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豪丽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T(cTnT)进行比较,从而探讨AMI早期诊断的检测指标.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技术分别测定60例AMI患者胸痛发作2至48小时内cTnT含量,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相应的CK-MB,同时以30例健康作为对照.结果:AMI患者cTnT阳性率为93.3%,CK-MB阳性率为68%,且cTnT阳性持续时间长.结论:AMI发作后的2至48小时cTnT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CK-MB.
作者:蔡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行以来的三十年取得了辉煌成就.从我国推行计划生育以来,多数都以已婚育龄群众为目标人群,而对广大的青少年关心较少.目前,我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状况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计划生育性健康教育的角度来看,仍面临覆盖面狭;对青少年进行性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因此要加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有:扩大性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媒体、网络在性健康教育方面的宣传优势;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性健康教育体制.
作者:褚洁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耐药菌株的增加、抗生素的滥用,而由于的特殊机制,传统的中国医药抗菌,不容易产生耐药性,抗菌中药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中药抗菌历史的分析,对中药抗菌成分进行探讨,研究不同中药制剂的抗菌作用.
作者:胡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目前护士职业倦怠及对策.方法:根据职业倦怠量表自行设计职业倦怠问卷,通过对本院内科四个病区的护士发放问卷,调查护士的职业倦怠现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探讨其对策.结果:在受调查的护士中,61.29%的护理人员存在职业倦怠前期症状,17.74%的护理人员存在职业倦怠症状,20.97%护理人员无职业倦怠.护士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大致可以把它们归纳为3类:工作和职业特征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特征因素.结论:目前,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不容乐观.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措施主要有:改善工作环境,加强社会支持,引导护士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培养健康人格及工作态度,积极应对.
作者:任利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某医院2011年3月~2011年6月收纳的3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这些患者年龄在16~80岁之间,平均年龄(50±1.9)岁,患病时间为15天~20年,平均病程为(8.9±1.2)年.结果:3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症状中,胃出血的症状多.结论:治愈胃十二指肠的关键是及时确诊并实施有效的治疗.
作者:赵学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特点和护理管理措施,提高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管理水平.方法:对综合医院门诊护理从护理工作特点、护理项目、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基本素质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护理项目的丰富、护理管理的规范及护理人员高素质等构成高质量的门诊护理,其直接影响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改进以上工作可明显提高门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综合医院门诊护理作为一种医疗服务输出模式具有方便、快捷、形式灵活、性价比突出等优点,改善门诊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建议医院增加门诊护理工作服务供给,改进管理水平,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以优质的护理服务赢得患者的支持.
作者:朱伟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我院NICU病房的患儿,一般病情较重,带气管插管维持呼吸道通畅,但由于对气管插管患儿重视不足,严重者危及生命.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气管插管患儿认识,及早预防和控制痰痂的形成,采用定时定量向插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临床观察效果明显.
作者:杨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我国城镇医疗卫生体系在改革方面的重要内容是社区卫生服务,但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社区卫生服务都受到很多的困难,本文描述了我国社区卫生发展的现状,并在调查分析中发现其中的问题,如;服务质量差、配套政策不完善、规范化管理不严格、观念和认识不全面、经济补偿少等等.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以致于人们探索出一条完整的发展之路.
作者:俞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肌肉注射后常易形成局部硬结,不仅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而且常会引起医疗纠纷.笔者采取芋头生姜外敷治疗肌注后硬结56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圆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应用分级管理模式对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0例患有高血压的社区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传统社区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高血压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遵医嘱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分级管理模式对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吕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腹直肌游离皮瓣(TRAM)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乳腺癌术后采用TRAM进行乳房再造案例15例,总结皮瓣游离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3.3%,程度较轻.患者对乳房再造效果总体上基本满意.结论:游离TRAM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的应用上,手术操作简单,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且轻,乳房再造效果满意度普遍较高,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刘伟勇;洪小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应用康复护理模式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4例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37例.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康复护理模式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程梅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1 护士长自我形象本人在基层医院从事护理工作28年,任护士长22年,深刻体会到护士长是病房管理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具有沟通信息及协调科室内外关系的桥梁作用,并担负着科室及所属病房管理和专科护理业务技术的直接指导任务,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谢爱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探讨了孕期保健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选取我院60例孕产妇,对其实行孕期保健指导,分析了孕产妇的难产、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的发生情况和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通过报道,说明对孕产妇加强孕期保健措施能降低孕妇的难产、早产、产后出血及胎膜早破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极大地减少新生儿窒息和感染事件的发生.对改善母儿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圣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化学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0例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保守治疗.结果:16例保守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0.00%,4例失败后改行手术治疗.结论:对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患者做好细致的临床治疗,可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骨科患者多数以往身体健康,多因车祸与其它暴力致伤,事发突然,精神创伤重,容易产生应激心理.加之恢复较慢尤其恐惧愈后和致残的后果,悲观、绝望更加明显.在护理上首先要对病人的伤残情况仔细甄别,帮助伤员建立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树立信心,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佳状态.设置治疗情景,介绍治疗方式,解释康复过程.骨折的愈合,骨病的恢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护士要伴随病人度过大部分时间,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以愉快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亲切热情的与病人交流,取得病人信任,对实施整体护理具有积极作用,以利于引导病人树立康复目标,使其配合治疗,积极主动的进行功能锻炼,从而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杨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98例呼吸道康复护理作用.方法:98例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雾化吸入、胸部物理治疗、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方法.结果:观察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护理干预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肺炎患儿康复.
作者:王晓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快速上升,就使得末梢血糖仪的使用机会逐渐增多.本人就影响血糖检测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仪器因素、操作人员因素、消毒因素、外界因素等,如何提高血糖检测的准确性,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周娟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消化道恶性肿瘤尤其是胰腺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859 例肿瘤病例及同期非肿瘤患者5078例空腹血糖结果及糖尿病的发生率,比较两组空腹血糖水平的差异及肿瘤组内消化系统中不同部位肿瘤糖尿病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肿瘤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6.18±1.37mmol/L和5.48±0.84mml/L,差异有显著性(P<0.01),肿瘤组内消化系统中不同部位肿瘤糖尿病危险度分别为结直肠癌OR=4.48,胰腺癌OR=37.42,原发性肝癌OR=9.77,提示其中胰腺癌合并糖尿病发生率高.结论:糖尿病与肿瘤关系密切,尤其是胰腺癌与糖尿病的关系密切,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作者:孙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产科剖宫产病人预防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并为抗菌药物在产科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物利用研究中的回顾性方法,对产科剖宫产病人选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给药时机、用药频度、用药疗程等作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全部为预防用药,其中,联合用药占2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为98%.结论:妇产科剖宫产病人选用抗菌药物种类、给药时机、用药频度、用药疗程基本符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基本原则.
作者:安俊芹;李淑红;张瑞红;康欣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