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宋西卫;张倩;赵海南;王颖;李楠;刘志东
目的:明确香加皮提取物中杠柳毒苷的水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UV考察杠柳毒苷在不同的初始浓度(10~100μg/mL),pH值在1.2~8.7之间和温度(50~70℃)条件下的水解过程,并运用HPLC-ESI-TOF/MS对其水解产物进行鉴定.结果:在pH=2,T=50℃条件下杠柳毒苷水解的速率常数Kobs不受药物影响;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遵循阿伦尼乌斯方程;在25℃条件下杠柳毒苷在pH=4的条件下较为稳定(pH=4时,半衰期为56.62天);采用液质联用对其水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确定水解产物为杠柳苷元.结论:杠柳毒苷的水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杠柳毒苷的初始浓度对水解动力学参数没有影响,水解速率与温度和pH相关性较大.
作者:冯红;李倩;潘桂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该研究试图通过收集、整理古代医家在治疗痿病上选用的方药,初步发掘古代中医治疗痿病的方药,常用药物及药物配伍使用概况,探讨其常用复方中药物配伍规律,为中医药临床治疗痿病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从大型电子丛书《中华医典》中以“痿”、“萎”、“委”、“痿躄”为检索词,检索出有关中药治疗的条文以及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记载的方剂类的古籍中翻阅中医中药治疗痿病的条文,确定并整理出古代治疗痿病的方药,将方药相关数据规范化并建立数据库,采用计算机技术、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再结合古代对痿病的认识,运用中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从多角度探讨痿病方药的配伍规律.
作者:杨春梅;杨雪梅;陈立典;陶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阳痿论治方法众多,作者根据多年理论临床经验,详尽论述了阳痿之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其施治备要;强调体虚物质不足乃病变基础为其本,诸多病邪内外所扰为致病因素是其标,因人因时因地以及众多方法综合论治为其不容忽视之要旨等.
作者:王劲松;王心恒;徐福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制定疏肝开胃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对柴胡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山楂中熊果酸的含量,色谱条件:硅胶G板,展开剂为环己烷-氯仿-乙酸乙酯-甲酸(20:5:8:0.1),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在105℃加热10min显色,扫描波长λs=520nm,参比波长λR=700nm.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熊果酸在0.86~6.88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0%,RSD=1.69%.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复性良好,可以用于疏肝开胃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俊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综述了青荚叶属的资源、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为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琳;李文婧;姚默;李鑫;赵兵;张天龙;贾旭;巩江;倪士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文章从西药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方面论述了西药的性能.
作者:王祥生;魏长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在回顾中医规范化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医规范化的含义及对其应有的正确认识,提出规范化是中医保持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必由之路.
作者:包海燕;吴承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采用CONSROT声明对国内利用耳穴刺激防治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科学评价.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4个数据库,将国内耳穴刺激防治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全部纳入,并采用国际公认的CONSORT声明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根据CONSORT条目,在所有纳入文献中,有8篇(61.54%)缺乏文题和摘要;10篇(76.92%)提及受试者纳入排除标准;11篇(84.62%)谈到了研究所用的统计学方法;12篇(92.31%)报告了各组的人口学和临床基线资料;尚未有文献提及样本含量估计、分配隐藏、盲法及意向性分析.结论:目前国内耳穴刺激质量高血压病的研究报告质量较低.研究者应采用国际公认的CONSORT声明对临床研究进行规范报告.
作者:韩晓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研究生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兴旺与民族的振兴,在这个以科技论成败的时代,担负着指导科学研究和培养学术人才双重使命的研究生导师,应以何等胸怀把握好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和职责.作者根据多年培养研究生的切身体会,提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导思想、导作风、导知识;探讨了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导师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对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科研选题原则、开题报告书写、动手能力训练、实验室数据真实性把握、学位论文形成的要素、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个人拙见.
