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王秀霞教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经验

蒲欣欣;姚美玉

关键词:不孕, 输卵管阻塞, 水蛭, 琥珀散
摘要:王秀霞教授从事中医妇科学临床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妇科各个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王老师都有其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将王老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经验作以简单的介绍,目的在于为各中医妇科学临床医师以借鉴.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温灸法配合中药电熨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灸法配合中药电熨疗法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4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温灸法配合中药电熨疗法;对照组30例口服月月舒冲剂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前列腺素F2a(PGF2a)及血浆催产素(Oxytocin,OT)的变化.结果:温灸法配合中药电熨疗法对不同程度的痛经患者均有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期血浆前列腺素含量和催产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温灸法配合中药电熨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患者异常的前列腺素及血浆催产素水平而发挥疗效.

    作者:季向东;毛智群;陈菊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豨莶草止痛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豨莶草止痛散外敷治疗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豨莶草止痛散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1周,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疼痛缓解时间、关节压痛阴性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运用豨莶草止痛散外敷治疗能够迅速改善症状、体征,这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无不良反应.

    作者:周卫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毒的中医研究文献综述

    中医学对于中毒的认识渊源久远,中医学认为中毒是指毒物经人体食道、气道、皮肤、血脉侵入体内,致使气血失调,津液、水精施布机能受阻,甚则损伤脏器的病证.古代医家对于中毒的解救记载较为丰富,如很早就强调以催吐等方法将毒物排出.近年来,固定方药及验方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在一些常见急性中毒的抢救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及宝贵的经验.

    作者:朱颖;张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灵芝多糖抗皮肤衰老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抗老年大鼠皮肤衰老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6组,青年空白组及老年对照组每天口服普通生理盐水,治疗组按组给予不同剂量灵芝多糖提取物,阳性对照组每天灌胃口服维生素E.共给药喂养60天,处死大鼠取其皮肤作相关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各组羟脯氨酸和SOD含量均高于老年对照组,灵芝多糖提高羟脯氨酸和SOD含量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灵芝多糖提取物可有效缓解皮肤衰老.

    作者:林晓;潘文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医清肝法的理论探讨

    清肝法是中医常用肝病治法之一,长期指导着肝病的临床治疗.通过整理古代文献了解清肝法的历史渊源,阐述清肝法适应症的症侯特点,并从五脏的角度入手,深入探析清肝法的中医理论基础,以期能更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王爽;曲长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多途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金黄散外敷结合微波照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内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四妙丸合五苓散(简称四五合剂)内服、金黄散醋调外敷、局部微波照射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1.4%,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沉、血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金黄散外敷结合微波照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疗效好,具有显著协同作用,安全好.

    作者:苗军;张茂平;冉志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龙心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龙心素对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156例颈动脉斑块和血脂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例,给予龙心素和阿司匹林治疗6个月,对照组78例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脂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平均斑块数、斑块面积、CRP、FIB、D-二聚体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并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龙心素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及减小斑块的作用,还能调控血脂,并且安全性好.

    作者:黄建民;王凯华;陈晓峰;任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自拟升清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升清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高脂血症病人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分别分为两组: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升清降浊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辛伐他汀片治疗,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血脂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升清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能改善高脂血症病人各项血脂实验室指标,总有效率高于辛伐他汀片,副作用小,且中药治疗高脂血症停药后不易反弹,明显降低高脂血症的复发率.

    作者:李颖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概况

    冠心病是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及/或冠状动脉痉挛,使心肌缺血、缺氧引起胸部发作性疼痛或不适.实际上心绞痛只是冠心病中的一个常见类型.由于人口老龄化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增多,心脑血管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增长趋势,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城乡居民生命及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对冠心病的防治已成为中西医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邓惠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艾灸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介绍了近10年来艾灸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通过单纯艾灸治疗、艾灸配合其他治疗、综合治疗等多种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情况,说明了艾灸治疗的特点:独特、简便、经济、灵活,且疗效显著,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并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华;唐洪;崔英;彭顺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不同的中医手法整复加夹板固定治疗患者116例.结果:疗效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拟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治愈98例,好转14例,未愈4例.治愈好转率达96.5%.结论:该疗法对大多数肱骨外科颈骨折,特别是老年患者,可考虑作为一种首选疗法.

