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强;许青;肖作奎;王常银;宋立志;王同展;张丽
1 北京市外来人口状况据北京市1997年首次外来人口普查资料,全市有外来人口229.94万人,来源于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分布在本市18个区(县),以近郊区的城乡结合部密集,一些乡(镇,下同)的外来人口甚至数倍于本市人口.外来人口中,<7岁的10.50万人,<5岁的8.06万人,<1岁1.55万人(在本市出生的占64.59%).
作者:孙美平;辜荫华;刘维祥;刘爱华;刘大卫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99年3~4月,英山县草盘镇毕升小学、红花小学和城关温泉实验小学报告发生出疹性疾病暴发.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认定为一起风疹暴发.3所小学共发病101例,发病率达3.75%(101/2696).为总结经验,现将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和检测对3所小学的教职工和出现皮疹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内容为免疫史、发病时间、临床症状、体征及治疗情况等.随机抽取23名有皮疹的学生采静脉血2ml,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和风疹IgM抗体.试剂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和湖北省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提供.以≥1:200为阳性,<1:200为阴性.所有资料应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戚志华;蒋洪林;程峰;雷亚克;林愚;董克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了对当前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监测水平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利用EPI info软件对全国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全国1999年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76/10万,报告的AFP病例分布于全国2084个县(区、市、旗,下同),占全国县数的72.8%;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要求;AFP病例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6%.目前全国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但个别省份AFP病例随访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张荣珍;曹雷;王晓军;张兰香;张兴录;周军;于竞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计划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经济、科学、有效的手段,四川省自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通过预防接种使计划免疫针对疾病得到了控制,有效地保护了儿童的身体健康.但由于预防接种使用的生物制品对机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异物,再加上个体差异、使用方法、疫苗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极少数人在获得免疫的同时,难免会发生预防接种副反应.同时,预防接种工作覆盖面广,大规模接种后出现偶合某种疾病也是难以避免的.对预防接种副反应,尤其是异常反应、偶合症的处理当否,又直接影响着整个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四川省近年来对一些影响比较严重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了调查处理,发现在新形势下,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新的生物制品不断增加,接种覆盖面的扩大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等因素,给预防接种副反应处理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和新的挑战.
作者:刘青恋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99年在83个国家年龄<5岁儿童共有4.7亿人,在开展国家免疫日(NIDs)或亚国家免疫日(SNIDs)期间接种了脊髓灰质炎(脊灰)灭活疫苗(OPV).那些被认为是全球主要病毒储主或疾病侵袭影响的国家开展NIDs的数量增加(例如阿富汗、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印度).印度在1999年10月到2000年3月间开展了4次NIDs和2次SNIDs,分发了约10亿剂OPV.刚果民主共和国在1999年开展了3次NIDs,接种了约800万儿童.1999年开展NIDs和SNIDs的高危险地区(例如印度),在NIDs期间,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挨家挨户接种方式.在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开展了独有的大规模SNIDs.
作者:龚震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随着麻疹疫苗(MV)广泛使用,全省麻疹的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从近10年疫情报告来看,贵州省麻疹发病时起时伏,不时有局部暴发,发病率居全国前列,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为了给加速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相应的防制对策,现将贵州省1990~1999年麻疹流行特征报告如下.
作者:陶沁;陶红;吕太富;何平;潘家秀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伤寒的发病已大大减少,但是在前苏联个别亚洲地区、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伤寒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保守的估计,每年约有1600万病例,包括60万死亡病例.在地方性流行地区常见无症状肠道病菌携带者,他们是重要的传染源.由于耐药菌株的产生,抗菌治疗变得越来越复杂.
作者:马丽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湖北省1999年共收检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便标本208例;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检出率为6.25%,较往年显著上升;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检出率3.37%,较往年显著下降;肠道病毒(EV)总检出率显著下降.分析原因认为,PV检出率的上升可能与麻痹后突击服疫苗再采集粪便标本,以及环境接触染毒等因素有关.以L20B细胞置换Hep-2是EV总阳性率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NPEV检出率下降的重要原因.NPEV检出率下降还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细胞形态、毒性反应及粪便标本的贮运温度等有关.