作者:王德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黄帝内经》中详尽地描述了生命生、长、壮、老、已的基本规律,阐释了中医的生命观,这是中医文化独特的组成部分,同时其体现的思维特征又分别与唯物辩证法物质第一的基本观点、发展的观点、质量互变规律、个别与一般的范畴以及对立统一规律相契合,这就为我们认识中医文化提供了思维工具.同时,中医的养生与治病也分别具有独到之处,分别契合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观点.用中医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中医文化,就是从整体上辩证地理解中医文化、探寻出中医文化的相关内涵,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把握中医.
作者:刘国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药的信息活动也可以追溯到它所产生的时代.早期的中医药信息活动与中医药学并存,并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现代的中医药信息系统的建立成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文章从我国古代中医药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变化、版本学及目录学的形成,谈现代中医药信息系统的发展变化、中医药信息学的形成及未来发展.
作者:刘军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符合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疏经通督法推拿及传统推拿治疗,对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当日、第3、10、20日后体征量化评分,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局部压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直腿抬高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3天后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0及20天后,治疗组评分明显偏低.表明疏经通督法推拿治疗腰突症有较好“止痛”效应,能改善肢体功能.
作者:张仕年;刘德华;万兴;程宏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文章从病因病机、治疗特色、病案举例及体会等几个方面对黄可佳教授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进行论述.黄教授认为该病的病理基础是湿、热、瘀互结,提出了清热祛湿,活血理气是其基本治疗原则,治疗上采用调肝益脾,兼以补肾,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赵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逐瘀化痰汤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82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口服逐瘀化痰汤同时服阿司匹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4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麻木及气短乏力症状,下肢肌力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逐瘀化痰汤可明显改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症状.
作者:马玉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分析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为其临床医护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163例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情况调查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结果: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水平欠佳,生活质量量表维度中除躯体疼痛、躯体角色和社会功能方面尚合格外,其余方面均较差.冠心病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偏高,与国内常模比较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及偏执等因子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值与生活质量量表的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均不具备显著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不高,且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尽管两者关系不甚密切,但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应积极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覃松柏;李平;刘程;彭大艳;彭丹;张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性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中药灌肠联合盆腔灌注交替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结果:160例中138例痊愈,其中20例好转,无效2例,有效率达86%,显效率98%.结论:中药灌肠联合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有显效率高、疗程短、治疗充分、标本同治,对生育影响小,可在门诊治疗,副作用小等优点.
作者:王中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考察不同载药量的灯盏花素巴布剂经皮促渗作用.方法:采用透皮扩散仪考察不同载药量灯盏花素巴布剂离体透皮促渗作用;采用微渗析技术考察其在体经皮促渗作用.结果:载药量为1.5%、1.0%、0.5%的灯盏花素巴布剂的体外累计透过量分别为289.15、260.435、158.625μg/cm2;载药量为1.5%、1.0%、0.5%的灯盏花素巴布剂的在体累计透过量分别为8 32、6.53、6.38μg/cm2.结论:灯盏花素巴布剂随着载药量的提高,经皮促渗作用增强,是具有前景的经皮给药载体.
作者:李琳;宋西卫;张倩;赵海南;王颖;李楠;刘志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慢性腹泻可由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病后体虚,或先天禀赋不足引起,该病的根本在于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调.刘师认为慢性腹泻的病位虽在肠,然而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临床上分为6型:脾胃虚弱型、肝气乘脾型、肾阳虚衰型、气虚水停型、寒热错杂型、湿热中阻型;分别予参苓白术散、痛泄要方、四神丸、防己黄芪汤合苓桂术甘汤、半夏泻心汤、香连丸加减.
作者:齐真;刘华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调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并与健康人作对照,并收集记录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健康人,生存质量某些维度的得分与性别、年龄、学历及病程有一定相关性,且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降低,生存质量各维度受不同中医证型的影响较显著.
作者:袁征;邵铭;何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发病机制,认为肾虚肝郁是致病之本,血瘀、痰湿乃发病之标.中医治疗宜滋肾阴佐以温肾阳助卵泡发育,疏肝化瘀祛痰通络促卵子排出,温肾佐以疏肝助黄体功能.
作者:杨利侠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