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玲伟
目的:通过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MRS)与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代谢变化的关系,以评估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诊断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学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生后11天内检测37例HIE患儿和11例正常的足月新生儿对照组的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波谱(MRS),纪录各代谢物的峰下面积,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轻度HIE组患儿Lac/Cr显著升高(P>0.05),NAA/CrGLX/Cr变化不明显(P<0.05);中、重度组的Lac/Cr、GLx/Cr均有显著升高(P>0.05),NAA/Cr明显下降(P>0.05).(2)与轻度组相比:中、重度组的NAA/Cr、Lac/Cr、GLx/Cr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1)MRS可以在发病早期临床症状出现前敏感地检测出代谢物的变化,因此有早期诊断的意义.其改变的程度与临床分度相符.(2)MRI早期的变化不如MRS敏感,其分度与临床不全相符.
作者:李树荣;陈江峰;裴江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方法是阑尾切除术,大多是麦氏切口,约5厘米左右,随着外科微创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本人2003年8月~2012年8月期间共进行阑尾小切口切除手术72例,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半年无近远期并发症.结论:通过小切口行阑尾切除,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技术,报告如下.
作者:崔洪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轮状病毒感染是小儿秋季腹泻的常见病因.本文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期间诊断为肠炎的300例患儿进行ELISA法检验大便中的轮状病毒,分析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检验的临床意义.结果发现在30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检出186例,检出率为62%,表明轮状病毒是秋季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可以作为临床重要的参考依据;男性患儿的比例为60%,女性患儿比例为65%,二者之间没有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
作者:谢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本文分析的是利用前列地尔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选取法,从2010年到2011年来我院治疗重型肝炎的患者中随机选出70例,再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个小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作为对照组;而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在对照组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再为患者加注前列地尔注射液的方式进行治疗,作为治疗组.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对其病情的恢复情况、血清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等的情况,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制成表格,得出结果.结果:经过一阶段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好转,但是治疗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要好于好于对照组,尤其是肾功能指标要比对照组明显要低.结论:前列地尔是一种安全性很高的药物,其能够有效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在有效的恢复肝功能的同时也不伤害肾脏的功能,患者的耐受度较好,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恢复的几率,是一种值得在临床实践应用中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凌大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早在1672年由William 等人报道,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的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每年约有1.63/100000的人患此病,总的患病率约为10.82/100000 贲门失弛缓症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多常见于20-50岁.此类患者常表现为食管体部正常蠕动消失,吞咽时下食管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松弛不良,因此临床上常有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误吸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消瘦.此类患者X线有明显的特征性改变:食管钡餐检查可见食管下段呈对称的漏斗状狭窄,边缘光滑呈鸟嘴样改变,而食管体部则呈不同程度的扩张.
作者:李建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作者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手术适应征、手术时机选择以及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后对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作者:章德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及早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术后产妇腹胀的影响.方法:选择近三年在我院住院剖腹产术后腹胀产妇2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7)和对照组(n=107),对照组剖腹产术后进行常规护理、止痛,肛门排气后正常进食,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止痛、腹部按摩、早期活动指导等,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腹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腹产术后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腹胀及术后并发症.
作者:赵利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我院658例精神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住院精神病患者65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住院精神病患者512例,使用西医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所用抗精神病药日均剂量明显减少,联合用药明显减少,副作用减少,与抗胆碱能药苯海索合用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并且复发率下降,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前景可观.
作者:牟艳卉;陈昭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我国老年人感染发病率及死亡率每年呈增长趋势,其中以老年人呼吸道发病率为严重,本文将通过分析老年呼吸科患者自身的病理及身心发展情况,找出影响老年人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更好地为老年呼吸道内科感染服务.
作者:叶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56例剖腹产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观察进行探讨.方法:密切观察产妇的精神状况并采取精心的护理措施.结果:56例病患中大多患者出血均发生于术后的两小时内,大约是600至1500ml的出血量,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利用按摩子宫、缩宫素等方法来刺激子宫的收缩,以及使用止血药与清宫术等方法的对症处理,包括手术过程中的密切监测及精心护理,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产妇的预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密切的病情观察以及精心的护理工作,能有效减少剖腹产产后出血的情况发生,利于产妇术后的康复.