作者:彭明军;杨朝晖;魏锐;郑景山;陈红缨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山东省1999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776例,采集血清标本861份,采集率为48.4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获法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9.12%(509/861)和10.34%(89/861),两者全部阴性者占30.54%(263/861).1337例麻疹暴发疑似病例,麻疹、风疹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8.81%(327/556)和14.57%(81/556);439例散发疑似病例分别为59.67%(182/305)、2.62%(8/305).首次在1例典型麻疹确诊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1株麻疹野病毒株.ELISA捕获法检测IgM抗体用于麻疹的血清学早期诊断敏感性较高,其结果与血清标本采集时间及麻疹疑似病例的终分类有很大的关系.
作者:王常银;许青;徐爱强;王同展;宋立志;肖作奎;张丽;李漫时;许文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某男,1999年7月21日生,于1999年8月29日16时经常规皮肤消毒后于左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981140-1,失效期2001年1月)第2针5μg(曾于1999年7月22日在医院妇产科接种了乙肝疫苗第1针和卡介苗),接种当时未见异常,家长将小孩抱走.约15分钟后,小孩突然哭闹不安,口唇及全身皮肤发紫,四肢冰凉,咳喘时口中带血色泡沫痰,家长急将小孩抱回我院门诊,约16时30分急诊入院.
作者:唐志宏;陈友明;周邦西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自1994年山东省利用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开展麻疹监测以来,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1999年,经该专报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776例,多于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13.26%,尽管较以前报告病例数有所增加,但其敏感性仍不够理想.通过对监测工作各环节监测指标的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麻疹监测工作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爱强;许青;肖作奎;王常银;宋立志;王同展;张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决定于2000年在全球范围内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世界卫生组织(WHO)非洲区于1996年开展了地区性消灭脊灰的活动,包括国家免疫日活动(NIDs)和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虽然东部非洲和南部非洲在阻断脊灰病毒传播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西部非洲和中部非洲,特别是战乱国家仍有脊灰地方性流行.本文总结了1999年1月~2000年3月该地区消灭脊灰的进展.
作者:刘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了解江西省风疹流行情况,对9个地区出疹性病例进行了调查,并随机采集急性期血清231份进行风疹和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表明:231份血清中,麻疹IgM抗体阳性39份,分属10次流行;131份血清中,风疹IgM抗体阳性92份,分属13次流行.采血时间与风疹IgM抗体检出率密切相关,以出疹后5~14天检出率高(85.71%).流行人群中以学龄儿童为主,其中11~15岁风疹IgM抗体阳性率高(81.40%),其次为7~10岁(64.79%).所有血清标本均以疑似麻疹病例报告送检,均无风疹疫苗免疫史;其中从两个县的送检血清标本中还发现风疹和麻疹同时在不同乡、镇中流行的现象.以上结果提示:江西省风疹流行情况有时严重,人群抗体水平低,且与麻疹混淆,误诊情况普遍.因此,加强风疹疫苗接种和风疹IgM抗体检测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梅琴;周顺德;刘丽萍;王飞霞;于子颖;许文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98年9月~1999年12月在上海市卢湾区和扬州市广陵区,对我国用Oka株和日本工艺生产的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系统观察,并以日本生产的VZ-05疫苗和安慰剂作对照.用5批国产疫苗接种468人,发生低热反应102人(21.79%),中热反应50人(10.68%),强热反应3人(0.64%);日本VZ-05疫苗接种59人,发生低热反应6人(10.17%),无中、强反应.用5批国产疫苗接种免疫前抗体阴性者251人,抗体阳转231人,平均阳转率为92.03%(84.00%~98.0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58.46~1:1129.47;而日本VZ-05疫苗的阳转率为89.80%,GMT为1:1126.10.用5批国产疫苗(1剂)接种免疫前抗体阳性者,接种后抗体滴度明显上升,GMT比免疫前提高3.34倍.此结果表明,国产疫苗反应轻微,安全性好,免疫原性亦好.水痘疫苗病毒对密切接触者无传播性.
作者:王树巧;李长贵;李燕婷;袁家麟;陶红;王志军;吕国贞;王宪明;陈志慧;谢广中 刊期: 2000年第06期
2000年3月31日~4月7日,北京市某大学发生一起经血清学检测证实的风疹暴发,现简报如下.北京某大学有4个系和研究生部,共2000余人,学生住30、31号楼和女生楼.3月31日~4月7日发生8例发热、出疹性病人.分布在治安系99级5例,侦察系97级、法律系98级和管理系99级各1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但均<38.5℃;出皮疹,为红色斑丘疹,且融合成片,但均无色素沉着.7例在发热1天内出疹,1例发热3天后出疹.有5例合并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8例均为外埠学生,入学后都注射过麻疹疫苗.采集8例血清标本,经实验室同时检测麻疹和风疹IgM抗体,结果麻疹IgM抗体均为阴性,风疹IgM抗体5例阳性(占63%),确定此起发热、出疹性疾病为风疹暴发.
