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现状

杨世强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 文献综述
摘要:为全面了解目前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现状,对有关中药的内服与外用、中药提取物针剂的静脉给药以及针灸、推拿、中医骨伤手法等治疗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回顾性的综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3种英译基本方法在中医名词术语翻译中的应用

    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今,中医越来越为世界医学界所重视.如何能够准确地翻译出中医且能够符合中医内涵这一问题更为重要.浅谈中医英译的3种基本方法在名词术语翻译中的应用.

    作者:刘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荨麻疹80例

    80例荨麻疹患者均来自皮肤科就诊收住院的病人,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差异,说明采用疏风解表,宣肺清热解毒的方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与单纯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10mL,口服扑尔敏,赛庚啶比较,疗效显著提高.

    作者:吴先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86例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86例病例,常规手术疗法后,术后常规采用抗生素,中药换药,配合中药汤药口服.结果:一次治愈率为79.07%,二次治愈率为20.9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肛瘘有显著治疗效果.

    作者:茅慧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多元视角下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的再认识

    医学生心理健康是当今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素质教育、现代医学模式发展、当前医护人员及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等多元视角审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强调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陈建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传统时间针灸疗法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综合分析近十几年来传统时间针灸疗法的临床研究与应用现状,从不同角度验证传统时间针法的临床疗效及合理内涵,力求大程度发挥传统时间针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潘灿雷;曹丰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细胞生物学是包括中医药学在内的所有生命科学的基础课程,从实践角度看,细胞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及优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是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能够增强学生再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士怡;董秀;王守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CHF心功能Ⅱ一Ⅲ级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之中药.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心功能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O%,对照组总有效率79.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阚淑芳;李亚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巨大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报道

    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比较少见,长期以来直被命名为良性间皮瘤或局限性间皮瘤,新近才认识到该肿瘤起源于胸膜间皮下未分化间叶细胞,具有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分化而非间皮来源.本文报道1例巨大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刘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教学对象(学生)的角度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针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传统板书为主的教学方式比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方式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同时提出,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若能够克服多媒体教学的诸多缺点,并配合板书教学则必将会大大提高其教学效果.

    作者:刘晓燕;郭霞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如何利用面神经功能评价体系指导临床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

    针对目前没有统一标准的面神经评价体系,以面瘫解剖,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特点为基础,根据现有评价系统,建立一个相对更好更实用的评价方法,从而更为准确的评价针灸治疗面瘫的效果.

    作者:陈文;周鸿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药汤剂口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l和FEVI%)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娟;徐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降脂保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38例

    目的:观察中药降脂保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以降脂保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38例,并以硫普罗宁片作为对照组,三个月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2%,对照组63.1%,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降脂保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效.

    作者:李鑫;邢丽;孙丽华;王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阴虚阳亢型临床研究进展

    阴虚阳亢是高血压病的常见中医证型之一,近年来各医疗机构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型取得了很大进展,将有关研究资料作一综述.

    作者:宋红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肺癌中央肺动静脉的侵犯及中药治疗方案选择

    目的:利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评价中央型肺癌对中央肺血管侵犯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病变在肺门区、术前诊断为中央型肺癌的患者进行SCTA检查,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表面遮盖重建(SSD),肺门血管受侵分为5级,对比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结果:以手术所见和病理观察为金标准,SCTA判断血管与肿瘤关系的正确率高于横断面CT,分别为93.61%、84.04%和88.46%和73.07%,有统计学意义(x,2=4.87,x2=18.61;P<0.05,P<0.001).结论:SCTA能明确判断中央肺动静脉侵犯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应成为中央型肺癌术前检查、确定手术方案的必要手段.

    作者:孙全良;张文德;孙久山;赵宝英;孙维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脑卒中伴睡眠倒错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用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伴睡眠倒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伴睡眠倒错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取穴四神聪、印堂、风池、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药物组服用地西泮(安定),每组各30例,治疗10天.结果:针刺组与药物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痊愈率针刺组(93-3%)与药物组(7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组治疗脑卒中伴睡眠倒错有效,无副作用,且能改善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曹铁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老年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8例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98例采用果导片口服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1%与65.3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味口服治疗老年便秘优于单纯口服果导片.

    作者:雷枭;闫京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病案分析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教学实践体会,认为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病案分析具有很高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正确合理地应用病案分析法能提高学生学习基础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临床课程的学习和步入临床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赵勇;白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读《干祖望中医外科》用辨证通窍法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临床探析

    <干祖望中医外科>一书,病因分析、辩证手段的特异与众不同,形成一套合理实用新规律.以前阴病、后阴病的临床思路作为前列腺疾病的辨证基础;治疗前列腺疾病,妙在辨证通窍,包括利湿通窍,活血通窍,补肺健肺、益肾通窍.对指导临床治疗前列腺疾病有一定意义.

    作者:袁少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教书育人弘扬国粹--前进中的辽宁中医药大学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现状

    为全面了解目前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现状,对有关中药的内服与外用、中药提取物针剂的静脉给药以及针灸、推拿、中医骨伤手法等治疗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回顾性的综述.

    作者:杨世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