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娟娟;李燕宁
目的:对照性观察火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选取后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两组之间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同于对照组.结论:火针疗法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一种安全、有效疗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沈甜;张彩荣;李忠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黄帝内经》中详尽地描述了生命生、长、壮、老、已的基本规律,阐释了中医的生命观,这是中医文化独特的组成部分,同时其体现的思维特征又分别与唯物辩证法物质第一的基本观点、发展的观点、质量互变规律、个别与一般的范畴以及对立统一规律相契合,这就为我们认识中医文化提供了思维工具.同时,中医的养生与治病也分别具有独到之处,分别契合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观点.用中医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中医文化,就是从整体上辩证地理解中医文化、探寻出中医文化的相关内涵,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把握中医.
作者:刘国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尔雅》记载了28个病症名词,文章对这些词的病症和病因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与《黄帝内经》相比较,考察其源流演变.28个病症名词涉及的致病因素为内伤病因、外感病因和其他病因.情志致病有三种:忧、思、悲,增加了一个新的病因焦灼.情志致病的特点是,一种病症常常有两种致病因素,如忧思致病,忧悲致病.过劳只是身体的劳顿,导致的疾病往往很宽泛,只释为病,表现为身体枯瘦虚弱等.外感病因只有一个暑热.
作者:赵鸿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梯度洗脱的方法,建立了如意金黄散中小檗碱、姜黄素、大黄素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以乙腈-9.6%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422nm,流速:1.0mL·min-1.结果:在此条件下姜黄素类物能够得到很好的分离,小檗碱、姜黄素、大黄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5~51 μg·mL-1( r=0.9999),4.135~82.7μg·mL-1( r=0.9997),0.6225~12.45μg·mL-1( r=0.9997).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02%、98.04%、98.5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易行,能够更好的控制如意金黄散的质量.
作者:杨以平;张师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医经典中关于更年期综合征(经断前后诸证)的专门论述并不多,然而,潮热汗出及情绪障碍是更年期患者的典型症状,可见本病的证候与火热证及郁证密不可分.有关火热论述,李杲重视脾胃居中、调和升降的功能,认为脾胃湿气下流才引发下焦阴火上冲;朱丹溪则认为,气有余便是火,其病理特性是阳有余而阴不足;孙一奎则细究相火的功能及途径,将其由蛰伏肾中命门,到运行腠理分肉的过程,归于三焦;张介宾重视阴阳互根的本质,从命门水火论治.关于郁证,丹溪学派的六郁说及经后人提炼的气血痰郁辨证,对杂病提供了标本分治的思维.而现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以潮热汗出为常见的症状,支持将本病与火热证联系.综观各研究及专家经验,分型的病性以阴虚、气滞为要素,病位以肝、肾为主,脾心为辅.因此,更年期综合征可定位为本虚标实,其治则首当明辨缓急;急则侧重治标,以解郁、降火为要;缓则著重治本,以滋肾清火徐图之.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从证候及其信息现代研究的角度,阐述近年来对证候现代规范化标准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真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研究益气养血温阳方对泻药性便秘大鼠结肠SP、NOS-1含量的影响,阐明益气养血温阳方治疗泻药性便秘的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益气养血温阳方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益气养血温阳方低、中、高剂量组给予大黄建立便秘大鼠模型,阳性对照和益气养血温阳方低、中、高剂量组按剂量给予药物治疗2周,取大鼠结肠组织,试剂盒检测SP、NOS-1含量.结果:益气养血温阳方高剂量组对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SP含量改变有显著差异(P<0.05),低、中、高剂量组对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NOS-1含量改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血温阳方通过改变SP、NOS-1含量,促进结肠运动,起到治疗便秘的作用.
作者:吴至久;代渊;王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曲安奈德乳膏中曲安奈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SunFire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为240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曲安奈德进样量在0.32~1.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是99.6%,RSD为1.3%(n=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方便、快速,可用于复方曲安奈德乳膏中曲安奈德含量的测定.
作者:张咏梅;汪明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对CsA肾毒性模型大鼠的肾保护作用.方法:予30mg/kg剂量的CsA灌胃制作大鼠CsA肾毒性模型,同时分别予10mg/kg贝那普利、2g/mL中药药液大鼠灌胃以预防肾毒性.予4周末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TGFβ 1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血肌酐降低( 28.3±3.8 VS 33.1±5.2,P=0.052),病理显示中药组大鼠肾组织空泡变性较模型组改善[变性范围(8.2±2.2)% VS(15.6±3.7)%,P<0.05],炎症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亦减轻;免疫组化显示,中药组大鼠肾组织TGFβ1的表达降低.结论:知柏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具有保护和改善CsA慢性肾毒性大鼠肾功能的作用.其机制有可能与降低肾组织TGFβ1的表达有关.
