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脉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吴小慧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 前列地尔注射液,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摘要: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生脉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神经症状评分、神经体征评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分别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及两组间对照.结果:两组均能有效降低神经症状和体征评分,增加神经传导速度,综合疗效明确,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N-CWS抗宫颈HPV感染的研究进展

    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No-Cardia rubra Cell Wall skeleton,N-CWS)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可有效增强人体固有免疫应答,增强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杀伤病原体的能力,同时激活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增强T细胞、B细胞有效识别和杀灭病原体和病毒的能力.人乳头瘤病毒(humabn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密切相关,宫颈HPV感染的尽早预防是阻断其癌变的关键.N-CWS是预防HPV感染和阻止宫颈癌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从天然药物开发抗病毒化合物已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迟源;李红玉;王雪峰;李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针刺有效点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有效点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采用针刺有效点的方法,定出病位,根据病位有无压痛点,阳性反应条索确定本位有效点及异常部位有效点(四渎穴、天宗穴).根据有效点深浅进行针刺,健侧先刺、重刺,患侧后刺、轻刺,然后行颈椎手法.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针刺夹脊穴的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的即时止痛效应及长时止痛效应均以治疗组为优.结论:针刺有效点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龙相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8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中西医易患因素分析

    目的:从中西医两个角度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易患因素,进而指导临床的防治.方法:回顾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临床病例分析,用表格形式将其易患因素进行记录.结果:脊髓亚急性联合李性在西医方面以维生素B<,12>缺乏为主要病因,且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接触NO及服用一些药物等因素亦相关.中医从病因士辨证以情志不遂、饮食毒物所伤、年老久病、劳役房劳过度及外感温毒湿热等为主因.结论:通过对其病致病因素的分析,从而减少其易患因素,以达到预防目的.

    作者:刘海丽;黎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商品地山药多糖含量的分析

    目的:时山药多糖含量进行研究,测定并比较不同商品地山药多糖的含量.方法:分光光度法.结果:32个不同商品地的山药多糖含量在0.1849%~3.5223%,其中贵州高,辽宁丹东低.结论:不同商品地山药多糖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作者:丁玲;王东;张中林;王凤秋;李建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全部50病例均符合腰椎问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给予口服桃红四物汤加减配以20%甘露醇、地塞米松注射液静脉滴注及骨盆牵引、功能锻炼等西医疗法治疗1个疗程(4周).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结果:临床治愈31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9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董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益气活血复方对家兔PTCA术后MCP-1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复方对PTCA术后家兔MC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球囊损伤兔左侧颈总动脉配合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家兔PTCA术后再狭窄模型.4周后,将存活动物随机分组为模型组(n=7)、西药组(n=8)、益气活血复方组(n=8),并建立正常组(n=4).喂养4周后,免疫组化检测兔左侧颈总动脉MC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各治疗组均能下调MCP-1的过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辛伐他汀组与益气活血复方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益气活血复方可以下调PTCA术后MCP-1的表达,提示益气活血复方可以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

    作者:王辰;孙辉;张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黄连温胆汤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刍议

    黄连温胆汤为清代陆延珍所创立,由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清化痰热之功,以痰热内扰为主要病机所导致的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均可以之为主加减治疗.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及糖尿病合并下肢坏疽4个典型病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结合临床体会,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黄连温胆汤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永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黄芪的药理作用研究

    阐述黄芪的药理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增强体液免疫作用、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免疫调节功能、对干扰素的诱生作用;黄芪的抗衰老作用: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对机体代谢的影响;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作者:李季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饮食情志因素与寻常型痤疮关系探讨

    寻常型痤疮的病因病机古代仅从外邪、湿聚、血热立论;近代论述较多,从风热、肺热、血热、胃肠积热、血瘀痰结、冲任失调、阴虚不足七个方面阐述;在研究过程中认识到饮食情志因素与其发生与演变关系密切,从而完备了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作者:黄丽霞;胡光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脾胃郁热理论浅探

    郁热的观点早在<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随着中医事业的不断发展,后世的医家对郁热的理解更加深刻,并在临床上加以灵活发挥,拟将脾胃郁热理论作一浅探,以加深对脾胃郁热这一病机的认识,使之更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王赟华;艾军;李志刚;赵春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亚硒酸钠与丹参注射液抗血栓作用的正交设计研究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与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的抗血栓作用,寻求两药配伍使用的佳剂量.方法:采用L9(34)的正交设计方法,考察药物对下腔静脉结扎法形成血栓的影响.结果:亚硒酸钠与丹参注射液佳剂量组合为亚硒酸钠高剂量与丹参注射液中剂量.结论:亚硒酸钠高剂量(1×10-3g/kg)与丹参注射液中剂量(3.75g/kg)伍用抗血栓效果佳.