作者:卢立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了解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福建省1999年在进行MV强化免疫活动中,随机抽取305名儿童检测血清ELISA-IgG抗体.结果显示:在强化免疫前有78.37%的儿童处于易感和低抗体水平.通过强化免疫,人群抗体阳性率由免疫前的68.20%升至免疫后的97.38%,几何平均滴度(GMT)由1:96.99升至1:1 751.66.免疫前处于易感的儿童抗体阳转率达91.75%.说明强化免疫对控制麻疹暴发,进一步消除麻疹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议对1~14岁儿童中尚未进行MV强化免疫的儿童继续进行强化免疫.
作者:蔡志坤;周勇;杨秀惠;潘伟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了评价安徽省麻疹疫苗(MV)初始强化免疫活动的效果,于1997、1998、1999年在所辖17个地区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麻疹血清学监测和费用-效益分析等,对MV初始强化免疫活动进行了评价.安徽省麻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在强化免疫前为7.94/10万,对1~6岁儿童开展MV强化免疫后,1999年麻疹发病率为1.36/10万,降低了82.87%;1~6岁儿童麻疹发病构成,强化免疫前为39.89%,强化免疫后为25.90%,大大减少了5岁以下儿童的麻疹发病;强化免疫后,1~6岁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10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从强化免疫前的1:16.45增长到强化免疫后的1:44.92,抗体≥4倍以上增长率为36.33%.开展MV强化免疫费用-效益比值为1:3.36~1:4.70.开展MV初始化强化免疫是加速麻疹控制有效的措施之一.
作者:余文周;张莲芝;何维宽;周淑洁;沈永刚;戴振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了解1998年水灾后麻疹流行情况,对灾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进行了监测,结果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78.0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为127,IgG抗体≥1:800的占42.25%,≤1:200的占57.75%,提示近年要密切注意麻疹暴发或流行的可能性.
作者:南立娟;金仁杰;陈艳丽;顾苏仪;郭天金;闫绍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5 临床上应用某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问题腮腺炎野病毒广泛累及其所能够感染的脏器和组织[31,54],但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在腮腺、性腺和中枢神经系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人观察到某些腮腺炎病毒疫苗,不管是单价疫苗还是与麻疹和风疹的联合疫苗 ,由于其病毒株减毒不足,造成了无菌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早在1986 年就有报道[55]Leningran-3疫苗株由于减毒不足,造成每1 000名接种对象中约发生1例脑膜炎.在西欧[42~45]、加拿大[ 46]和日本[47、48],主要的注意力则集中在由欧洲和日本疫苗厂家生产的含有Urabe腮腺炎疫苗株的疫苗所造成的神经病理致病性.世界卫生组织估计[42,44],每4000名接种对象约发生1例脑膜炎,并且通过病毒核酸的基因测序,确定了在接种过疫苗的患者身上所获得的病毒分离株就是Urabe疫苗株.在日本[47,48],Urabe疫苗脑膜炎的发病率约为1∶400~1∶1200.同时,还有1例怀疑由接种疫苗的儿童将病毒传播给易感弟妹的报道[56].在日本Urabe病毒脑膜炎的发病率如此之高,促使生产厂家改变了其生产工艺[48].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停止使用Urabe株疫苗[40,45,46],尽管与自然感染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相比,Urabe疫苗的风险效益比仍然相当高.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99年4~5月我们对江北区6月龄~1.5岁儿童进行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灭活疫苗初种,全区共接种1756人,其中1例接种后出现过敏性紫癜,现报告如下.患儿,男,1998年10月18日出生,足月顺产,于1999年5月5日上午在当地卫生院经常规消毒,于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乙脑灭活疫苗第1针0.5ml(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为98203,有效期2000年10月).接种约24小时后,患儿腰部至双大腿根部皮肤出现紫色丘疹,不发痒,4天后送当地卫生院就诊.
作者:姜桂芳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