作者:帅李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手法折骨石膏固定治疗儿童桡骨中下段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结果.方法:2008.07-2012.06治疗11例,男9例,女2例.骨折后28-62d(平均35d),在麻醉下手法折骨复位矫正畸形,前臂石膏夹板结合屈肘石膏托固定.结果:经4 -18m(平均9m)随访,11例骨折均愈合,1例成角畸形复发,经调整固定纠正.关节功能及前臂旋转功能均正常.骨折4-8w(平均5.5w)愈合.结论:儿童桡骨中下段骨折早期成角畸形愈合,手法折骨石膏固定方法可行、效果满意.
作者:王顺炳;彭俊洋;郑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母乳是婴儿生长发育好的食品,为了有效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近年来国际上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母乳喂养为佳的喂养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变,女性的爱美之心,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加,生育年龄的上升,以及产后的疲劳、疼痛,各式各样奶粉的广告,出生后3天内婴儿对奶量的需求,剖宫产率的大幅度上升,下奶的推迟、泌乳期乳房的疼痛和母乳喂养知识的缺乏等多种原因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作者:潘隽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脑干出血系临床急危重症病例,又以桥脑出血为凶险,死亡率极高,二级以下医院很难承担这样的救治任务,通过本案说明,只要诊断明确,救治及时,处理得当,基层医院同样有能力处理急危重病症.
作者:张玉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50例,均为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按观察组80例及对照组70例划分,对照组行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回顾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6%,对照组为80%,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加快创伤康复进程.
作者:陈建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主治医师查房能及时了解病患的情况,根据情况做出决定和治疗方案,还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主治医师查房是医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在工作中也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本文对医师查房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作者:傅晓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水平越来越高超.经皮气管切开术是拯救危重病人的一种常见手术,它可以很好的帮助病人进行呼吸,随着重症监护需求数的增加,经皮气管切开术也开始变得常见起来,该术在医学界相对比较普遍.本文就我院2011年到2012年的32例患者进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后简单谈下对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针对经皮气管切开术患者的ICU护理体会就是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护理,保证病人的生命和呼吸道通畅.在手术前一定要充分的做好准备.手术中要与主刀医生密切配合,防止失误.术后是护理人员要特别注意病人呼吸道的畅通,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作者:金小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的咽腔阻塞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纤维喉镜检查36例OSAS患者咽腔.结果:①所有患者在睡眠时都有腭咽部阻塞,75%病例合并口咽和/或下咽部阻塞.②咽阻塞涉及软腭或悬雍垂后坠、咽壁内陷、扁桃体或咽腭弓肥大、咽皱襞和咽侧索冗赘、舌根肥厚及后坠等诸多解剖异常.同一部位,个体间引起阻塞的解剖机制可不同.③睡眠时发现咽腔阻塞阳性率与清醒时检查比较:腭咽部(100%/85%)、口咽部(58%/42%)、下咽部(51%/28%).结论:OSAS患者咽腔多部位阻塞很常见,解剖机制复杂多样,个体间常各异,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清醒时检查较睡眠时观察阻塞部位少,尤其在腭咽以下部分,临床应用有局限性.
作者:朱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法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3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14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结果:5例患者通过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后,症状好转4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2.9%,死亡率为7.1%;各项观察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给予血液滤过法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一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主要对活血化瘀法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08.10-2010.10入住我院骨科的88名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随机性地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用的骨科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运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通过x2检验,对二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二组临床疗效的比较分析,二组在疗效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治疗组的临床治疗疗效要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活血化瘀法,能够非常有效地治疗骨科疾病,为骨科疾病的临床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方法及途径.
作者:黄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我校隐翅虫皮炎进行调查研究,总结我校隐翅虫皮炎发病的特点,并制定一系列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12年2月我校隐翅虫皮炎患者6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我校隐翅虫皮炎发病的特点,并针对疾病的季节性提出一定的预防对策.结果:患者发病部位主要包括面、颈、四肢和躯干等暴露部位,每年9-10月为我校隐翅虫皮炎多发月份,呈现一定的季节性.结论:隐翅虫皮炎要以预防为主,要及时组织师生和工作人员进行学校周边的卫生扫除,利用杀虫剂进行有效喷洒,使隐翅虫皮炎得到及时控制.
作者:何岳岑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