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丽娅·艾依提;古丽班努
目的:观察66例患者实行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整合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6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患者都获得I期治愈,1例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对于患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疾病的患者,应及时实施手术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以及提高了手术的治愈率,同时也预防了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黎良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总结护理人员心肺复苏中行胸外按压的正确性和效果,找出操作中的不规范环节,为今后的护理急救工作改进提供良好依据.方法:对我院100名护理人员分批进行心肺复苏中行胸外按压培训,通过分析其按压的部位、按压的频率和按压有效性三方面考核胸外按压的质量.结果:所有护理人员均通过考核,但考核中发现,随着按压时间推移,按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均下降.结论:护理人员行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时,由于体力因素、心理因素和操作不规范等,常可导致按压部位不准确,按压频率不均匀,按压有效性差等问题,应针对护理人员的缺点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急诊护理人员胸外按压操作有效性.
作者:陈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在联合导管溶栓术被植入到下腔静脉滤器中后治疗急性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接收诊治的50病例急性DVT患者,使这些患者在DSA监视下均使用下腔静脉滤器来植入联合导管溶栓,经患者患肢足背的静脉加压下,推注尿激酶,进行治疗,之后对患者的静脉通畅的改善率,静脉的通畅程度和健患肢的周径差指标进行评价,在出院半年后进行随访.结果:接收诊治的50病例急性DVT患者均成功的植入了滤器,对他们均进行溶栓治疗,发现患肢肿胀消退,手术之后的7至14天出院,这50病例经复查的多普勒超声显示,静脉通畅改善率(47.39±15.14)%;治疗中未发生肺栓塞.随访时间为7至19个月,滤器没有移位,未发生肺栓塞,静脉的通畅改善率是(60.85±14.11)%.结论:在治疗急性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通过在下腔静脉滤器中有效植入结合导管溶栓来治疗的方法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作者:胡长付;张显岚;黄宏伟;黄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终末期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晚期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法,对照组采用周围静脉留置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留置针留置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颈外静脉留置法能够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患者有效的静脉通道,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李迎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共1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6例,实验组采用米索前列醇+催产素治疗,对照组单采用催产素治疗,对两组用药后术后2小时及术后24小时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2h及24小时的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产妇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安全方便,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凤莲;彭秀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孕妇保胎治疗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行保胎治疗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总结归纳、电话随访的办法,对相关因素总结分析.结果:组间泌乳素、年龄、出血总天数三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据组间泌乳素、年龄、出血总天数,可以初步判断妊娠结局.
作者:常九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处理方法.方法:收治直肠癌患者208 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吻合口狭窄 13例,11 例采用保守大肠内镜下气囊扩张术,余2例采取结肠造瘘.结果:8 例经 1次扩张,3 例经 2 次扩张,2 例经结肠造瘘,狭窄均被改善,直径约 2.0~2.5cm.结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应严格掌握临床指征,确定适合的处理方法.
作者:李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于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用手术以及非手术治 疗的具体临床疗效情况,总结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提高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接受住院治疗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总体治疗资料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两组,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无明显的差别存在,具有对比分析意义(P>0.05),对两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总体临床治疗效果、住院的时间以及临床治疗中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处理.结果:从临床数据对比证明情况来看,对于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对比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方式所取得的总体治疗效果极为明显,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术后并发症情况,所以要结合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方式的选择,但是更倾向于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董年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应用新型抗早孕药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于临床,对46例妊娠12W-22W健康妊娠妇女实施口服药物引产,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97.8%,完全流产率为93.5%,且产程短、产后出血量少、痛苦小、无明显副作用发生,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中期妊娠引产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小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经验,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方法:对185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术后的护理和观察.结果:176例断指再植患者再植成活,9例断指出现循环障碍坏死.结论:合理、有效的断指再植术后护理和观察对提高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是一个重要保障.
作者:马秀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前全世界每年有大约200万冠心病人需要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70%PTCA术需植入血管支架.6个月内支架后再狭窄率高达20-30%.与PTCA一样,支架术后再狭窄在第1个月不常见,在3个月时达到高峰,3-6个月是平台期,12个月后不常见.大约10%的病人需要再次植入支架,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及心理上的负担.
作者:郝伟;王璟;张延刚;陈德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在人类恶性肿瘤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近几年,国内外开展了许多有关基因多态性和胃癌易感性的研究,本文就I、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和胃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王晶;窦拉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区中学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区三所中学2000名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调查.并对PPD试验结果强阳性的学生,拍胸片、痰检进一步确诊.结果:被调查的中学生PPD试验阳性率为26%,男性阳性率28%,女性阳性率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P<0.01) ;强阳性检出率6%;活动性肺结核检出人数6人,患病率为300/10万,外地生源学生检出人数4人,患病率500/10万,本地生源学生检出人数2人,患病率166.67/10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强阳性检出学生中,农村学生76名,城镇学生44名;住校学生84名,走读学生36名.结论:应加强中学生肺结核防治工作.
作者:韩东;夏春;张薇;王月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我院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1年间进行手术的70例患者,将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服务的35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将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的35例患者定为实验者,手术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指数及其对护理满意度和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手术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5.71%,医生满意度为71.43%;而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1.74%,医生满意度为94.29%.且手术后实验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唐敬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疾病迁延时间长,预后较差.得此疾病患者产生一系列消极心理,不利于疾病的恢复.笔者通过临床护理观察,发现问题,倾听家属及病人的感受,帮助他们了解本病的治疗、护理及预后相关问题,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戈云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流程管理是目前医院管理中的一个新主张.在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医院若要赢得一定优势,就必须让患者在医院内获得更为优质、高效、廉价和快捷的服务.文章通过探讨流程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其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医院经营管理者提高管理效能和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屈宜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静脉输液是肝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据统计,肝病患者中50%-98%采用静脉输液,输液天数平均40d.由于肝病病程较长的特点,使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比较多.如何为患者提高静脉输液的护理质量,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王小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危症,大多数是脑实质内动脉血管破裂所致,该病发病急起病急、病情重,致死、致残率极高,在发病早期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即在短时间内对颅内血肿进行冲洗、液化、引流,达到清除颅内血肿、减少脑组织不可逆损伤范围的目的.通过对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病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可避免或减少因术后护理不当所致诱发术后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杨彩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抗过敏、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好转率为76.7%,对照组治疗好转率为48.8%,观察组治疗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鸣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45例患者采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并观察分析.结果:治愈41例,有效率高达91.1%;4例.无效,无效率为8 9%.结论:针对不同的病症采用不同的特效药,其治疗效果甚佳.
作者:金新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