    作者:任德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炒制对栀子不同饮片中熊果酸的含量影响

    目的:建立栀子及其炮制品中熊果酸的测定放法,考察栀子炮制前后熊果酸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流动相:甲醇-0.1%磷酸(86:14);检测波长220nm.结果:熊果酸在0.12~1.20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7.54%,RSD为1.8%.结论:方法用于栀子及其炮制品中熊果酸含量测定简单方便,重复性好.

    作者:陈红;陈卫琳;程再兴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如意金黄散外敷配合抬高架减轻下肢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肿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使用如意金黄散外敷加抬高架减轻下肢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肿痛的护理及疗效.方法:如意金黄散加醋配调外敷患肢,并将患肢置放于抬高架上抬高患肢,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如意金黄散加醋配调外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为两组有效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加抬高架减轻下肢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肿痛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和玉英;文歧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由阅读理解障碍解析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考察学生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学生由于理解障碍的存在,在英语阅读中往往差强人意,从对阅读障碍的分析中总结了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旨在促使教学相长、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及运用英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王晓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介壳类中药在妇科的临床运用

    在千百种中草药中,介壳类中药虽然占具数量不多,但是,作用功效重要,临床十分常用.本文,笔者就数种介壳类中药在中医妇科的临床配伍运用,作一肤浅探讨,以弦扬中医宝库.

    作者:徐重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水蛭化学成分的分离及分析概述

    系统总结了水蛭近年来的提取分离方法(水提法、醇提法、水提醇提法及其他方法)及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并展望了水蛭未来的发展前景.

    作者:李艳玲;赵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疏肝和胃化瘀法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化瘀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3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以疏肝和胃化瘀法治疗;对照组75例,以疏肝和胃法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变及胃排空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46%)明显优于对照组(72%,P<0.05);(2)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由(31.14±11.81)降低到(8.58±6.39),治疗组对改善FD症状有非常显著效果(P<0.01)(3)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8.58±6.39)明显低于对照组(13.77±9.21,P<0.01);(4)治疗治疗后,空腹氢呼气浓度由(31.26±7.07)ppm降低到(10.83±7.89)ppm,治疗组经治疗后空腹氢呼气浓度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5)治疗组治疗后空腹氢呼气浓度(10.83±7.89ppm)低于对照组(15.81±11.24ppm,P<0.05);(6)治疗组的胃排空障碍好转率(89.36%)优于对照组(69.77%,P<0.05).结论:疏肝和胃化瘀法治疗FD的疗效优于疏肝和胃法,疏肝和胃化瘀法能促进胃排空,明显改善F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进康;陆喜荣;许邹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盐酸川芎嗪水凝胶透皮贴剂的初步研究

    目的:对含盐酸川芎嗪的水凝胶透皮贴剂进行初步研究,确定其基质处方、成型工艺条件以及透皮吸收率,为该类制剂进一步研究、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均匀实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段盐酸川芎嗪的透皮量,以盐酸川芎嗪的累积透皮吸收量为指标,优选水凝胶透皮贴剂的基质配比.结果:用均匀设计优选出的,盐酸川芎嗪水凝胶透皮贴剂的佳基质配比结果可靠,药物单位面积累计渗透量平均值为(2.4440±0.0513)mg/cm2,透皮吸收率较高.结论:水凝胶透皮贴剂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开发.

    作者:杨芳芳;孟宪生;张永萍;康廷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恶性肠梗阻17例

    目的:总结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体会.方法: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中药保留灌肠、针灸、对症用药等综合治疗和护理.结果:17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完全缓解,5例患者基本缓解,3例无变化.结论: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虽有一定困难,但通过上述方法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田玉英;孙爱云;刘晓蓉;钱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临证医案三则

    戴永生教授,主任医师,贵州省知名中医,从医执教40余年,临症治病.既秉承歧黄之术,又有中医五行辨证特色,今有幸随师实习和待诊,受益匪浅,现录三则验案以窥其医术.

    作者:李迎红;戴永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