作者:苏健;顾晓箭;卢子杰;张扬;李必波;司海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红斑类损容性疾病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并影响患者面部的美观,常见的红斑类损容性疾病包括:激素依赖性皮炎、湿疹、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等,此四种疾病就诊率比较高,现西医对此类疾病的治疗疗效尚可,但较易复发,且有的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通过中医凉血法治疗此类疾病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对以后中医治疗此类疾病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
作者:孟青青;田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考察不同载药量的灯盏花素巴布剂经皮促渗作用.方法:采用透皮扩散仪考察不同载药量灯盏花素巴布剂离体透皮促渗作用;采用微渗析技术考察其在体经皮促渗作用.结果:载药量为1.5%、1.0%、0.5%的灯盏花素巴布剂的体外累计透过量分别为289.15、260.435、158.625μg/cm2;载药量为1.5%、1.0%、0.5%的灯盏花素巴布剂的在体累计透过量分别为8 32、6.53、6.38μg/cm2.结论:灯盏花素巴布剂随着载药量的提高,经皮促渗作用增强,是具有前景的经皮给药载体.
作者:李琳;宋西卫;张倩;赵海南;王颖;李楠;刘志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文章从脑中风的治疗现状及中医在脑中风治疗中的优势,探讨了如何在卒中单元中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康复、针灸、推拿、情志疗法、健康教育、饮食疗法、中医特色护理的优势,从而提出创建具有中医优势的卒中单元,必将是我国脑血管病临床实践的必然趋势.
作者:刘泰;钟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分析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开展非学历教育的机遇以及高校非学历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非学历教育是高校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提高认识,建立并完善高校非学历教育的内部管理机制,结合高校特色学科,适应市场需求.
作者:王练;苏杰;刘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肿瘤方剂处方形式各样,形式反应内容,该篇文章通过总结分析当代名家的处方结构特点,并结合其学术思想,总结出其常见的组方法则、组方细节及临床处方注意事项,为临床进一步构建并推广行之有效的临床中医治肿瘤处方提供参考.其中常见法则有:①李佩文的基本治法和抗癌专攻、对症治疗三项法则;②于尔辛的辨证用药、抗癌药专攻、对症治疗,重视补益脾胃法则;③潘敏求等辨病论治为主等;④余桂清、刘嘉湘的常用药组药对等也可为临床带来启迪.另外指出,引经药等组方细节也是肿瘤方剂组成的构成部分.
作者:王连美;吴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藤类中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骨科疾病的防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回顾分析了近年藤类中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归纳总结临床应用经验,并对其药性、药效之间的关联性、可能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发展方向做了初步探讨.
作者:袁涛;鲁俊山;马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文章从病因病机、治疗特色、病案举例及体会等几个方面对黄可佳教授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进行论述.黄教授认为该病的病理基础是湿、热、瘀互结,提出了清热祛湿,活血理气是其基本治疗原则,治疗上采用调肝益脾,兼以补肾,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赵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伤寒论》[1]阳明病篇中论述下法的内容全面详实,文章主要是结合《伤寒论》当中的相关条文对承气汤方的应用规律和组方法则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临床实践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辨证,从而验证《伤寒论》阳明病相关内容的治则治法理论在临床实践,特别是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上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作者:魏明刚;孙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施杞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上海市名老中医,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按照“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兼顾,肝脾肾同治”的辨证论治脊柱病的理论,并确立了以益气化瘀补肾法为主的的治疗理念,拓展了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思路和方法,且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许金海;莫文;叶洁;施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分析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为其临床医护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163例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情况调查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结果: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水平欠佳,生活质量量表维度中除躯体疼痛、躯体角色和社会功能方面尚合格外,其余方面均较差.冠心病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偏高,与国内常模比较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及偏执等因子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值与生活质量量表的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均不具备显著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不高,且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尽管两者关系不甚密切,但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应积极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覃松柏;李平;刘程;彭大艳;彭丹;张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小儿神经性尿频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给患儿造成了身心痛苦.文章主要是对近20年中医药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中医治疗该病的方法和经验,突出了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对临床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选药组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郭炜;董文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