    作者:戴力明;张未玮;刘文艳;王学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综合治疗13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进行总结,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采取牵引,手法及中药辨证施治.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1年,优良率迭94.9%.结论: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获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学东;安启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气阴两虚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气阴两虚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一般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滴,每天1次,21天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对照组为一般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提高率和临床症状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较好地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玉梅;陈逸恒;曾清;李春姗;程纬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董志刚教授益肾泄浊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经验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肾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辨证论治对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疗效明显,可显著改善肾脏功能,延缓病情进展.董志刚教授从事肾脏病临床治疗和研究20余年,总结其治疗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治法为:益肾泄浊化瘀法.

    作者:聂鑫;董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肾病治风的探析

    探讨了肾病与风邪的关系,以及风邪致肾病的发病机理,并从扶正祛风,补益脾肾;疏风宣肺.御邪于外;祛风胜湿,宣畅气机;祛风理血,气行血行;柔肝养肝,平治内风等五个方面引肾中之风外出,祛风扶正.

    作者:杨晓萍;张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半夏加茯苓颗粒抗顺铂所致家鸽呕吐的药效学观察

    目的:比较小半夏加茯芩颗粒不同剂量抗化疗呕吐家鸽的药效以及与原方汤剂的药效差异.方法:用顺铂造家鸽急性化疗呕吐模型和延迟性化疗呕吐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Ⅰ、模型组Ⅱ、盐酸昂丹司琼阳性对照组Ⅲ、小半夏加茯苓汤剂组Ⅳ、小半夏加茯苓颗粒抗延迟性化疗呕吐模型组Ⅷ以及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小剂量Ⅴ、中剂量Ⅵ、大剂量Ⅶ组;以呕吐潜伏期、呕吐次数和呕吐频率为指标观察各组的呕吐情况.结果:与Ⅱ组比较.Ⅲ组、Ⅳ组和V组发生呕吐次数少(P<0.05),Ⅷ组和Ⅵ组较多(P<0.05),Ⅶ组发生呕吐的次数多(P>0.05).结论: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和小半夏加茯苓汤小荆量均可显著对抗顺铂所致家鸽急性呕吐,二者药效无显著性差异,其小剂量对延迟性呕吐也有对抗作用.

    作者:何前松;冯泳;时京珍;孟庆华;刘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男性不育中医药治疗的实验研究概述

    就近10年的文献资料,综述了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实验研究概况.文献主要从生精障碍、精液质量异常,精子形态结构改变和内分泌失调等方面的动物实验,探讨了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但同时表明,由于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理复杂,动物模型的建立较为困难,人与动物的种属差异等因素,我们要完全认识和治疗本病,尚需深入开展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基础研究.

    作者:李国锋;侯进;宾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探兽医穴位发展史

    目的:了解兽医穴位发展史,为进一步研究实验动物医学和实验针灸学打基础.方法:总结分析近40年来相关文献的内容,从萌芽期、奠基形成期、迅速发展期3个方面叙述兽医穴位发展史.结论:兽医穴位在历代医籍中记载有限,其定位与疗法亦不统一,因针灸穴位效应、治病机理的研究需要以动物穴位、经络为切入点.故研究动物的经络、穴位模型是针灸研究的紧迫工作,可促进实验动物模型及标准化研究,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作者:高靓;郭义;郭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药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IC)是介于正常老化和阿尔兹海默病(Alzheinaerdisease,AD)的过渡状态,许多研究者都将MCI看作AD的极早期阶端,其转化为痴呆的比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中医药在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将目前中医药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富苏;张孟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鹳草类药材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

    目的:提供1种老鹳草类药材鉴别的新方法.方法:应用紫外谱线组法,测试9种老鹳草在4种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9种老鹳草的紫外谱线组图谱、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位值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可鉴别9种老鹳草,应用紫外谱线组法鉴别中药材易混品种是科学可行的.

    作者:张丽妍;尹海波;王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