体分布情况,采用红血球凝集抑制试验检测腮腺炎IgG抗体.共检测了691人,其中市区342人,郊区349人,年龄从6月龄~20岁以上.结果表明:腮腺炎IgG抗体总阳性率为51.52%,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0.69.6~8月龄婴儿抗体阳性率低,为2.85%.市区和郊区阳性率分别为56.14%、46.99%(χ2=5.79、P<0.05),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GMT分别为1∶14.91、1∶7.72(t=4.76、P<0.01),其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腮腺炎自然感染率市区(56.14%)高于郊区(46.99%).婴儿在≥6月龄时应考虑接种腮腺炎疫苗.

    作者:王刚毅;胡家瑜;施燕;沈微娟;沈荣明;姜庆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000年美国本土和境外出生人口中结核病发病情况

    作者:马丽莉;冯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实施儿童免疫金卡工程提高预防接种管理水平

    无锡市滨湖区辖18个乡(镇,下同),9个街道,常住人口74.2万,适龄免疫儿童约4万余人,每年新出生儿000人.由于无锡市滨湖区地处城郊结合部,居住人口结构复杂,免疫接种模式多样化,城区儿童免疫接种集中在街道卫生所,农村少数集中在乡卫生院,多数分散在村卫生室接种,不仅接种工作面广量大,而且接种质量难以控制.

    作者:李新;张立行;许乐君;吴增;刘俊华;孙素英;吴芳;李渭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四起麻疹爆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2000年10月15日~11月7日,都江堰市中心镇两河村小学发生麻疹29例,该校有学生233人,罹患率为12.4%.发病年龄为:6岁15例,7岁10例,8岁2例,10岁1例,25岁1例(农民).其中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的2例,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27例.

    作者:邱露萍;尹仲良;兰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韶关市1~14岁人群风疹感染状况及国产风疹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为了解韶关市1~14岁人群风疹感染状况,评价国产BRD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风疹疫苗)免疫效果,2000年9~11月在韶关市对1~14岁人群进行风疹的血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国超;邓俊兴;黎湛棠;李韶生;黄辉;刘旭振;黄锐敏;陈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计划免疫金卡管理系统的应用

    深圳市罗湖区1996年4月试用儿童计划免疫金卡管理系统(金卡系统),目前全区30多个接种点已全部使用金卡系统管理儿童预防接种资料,户籍儿童的金卡使用率>95%.

    作者:刘卫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威海市1989~1998年白喉免疫监测分析

    为掌握健康人群白喉免疫水平,威海市1989~1998年开展了系统的白喉免疫监测,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作者:陈德颖;张秋玲;杜世本;任淑芳;李美兰;王建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南昌地区流行性感冒的监测

    为了掌握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情况,于1999、2000年1~5月收集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拭子,分离和鉴定流感病毒,现简报如下.

    作者:孙坚;陈世件;李平;田丽华;李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三种计划免疫接种形式的调查分析

    长期以来,乡村医生是预防接种的具体执行者.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绝大多数的村卫生所转变了经营性质.针对这种情况,天津市大港区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在部分乡实行乡接种门诊(接种门诊设在乡卫生院)及乡执行接种门诊(接种门诊设在各村).

    作者:刘志田;王延俊;邹俊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全球2000~200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和脊髓灰质炎报告情况

    作者:刘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农村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普种后14年免疫效果考核

    观察了正定县吴兴乡新生儿实施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普种后14年的免疫学效果.该乡自1986年开始对所有新生儿结合农村计划免疫,按0、1、6个月程序接种3剂乙肝疫苗,在1986~1996年用血源乙肝疫苗,1997~1999年用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1986~1996年为87.16%,1997~1999年为93.74%.于1999年普查采血,用固相放射免疫试剂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抗体(抗-HBs)以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并与本地免疫前同龄儿童HBsAg阳性率进行比较,计算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乙肝疫苗免疫后,1~14岁儿童保护性抗-HBs阳性率为94.74%~10.27%,S/N值几何平均滴度(GMT)为 76.72~5.62,随着免疫年限的延长而逐渐降低;HBsAg在10岁以前无升高趋势,1~14岁儿童的HBsAg总阳性率1.27%,与免疫前同龄儿童的10.5%相比,保护率为87.9%(95%可信限83.18%~93.38%).抗-HBc阳性率为2.26%,与免疫前同龄儿童的35.1%相比,降低了93.56%.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随年龄的增长保护性抗体水平逐年下降,HBsAg阳性率10~14岁开始出现升高趋势,而在10岁以前未见升高趋势,说明免疫后10年间效果良好,无需加强免疫.

    作者:马景臣;刘洪斌;张英林;孟宗达;韩常全;邢占春;张玉伟;赵卉;刘玉忠;侯艮书;高小丽;夏国良;曹惠霖;刘崇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南阳市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制满意程度的调查

    为了解南阳市民众对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制的满意程度,于2000年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作者:孙侠;李雷;邵庆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监测及预防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特别是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5%~35%),后遗症严重(30%~50%).过去乙脑主要在亚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流行.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乙脑传播到一些原来的非流行区,原属非流行区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首次报道了乙脑流行以及乙脑患者病后遗留的后遗症.为了有效控制乙脑流行,必须加强乙脑的监测和预防.开展和加强乙脑的流行监测(包括人群抗体水平、蚊带毒率、猪抗体阳转率、乙脑病例诊断以及对新分离乙脑病毒抗原变异等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每年仍报1万~2万病例,如何减少乙脑病例是主要问题,建议提高对易感人群乙脑疫苗接种覆盖面,特别是广大农村儿童,是预防乙脑的有效措施.

    作者:陶三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河南省农村18岁以下人群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调查

    为了解河南省农村18岁以下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前的基础资料,以便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了接种前的5个县12个村18岁以下人群3#285人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HBV)感染率调查,对血清样本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乙肝疫苗接种率为24.78%(814/3 285),婴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为22.80%(749/3*!285).接种乙肝疫苗者的HBsAg、抗-HBc阳性率明显低于未接种乙肝疫苗者;1992~1998年出生的人群HBV感染率为21.6%,明显低于1984~1991年出生的人群(43.37%);而1980~1983年出生的人群HBV感染率为50.14%.结果表明,提高农村婴儿的乙肝疫苗接种率,是降低HBV感染率的关键.

    作者:封秀红;王春香;郭雪;武恕星;张强;冯子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北京市2000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为了评价麻疹的免疫预防效果,对北京市2000年的麻疹疫情进行了分析.北京市2000年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年度麻疹发病统计表的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本市人口麻疹发病率以近郊区为高,为3.31/10万;其次是城区(2.06/10万)和远郊区(0.86/10万).麻疹发病高峰在4月,北京市成人发病高峰在≥25岁人群.而外来人员的麻疹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北京市人口,也是近郊区发病率高(22.70/10万),其次是远郊区(13.79/10万)和城区(11.40/10万).成人发病高峰为≥20岁.人口密度、人群易感性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接种麻疹疫苗既能预防发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症状.成人发病占相当比例,且有明显发病高峰,应采取适当免疫干预措施.

    作者:刘东磊;范晨阳;孙美平;卢莉;辜荫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问题

    作者:吴钟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全球2001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进展

    作者:马丽莉;冯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主管:中国计划免疫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