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瑞萍;赵可宁
<伤寒论>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组方巧妙,用药精当,在广泛的临床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近年来各种期刊杂志公开发表的论文,做系统性的回顾及分析,对临床合理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薪博;董正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老年痴呆发病率逐年增加,治疗目前尚无根本性突破.药物只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由于这类病人不可能长期住院,为了使其出院后继续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提高陪护者的护理技能,延缓病人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护士在社区老年痴呆护理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人文素养、理论知识、康复理论技巧等方面探讨老年痴呆社区护理对护士素质、能力的要求.
作者:钟伟伟;何珊珊;吕晓莉;李睿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No-Cardia rubra Cell Wall skeleton,N-CWS)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可有效增强人体固有免疫应答,增强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杀伤病原体的能力,同时激活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增强T细胞、B细胞有效识别和杀灭病原体和病毒的能力.人乳头瘤病毒(humabn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密切相关,宫颈HPV感染的尽早预防是阻断其癌变的关键.N-CWS是预防HPV感染和阻止宫颈癌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从天然药物开发抗病毒化合物已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迟源;李红玉;王雪峰;李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对综合治疗13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进行总结,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采取牵引,手法及中药辨证施治.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1年,优良率迭94.9%.结论: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获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学东;安启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纳入观察组,治疗2~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率60%,总有效率96.7%.结论:说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作者:秦来昌;王元林;宋浩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玫瑰糠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之一,因病因不明,现代医学对其病治疗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然而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疗效可靠.就近5年来,中医药对玫瑰糠疹的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总结.
作者:贾淑琳;李佳曦;马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和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溶松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墓础上加用膈下逐瘀汤和人参山楂饮内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证候、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减少程度及心绞痛、心电图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和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肯定.
作者:于白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肾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辨证论治对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疗效明显,可显著改善肾脏功能,延缓病情进展.董志刚教授从事肾脏病临床治疗和研究20余年,总结其治疗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治法为:益肾泄浊化瘀法.
作者:聂鑫;董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从中西医两个角度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易患因素,进而指导临床的防治.方法:回顾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临床病例分析,用表格形式将其易患因素进行记录.结果:脊髓亚急性联合李性在西医方面以维生素B<,12>缺乏为主要病因,且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接触NO及服用一些药物等因素亦相关.中医从病因士辨证以情志不遂、饮食毒物所伤、年老久病、劳役房劳过度及外感温毒湿热等为主因.结论:通过对其病致病因素的分析,从而减少其易患因素,以达到预防目的.
作者:刘海丽;黎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就近10年的文献资料,综述了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实验研究概况.文献主要从生精障碍、精液质量异常,精子形态结构改变和内分泌失调等方面的动物实验,探讨了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但同时表明,由于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理复杂,动物模型的建立较为困难,人与动物的种属差异等因素,我们要完全认识和治疗本病,尚需深入开展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基础研究.
作者:李国锋;侯进;宾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慢性肾衰(CRF)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缓慢出现的慢性肾功能减退直至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多出现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由于多种代谢障碍及代谢产物潴留而引起肾脏实质性损害和进行性恶化.
作者:刘奇;远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肛肠病的早期治疗能使外疡内消,缩短病程,避免感染扩散、疾病长期迁延难愈、手术治疗的痛苦,将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因此发掘早期治疗方法显得很有现实意义.明代医家陈实功的著作<外科正宗>在使用消法治疗肛肠病上,从病因、辨证、处方用药上均独具特色.对<外科正宗>肛肠病论述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肛肠病的临床治疗,认为<外科正宗>可为肛肠病临床治疗提供独特的临床思维和宝贵的治疗经验.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陈氏的学术经验,就<外科正宗>运用消法治疗肛肠疾病的特点做一初步探讨.
作者:张志谦;肖秋平;耿学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寻常型痤疮的病因病机古代仅从外邪、湿聚、血热立论;近代论述较多,从风热、肺热、血热、胃肠积热、血瘀痰结、冲任失调、阴虚不足七个方面阐述;在研究过程中认识到饮食情志因素与其发生与演变关系密切,从而完备了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作者:黄丽霞;胡光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肺癌的微创治疗因创伤小,对病灶直接局部作用逐渐广泛应用,不同方法各具特色.配合中医药治疗.均具协同增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配合中药研究较多,中药治疗方式或辨证或辨病,或术前或术后配合;认识到扶正的重要性.今后应扩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不同微创疗法与中医药结合治疗的疗效差异.并深入研究结合疗法的切入点以提高疗效.
作者:白建平;李勇;逯敏;徐凯;刘伟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三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后世针对三焦的理论起源、结构部位、生理功能等诸多方面一直争议不断.三焦理论是基于五行脏腑理论而形成的,其本质为形而上理象化层次的功能之腑,有名无象,无具体解剖结构,其功能在于通行一身元气.
作者:谭春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fica,NMO)是视神经和脊髓同时或相继受累的急性或亚急性脱髓鞘病变,但对其病的很多认识还存在分歧,特别是在其病是否为一独立痰病还是MS的一个临床亚型方面还存在很多争议,总结了一些对于此的不同观点以供参考.
作者:郭颖;赵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针刺有效点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采用针刺有效点的方法,定出病位,根据病位有无压痛点,阳性反应条索确定本位有效点及异常部位有效点(四渎穴、天宗穴).根据有效点深浅进行针刺,健侧先刺、重刺,患侧后刺、轻刺,然后行颈椎手法.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针刺夹脊穴的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的即时止痛效应及长时止痛效应均以治疗组为优.结论:针刺有效点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龙相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加减归脾汤联合止血敏、氧氟沙星治疗宫环出血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止血敏、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减归脾汤内服;连续治疗3个疗程并连续随访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经量及经期症状积分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归脾汤合西药治疗宫环出血可提高疗效.
作者:蒋锐;蒋俊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应用等离子技术治疗肛肠科常见疾病包括内、外痔、混合痔、肛痿及肛裂等病种共256例,在术后切口出血及疼痛很少发生,切口愈合时间短,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等离子治疗肛肠疾病的优点主要有工作低温、周边组织损伤小、止血安全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绝大部分肛肠疾病的手术治疗或门诊治疗.
作者:刘利华;彭澎;陈开娟;王学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与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的抗血栓作用,寻求两药配伍使用的佳剂量.方法:采用L9(34)的正交设计方法,考察药物对下腔静脉结扎法形成血栓的影响.结果:亚硒酸钠与丹参注射液佳剂量组合为亚硒酸钠高剂量与丹参注射液中剂量.结论:亚硒酸钠高剂量(1×10-3g/kg)与丹参注射液中剂量(3.75g/kg)伍用抗血栓效果佳.
作者:戴力明;张未玮;刘文艳;王学娅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