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庆华;高秀华;肖明兵;魏群;江枫;倪润洲
疏肝法是中医临床为常用的肝病治法之一.恰当的运用疏肝法对于中医临床治疗常见病证和诸多疑难杂证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从文献和临床两个方面探讨疏肝法的历史渊源及其在当代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刘白璐;曲长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玻璃体积血是常见的玻璃体病变.是外伤、眼病或全身出血性疾病导致视力障碍的一种常见病症.可造成屈光间质混浊,不仅造成视力障碍,妨碍眼底检查,还对眼其他组织产生严重破坏作用,引起其它并发症,如玻璃体液化、机化、后脱离.继发血细胞性青光眼等.由于玻璃体内无血管,玻璃体内的积血通常来自视网膜或脉络膜的破损的血管或新生血管.所以其代谢极其缓慢,造成积血后吸收十分困难,致盲率甚高.
作者:霍红利;周华祥;董秀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补肾化痰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鼠FSH,LH及T的影响.方法:采用孕激素和HCG联合造模法制备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测定用药前后大鼠血清FSH,LH,T的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血清FSH,LH,T的值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二甲双胍加中药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作用机制与其调节机体激素水平相关.
作者:姜晓琳;王翠霞;陈莹;姜晓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龟羚帕安丸对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服用美多芭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龟羚帕安丸,疗程均为3个月,两组治疗前后进行UPDILS评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进行疗效评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明显进步7例,进步10例,稍有进步9例,无效4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86.66%;对照组明显进步3例,进步7例,稍有进步9例,无效10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63.33%.结论:龟羚帕安丸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有明显提高西药疗效的作用,并可减少西药用量,减轻毒副作用,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蒋诗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时山药多糖含量进行研究,测定并比较不同商品地山药多糖的含量.方法:分光光度法.结果:32个不同商品地的山药多糖含量在0.1849%~3.5223%,其中贵州高,辽宁丹东低.结论:不同商品地山药多糖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作者:丁玲;王东;张中林;王凤秋;李建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平喘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应用平喘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观察临床疾病疗效、临床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平喘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明显的定喘止咳作用,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对于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作者:张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寻常型痤疮的病因病机古代仅从外邪、湿聚、血热立论;近代论述较多,从风热、肺热、血热、胃肠积热、血瘀痰结、冲任失调、阴虚不足七个方面阐述;在研究过程中认识到饮食情志因素与其发生与演变关系密切,从而完备了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作者:黄丽霞;胡光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从中西医两个角度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易患因素,进而指导临床的防治.方法:回顾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临床病例分析,用表格形式将其易患因素进行记录.结果:脊髓亚急性联合李性在西医方面以维生素B<,12>缺乏为主要病因,且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接触NO及服用一些药物等因素亦相关.中医从病因士辨证以情志不遂、饮食毒物所伤、年老久病、劳役房劳过度及外感温毒湿热等为主因.结论:通过对其病致病因素的分析,从而减少其易患因素,以达到预防目的.
作者:刘海丽;黎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王会仍认为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主要从肺、脾、肾着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以控制症状为主,中医治疗的重点应在清热祛痰和活血化瘀上.缓解期的治疗,应以补虚为主,以培元固本为重.
作者:洪东华;王会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积聚,指腹内有肿块的一类疾病,<内经>中早有记载.对<内经>中积聚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及治疗预后等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整理归纳.
作者:张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对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对于中医院校,利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信息处理工具来研究、整理古老的中医药学更显得重要,因此中医药人员掌握计算机技术更有利于其专业的发展.从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验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
作者:张颖;吴磊;刘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群中心衰患病率也随之增长.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59岁年龄段心衰发病率为0.8%,80~89岁年龄段则增长了10余倍为9.1%.且老年人心衰多不典型,部分人已处于中度心衰可完全无症状或仅表现为极度疲倦或神志异常,一旦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即可发作急性重度左心衰,而危及生命.因此对老年人不典型左心衰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曲鲜艳;杨积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是医学界的一个难题,尽管认为现在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但大多都是通过机械拉伸和局部升温暂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来治疗,效果却并不那么理想.针对腰问盘突出症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并结合医学影像学的诊断,给出了相应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辨证施治.
作者:马列;孙宁;王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肿胀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8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局部取穴如肿胀点、内外膝眼等,远端配穴如丰隆,三阴交等穴联合洛索洛芬钠(乐松)及来氟米特(妥抒)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48%.对照组有效率84.6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肿胀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张宝国;刘冀东;高明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中药复方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肾损害大鼠肾脏功能及形态的影响,探求甲减肾损害大鼠的主要证候属性.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建立甲减肾损害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逍遥散组和金匮肾气丸组,并施以相应处理因素.90天后,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24h尿白蛋白、血清肌酐(Scr)和血清尿素氮(BON),观察肾脏结构.结果:①24h尿白蛋白、Scr和BUN:补中益气汤组高于正常组(P<0.05),低于模型组(P<0.01),低于逍遥散组和金匮肾气丸组(P<0.05);逍遥散组和金匮肾气丸组低于模型组(P<0.05).②模型组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区增宽、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3个治疗组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且补中益气汤组改善显著.结论:在甲减肾损害机体内.补中益气汤可较好地改善肾脏功能及形态,从而推测脾气虚弱在甲减肾损害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牛亚欧;王英娜;李贺;高天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黄连温胆汤为清代陆延珍所创立,由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清化痰热之功,以痰热内扰为主要病机所导致的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均可以之为主加减治疗.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及糖尿病合并下肢坏疽4个典型病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结合临床体会,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黄连温胆汤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永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探讨了肾病与风邪的关系,以及风邪致肾病的发病机理,并从扶正祛风,补益脾肾;疏风宣肺.御邪于外;祛风胜湿,宣畅气机;祛风理血,气行血行;柔肝养肝,平治内风等五个方面引肾中之风外出,祛风扶正.
作者:杨晓萍;张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介绍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的各种方法,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详细介绍中医对产后缺乳的辨证论治、传统疗法及哺乳教育.结论:根据产妇出现产后缺乳的情况,针对病因,辨证施治,悉心护理,绝大多数是可以治愈好转的.
作者:邓丽娟;伦志坚;徐俐平;马晓薇;曹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肾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辨证论治对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疗效明显,可显著改善肾脏功能,延缓病情进展.董志刚教授从事肾脏病临床治疗和研究20余年,总结其治疗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治法为:益肾泄浊化瘀法.
作者:聂鑫;董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王新志教授在治疗晕厥时多从中焦足太阴经和下焦足少阴经入手,考虑到中焦足太阴脾胃亏虚则中气虚,不能升清,清窍失养,同时中气健运无权,水湿内停上犯清窍,故晕厥;下焦足少阴肾经不足,肾主骨生髓,髓海不充,头失所养,晕厥时起.治疗以补中升清降浊为主,佐以健脾益肾,先天后天并治,选方补中益气汤舍泽泻汤加味,疗效显著.
作者:赵瑞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